桐城市特色特产 桐城特产有哪些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2 03:07:09

一.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凉城县 凉城县特色农产品

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因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自古以来就是粮食大县,近年来粮食年总产4亿斤左右。目前,该县已有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杂粮杂豆10万亩,马铃薯基地15万亩,蔬菜基地4.8万亩,金红苹果基地4800亩。

该县注重农产品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独有的永兴镇老豆腐、岱海镇粮食、厂贡梁小米、厂汉营乡莜面、六苏木镇金红小苹果等农产品已分别办理了商标注册手续,分别冠名“宁朔牌”老豆腐、“岱海牌”粮食、“厂贡梁小米”、“厂汉营莜面”、“岱海秋红”,为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群众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江苏省 盐城市 亭湖区 亚须

用芦柴或水竹纺织的捕黄鳝工具。100多年前,溱东乡罗村仅两家自编自用,以后代代相传,成为普遍的家庭副业。远销浙江、山东、湖北、苏南等地。1985年罗村有584户,年产110万只,产值180万元,人均收入414元,成为副业之一。

三. 江苏省 盐城市 滨海 盐城海盐

盐城海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盐城市区美景(15张)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 “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 “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目盐城市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阜宁的三灶镇、四灶等6个乡镇,另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

盐城海盐产地范围为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新洋港、黄沙港镇107.37平方公里滩涂,滨海县滨淮镇东罾村、玉华村78.5平方公里滩涂,响水县陈家港镇、黄海农场210平方公里滩涂。

四. 江苏省 盐城市 东台 东台蚕茧

东台蚕茧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东台现有桑园面积16万亩,年产鲜茧2万吨,生产白厂丝2900多吨。今年,东台春蚕发种量19.3万张,占全省的四分之一。

特定品质

东台市桑园面积16万亩,年产蚕茧41.6万担,规模和茧丝质量江苏第一,东台市富安镇蚕茧产量连续22年蝉联全国镇(乡)冠军。东台市先后被评为“中国茧丝绸基地”、“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百强农技协”、“国家级蚕桑标准化示范区”、“全国蚕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文化典故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位于苏中平原,黄海之滨,位于盐城,南通市交界处,是上海经济区的辐射区域。富安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蚕茧总产蝉联全国乡镇企业“十七年冠”,被誉为“中国茧都”。

五. 江西省 宜春 丰城市 丰城油茶

丰城油茶是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的。丰城市是"中国高产油茶之乡“。

近十年来,丰城市共新增高产油茶种植面积12万亩,建立苗圃培育基地3个,发展100亩以上种植大户近230户,成立高产油茶专业合作社4个,通过油茶种植和苗圃培育,实现林农人均增收近3000元。

目前,该市共有油茶产品深加工企业3家,茶油及衍生产品年可实现产值近3亿元,实现利税5000多万元。

六. 安徽省 安庆 桐城 桐城菜心粑

是桐城市风味独特的传统早点,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美名远播。当时古城居民最喜爱的早点就是一碗清茶,一碟光洁晶莹的菜心粑。县城街道两旁到处开设有经营菜心粑的早点店和茶社,生意十分兴隆。桐城菜心粑的制做极为讲究,用七成籼米、三成糯米,在温水中浸泡半日,捞起沥干,再用碓春成粉,选嫩绿白菜心,微煮揉成泥状,剔除菜茎,再掺以猪油、白糖作为粑馅。蒸熟后,外形如琢玉,内心如悲翠,柔而不粘,甜而不腻。

七. 河北省 承德 丰宁 承德特色食品

承德特色食品

八.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四道特色鱼菜

2005年12月20日至23日,首届中国云南高原湖泊淡水鱼烹饪邀请赛在江川隆重举行。比赛认定江川特色鱼菜四道,分别是:江川铜锅蘸水鱼、江川盐水鱼、江川渎渎鱼、江川小干鱼,这四道菜色香味俱全,是江川传统鱼佳肴,深受人们的喜爱。

九. 安徽省 安庆 桐城 蒿子耙

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是桐城、怀宁一带民间传统风俗。据祖辈老人传下来的说法,“三月三”是一切亡灵的节日。这一天家家人人吃蒿子粑,为的是纪念死者,同时祝愿人人健康长寿,不为邪恶所侵。蒿子名叫蒿草,属草本植物,俗名粑蒿,叶面呈绿色,叶底微白带绒毛。人春后,生长于低岗野地,采撷后捣碎,浸泡,去汁,揪干,然后用糯米粉加水拌和,也可加进腊肉等佐料,做成圆粑粑。可用蒸笼蒸,也可用平锅焊,热吃冷食均可。这种蒿子粑略带绿色草类清香,特别甜美可口,实乃最具地方特色的食物。

十. 江苏省 盐城市 东台 五香肠

五香肠

东台市传统名食。有100多年的历史。相传为一姓杨排行老五的巧厨在东台城专售熏烧肉制品,尤以香肠为著名,人们称为“杨五香肠”。近年东台肉制品厂保持“杨五香肠”的传统制作方法,以精、肥肉8:2配料,加入多种佐料,经腌、灌、烘、凉而成。

色泽鲜艳,美味可口。此品列入《中国名食指南》。

桐城十大特产有哪些桐城有哪些土特产特别出名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