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特产明记手工碱水面 高州马贵正宗碱水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18 02:48:59

一. 山东省 济宁 微山县 微山荷乡手工艺

本工艺是微山县荷乡手工艺厂的产品,精选麦秸原料,经过除膜、切片、劈丝等加工处理,运用拼贴、镂刻、镶嵌等制作方法,并熟练地利用麦秸原有的光泽、独有的纹理,巧妙设计,精工细作,通过麦秸的明暗、深浅、厚薄、疏密等等搭配,以及点、线、面得合理布局,大胆吸收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巧妙制作成古相典雅,富丽堂皇、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手工艺精品。

二. 河南省 新乡市 获嘉县 故道家纺手工老粗布

故道家纺老粗布产品简介

故道家纺座落于豫北黄河故道获嘉,这里曾是周武王与八百诸侯在此同盟誓师,共伐商纣的会盟地。因此而命名的“同盟山”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获嘉地处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故道家纺依托当地劳动人民丰富的织布文化为底蕴,古为今用,以传统的脚踏木板织布机为机械,以传统老粗布的独特风格、顺应绿色纺织的时尚潮流,采用天然棉、天然彩棉为原料,依靠民间五千年的穿梭艺术,以72道工序精织而成,变换出上千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使这极具魅力的民间传统工艺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实现了传统工艺、天然原料与现代时尚的完美结合。故道家纺老粗布以粗放为主,精细为辅,构图简练朴实色彩丰富,有着既华丽而又素雅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我国北方民风浑厚古朴的风采,

故道家纺采用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结合高端纺织技术,加进新潮审美元素,制作出的粗布产品具有机织布不可替代的优越性。100%优质纯棉,100%纯手工制作,从种植棉花到粗布成品,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学染剂,采用不上浆工艺,没有人为污染。

老粗布特点:绿色天然,环保健康;柔软舒适,透气吸汗;冬暖夏凉,不起静电,抗辐射,与肌肤亲和力强,防螨抗菌;线粗纹深,质地厚重,不卷边,不起皱;表面形成无数个按摩点对肌肤有意想不到的保健美肤作用;增加人体微循环,疏通经络,改善睡眠,是天然纯正的绿色保健产品。越洗越柔软,是居家使用、馈赠亲友的时尚、健康佳品。

故道家纺主要产品:

手工老粗布床上用品、四季毯、粗布凉席、衬衣、短袖、睡衣、家居休闲装等系列。

三. 贵州省 贵阳 开阳县 开水面

原料:面务90克,豌豆尖或绿豆芽、脆哨等适量。

调料:煳辣椒面、盐、味精、胡椒粉、猪油、葱花、清汤等适量。

制作方法:煮。锅中将水烧开,下面条煮至滚开约1分钟后掺一点冷水,水再次开后捞入放有猪油、豌豆尖(烫过)、清汤的面碗中,用竹筷理成“梳子背”,加入盐、味精、胡椒粉、煳辣椒面、葱花、脆哨即成。

风味特色:面条爽脆,辣香可口,汤汁清澈,为贵阳传统面食。

技术要领:面条最好是鸡蛋面,要煮得软硬适中,汤汁要清澈,豌豆尖不能久烫。

四. 辽宁省 朝阳市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手工羊毛地毯

辽宁省喀左县民族地毯厂始建于七十年代,位于喀左县城北6公里,北建三线公路旁,交通便利,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360万元,企业现有职工1200人,技术人员50名,年生产各类手工编织地毯15万平方英尺。

该厂现已成为省内规模较大的手工羊毛地毯生产企业,且形成了纺纱、染色、织毯、平投、洗毯及成品整理的一条龙生产,生产90、120、150道天然地毯销往日本市场,产品及质量都得到用户好评。1999年,天然色地毯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展上获得银奖。该厂是全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并被评为信誉AA级企业。

该厂生产的双龙牌天然色手工高级羊毛地毯,选用优质天然色羊毛,通过精选分色、配色纺纱,不用任何化学染料,手工打结、编织而成。由于选用天然色毛纱,图案设计优美典雅、美观大方、配色协调、整齐明快,给人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和享受。天然色高级羊毛地毯的织做,选用优质羊毛,纯手工精工细做,洗似锦缎,状似浮雕。质在牢固,经久耐用,是居家陈设的高级用品。

该厂生产的产品档次有90道、120道、180道、200道,规格齐全,也可根据用户要求织做。欢迎用户选购和订货。

地址: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兴隆庄

联系人:杜振东

电话:0421-4621105

手机:13332369580

来源: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旅游局

五.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柿子

柿子是信宜市有名的土。信宜柿子个大肉嫩,甜脆可口,果软汁多。

据介绍,柿子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以及糖、铅、磷、铁等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维生素C含量不亚于苹果、柑橙、梨、西红柿,含糖量可与葡萄比高低。

柿子的药用价值很高。鲜柿果,有清热解渴、化痰止咳、健脾利尿、润心肺、降血压的功能。有高血压、痔疮出血、便秘口干、痰多久咳者,可取鲜果去皮吃,或取鲜果数只,捣烂榨汁,日服三次,每次一杯,十分有效。粘在柿饼面上的白粉末,叫做柿霜,有润心肺的功能。取柿霜做糖水服,可治肺炎咳、支气管炎、干咳喉痛。小孩口角生疮,用柿霜敷涂,很快愈合。

柿子的食法,常有两种。一是鲜食。摘回鲜柿果,放入缸内,倒入清水浸过果面,放少许石灰,泡浸两三天,去掉涩味,取出削去表皮,食来肉脆汁多,味甜可口。二是制作柿饼。先将鲜果用清水泡去涩味,然后削去表皮,置于太阳下翻晒,边晒边用手捏压,每日捏压三四次,如此数日,制为绵软白色有霜的柿饼。柿饼可以当作点心用,也可把柿饼切成小粒煮糖水吃,十分可口。

信宜种植柿子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怀乡、洪冠、茶山、钱排等镇甚多,屋边、地里、路边、山坡地、河边处处都有。该市制作的柿饼,在港澳市场颇受欢迎,每年都大量出口。

六. 四川省 德阳市 什邡 马井手工挂面

民国时期,马井乡有专营手工挂面作坊六、七家。面质柔软、洁白,纯净无杂,根头细如银丝,匀称光滑,开水一烫即熟,久煮变不糊不腻,誉为“银丝挂面”。著名的挂面作坊有“清泰和”、“云升号”、“洪顺和”等。每年运销成都约十万斤。



民国二十七年,“清泰和”挂面参加成都展销,颇受好评。因此更加注意质量,并推出朱砂、香油、蛋青等特制新产品。同行的“云升号”、“洪顺和”等与之相互竞争,精益求精,马井挂面更为人们所赞赏。



民国三十年,“中国实业协会”专函什邡县政府,征集“马井挂面”样品送重庆展览。马井乡所征得“清泰和”的朱砂面、香油面各一公斤,匣装送展,得到好评。



民国三十三年,驻广汉飞机场“盟军”飞行人员,多携带马井挂面回国馈赠亲龙。广汉城关经营干菜的张照祥、经营猪肉的张诚恩,大批定购马井挂面,赚取外国人的厚利;成都总府街的“大可楼”、春熙路的“味虞轩”、东大街的“华美”等商号,也纷纷订货经销,马井挂面更是名噪一时。



民国三十五年,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派专人持名片来马井订购特制蛋青面二百斤,因要求工艺严格,赶制不及,来人竟座候半月之久,才提货而去。马井挂面每年七月开工,次年三月停产,产量小,需求大,不能满足供应。解放后,偶尔生产。

七. 山东省 东营 利津县 民间手工老粗布

民间手工老粗布

老粗布是真正的绿色、环保、天然的产品,无任何工业污染。在人们崇尚自然、渴望绿色的今天,老粗布又以其手感厚实、肤感舒适、冬暖夏凉、透气吸汗、防静电等特点,再次成为人们追逐的新时尚。

在技术上,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它以22种基本色线可以变幻出1990多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每道工序里还有很多子工序,可以想象出一件产品包含着多少繁复的劳动。

手织布的图案意境,是靠各种色线交织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来体现,而不是具体的事物形象,通过抽象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侓,它反映生活的形式是曲折的、间接的,因而更具有艺术魅力。

八.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脂松香

脂松香

信宜市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又是全国第一个实现绿化达标山区县(市)。全市有林面积260万亩,其中松树150万亩,松香资源丰富。

信宜松香生产有数十年历史,信宜松香厂生产的松香产品有:脂松香、松节油、古马龙、松焦油、萜烯树脂、油漆、工业蒎烯、a—蒎烯、b—蒎烯、酚醛树脂、甘油松香、浅色松香、食用松香等10多个品种,出口远销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5年全国松香质量评比,信宜云开牌脂松香为全国第一名,荣获国家银质奖1987年全国松香质量评比,云开牌脂松香又是全国第一名,荣获国家金质奖,是目前止的全国松香质量唯一的一个金奖,其质量之好饮誉海内外。

九. 湖北省 黄冈市 罗田 罗田手工油面

罗田手工油面是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的。手工油面,俗称盐面、挂面、喜面。它以优质面粉、食用油、精盐、水等为原料,手工精制而成,细若游丝,吃起来爽而不腻、滑而不糊、易于消化。

手工油面是大别山地区特有的传统面食,迄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由于工艺独特,尤其是对天气、温度、湿度及食盐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在民间以祖传师承的方式传承。其粗细均匀,口感劲道,易煮不糊,全部制作过程均为手工操作,俗称“一根面”。

目前,手工油面已成为罗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块招牌,该县文化部门采取了录制视频、整理手艺成书、设立传承基地扶持等手段,以保护这一珍贵的民间技艺。

现今,罗田手工油面成为山区群众馈赠亲友的礼品和孕妇补品、沿海发达地区日常消费的名优土。在罗田县十多个乡镇的街上,大部分都有手工油面的代收点。四乡八畈农民做的油面,经代收点收集,再由农副产品公司进行统一外销。

十.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信宜田七

信宜田七是名贵中药材,有行瘀、止血、消肿、镇痛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和各种出血病症。田七对种植环境和栽培、管理、收获、加工等技术,要求极其严格,而且种植期长,3年后才有收获,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抓不好,都会导致前功尽弃。

1965年,信宜县大成、白石两公社在海拔700~1500米之间的山地上试种田七。1969年,已发展到60公顷,并陆续收获。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田七种植成为山区致富门路之一。1987年,信宜县大成镇北梭村经营田七44公顷,年收获8.4吨,产值2105万元,全村1590人,单田七一项,每人收入达1300多元。1988年,全县种植田七255.3公顷,产量22.4吨,为广东省田七种植之冠。

高州特产碱水面条四川特产凉拌手工碱水面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