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土特产黄瓜 广西合浦特产都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3 03:08:43

一. 广西 钦州 浦北 扁柑

浦北境内种植扁柑始于清朝后期。主要产区分布在龙门、张黄、江城、樟家等乡镇。浦北扁柑的最大特点是果大皮薄,果皮金黄鲜亮,鲜果肉脆清甜,而且耐藏耐运。1999年浦北县扁柑种植面积11989亩,产量138760吨。(浦北)

民国时期,单家独户种植,一般种在易于灌溉的田地上,户种多的几亩,年经济收入较好。解放后的60~80年代,龙镇乡的江埠大队、林塘大队等以生产队集体种植为主,大力种植上山柑桔,成为当时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主产区龙镇、张黄、北通、江城等乡镇生产的扁柑,每年春节前一、两月上市,常年产量200万公斤;1974年12月全国四届人大会议召开前夕,龙镇乡的扁柑被指定为该次会议的特需品调运北京。。浦北扁柑的特点是果大皮薄,最大个重250克,果皮金黄美观。鲜果肉脆清甜,

其中尤以“金钱[尸口]”果为上品。扁柑耐藏耐运。畅销区(省)内外。

二.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东家宫黄瓜

东家宫黄瓜

黄瓜又名青瓜,俗称刺瓜。东家宫黄瓜皮薄肉脆,清甜可口。清明黄瓜初上市,瓜嫩仁稚,时值蔬菜淡季,供不应求;夏至盛产,瓜老肉酥,潮人常用其去皮切片,蘸芜蔓梅汁生食;若分别与鱿鱼、鲜虾、肉片煎炒,是夏天美味。

三. 辽宁省 丹东 振安区 丹东甜辣黄瓜

丹东甜辣黄瓜是五十年代初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而创制的,选用带刺尚有花蒂的黄瓜,用盐腋成咸黄瓜坯,再将黄瓜切成1厘米宽,3至4厘米长的条片,用水浸泡,使其吸水膨胀,然后挤去水分,只留下淡淡的咸味,即装人缸内,加上各种调料,经过浸泡,使调料饱和地进入瓜的内部。出缸后再拌入熟芝麻,即为成品。甜辣鲜香、脆嫩适口,极受消费者欢迎。( 丹东)

四. 广西 北海 合浦县 莲南萝卜干

合浦县常乐镇有一因产萝卜而扬名两广、港澳等地区的“萝卜村”——莲南村,其腌制的萝卜干色黄质脆、风味独特而大受客商的青睐,远销广东、海南、香港等地。村民仅此项年总收入达130万元,实现人均收入270多元。( 北海)

五. 广西 桂林 兴安 月柿

色泽金黄,肉甜味香,畅销澳、港和东南亚地区
( 桂林)

六. 黑龙江省 伊春 翠峦区 黄瓜菜

黄瓜菜,别名广东菜,学名荚果蕨菜。黄瓜菜含有诱人鲜黄瓜清香味道,故而得名。本品色泽翠绿悦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食之美味适口,炒、泡、调汤皆宜,是著名的山野菜之一。

黄瓜菜的药用价值很高,大体与蕨菜相同,常食客健身,并能医治头昏目眩、高血压等症,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之一。

七. 广西 防城港 防城区 广西肉桂

广西肉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又名玉桂、牡桂、亚热带常绿乔木樟科植物,是广西亚热带芳香药料植物中的“三宝”之一。肉桂树的皮、枝、叶用途很广。可作药用,可制香料和提炼桂油。成品有:桂皮、桂子、桂蛊、桂丁、桂辛和桂油等。防城区、上思县等地一般年产桂皮200万公斤以上,最高年产达350万公斤。桂皮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多年前就已远销欧洲,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誉。

“广西肉桂”系中国广西省南部亚热带地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的生产农艺和加工工艺,形成了广西肉桂皮厚、色泽光润、含油率高、味辛香偏辣、药用和调香料用兼优等特点。.肉桂(CinamomumCassiaPresl),属樟科樟属,是亚热带特有的经济树种,具有生长迅速、收益快、经济价值高的特点,造林后5-6年即可剥取桂皮和采叶蒸油,桂皮和桂油是中国的传统出口商品。

据史料记载,在秦汉时期就有人工种植肉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0把发展亚热带优势水果和经济林木作为“奔小康工程”来实施,肉桂被列为重点项目来发展。广西桂东南、桂西南适宜发展肉桂种植的县市,掀起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大规模营造肉桂林地,从而广西肉桂生产创了历史新的篇章,出现了一批批肉桂种植千亩村、万亩村乡(镇),10万亩以上的县市,展现出连片开发、连片造林,建大基地的新格局。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末广西肉桂有林面积还只是50万亩左右,但到1996年总面积已达176万亩,六十年时间面积增加了3倍多。到2000年广西肉桂林地面积已突破200万亩大关,达到250万亩以上。其中肉桂林地面积在30-40万亩的县市有平南、防城、岑溪、藤县;20万亩以上有容县、苍梧,10万亩以上有上思县。广西肉桂建成了我国最大的肉桂生产基地。年产桂皮3万吨以上、桂油约1000吨,种植面积和桂皮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桂皮出口和桂油的加工出口量均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

2008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对广西肉桂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广西肉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广西八角肉桂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建议的函》(桂政函〔2006〕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平南县、苍梧县、岑溪市、藤县5个县(市、区)的全部乡镇及那坡县百合乡、百南乡、百都乡等3个乡;东兴市东兴镇、马路镇、江平镇等3个镇;上思县南屏乡;桂平市油麻镇、罗秀镇、麻垌镇、罗播乡、木根镇、中沙镇、中和镇、石龙镇、金田林场等9个乡镇林场;昭平县古袍镇、五将镇、富罗镇、木格乡、马江镇、富裕乡、庇江乡、走马乡等8个乡镇;梧州市蝶山区长洲镇、夏郢镇等2个镇;蒙山县陈塘镇、黄村镇等2个镇;玉林市福绵区成均镇;-浪平乡;容县十里乡、县底镇、自良镇、浪水乡、松山镇、罗江镇、石头镇等7个乡镇;北流市六麻镇、平政镇、六靖镇、隆盛镇等4个镇;兴业县城隍镇、北市镇等2个镇;陆川县陆川林场等44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八. 福建省 福州 鼓楼区 全节黄瓜鱼

“瓜”是闽、台民间对“黄鱼”的简称,黄鱼也叫黄瓜鱼、黄花鱼。黄鱼体长而侧扁,肉厚结实,质地细嫩,呈蒜瓣状,味鲜美,刺少,肉多,肉刺易离,富有营养。“全节黄瓜鱼”是将整条黄瓜鱼完美无缺加工而成的传统佳肴。此菜呈金黄色,缀有诸色丝料,外酥香内鲜嫩,芡汁红润酸甜,爽口宜人。

制法

●将黄瓜鱼身两侧肉面,每隔2厘米剞上深至中骨的斜刀,再用干淀粉敷匀鱼体。辣椒、猪肥肉、冬笋、香菇均切成细丝。

●将鱼下油锅炸两面呈金黄色时倒进漏勺沥去油,盛入大腰盘,撒上胡椒粉。

●将肥肉、冬笋、香菇、辣椒丝料及葱段、番茄酱一并下油锅煸炒,加入酱油、白糖再炒片刻,下骨汤煮沸,用湿淀粉调稀勾芡后,加入醋、花生油推匀,起锅浇在炸酥的鱼体上,淋上芝麻油即成。

九. 甘肃省 庆阳 合水县 板桥白黄瓜

板桥白黄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板桥白黄瓜原产于合水县板桥乡,当地人叫板桥白黄瓜。多年来,经广大农技人员和人民群众不断自繁自育和提纯复壮延续至今。其瓜条顺直,长20cm左右,直径3.5cm,单瓜重165g,瓜色鲜嫩,刺瘤稀少,清脆爽口,其果实可当水果鲜食,可做凉拌菜、炒食,还可腌制,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2003年5月经甘肃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该产品每千克含粗蛋白8.3g,可溶性固形物31g,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生产规程,争创地方名牌。2006年实现了包装上市(2.5kg礼品盒;10kg箱装),产品畅销庆阳、延安、银川、吴旗、兰州等市场,深受广大城乡居民的欢迎。

地域范围

板桥白黄瓜原产地在合水县板桥乡,当地人称板桥白黄瓜。是甘肃省陇东黄土高原区旱地推广种植的传统品种,主要分布区域界于东经107°27′45″-108°38′04″,北纬35°42′29″-35°36′18″,海拔980-1120米,包括合水县板桥、老城、蒿咀铺、固城、吉岘,庆城县的玄马、三十铺、马岭、驿马,宁县的南义、春荣、新宁、湘乐、长庆桥,正宁县的山河、宫河等16个乡镇川道地区。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陇东原面土质主要为黑垆土,山坡地多为黄绵土,有机质含量0.6~1.5%,速效氮0.067mg/㎏,速效磷7mg/㎏,速效钾163mg/㎏,土壤容重为1.28g/cm3。

(2)水文情况。板桥白黄瓜主产区位于马莲河流域,是庆阳板桥白黄瓜生产的主要水源。

(3)气候情况。板桥白黄瓜基地处于子午岭林缘,呈显著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9~10℃,年降雨量≥600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平均日照为2376~2491小时,全年无霜期平均140~150天。

(4)人文历史情况。板桥白黄瓜俗称“板桥白”,栽培历史悠久。据当地民间流传:在德宗光绪年间此瓜供当地驻守官兵食用,实为皇家的贡品菜,被称为“皇瓜”。有一农妇蔡氏因中年丧夫,为了扶养三个年幼的儿子她每年种植此瓜,到盛瓜期,正是雨季,她每天将采摘的“皇瓜”从解川河北岸淌水担挑送到南岸,经驻守官兵挑选后,剩余的由寺院和尚们食用。如此年复一年,三个儿子看到母亲这般辛苦,为了不让河水淹湿母亲衣服,他们在山里伐了木材,用木板搭了一座小桥,当地人为颂扬孝敬老人的好儿子,便把此地命名为板桥,从此把“皇瓜”叫“板桥白黄瓜”。80年代后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合水县园艺站对板桥白黄瓜进行逐年提纯复壮,选优淘劣,一直保持着优良纯正的种性,使板桥白黄瓜逐渐走向市场。特别是近年来,市政府加大开发力度,通过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在全市内得以广泛推广种植,已成为陇东黄土高原区旱地推广种植的传统品种,实现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露地白黄瓜的周年生产,四季供应。板桥白黄瓜因其色纯、爽口、果型整齐、上市早的特点,2002年获得兰州市张苏滩蔬菜瓜果批发市场无公害蔬菜检测站签发的兰州市“放心菜”、农药残毒检测合格证。

广西合浦必买的十大特产广西合浦特产都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