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特产是 浙江温州永嘉特产有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0 14:14:34

一.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楠溪大鼋

产品名称:楠溪大鼋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生性凶悍,牙齿锐利

产品简介:已成为濒临绝迹的这一珍稀动物,瓯江、楠溪江一带还有所见。在风景秀丽的楠溪江里,生长着一种古老而稀有的爬行动物--大鼋。 鼋,亦称“绿团鱼”,又名癞头鼋。东汉许慎在《说文》中曾说“甲虫惟无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鼋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它的体形大,一般背盘长充为40-80厘米,体重15-35千克,最大的个体似一小圆桌面,体重达100多千克。

鼋和鳖外形相似,生活习惯相仿,因此人们见到幼小的鼋往往误认为是鳖。其实鼋与鳖虽然同科,但非同属同种,鳖的吻突长而尖,而鼋没有吻突,头呈圆形并有疣状突起(这就是癞头鼋名称来历)。 我国对鼋的认识和研究大吹已久,早在二千年前的辞书《尔雅》中,就有对鼋的形态方面的描述。鼋分布于我国云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缅甸、菲律宾一带亦有。然而,在今天已成为濒临绝迹的这一珍稀动物,瓯江、楠溪江一带还有所见。据资料记载,目前瓯江水系大鼋的数量尚有200只左右,本来瓯江有大鼋之乡的著称,但因人为地乱捕滥杀,导致大鼋资源的减少。前几年,楠溪江里常有大鼋出没,且有捕劳上岸。1983年4月,永嘉上塘施成波等渔民在楠溪江里先后捕获雌雄两只大鼋,体重分别为27千克、32千克,已制成标本,在省博物馆里展出。1985年6月,上塘镇浦东农民又在楠溪江里捕获一只 21千克重的雌性大鼋,现已养殖在温州动物园里供游人观赏。

大鼋生性凶悍,牙齿锐利,主要靠捕食螺蚬鱼虾为生。大鼋喜群居,善栖息于水底。盛夏的夜晚,喜欢从水中爬到岸上乘凉;下雷雨时,有些鼋还会爬到坡上“观赏”雨景。冬天,便伏在水底黄沙中冬眼,5-10月是大鼋交配产卵期,每只鼋通常一次产卵十多枚至百余枚,卵如鸭蛋大,产于沙滩上,以沙覆盖,靠阳光曝晒而孵化。小鼋会自己爬回水中,雄鼋长到5-6岁,体重为15千克左右,便进入成熟期。

产品历史:已成为濒临绝迹的这一珍稀动物,瓯江、楠溪江一带还有所见。在风景秀丽的楠溪江里,生长着一种古老而稀有的爬行动物--大鼋。 鼋,亦称“绿团鱼”,又名癞头鼋。东汉许慎在《说文》中曾说“甲虫惟无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

二.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陡门金银花

产品名称:陡门金银花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祛暑明目、防治疖痱

产品简介: 金银花又名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为忍冬科冬属植物,生长于丘陵、山谷、林边以及沟沿地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生长,河南产的叫“南银花”,山东长的称“东银花”。

金银花为半常绿缠绕灌木,长可达9米,茎细,中空,多分枝,皮褐色,叶片卵形,长3~8厘米,宽1~3厘米,夏初开花,花对生于叶腋,初开时洁白如玉,一二天后化为金黄,新旧相参,黄白衬映,故名“金银花”。正如诗人段成已赞道:“幽花发溪侧,间错金珠簇。”入冬时,老叶枯萎,叶腋又簇出新叶,严冬不凋,故又得“忍冬”之雅称。 以花代茶常饮,有祛暑明目、防治疖痱作用,故有“药铺小神仙”之誉,用它制砀“银翘解毒丸”(片),是复方感冒灵等中药的重要原料;用它制成的“金银花露”,更是防暑生津的理想饮料。 金银花耐旱耐寒,易栽易管。金银花喜攀授地坎,因而又不与农业争地,适应性强,繁殖力强,可用扦插、枝条压条和种子繁殖等。只要管理得法,保持土壤湿润,生长迅速,两年就可收益,亩干花一般为100千克。如果庭院种植既可以美化庭院,又可取药祛病,一举数得。 采摘金银花,取含苞末放的花蕾,花蕾摘下后,放在竹帘上摊开,当日晒干为佳。晒时要注意不能用手翻动,也不要洒水,否则花色变黑,将影响质量。遇阴雨天,可将采得的花晾干或用微火焙干。

产品历史:金银花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性寒味甘,能清热消毒,开胃宽中,生津止渴,可治热病、咽痛、菌莉、痛疮等症;对防治感冒和麻疹有显著疗效。 永嘉县是全省金银花重点产地,产量居全省第二位。野生金银花分布较广,人工栽培有陡门、鹤盛、枫林三个乡镇,年产金银花(干)均在1万千克以上,其中陡门乡就占50%以上,素有“金银花之乡”之称。

三.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楠溪素面

产品名称:楠溪素面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晶莹柔滑,口感极好

产品简介:楠溪素面煮出来看似和普通的面条无甚区别,但它做的过程可是不一般。素面做好之后,必须在太阳下暴晒几天。这个时候,白色的素面挂满了村前院后。纤丝翻飞,素面飘飘的场面很是赏心悦目,堪称楠溪一景。

产品历史:温州人对素面并不陌生。温州各地均有生产,不过论其品质之优,首推永嘉楠溪素面。 楠溪素面,其成品常被交叠成“8”字形,因此又称“8”字面。制作素面是楠溪两岸村民历代传统的家庭副业,迄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在南宋末年,永嘉民族英雄陈虞之在历时三载芙蓉南崖扎寨抗元时,就曾用“白纸代素面晾在竹竿上”而计退围攻的元军,成为古今美谈。这说明那时候,楠溪素面就已经非常普及了。 楠溪素面,细如银丝,洁白柔韧。素面烧法简便,男女老少皆会,先配好汤料,等水烧开后再下面,煮沸即熟。然而不可久煮,不然的话会烧成糊状而索然无味了。素面熟时晶莹柔滑,口感极好。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素面本身已经搀杂了盐而呈咸性,故在煮食时无需再放盐,这与粉干的烧法不同。 楠溪沿江居民历来将素面视为食中上品,常将素面招待客人。在永嘉农村,过去人们走亲访友时常以素面相赠。在妇女坐月子时,做外婆的免不了要提上一长筒篮交叠成“8”字形的素面,俗称为“长寿面”,以讨吉利。而媒人在说媒成功之后,常会美滋滋地去新娘家喝“素面汤”。

四.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茶山杨梅

产品名称:茶山杨梅

产品季节:6月下旬

产品类别: 早梅”、“流水头”、“香山梅”、“高炭梅”、“万年青”、“园眼梅”、“土梅”"丁岙梅"等。

产品特性: 肉质细软,酸甜适中,口感极好,艳有光泽

产品成分: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 杨梅性平,止渴,生津止咳,助消化,通气清肺,利尿排毒

产品简介: 茶山杨梅主栽品种有丁岙梅,流水大,贾宅早等十多个,其中丁岙梅最佳,产量高,果形大呈圆形,色紫黑鲜艳有光泽,蒂绿色,带带柄采摘,故有“红盘绿蒂”之妙称。核小肉厚汁多,甜酸适口,肉脆爽口,风味浓,享誉海内外。丁岙梅是我省珍贵杨梅品种之一。曾被评为省名特优水果, 1997 年在全国第五次杨梅科研协研讨会上,品质评比名列全国第一。正因为这美味,杨梅一度成为农村物物交换中受欢迎的果品。

产品历史; 茶山栽培杨梅历史悠久,因品质优异名闻遐迩。据记载,茶山杨梅已有五百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清光绪八年(1882年)《永嘉县志》载:"旧志士产杨梅,今出茶山者,味尤胜",茶山杨梅在一百多年前已闻名遐迩。杨梅树自嫁接之后三四年才开始结果,十年后才能进入盛果期。

五.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碧莲香柚

香柚,永嘉人称香抛,是柚的一种,以称文旦、气柑、栾等、它与柑、桔、橙同属芸香料,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果木。

柚树根系发达,其果形端正,色泽橙黄,肉质白脆,独具香甜。碧莲香柚荣获1995年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

香柚母株高达七米左右,树冠紧凑,树强壮,叶片宽厚,平均株产量125~150公斤,最高株产可达250千克。碧莲香柚9月上旬果面有三分之一转色,9月中旬全部变橙黄色,9月下旬即收上市。其肉质多甜少酸,风味浓郁,质地松脆,有爽口清香,无苦味等优点。

碧莲香柚果形美观,呈梨形,外观商品价值较高,而且耐贮藏,存之次年春,其味更甜腻,故有“天然罐头”之美誉。

香柚药用价值也很高,具有舒气、镇喘等疗效。患有哮喘或高血压的人,常食对身体大有裨益。柚子皮,中医上称为“王瓜皮”,能破积消食,治喘行气。柚子果,是永嘉民间流传很广的土单药方,对治疗积食、痢疾等有奇效。

六.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珠珍龙凉茶

产品名称:珠珍龙凉茶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营养丰富,美味芳香

产品简介:采用血橙汁与淡竹叶等天然原料,经科学方法配制而成,营养丰富,美味芳香,是独特的绿色饮料。

产品历史:珠珍龙凉茶是永嘉县与浙江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共同开发的农产品深加工产品,采用血橙汁与淡竹叶等天然原料,经科学方法配制而成,营养丰富,美味芳香,是独特的绿色饮料。


七.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仁溪木雕

产品名称: 仁溪木雕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产品形象逼真,鲜明生动,构思奇巧,造型新颖,雕工精致,虚中有实,静中有动

产品简介:用当地梨木代替黄杨木,克服了原先由于木材限制只能雕刻小型作品的局限,制作了不少大型作品,更好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产品形象逼真,鲜明生动,构思奇巧,造型新颖,雕工精致,并且虚中有实,静中有动,给人以真实亲切之感。永嘉木雕产品达一百多个品种,远销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历史:永嘉是浙江省黄杨木雕的发源地之一,它和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为“浙江三雕”。位于楠溪江下游的仁溪,雕刻艺术历史悠久,素有“雕刻之乡”的美称。近年来,仁溪黄杨木雕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在表现技巧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在选材上,过去木雕大多用于雕刻佛像、建筑庙宇,雕刻龙灯,刻匾,制作屏风和家具等。经过历代艺人努力,现在已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工艺品。在表现技法上,吸收了石雕和牙雕的长处,出现了鏤空和群像拼接的手法。

八.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王大妈”麦饼

“王大妈”麦饼

现年63岁的王大妈堪称我县妇女自主创业的典范。10年前,她凭借多年的经商和食品制作经验,创造性地开发出了风味独特、制作方法独特的“王大妈”麦饼,并先后夺取温州名小吃、永嘉名牌商标等多项荣誉。

在上塘镇屿后巷,王大妈曾创下了年盈利25万元和10余平方米店面年租5.6元的奇迹。2002年,王大妈出人意料地离开作为她麦饼生意发祥地的屿后巷,而是把当时作为分店的上塘百货前店作为总店来经营。王大0“王大妈麦饼”店已先后开出了17家连锁店,并创下了800万元年总产值的奇迹。在乐清柳市,王大妈麦饼连锁店每天的营业额都是以千元计。在温州市区,王大妈麦饼成为一个响当当的特色小吃品牌。而在永嘉,由于仅仅是一家总店,其名气反倒不如别处大。为此,王大妈决定,在拓展县外业务的同时,逐步在县内铺开。而作为第18家连锁店的瓯北塘头连锁店就是这一决定的产物。

九.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沙岗粉干

沙岗地处楠溪江中游的一片广阔沙丘地带,位于枫林镇的西北,在这片沙滩上有新坊、镬炉、兆潭、东岸庄、徐家湾等村庄,统称为沙岗。制作粉干成为当地传统的家庭副业,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一代代沙岗人肩挑自己生产的粉干走村串户,用赚得微薄的钱或食物来养家糊口的同时,沙岗粉干也随之驰誉温州各地 。由于沙岗粉干细如纱线,洁白软韧,快熟耐煮,汤清不浑,烧之有料(发水好),食之有味,很受楠溪群众欢迎。

沙岗粉干所以能别具特色,原因很多。除了在原料上取上等白米(每100千克稻谷碾米60千克为度),在加工制作工艺上也与别处不同,如改燥磨为水磨,改蒸粉为煮粉(做成大块粉球,俗称粉果,在滚水中烧煮),水质又好。烧至半熟后不用臼舂捣,而用水礁反复捻捣,直到捣透。因此,粉团粘韧,压出后细如纱线。

十.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上吴枇杷

产品名称: 上吴枇杷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甜酸适度,风味甚佳

产品简介: 上吴枇杷是省枇杷早熟品种,比塘栖枇杷上市要提早半个月左右时间,具有个大核小、皮薄色黄、肉质细嫩、味甘鲜醇、香气浓郁等特点。枇杷,属蔷薇科常绿乔木,一年四季,苍翠绿。叶厚、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状,表面皱缩,背面密被茸毛。圆锥花序,密被锈色绒毛,花冠淡黄色,有芳香。果球形或椭圆形,橙黄或淡黄色。性喜温暖湿润,宜于荫处生长。 枇杷果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度,风味甚佳。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甲种维生素和糖、钙、镁等元素,营养价值很高。楷杷既可生食,又可制罐头食品,还可以制果汁、果膏和果酱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枇杷还有药用价值,中医以叶入药,性平、味苦,有清肺、舒气和止吐逆等功效。枇杷花不仅能熬汤可治头痛、伤风,而且是珍贵的蜜源,其蜜为高级滋补品。枇杷核,还可作酿酒的原料。枇杷树干,木质细韧,可供雕刻。由此可见,枇杷浑身是宝。 永嘉枇杷各地均有人分布,主要产区为六龙、黄田、乌牛及上塘等地,尤以六龙上吴枇杷最为出名。

产品历史:枇杷,是初夏时节人喜欢的佳果。枇杷别名甚多,古称“卢桔”。古诗有“客来茶摆空无有,卢桔微黄尚带酸”。枇杷又是我国传统名果,栽培历史距今已有二千余年,温州栽培枇杷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据清孙诒让:<<永嘉闻见录>>记载:“邑产枇杷,肉薄而核多,惟巡道署及谕署所植,肉厚有独核者,风味不减家乡。”
永嘉必买的十大特产永嘉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