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县杨大姐土特产店 来凤县有特产店吗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5 11:19:36

一.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凤头姜

来凤凤头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凤头姜,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主产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鲜子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美味可口。远销东南亚市场。

来凤县志记载,来凤栽培凤头姜的历史已有300多年,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其姜柄如指,尖端鲜红,略带紫色,块茎雪白。凤头姜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糖、姜油酮、酚、醇以及人体必需的铁、锌、钙、硒等微量元素,具有健脾开胃、祛寒御湿、加速血液循环,延缓衰老、防癌之功效,并能从中提取姜油酮、姜油、香精等医药化工用品。

来凤县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加上土地肥沃,是“一碗泥巴一碗饭”的好地方,非常适合生姜种植。每年中秋节前后,这里的生姜就大量上市,每年不仅大量外销,当地的姜农还被外地请去当“姜师傅”,到湖南、贵州、重庆等地传播生姜种植技术和加工方法。

凤头姜常见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洗净去皮后与红辣椒、大蒜等一起泡制成咸菜;二是将凤头姜切成片,拌适量的糟辣椒、盐等佐料,入瓮几日后食用。因此,在恩施各地的餐桌上,凤头姜做出来的咸菜往往是提前空盘。还有,胃不舒服时,从泡菜坛子里抓几个泡姜几口吃下,很快感觉好一些。若没下酒菜、下饭菜,“糟姜”绝对可成主角。

来凤地处三峡黄金旅游线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结合部,以宗教文化、生态文化为看点的旅游业快速发展起来,来凤人瞄准这一机遇,做大做活了凤头姜这一产业。他们将嫩姜卖成鲜货,老姜用来加工成速溶姜汤颗粒,下脚料用来加工成调料品姜酱,开发出了一系列凤头姜产品。

倘游玩来凤时凤头姜吃得不过瘾,还可顺带几坛泡姜回去,无论身置天南海北,保证是-货。

来凤凤头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来湖北省凤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来凤凤头姜”地理标志产品范围的函》(来政函〔2006〕3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来凤县翔凤镇、绿水乡、漫水乡、百福司镇、大河镇、旧司乡、三胡乡、革勒车乡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商洛丹参

商洛丹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商洛丹参,中药材品种,陕西省商洛市,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洛丹参以根入药。具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以其“外观形状好,成份含量高、品质较纯正、分枝很均匀”的优良特征而闻名。2003年天士力商洛丹参药源基地首家通过国家GAP认证,2005年,商洛丹参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引外,堪称丹参之珍品。

陕西省商洛市地处秦岭南麓,是“道地”丹参老产区。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殊气候带,位于长江、黄河两域的交汇处。这里空气清新、雨量充沛,土壤、水质无污染。空气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水质优良,年降雨量800-900mm,土壤疏松,且无重金属和“农残”。符合国家GAP要求,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符合国际标准,是众多中药材的最佳适生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该地区产的丹参质量好。[

商洛丹参历史悠久,始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即所谓“今陕西河东州及随州皆有之(丹参)”。古之河东州即今商洛地区。商洛药农有长期种植丹参的经验。就是这样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由于种植不规范、没有科研支撑,过去办药场也是件赔本的事,那时候药材公司年年赔本。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陕西省科学院秦官属教授在洛南县开展了丹参野生变家种的研究工作,经过10年努力,到20世纪70年代初,取得了显著成果,实现了种子繁殖、人工种植和品种纯化三大目标,商洛丹参的人工栽培在中国声名大振。20世纪80年代末,商洛的丹参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产量达两千吨以上。
1998年,天津天士力集团为给其核心产品———复方丹参滴丸寻找和选择最佳的生产地,经过长期的考察论证,最终选择了位于秦岭东南麓的陕西省商洛这一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天然药库”,从事丹参规范化种植与生产,并于1999年元月与商洛共同投资组建了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从此开始中国第一个符合GAP标准的药源基地的建设。经过近5年的艰苦创业,投资达六千余万元,天士力商洛丹参药源基地在中药产业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建成规范化、规模化丹参、柴胡等药源基地一万余亩,还拥有良种园200亩,科研实验园50亩,标准化加工厂和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科研大楼,并配置一批先进的化验、质检仪器,成为中国硬件设施配置最好的基地之一,被誉为“中药现代化的第一车间”。
1999年,当中国的中药材GAP还处在酝酿之际,商洛丹参药源基地就先行一步,借鉴欧共体GAP,对丹参的生长环境、种质评定、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产品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经过田间、室内的62项试验,在取得大量科学依据的基础上,率全中国之先制定出《丹参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随后又经过几年的探索,对SOP五易其稿,进行全面细致的修订,制订出中国首例《基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种质、种子质量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肥料使用标准》等一系列严谨、细致的企业标准,得到了国家GAP起草领导小组组长周荣汉教授、欧共体天然药物专家祝国光教授等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为了规范中药材生产过程,保证药材质量的稳定和可控,天士力先后投入210万元,启动了36项GAP方面的有关项目,从中国药科大学成功引入并推广丹参四倍体61-2-22优良新品系。同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对丹参生长发育规律、有效成分变化、无“农残”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先后投资1000万元,修建了科研大楼和专家公寓,配置了高效液相分析仪、紫外光谱仪、超净工作台等一批能够满足GAP研究需要的实验、化验仪器设备,在科研上实现了“硬件、软件双到位”。基地丹参亩产由250公斤上升到300公斤,丹参素含量稳定在1.7%左右,丹参酮ⅡA达到0.35%—0.48%,分别高出《中国药典》标准的1--2倍,且产品重金属和“农残”含量大大低于国家标准,使天士力商洛丹参成为名副其实的丹参极品。
2004年3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颁布第1号中药材GAP检查公告,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商洛丹参基地在获得认证的8家企业中排名第一,在中国首家正式通过GAP认证。.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商洛丹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5年8月25日起对商洛丹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5年第116号)。.

保护范围

商洛丹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陕西省商洛市人民0《关于界定商洛丹参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建议的函》(商政函〔2004〕3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商洛市山阳县、丹凤县、商南县、柞水县、镇安县、洛南县、商州区所辖行政区域。.

三.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丹凤天麻

丹凤天麻是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丹凤天麻个肥色佳,表面皱纹紧密,皮细肉厚,质地坚实,断面白色,半透明,无空心,是天麻中的上品。

丹凤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充沛,独特的地域和气候是天麻的最佳适生地。

丹凤天麻主要品种以红杆天麻为主,主产于陕西省丹凤县北赵川镇,因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丹凤天麻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国内市场的大量需求与好评。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自1999年在丹凤成功种植,带动了更多农民朋友掌握了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天麻种植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得到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位于武关河流域上游的北赵川镇栗子坪村在2014年实现了每家每户都积极参与了天麻的种植。以蟒岭山脉桃坪、峦庄、庾岭、蔡川、北赵川等乡镇为主,初步建成陕西商洛全国最大的天麻产业基地。

丹凤天麻以野生天然箭麻为种麻,通过人工杂交授粉、培菌,扩繁出一代优质种麻,再通过无性栽培生产商品天麻。这种生产方法使丹凤天麻既保留了野生天麻的特有药性,又具备了有性繁殖的抗种性退化、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

“丹凤天麻”已入编《中国土特名产年鉴》。“丹凤天麻”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商标。

四. 河南省 洛阳市 嵩县 九店红薯

九店红薯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九店乡的。

河南省嵩县九店乡把发展红薯产业化作为富民强乡的切入点来抓,乡政府专门成立了红薯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并制订了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具体工作,责任到人,万亩红薯基地建设初成规模,红薯产业发展成绩喜人。2012年在郭岭、巴沟两个村各建立了1个200亩高产优质示范方,同时建立了九店乡万亩红薯生产基地,提升了全乡的红薯种植水平。引进红薯新品种和红薯管理新技术,红薯单产不断提高。成立了2个红薯专业合作社,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模式,实行订单农业,同时为薯农免费提供薯苗及开展红薯粉条、淀粉加工等,以此解决农户卖薯难问题。

五. 河南省 平顶山市 叶县 汝坟店柿子

有个大、无核、味甘、肉厚之特点。品种有灰子柿、镜面柿、八月黄柿、过冬柿。产于叶县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土家绣花鞋垫

来凤二丫土家制品有限公司坐落在美丽的清江河畔。公司以传承民族文化,追求生产与生态和谐之美的发展宗旨。欢迎来电或来信咨询:

以土家族独特的刺绣工艺,生产、经营绣花鞋垫、西兰卡普工艺品;以传统的雕刻、编织工艺、生产、经营根雕、藤竹编织工艺品。绣花鞋垫工艺品全为纯棉布料,辅以五彩丝线、运用《十》字交叉针法刺绣;图案清新自然,巧妙绝伦,或《鸳鸯戏水》、或《龙凤呈祥》,用十二生肖、花鸟虫鱼、山水草木等栩栩如生;再以十几味土家名贵中草药浸制而成,具有通脉活血、除臭透气保健功效。竹木根雕、藤竹编织工艺品,均采集武陵山腹地的优质竹木,自然藤络经能工巧匠加工,编织而成,产品因势象形,巧夺天工

七. 河北省 邯郸 大名县 孙甘店花生

孙甘店乡位于大名县城东南17千米,面积63.6平方千米,人口3.40万,辖南石冲村等22个行政村。孙甘店乡属于沙质土壤,适宜花生种植,因此这里花生资源丰富。孙甘店乡利用花生资源优势,从花生加工为切入点,办起了烤花生厂,吸纳村里的劳动力,使全乡经济有了很大增长。

八. 四川省 绵阳 涪城区 绵阳窝窝店包子

绵阳窝窝店包子,是四川省绵阳市的风味小吃之一,该品具有皮洁白光滑、富有弹性、馅饱且油而不腻等特点,天然调味品为时鲜蔬菜,味美而富营养。

在四川省绵阳市的翠花街,有家经营包子的老店,该店创始于清末,由一位叫房洪兴的人在城区名为窝窝店的地方(现翠花街口)开店而得名。主要经营面食和包子,以家庭作坊的型号司经营糊口。1956年收为国有企业后,在技术、门面上加以改造,经营仍然以面食为风味为主,且价格公道,生意经久不衰。该店尤以包子最为著名,其皮洁白光滑、富有弹性、馅饱且油而不腻,天然调味品为时鲜蔬菜,味美而富营养。三鲜小笼包、牛肉米粉、百合粥等小吃曾被市食品协会、市商业局、市消费者协会、中国西部交易会组委会授予"名特小吃"、"质量信得过"等称号。cBy

"早起吃窝窝店包子"是绵阳人的口头禅。这种包子外表看起来很丑,像是笨手笨脚的人随意捏拢的。生意太好了,哪有工夫雕琢包子外形。每笼包子下都垫着厚厚一层松针,气味清香是一方面,防止包子烂底是另一方面,窝窝店包子出了名的皮薄。包子好吃,馅好是关键。馅是生熟猪肉搭配(生肉鲜香,熟肉油气重)的,散籽而滋润,朗朗上口,不知俘虏了多少绵阳人。cBy

店里长期供应免费的绿叶稀饭和桐骨汤、三鲜包子、鸡肉包、三鲜元子汤、黑米粥等随包小吃,绵阳有句老话:要吃包子窝窝点,要看婆娘西山观!窝窝店包子好吃,绵阳西山多出美女哦。cBy

九.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北瓜揽饭

北瓜揽饭

龙驹寨人把“南瓜”叫做“北瓜”,尽管名差南北,却是一样的东西,据说这是如今治糖尿病的最佳食疗瓜类。当地人以它为主料做出的“北瓜揽饭”,在龙驹寨流传了数千年,有民谣为证:“死不在赵徐二沟扛活,北瓜豇豆吃死,红薯芋头救活”(赵沟和徐沟是龙驹寨的两条座北向南的小山沟,因光照充足,土壤红粘盛产瓜果而闻名)。

北瓜揽饭的烹制方法是:取一北瓜洗净剖开,掏出瓜瓤后切成寸许方块。绿豆淘净备用。锅内放油加热后放入葱段、姜末、蒜粒煸炒,出香味后放入瓜块一道翻炒,然后撒上盐、五香粉等调味品,把淘净的绿豆覆盖其上,加入清水,以浸过绿豆瓜块平面为度。盖上锅盖,文火慢蒸约半小时即成。“北瓜揽饭”中的瓜块香甜糯柔,绿豆开花沙软,色泽黄绿相间,易消化富营养,即可当饭吃,又可佐餐搭配饼馍、米饭、稀饭等,实为老幼皆宜的特色佳肴。

十. 辽宁省 大连 瓦房店 阎店地瓜

瓦房店市地瓜种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尤以阎店地瓜最为著名。由于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阎店及周边乡镇的地瓜外观呈梭形、红皮黄瓤、外皮光滑、大小适中,表面无凸凹、无疤痕,口感细腻甜脆,受到消费者欢迎。曾荣获大连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地瓜是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美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

改革开放以后,阎店地瓜走出乡村,成为城里人的餐桌佳肴。我省各地及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客商纷纷慕名前来采购,促进了这一地区地瓜产业的发展,地瓜栽植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产业之一。

来凤锦博土特产商行来凤县乡情味特产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