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推荐的特产 火车上有特产卖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4 02:58:17

一.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二. 天津市 东丽区 赛珍珠的小站稻

小站稻,以原产天津津南小站地区的优质粳米而名扬海内外。其米粒大而饱满,半透明没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干饭,无论软硬,不粘不连,犹如满碗珍珠,油江发亮。煮稀饭,无论稀稠,都是汤汁浓郁,散发着清香。吃在嘴里,细腻滑润,有咬劲。小站稻,不仅好看好吃,而且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淀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属于营养型的天然食品
( 天津)

三.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四.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五. 浙江省 杭州 富阳 精美的竹编工艺

精美的竹编工艺,富阳的竹制工艺品,式样美观,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入口处,有一座双面竹贴屏风——竹石图,修篁扶疏,奇石点缀,工艺精巧,目睹者无不拍手叫绝。( 富阳)

六. 台湾省 嘉义 奋起湖火车便当

奋起湖火车便当闻名几十年,但二、三年十年前搭乘阿里山火车,所购买的铁路便当和现今的菜色已然不同。由于年代久远,目前便当的经营多半已经转手到第二代,因为竞争,便当菜色也愈做愈丰富,充满企业理念。

譬如奋起湖大饭店提供了三种便当,有铁盒、桧木盒和木片三种。前两种价钱当然较高,但吃完时,盒子可以带回家做纪念。维持传统的木片便当盒(或在餐厅内吃,提供铁饭盒),每盒一百元。

而以雅山庄和登山食堂为例,其所卖的便当,里头至少都有七样菜。其中一定会有奋起湖的大碗豆(或龙须菜)。此外,固定都有卤鸡腿(或卤排骨)、卤肉、卤蛋、卤油豆府、酸菜、红枝和黄萝卜 (或酸梅)等,价格公道,而且一定会附汤。有些铁盒或木片便当会打上「台铁」标帜,加上个环保袋,每组两百六十元,可以饱腹也能当纪念品。

多数便当制作者,过去主要贩售的对象是搭乘铁路的观光旅客。但老街最尾角,靠肖楠林的阿良铁支路便当,就和前几家略有所不同,长期提供附近采茶妇人的便当。除了冬天不采茶外,在此采茶期的九个月内都需要便当,可见便当之供应量。

阿良铁支路便当的内容和前二家相差不多,但便当现热,肉是特殊的红糟肉,青菜方面则以大碗豆(十月才有)和龙须菜互换。此外,还有酸菜、半个卤蛋、红枝豆、菠萝(或萝卜)、高山竹笋和高山高丽菜。米则是关山米。

便当的价格不一,八十元至一百元不等,游客不妨先观赏,再挑选自己喜爱的类型。

七.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八. 山东省 青岛 莱西市 院上烤鸡

院上正宗烤鸡(“延 斗”牌),产于山东省莱西市院上镇,始于清朝年间(相传清朝年间一位当朝大员途经院上,正巧遇到烤鸡出炉,闻香而停,于是派人问是何物如此之香,来人回报是烤鸡,大员吃过赞不绝口,于是上报朝廷,延斗烤鸡由此出名),传承百年,采用祖传秘方,结合现代工艺,选用本地散养小公鸡,用丁香、草寇、大料等20余味中草药腌制,香果木烧炭烤制而成,色泽鲜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香而不腻,价格公道,是馈赠佳品,更是节日喜庆之必备。

院上正宗烤鸡(“延斗”牌),曾先后荣获过“莱西民俗特色小吃”、“莱西十大名吃”、“中华饮食文化特色精品”等荣誉称号。

地址:莱西市院上镇政府路口南10米

九. 重庆市 北碚区 𥕢上萝卜

𥕢上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石曹上萝卜是重庆北碚区的。

𥕢上萝卜在清朝年间已开始种植,在𥕢上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凤凰村出了一名雷姓状元,科举中高中榜眼,但为官过于清廉正直,一日陪皇上出巡,向皇上进言民间疾苦,痛斥当道奸臣败坏朝纲,以至皇上出游心情大坏,极其不耐烦,皇上忍无可忍,随手指向路边种有萝卜的田地,说道:既然爱卿如此厌恶朝廷,不如归乡种田,朕就赐你该田地上的萝卜种子带回乡。爱卿如此本事,回乡理当种出比这里更美味的萝卜。于是,雷状元回乡种起了萝卜,发现𥕢上具有种萝卜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着较高的海拔,适宜萝卜生长的土质等自然条件。种出的萝卜有生吃爽脆回甜、熟吃化渣的好口感,是适宜种萝卜的好地方。自此以后,𥕢上地区便以萝卜为主要蔬菜的种植,多以自食。据《重庆市北碚区志》记载,“上世纪60年代,引进涪陵沙罐萝卜、隆昌萝卜、四月萝卜,从上世纪70年代起在石上乡龙车村建立了𥕢上萝卜种子基地,逐步做到种子生产专业化,生产用种良种化,种子质量标准化”。据《龙凤桥镇志》记载,“𥕢上萝卜由于甜爽可口,质嫩化渣,市场销量很好,是北碚区的知名品牌”。

所在地域:重庆

申请人:重庆石曹上蔬菜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2013年

地域范围

𥕢上萝卜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北碚区龙凤桥街道的凤凰村、龙车村和天府镇五新村、中心村共4个村,南到龙车村,北到五新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4°18′16″—106.30°12′24″,北纬26°27′39″—29°30′36″。面积333公顷,年产量3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𥕢上萝卜扁梨形、长7-9cm、粗10-12cm、单重0.6-1kg,皮肉均为象牙白,光滑细腻,生食爽脆回甜、熟食细嫩化渣。 2、独特内含成分:维生素C≥20mg/100g,纤维素≤22%,干物质≥5.5%,可溶性糖≥8.5%,品质极佳。 3、质量安全规定: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 的规定,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根菜类蔬菜》(NY5082-2005)的规定。

火车上的特产值得买吗火车上卖的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