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可以拿的特产 张掖十大特产是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1 07:28:13

一.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烧壳子

是一种专用工具烧盒子做成的烧饼。烧饼时把面做成的饼,放进烧盒子里,然后用麦草或柴火偎烧,烧熟后取出,即是烧壳子
( 张掖)

二. 甘肃省 张掖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牛肉小饭

小饭是地方早餐食品.将面团褂成一铜钱厚的面片,切成小方块,下入牛肉原汤,调胡椒等佐料,再加入牛肉丁、粉皮、豆腐、煮熟的红豆等即成
( 张掖)

三. 甘肃省 张掖 高台县 张掖油糕

张掖油糕——色泽金黄,松软酥脆,香甜可口。以上等清油、细白面粉、精糖为原料,先将面粉用开水烫至半熟,用冷水反复搅和,再揉成鸡蛋大的面团,包糖、芝麻、桂花做的馅子,入油锅炸成,是张掖农民最喜爱的小吃。

四.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猫耳子

和面、褂面、切条作法与搓鱼子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将四楞面条切成四方小块,用右手拇指肚(指头肚子)把面块糠成一个耳朵佯的窝窝。味道不同于搓鱼子
( 张掖)

五.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张掖圆梨

张掖圆梨:又名大香水梨,主产于新墩等地。果肉水白色,质细而脆,汁多,石细胞少而颗粒较大,味甘酸而浓厚,耐贮藏,品质优异,有“丝绸路上的仙果”之誉。

六.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捻珍

捻珍

将快成熟的青稞穗或小麦穗蒸熟,趁热搓揉,簸净芒壳,然后用手摇小磨研磨,成为绿白夹杂、捻连成串的条状物,故名"捻珍"。捻珍放盐巴,加蒜泥,泼上清油葱花。柔而不粘,筋而不硬,味香色鲜,口感颇佳。

七.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黄参

黄参是生长在张掖市民乐、山丹一带海拔2400-2900米高寒黑土区的多年生野生植物,张掖民间食用黄参由来已久。经国家食品研究部门测试,黄参内含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尽在其内,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尤其是钙、磷、锌、铁含量丰富,是滋补肝肾、益气养血、除风祛湿、通经活络、强筋壮骨,健胃治痛的养生佳品。民乐、山丹开发的黄参制品,加工精细,包装精美,备受中外客商青天睐,使原先名不见经传的黄参名扬四海,身价倍增,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八. 甘肃省 张掖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肃南马鹿鹿茸

肃南马鹿鹿茸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本品为鹿科(Cervidae)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习称“马鹿茸”。

较梅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两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按产地分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东马鹿茸“单门”,大挺长25~27cm,直径约3cm;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西马鹿茸大挺多不圆,顶端圆扁不一,长30~100cm;表面有棱,多皱缩干瘪,分枝较长且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锯口色较深,常见骨质。气腥臭,味咸。

肃南县申报的“肃南马鹿鹿茸”农产品地理标志顺利通过了2014年第六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答辩,并于1月7日在农业部官网进行发证前公示。

据悉,“肃南马鹿鹿茸”已是肃南县进行登记认证的第三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肃南马鹿鹿茸畜牧(肉类产品)

地域范围

肃南马鹿鹿茸产地范围为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皇城镇、马蹄乡、康乐乡、大河乡等四个乡镇的13个村。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中段北坡,地理坐标为东径90°20′—102°13′,北纬37°28′—39°49′之间,地形呈狭长地带,全县除明花乡属沙漠外,其余7个乡镇均系山地。与青海和甘肃的15个县(市)接壤,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呈带状起伏,整个地貌分走廊山前倾斜平原区和祁连山中高山区两个形态单元。海拔1327—5564米,相对高差4327米。至目前,全县存栏肃南马鹿8000头,出栏2000头,鹿肉300吨,鹿茸产量12吨,鹿血产量50吨。

九. 甘肃省 张掖 民乐 丰源马铃薯

丰源马铃薯-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十. 甘肃省 张掖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肃南中药材

前滩乡:盛产锁阳、麻黄、肉苁蓉等中药材。

莲花乡:盛产甘草、锁阳、麻黄等中药材及芨芨草。

明海乡:盛产锁阳、甘草、麻黄等中药材。
张掖特产有哪些能带走吃的张掖特产有哪些值得买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