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特产猪仔粿 惠安特产小吃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4 09:44:22

一. 福建省 莆田 城厢区 莆田九层粿

敬祭妈祖九层粿

九层粿,是由九层不同颜色的米浆合成的一种地方小吃。它以米和糯米为料,磨成米浆,分成九个等量。每一等量加入适量的白糖及其食用色素(第一层为红色,第二层为淡黄,第三层为原白色,直至反复至九层)。因此粿共九层,故名之九层粿。其制是纱布垫蒸笼之底,上第一层料,待半熟之后,再上第二层,直至第九层为止。蒸熟之后凉开,切成菱形,不但外观奇特雅气,且口感滋润细腻,吃来松脆,淡甜,最宜小孩与老人,为莆地特有之小吃。

大概是制作的难度较大,所以时至今天,此种小吃并未成为商品投放市场,因而吃的人不多,知道它的来龙去脉的人则更少。地方风俗,此种九层粿特制于重阳节。而重阳节是我国自汉至今的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个节日的主要风内涵有二:一、是避难风俗;二、是升天成仙之俗。所谓避能,意在九月九日有灾难,世人须上山才可免。此故事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一书:“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家,见鸡狗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见之曰:‘代之矣。’”

这段记载,若用我们现在人的理解分析,农历九月九日,正是时令大转变(阳消阴长)的时刻,容易造成气候反常,如果这时体弱多病的人,不及时避开这个时刻,那就容易得到瘟疫之类的疾病。所以,提倡人们要到户外,特别是山上,吸收亲鲜空气。这就是为什么重阳节要登山的原因。

所谓升天成仙,是出于两个九重阳的大吉日。因为这种重复,一年只有一次。而“九”在古先民观念中,是个神秘的数。东汉王逸《楚九辩》注云:“九者,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这说明九月九日是个非常难得的吉日。认为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越多,人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

民间传说:太上老君生于九月九日(《岁时杂记》),而我国的各族始祖黄帝,也在九月九日登遐升天。无独有偶,莆地之湄洲妈祖,也是这一天升天。(《妈祖显圣录》)载:“太宗雍熙四年丁亥,天后年二十八,秋九月八日,后对家人说:‘我爱清静,尘世所不乐居,明天(九日)是重阳日,我有登高的意愿,预告别期。家人却以为重九登高是例行的事,而不知道她是将仙去的。翌晨……后白日飞升走了。’”

基于上述两大原因,莆地民众制作九层粿,一应重阳之数讨个吉利,二则敬祭妈祖升天,三则做为登高小吃,借此求得合家平安。所以九层粿的制作虽属简单,然其含义深远。

 

二. 福建省 漳州 云霄 绿豆粉粿

绿豆粉粿是云霄的传统名风味小吃。其质地晶莹晚剔透,柔韧而富有弹性;其口感冰凉滑嫩,爽口而味道鲜美;其功用清热解毒,消暑而润肺润喉。是夏天食用之佳品。故在厦、漳、泉等闽南一带闻名遐迩,久负盛誉。

三. 福建省 泉州 石狮 九重粿

九重粿是闽南的家常小吃,为一大块厚一寸左右的淡黄色半透明固状体,富有弹性,软滑而柔韧,口感微粘。很多年前,总有小贩骑着自行车在各个乡村叫卖,根据客人需要,用刀在大块上切割出你所要的斤两。九重粿吃时一般要蘸白糖,吃时有一股淡淡的食碱味。

其做法为将晚米用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渗水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磨成稀浆。把锅置于小火之上,放入红板糖,渗水熬成浓液起锅,滤去杂质,倒入稀浆中,搅拌成为红色稀浆。又把锅置于旺火之上,倒入适量的清水烧沸,把铺上洁净的“炊布”并夹着通气板的蒸笼放在锅上,然后分九次,舀入粿浆。(第一次粿浆稍多些,蒸约7分钟,接着,每次的浆量比第一次的稍薄些,每次约蒸15分钟。)先蒸第一层,在上面抹少许花生油,再蒸第二层,这样连续蒸九次,粿成九重,重重可以揭开,故叫“九重粿”。

九重粿可译为“米冻”

“泉州菜英文名”翻译的第24个是“九重粿”,从征集到的读者翻译来看,大家对九重粿的看法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

刘小姐发来的翻译是:ricejelly,把这个英文名再翻译成中文,就是“米冻”的意思。我们回访刘小姐时得知,她是外地人,本来对这些泉州菜都不清楚,有些甚至都没见过。但她很喜欢美食,所以为了弄清这些泉州的底细,她还特地请教本地人“九重粿”的具体做法。“只有懂得它是怎么做的,原料是什么,才好翻译啊。”在刘小姐看来,九重粿就像北方人冬天吃的“肉冻”,把原料熬制后凝固就成了“冻”。因为九重粿的原料是米,然后根据它的做法,翻译成“ricejelly”就很合适。这个翻译没有体现“九重”,但刘小姐说,九重只是它的制作工序,从九重粿的外表看,你看不出它的“九重粿”来,所以,翻译的名字可以不体现它的工序。

但这只是刘小姐的一家之说,还有不少其他读者给出的翻译,其中比较“贴切”的如下:

1.Quanzhou jelly 泉州果冻,这条翻译跟前面“土笋冻”读者给出的翻译相同。

2.Cooling rice liquor 冷却凝固了的米汤,把原料―――米汤体现出来了。

3.Nine fruit 九个果子,哈哈,这个翻译很直接,但似乎跟实物没多大联系。

4.Nine layer cake九层糕,九重粿

从外表看,的确很像糕点。(来源:泉州网)

四. 福建省 泉州 惠安 大虾米粉

只有在惠安崇武才能享受到这种美味,煮不糊的闽南米粉,加上具有当地特色的鱼卷、萝卜丝,配上有足两根手指那么粗的新鲜大虾,还有嫩滑的瘦肉,让人一碗怎么吃得够!

五.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咸水粿

咸水粿是一款历史悠久的潮州传统小食,相传在潮州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时间。它形状小巧玲珑,像个盛酱料的小碟,中间盛着加了少许辣椒酱的潮州菜脯粒,色泽洁白如豆腐,口感滑润柔软,突出菜脯的咸芳味,是一款大众化的民间小食。

六. 福建省 宁德 屏南 屏南渔婆粿

婆粿是用渔婆草的嫩叶和大米混合在一起磨成的米浆蒸出来的。渔婆草是屏南山区常见的一种野草,它既长在山上,也长在水边。它的叶片宽大,略呈橄榄形,果实呈穗状。立夏时节,渔婆草的嫩叶初长成,随风摇曳,碧绿可人。

蒸渔婆粿的时候,先将适量的大米用水浸泡好,再采摘适量的渔婆草嫩叶,洗净切碎,然后将渔婆叶和大米混合在一起磨成米浆。将适量的葱花加油炒好,放入磨好的米浆里搅拌均匀,然后就可以把米浆舀在米面盆里放入大铁锅中蒸,等蒸熟之后,再加一层米浆,通常一共要加到七层,所以蒸出来的渔婆粿也叫七层粿。小时候我们吃渔婆粿喜欢一层一层剥着吃。蒸熟的渔婆粿呈绿色,香气扑鼻,秀色可餐,是当地人喜爱的一种食品。蒸好的渔婆粿通常用刀切成菱形块状,可趁热吃,待冷却后再吃口感亦佳。

在乡下,哪家要是蒸了渔婆粿,一定不会忘记送一些给亲朋好友或者街坊邻居品尝。当然,要是此时你来到屏南,热情好客的主人一定也会拿出渔婆粿来招待你。(江良热)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七. 福建省 泉州 惠安 惠安余甘果

惠安余甘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余甘果又名牛甘果, 油甘果,因其吃起来“先苦后甜”得名。 目前市场上也有野生牛甘果卖和水果型牛甘果两种。与野生牛甘果相比,水果型牛甘果具有果大、肉厚、纤维少、营养丰富、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而且吃起来更加甘甜爽口。

惠安县紫山镇发挥拥有6万多亩余甘果树基地、年产余甘果15万吨的优势,请来浙江大学医学院等高研院校的专家,开发出余甘果饮、余甘冲剂等系列产品。盛产“皇帝甘”的尾山村,开发绿色食品余甘茶系列后,余甘珍品身价增加10倍。国内一些航空公司和旅游点纷纷订购。

牛甘果在印度被奉为圣果。明朝正德皇帝下江南时,曾品尝过惠安南田的一株余甘子树的果实.并诰封为“皇帝甘”这抹余甘子的树龄已高达630多年,虽然清朝时被雷电劈成两半.但至今仍郁郁葱葱,而且每年结果。此树已被引入重点文物保护古树,前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皆称其为国宝 闽南民间有句谚语:“甘回味甜,越吃越少年”,还有“余甘吃了回味甜,老人吃了变少年”的民谣。

惠安县紫山镇发挥拥有6万多亩余甘果树基地、具有产余甘最有利的天时、地利、良种三大因素,名产“田船余甘”的产地山峰环抱,构成长弧形,状如一船,又因山洞溪流两岸均为田洋,故名田船余甘。余甘果是以惠安官溪、蓝田两地产优良余甘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并结合现代技术制作而成。它曾被美国《侨报》赞誉为“世界余甘珍品”。现今余甘成品主要有:余甘果干、余甘蜜饯(冰余甘)、余甘冲剂、富硒泡腾片、含片、浓缩汁、速成溶粉、余甘露等系列产品。

八. 浙江省 丽水 松阳 黄米粿

黄米粿

黄米粿是将松阳高山中一特有灌木烧成灰,沥取其汁,用以浸泡上等梗米至米色橙黄,冲净蒸熟,置石臼中捣成团,然后分切小块,趁热将其揉压成扁圆或长条形即成。黄米粿色泽晶莹,清香宜人,柔韧可口。用肉丝、青菜、冬笋丝等爆炒,色味最佳,为松阳民间传统节庆或招待贵宾之佳肴。

九.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永安粿条

永安粿条是永安的特色小吃之一,其味道鲜美,口感润滑,是外地游客到永安的必尝之美味。

洗米、磨浆、蒸熟、冷却、切条……特殊的制作工艺造就了永安粿条独特的口感。永安粿条的吃法主要分为汤和拌,清汤粿条以大骨汤为底,辅之以吉山老酒、黄椒等配料,是永安本地人早餐的经典搭配。作为粿条的最佳“伴侣”,永安粿条还会主打活肉、鸭血、肠头、芋包等永安特色小吃。

十. 福建省 泉州 惠安 惠安紫山余甘

惠安紫山余甘资源丰富,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年产量超15万吨。紫山余甘,果似珍珠,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还含有抗癌防癌物质──硒

余甘具有生津止渴、清噪护喉、润肺降压,消滞化痰、抗癌防癌及抗衰老之功效,医学界称之为"天然维生素丸"。余甘是一种高膳食纤维、低能量的食物,富含抗坏血酸(维生素C)和钙质,并含有相当量的钾和镁,属高钾低纳的水果。
紫山余甘名扬天下。1987年被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果品”;1993年被林业部评为“名、特、优果品”;1995在省举行“余甘品尝会”上,不同品种分别获一、二、四名。( 惠安县)

福建特产惠安福粿泉州特产粿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