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土特产宣传片 秦安县最大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1 22:13:54

一.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土杂粉

手工艺做的哦,亲。。。这可是靖安人的灵魂啊!!!不管走到哪里。身在何方,这碗粉让靖安人牵肠挂肚。。。(绝大部分在外的靖安游子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吃这碗粉

二.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芋头圆子

靖安美食之一(芋头圆子)用靖安高山芋头和本地产的红薯粉制作而成。

三. 浙江省 金华 磐安县 磐安天麻

磐安天麻自70年代开始引种,面积不断扩大,现已成为全国天麻的主产区,全县天麻种植面积300多万穴,产量200吨。

四. 福建省 漳州 华安县 华安玉雕

华安玉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华安玉雕是福建漳州华安县的。

华安玉雕是中国民间雕塑工艺中一种新兴而普及的优秀特种造型艺术,集雕、刻、塑技艺于一炉,具有实用性、装饰性和艺术性。华安玉雕艺术是经过近10年来艺师的辛勤劳动和创造逐渐形成的。它因材施艺,依色取巧,以园雕、镂雕、浮雕、薄意雕等多种技法,创作出精美绝伦的特种工艺美术品。

华安玉料从矿山采来是不规则的,艺师们在雕刻前按照玉料的形状、大小、质地、色彩的特点进行构思设计,打好腹稿,确定雕刻的题村,取势选型。由于自然玉料的色彩分布毫无规则,艺师们根据不同的玉色,雕镂不同的形体。

华安玉雕艺术已达到较高境界,其作品精美绝伦,品种繁多,创作题材广泛,涌现出许多出名的工艺师,如马力、陈莎等。如今,华安玉雕队伍已达2000多人,华安职校开设玉雕艺术专业招收学员,几年来共招生一千多人。

华安县委、县政府把华安玉作为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来抓,已开发出高级建筑装饰板材、实用保健工艺品、雕刻艺术品和石玩珍品等四大系列产品。全县现有88多家华安玉生产厂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产值上亿元,产品远销国内外。

华安玉雕

华安县华安玉同业公会

11937842

玉雕

五.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秦安杏

据史记载,人文始祖伏羲、女娲氏均出生于秦安,秦安大地湾古人类遗址比半坡古遗址还要早1500—2000年,310国道贯穿县境,境内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全国北方落叶果树的最适生产区,所生产的杏以个大、色鲜、质优、汁多、味浓而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目前,全县有杏1.1万亩,年生产杏88万公斤,产值114万元。主要有张弓圆、一窝蜂、凯特杏等12个品种。生产的优质杏远销省内周边地区。

六. 福建省 漳州 诏安县 梅岭牡蛎

梅岭牡蛎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梅岭牡蛎

诏安县梅岭镇水产养殖协会

梅岭镇地处闽粤交界处,三面环海,浅海滩涂12.5万亩,牡蛎养殖是该镇支柱产业,过去当地群众牡蛎放养在浅海用条石三角形传统模式,产量低,成本高,效益差。1995年,田厝村养殖户田振旭向深海拓展,采用木桩延绳吊养和延绳浮绠在深海区抗风浪养殖技术,获得投入产出1:4的效益。此后,该村牡蛎放养面积不断扩大,由原来千余亩到2万多亩,并且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

同时,下寮、林厝村等养殖户大胆探索,向各地专家请教,聘请厦门同安水产部门的专家和县水产技术人员担任养殖场技术顾问,改变过去传统条石放养为废牡蛎壳附苗新技术吊养,获得成功。目前,该镇已有4家废牡蛎壳附苗场,为当地养殖户提供优良品种。

牡蛎吊养快速发展使胶丝延绳需量增多,该村昔日大小胶丝延绳都从外地购进,增加养殖户成本,有时因胶丝延绳购买难,还贻误投放时机。对此,该镇引导当地群众兴办塑料胶丝加工厂,保障养殖户所需。

如今,该镇有牡蛎深加工场10多家,撬牡蛎店60多处,牡蛎育苗场、塑料胶丝、牡蛎收割队、牡蛎壳加工等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七.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酸辣肚丝汤

酸辣肚丝汤是秦安的一道独特小吃。制作时选用猪肚,洗净后清水下锅煮熟,冷却后将猪肚、玉兰片、菠菜、干辣子均切成丝,用葱、姜、蒜、干辣子炝锅,依次加入醋、高汤、芡汁及肚丝、玉兰片、菠菜、滴上香油,文火烧制。成品汤色黄亮,肚丝汤之所以能成为秦安的一道独特小吃,其关键原因是秦安水质的特殊性,用其它地方的水烧制的肚丝汤远没有秦安肚丝汤好吃,据说,远在兰州、天水等地的美食家不远百里来秦安汲水,目的就是为了能吃上酸辣可口、风味独特的秦安肚丝汤。

八. 广西 南宁 隆安县 雁江米粉

但凡到隆安吃过雁江米粉的人,均称赞有加。其实,平时所食用的米粉,在选米、蒸煮调桨、调料汤比真正的雁江米粉又稍逊一筹,外来人若真的吃到雁江米粉,也算是有口福了。

上世纪初至50年代,在隆安县城,有位叫程家智的壮民经营米粉生意,店名“美一馆”。他蒸制的米粉,皮薄软韧,切粉久煮不烂,卷筒粉折而不断。菜肴加工精致,有炖、炒、烤、炸等种,色、味、香俱全;调味式有汤粉、凉拌粉、卷筒粉。其汤料极注重,汤水质量好,从早到晚其味清香不变;拌凉粉讲究配料,酸甜可口;卷筒粉馅料上乘,酱卤得法,味道别具一格。到过隆安的人,多慕名前去品尝。据民国县志记载,1935年举办擂台赛,南宁市名牌“乾隆皇”米粉店以汤粉、凉拌粉与其比赛,结果“乾隆皇”米粉店甘拜下风。

如今的雁江米粉均得其真传,故美名传扬,堪称隆安一绝。选米、磨粉、调桨、蒸煮不得要领,若汤料上乘,其粉质亦不上口,故粉、汤、料缺一不可,十分讲究。

历史故事:

雁江镇美食众多,最著名的是米粉。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上世纪初至50年代,隆安县城有位叫程家智的壮民经营米粉生意,他蒸制的米粉,皮薄软韧,切粉久煮不烂,卷筒粉折而不断;注重汤料,汤水质量好,从早到晚清香不变。他的拌凉粉讲究配料,酸甜可口;卷筒粉馅料上乘,酱卤得法,味道别具一格。据民国县志记载,1935年有米粉擂台赛,南宁市名牌“乾隆皇”米粉店以汤粉、凉拌粉与其比赛,结果“乾隆皇”米粉店甘拜下风。据说,今天的雁江米粉就是得到了程家智真传,美名传扬,堪称隆安一绝。选米、磨粉、调桨、蒸煮独具一格,汤料上乘,十分讲究。

九. 广东省 云浮 云安县 镇安蚕桑

被云浮市定为市级蚕桑生产专业镇的云安县镇安镇,沿着镇安河两岸,放眼望去,只见到处绿色一片,丘陵山坡上一片片的桑树,犹如一道道“绿色走廊”。

   

蚕桑业是云安县镇安镇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2007年被列为省“一乡一品”发展项目。目前,全镇蚕桑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从业农户5300户,从业人员20800人,去年,每户蚕农单项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

    

桑蚕业在镇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部分农民在西安小学附近的沿河两岸种桑养蚕,种植面积有200亩。十一届三中全会至80年代初,全镇蚕桑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800亩,分布在河东、河西、西安、民乐、民强等村委会。到了90年代,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传统的种植水稻、花生中改为种桑养蚕,并成为农民奔康致富的捷径。于是,该镇因势利导,广泛发动群众,开发利用镇安河两岸广阔河滩地、山坡地改种蚕桑,把蚕桑区周围的水尾田、望天田、低产田调整改种蚕桑,蚕桑种植由“一河两岸”逐渐延伸到邻近的村委会,并以民乐、民强村委会为中心,辐射带动其它村委农户种桑养蚕,目前该镇蚕桑种植面积以每年14%的幅度增长。  

    

为真正使蚕桑业茁壮“成长”,该镇非常注重提高桑蚕业产业化组织程度,强化政府对产业的引导和宏观管理,在全镇建立蚕桑联系点21个,兴办育苗基地,为农户提供价廉优质的种苗;组建流通队伍,并引进了天成茧丝绸有限公司和骏盛茧丝绸贸易有限公司落户,解决蚕农蚕茧销售方面的后顾之忧;切实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形成比较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农户按单生产,减少因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兴办科技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形成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模式。带动散户走专业化、产业化路子,同时及时推广应用种养技术,从种桑到养蚕实行质量控制,着力实施饲养方法向科学化转变,改小蚕分户饲养为集中共育和联户共育,人蚕共室向人蚕分室转变,出台相关政策,使土地向养蚕能手转移,为蚕农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加快蚕桑产业化步伐,使该镇蚕桑生产逐步与市场接轨。

十.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辣子面

辣子面:将压制好的面条下锅煮熟,捞出沥干水,加入胡油,炝好的辣子、姜粉,醋、盐、味精,装碗后撒入葱花沫。

秦安县特产有哪些秦安县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