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开县江口镇肇发土特产店 封开县江口镇美食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3 04:38:00

一.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龙潭莲藕Χ猪手

龙潭莲藕Χ猪手

说起野生的植物,少不了要提及的是风光如画的莲都画廊里的野生莲藕。它“粗生粗长”在将军石下华兰村后的龙潭里,浑然天成的好底子,端的是肥硕多粉、入口松化无渣。以致于一道龙潭莲藕Χ猪手,肥美的猪手竟然沦为了最佳的配角!

二.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封开杏花鸡

封开杏花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封开杏花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封开杏花鸡,产于肇庆市封开县杏花、渔涝一带。由于当地农民将其放养于溪边竹林下,或山上松树下,常以野草虫蚁喂食,因此它有三大特点:两细、三黄、两短,即:头细、骨细;嘴黄、毛黄、脚黄;身短、颈短。

杏花鸡肌肉丰满,脂肪分布均匀,无论是白切或清蒸,都一样嫩滑鲜甜,尤以白切最佳。因为杏花白切鸡,是将鸡宰好洗干净后,置于摄氏90度微沸的开水中浸熟的,所以皮呈金黄色,油光闪亮,吃起来有清、鲜、甜、爽、骨香之感。市面价约20多元一斤。( 肇庆)

中华名鸡——杏花鸡,是广东省三大名鸡之一,是封开著名的特色品牌——金凤凰牌,产于封开县杏花镇。其外貌特征为“三黄”(羽黄、咀黄、脚黄)、“三短”(颈短、身短、脚短)、“两细”(头细、肢细);其体形特征为体形细小、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其体质特征为骨细皮薄、肌纤细嫩,以皮脆肉滑、味道鲜美著称;其营养成份(因为品种、养殖环境、养殖饲料好的原故)高于其他品种的鸡。

杏花鸡,可通过白切、豉油、盐局、手斯、烧、焖、炒、蒸、炖、煲等烹饪方法制作成各式美味佳肴,也可做全鸡宴,其中“白切鸡”最能反映出杏花鸡的特有鲜滑美味。

杏花鸡历史起源

封开杏花鸡 原产于广东省封开县杏花公社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杏花鸡已有1000多年的养殖历史,早在清朝年间,杏花鸡一直是用来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封开属于岭南古都,据传,唐朝首魁状元莫宣馨把家乡杏花鸡带到京都给皇帝和大臣享用,由于味道特佳,龙颜大悦,所以宴请必备杏花鸡,“无鸡不成宴”由此传开。杏花鸡主要分布在封开县境内,上世纪八十年代,年饲养量达100万只以上。它具有早熟、易肥、皮下和肌间分布均匀、骨细皮薄、肌纤维细的特点,属小型肉用优质鸡种。杏花鸡是经国家品种志编审委员会审定,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的三十个鸡品种之一,名列广东三大名鸡之首。

杏花鸡主要特性、产地和分布

杏花鸡因主产地在广东省封开县杏花,建国后易名杏花乡因而得名,当地又称"米仔鸡"。它具有早熟、易肥、皮下和肌间脂肪分布均匀、骨细皮溥、肌纤维纫嫩等特点。属小型肉用优质鸡种,是中国活鸡出口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产鸡之一。杏花鸡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封开县内,年饲养量达100万只以上。封开杏花鸡 肌肉丰满,脂肪分布均匀,无论是白切或清蒸,都一样嫩滑鲜甜,尤以白切最佳,因为杏花白切鸡,是将鸡宰好洗干净后,置于摄氏90度微沸的开水中浸熟的,所以皮呈金黄色,油光闪亮,吃起来有清、鲜、甜、爽、骨香之感。封开杏花鸡原产于封开杏花、渔涝、莲都一带,其种优之外,主要是由于当地农民将其放养于溪边竹林下,或山上松树下,常以野草虫蚁喂食,

杏花鸡品种的形成

封开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属亚热带地区。北回归线贯穿境内。境内地势为丘陵地带,土壤多为沙质土,又以杏花镇独有的火山泥为典型,曾在80年代末,香港电视剧《新西游记》的剧情《孙悟空借芭蕉扇》取景点火焰山在杏花镇省道S226水谷线旁永和村拍摄。

封开农民除种植水稻和玉米、小麦、蚕豆、花生、甘薯、木薯等早粮作物外,利用 丘陵山坡、村旁、溪边种植果树,为发展当、地养鸡业提供了饲料来源和放养的良好自然环境。由于杏花鸡胸肌丰满,肌肉纤细,皮薄而皮下脂肪分布均级适宜烹制白切鸡,成品皮色带有光泽,爽脆可口(所谓"玻璃皮"),符合两广人民要求食品鲜美、强调原味的习惯,同时是佐酒佳品,颇受消费者欢迎。早在1915年就已远销省港,当时售价比一般鸡高三成以上,这对定向培台优质的肉用型杏花鸡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杏花乡地处山区腹地,建国前交通极为不便,很少引入外来鸡种。加之当地群众历史上习惯饲养"三黄"(黄喙、黄羽、黄脚)鸡,经长期选育,形成了外貌特征一致、遗传力较稳定的优良地方肉用品种。

杏花鸡肉质特点折杏花鸡性能

杏花鸡肌肉丰满,脂肪分布均匀,无论是白切或清蒸,都一样嫩滑鲜甜,尤以白切最佳,因为杏花白切鸡,是将鸡宰好洗干净后,置于摄氏90度微沸的开水中浸熟的,所以皮呈金黄色,油光闪亮,吃起来有清、鲜、甜、爽、骨香之感。

封开杏花鸡以放养为主,整天觅食天然食饵,因此,杏花鸡早期生长缓慢。在用配合饲料条件下,杏花鸡性成熟在110天左右,据测定,112日龄公鸡的平均体重为1256.1g,母鸡的平均体重为1032.7g。未开产的母鸡,一般养至5--6个月龄,体重约达1000-1200g,经10--15d肥育,体重可增至1150-1300g。 杏花鸡羽毛生长速度较快,3日龄的雏鸡开始长主翼羽,羽长达0.5--1.5cm,20日龄开始长主尾羽,40日龄身体各部分羽毛都开始生长,60日龄全部长齐,羽毛丰满。母鸡长羽比公鸡快10d以上。 据对112日龄鸡的屠宰测定,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9.0%,母鸡为76.0%,全净膛属宰率公鸡为74.7%,母鸡为70.0%。皮肤多为淡黄色。因皮薄且有皮下脂肪,故细腻光滑加之肌问脂肪分布均匀,肉质特优,适宜作白切鸡。 据1983年华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和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用同批次不同周龄的鸡作胸肌定点测定,结果证明杏花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肌纤维直径都比目前在香港的主要商品肉鸡"石歧杂"纤细。

封开杏花鸡,因原产地在封开县杏花镇而得名,与清远麻鸡、惠阳胡须鸡并称广东三大名鸡。

一、它具有产地的特定性:

封开是国家地质公园,气候环境好,空气含氧量高、水质含铁分子丰富,土壤多为沙质土,当地玉米、花生、木薯等作物丰富,有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无公害饲料来源和良好的自然放养环境。省内的云浮、佛山、广州,省外的江苏、北京等地也曾引种饲养,但品质与原产地有较大差异。

二、它具有外形的特异性:

纯种杏花鸡体型小,其体型特征可概括为"两细"(头细、脚细),"三黄(嘴黄、羽毛黄、脚黄)、"三短"(颈短、体躯短、脚短)。雏鸡以"三黄"为主,公鸡头大,冠大直立。母鸡头小,颈基部羽多有芝麻点,形似黑珍珠项链。公母鸡脚鳞片圆润、主、副翼羽的内侧多呈黑色,尾羽也有几根黑羽。成年公鸡体重约为2.5公斤,母鸡约为1.5公斤。

三、它具有品质的特优性:

杏花鸡具有早熟、易肥、皮下和肌间脂肪分布均匀、骨细皮薄、肌纤维幼嫩等特点。胴体显“沙田柚”状,最适合烹制成白切鸡,成品皮色光鲜透明,爽脆清香可口(又称"玻璃皮"),符合食品要求鲜美、强调原味的习惯,是佐酒佳品,极受消费者欢迎。

四、评价和展望

杏花鸡属肉质特佳的地方品种之一。但存在产蛋量少、繁殖力低、早期生长缓慢等缺点。为此,我县农业畜牧部门大力投入资金对其进行保种和选育,与广东省家禽研究所合作研发出了现在的商品代肉鸡,既保持了杏花鸡的外貌和风味,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性能。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封开杏花鸡注册了“金凤凰”牌商标,获得了国家地理商标证明,2003年获得了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2006年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

三. 山东省 莱芜 莱城区 莱芜口镇方火烧

莱芜口镇方火烧、热豆腐因其方形有别于多为圆形的火烧,故曰“方火烧”。而其制作工艺也有别于油酥火烧、千层火烧、庄户火烧等。制作方火烧不用发面而是死面。和面不用加料,只是用水和的硬些即可。但制作却是很讲究,共有三道工序。一是制形。拳头大的一块面,用擀面杖压成薄薄的长方形,抹上一层油,然后左右各向里对折,压住。再将上方两角轻轻一拉,以致上宽下窄,样子不再呆板。然后是烙,把做好的面饼放进大平锅,盖上盖件,两面都烙,直到挺身。第三道工序是烘烤。这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火烧好吃与否主要看烘烤的效果。必须掌握好火候、温度,也是制作方火烧的关键技术所在。吃方火烧,还有一绝配,那就是热豆腐。豆腐是农村家常菜。口镇的豆腐一般都是浆豆腐,味浓纯正,特别有豆腐味,也很结实。将刚做好的浆豆腐,切成半斤沉的方块,放在热浆里热着。吃的时候,捞出一块放在碗或盘里,加上蘸水蘸着吃。蘸水各种各样,供人们自由选择。有青辣椒、红辣椒、蒜泥、香椿、薄荷、韭菜花等,吃多少自己加,吃起来很清爽,很可口,令人回味无穷。如果只吃热豆腐不过瘾,你还可以炒上几道小菜,或切点口镇香肠,或口镇肴肉,或口镇酱肉,还有怎么也忘不了的口镇咸菜,何不再喝点小酒?够丰盛的吧?花钱不多,很实惠,吃得舒心,有滋有味。

四.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罗董牛肉干

 罗董牛肉干,是用封开罗董镇特有的肥美黄牛肉,经过多种工序秘而成,品质极佳,营养丰富,味道一流。

罗董牛肉干,可通过红烧、焖煮、炒、蒸等烹饪方法制作成各式美味佳肴。

每年的十一月,稻田熟,北风起,罗董人就开始忙着制作黄牛肉干。

不用烟熏火烧,就让它们悬在自家的屋檐下,在凛冽的北风中自然风干。食用时只需把制好的牛肉干加入姜葱炒香即可,鲜韧味美,齿颊留香。

五. 湖北省 十堰市 丹江口 武当蜜桔

武当蜜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当蜜桔品系繁多,以“尾强”和“龟井”为最佳品种。果实可食达67%,果汁占51.6%,每百毫升果汁含糖9.5克,酸0.67-1.04克,可溶固形物11.5%。丹江口市生产的蜜桔罐头深受中外游客欢迎。

武当蜜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土台乡、均县镇、习家店镇、凉水河镇、六里坪镇、土关垭镇、浪河镇、丁家营镇、石鼓镇、官山镇、牛河林业开发管理区、大沟林业开发管理区、白杨坪林业开发管理区、新港经济开发管理处、三官殿办事处、丹赵路办事处等17个乡镇、办事处、特区、管理区、开发管理处现辖行政区域。

六. 重庆市 开州区 开县春橙

开县春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开县辖4个街道、21个镇、13个乡:汉丰街道、丰乐街道、镇东街道、白鹤街道、大进镇、长沙镇、郭家镇、临江镇、赵家镇、温泉镇、铁桥镇、中和镇、岳溪镇、南门镇、南雅镇、河堰镇、和谦镇、九龙山镇、镇安镇、竹溪镇、渠口镇、厚坝镇、高桥镇、敦好镇、义和镇、白泉乡、关面乡、满月乡、谭家乡、五通乡、巫山乡、白桥乡、麻柳乡、紫水乡、大德乡、天和乡、三汇口乡、金峰乡。

特定品质

春橙大小适中(150—250克)、汁多味浓、酸甜适度、细嫩化渣、香醇悠长、口感极佳、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

七.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罗董牛肉

罗董牛肉

来自罗董的牛肉干与一般的牛肉干大是不同,而做法却是最简单不过了。每年的十一月,稻田熟,北风起,罗董人就开始忙着制作黄牛肉干。不用烟熏火烧,就让它们悬在自家的屋檐下,在凛冽的北风中自然风干。食用时只需把制好的牛肉干加入姜葱炒香即可,鲜韧味美,齿颊留香,甘香味美。

八. 重庆市 开州区 开县龙珠茶

开县龙珠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龙珠茶"主要生长于:重庆市开县敦好镇龙珠村龙珠寺一带,此地海拔800-1200米,土壤肥沃、环境优美、山青水秀、云雾缠绕是产好茶的最佳地势。

特定品质

龙珠茶素有“形美、色绿、香浓、味醇,味绝佳、无杂卉”之称。龙珠茶的主要营养成分:属于天然的有机食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茶多酚、可可碱、茶碱、氨茶碱、糖类与脂肪类等种维生素物质。主要功效:提神醒脑、明目、生津止渴、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降血脂、抗辐射等众多保健功效。

文化典故

据《开县县志》记叙:“开县种茶始于汉朝,兴于唐朝,凡山皆产茶,品质优。”清嘉靖《夔州府志》载:“开州城北四里‘茶岭’之茶,味绝佳,无杂卉。”在宋、明时期,由于我国东南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经济中心也逐渐由西南向东移,朝庭对四川茶叶并不重视,在这一时期开县茶叶少有资料记叙,无从查考。 清朝时期开县茶叶生产发展经历了发展、衰败、再发展的过程。据《开县县志》记载:“清康熙四年,龙珠茶被朝庭列为贡茶,茶叶生产由此而得以发展,全县产茶2000担,主产于正坝、大进、温泉、岩水等地;而至咸丰年间毁之无存,清末得又得以复苏。”这一时期与开县毗邻的城口、达州等地的茶叶生产发展迅速、产销两旺。主要生产晒青、炒青和粗茶。由此看,清朝开县的茶叶生产有一定发展,尤其是龙珠茶、大进早茶、锁口茶等名优茶相继恢复发展。茶叶销售一是“边引”销甘陕,二是“腹引”销下江,三是就近销万县、重庆等地。据清代甘桂林等《云阳县乡土志·商务》记载:“进口货物表。货物名色:茶;产地何由:开县、城口……贩运何若:水陆。”说明开县“腹引”茶一部分是经过云阳。 民国前期,开县茶叶生产已有相当规模,到民国30年,产茶430吨,民国37年产茶过500吨,在川东茶区与城口县双双成为万担产茶县。这个时期,茶叶主要是销下江,其次才销甘、陕。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连年战争,茶叶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到1949年,全县仅产茶140吨。主要生产晒、炒青。以本地销售为主。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加大了对茶生产的投入,使开县茶叶焕发了青春。经过建国初的恢复,1960年茶叶面积800公顷,产茶215吨;1970年发展到2333公顷、产茶300吨;七十年代后开始发展红碎茶,至1983年,红碎茶达250吨,1985年达茶园面积2533公顷、产茶1000吨。1978年开县被列为全国产茶基地县。1984年由外贸统购统销。

九. 湖北省 十堰市 丹江口 武当猕猴桃

武当山的猕猴桃品质很好,营养很丰富,主要分为有毛的和无毛的两类,每类里又分为圆形和长圆形两种,其中光滑长圆形猕猴桃每个重达100克以上,果肉较为肥厚。

十. 重庆市 开州区 开县水竹凉席

开县水竹凉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尽管开县僻处偏隅,然而从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置县距今已近1800年,“景物繁华,英贤聚集,农工商贾,说礼敦诗,家弦户诵矣”(清·乾隆《开县志》)。今天的开县在地图上状如甜橙叶,有“桔乡”“金开县”之称,为重庆大县之一,也是三峡库区移民最大县。最为富庶之地几被淹没。一方面,开县人民为三峡建设做出了巨大牺牲,离开家园另栖他乡,一方面则是水漫山河,涤荡走贫困和闭塞。也许一些祖先的文明将沉在鱼游的国度。而我甚感欣喜的是故乡开县的“三绝”,也许将因峡江之水步步高抬而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居家之器,必备优质之物。不管现在床上用品如何发展,在开县,夏季的床上都会有一张水竹凉席。以本地所产的竹为原料,经过划青、破竹、备篾、过匀刀并进行物化处理后,细致地编织而成。水竹凉席在使用过程中,自然产生色变,初淡绿而渐渐泛黄,由中黄而金黄,多年使用,黄色浸润,黄中呈红,红黄相映,色泽喜人,使用越久,席面越发柔软细腻,凉爽宜人,折叠后亦无损伤;,水竹凉席中的上品乃腊篾之席,竹破为篾后,以青黄篾分类,浸泡水中,多越几冬,柔韧性、吸汁性更强。因以越冬为标准,故称腊篾。似乎吸冬之寒,调节及夏,岂有不凉快之理?所以腊篾甚为开县人所爱,以至乡下可以做丈量单位,诸如水井深几腊篾、河宽几腊篾,等等。

好的水竹凉席其实就是一幅艺术品。开县编织凉席始于清乾隆年间,经过数代能工巧匠的努力,一些编织大师脱颖而出。他们利用竹篾自然形成的不同反光,在一张竹席的方寸之间,编织出山水、人物、飞禽走兽等图案,这些图案层次丰富,形象生动,宛若一幅幅优美淡雅的图画,堪称席中珍品。而且品种发展到今有坐席、睡席、挂席、帘席等到10多个品种,远销东西亚各国。20世纪60年代,-、-总理分别出访印尼等国时,曾带编织有“巫姬奇峰”、“二龙抢宝”、“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图案的开县竹凉席,或作为礼品赠送友邦,或作为工艺品赴国外展销。开县竹凉席被列为全国六大名凉席之一,实不为过。( 开县)

封开县江口街道彩贞土特产店肇庆封开县特产列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