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顺琴土特产店 镇雄县山里人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7 01:06:47

一.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镇雄核桃

核桃,原产于近东地区,又称胡桃、羌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等,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

二.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镇雄苦丁茶

镇雄苦丁茶是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的。“赤水源”牌镇雄苦丁茶以鲜活碧绿的汤色,甘苦清凉的口感,独特的保健药理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中外客商的抢手货,远销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广西等省的大中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苦丁茶作为茶叶家族的一员,补充壮大了茶叶的保健作用。镇雄苦丁茶作为茶叶系列中最年轻的一个品系,以其良好的活血、降脂、抗氧化、通便利尿、排毒养肝等功能,引起了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关注。目前镇雄苦丁茶以野生资源为主,现有野生成树苦丁茶500万株,分布面积达1.5万亩,年产成品苦丁茶5万公斤,产值2000万元。已申请商标注册的镇雄县“赤水源”牌苦丁茶,在2001年的第七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在每年的昆交会以及各种国际性展览会上,都是人们争相抢购的物品。

三.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龙须草

龙须草,本地区又称“山草”、“蓑衣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丛生茎园而细长,长米以上,下生茶褐色鱼鳞片叶,夏日离茎梢10厘米处长出花梗,缀生多数小花,呈淡绿色。多生在巧家、永善、大关和彝良等县江边、河谷地区多湿的山岩隙间,溪边、沿河茺坡地带。秋季收割,年平均总产量约在50万公斤上下。龙须草的特点是不生节、纤维长、拉力好、色泽乳白,是制造胶版印纸、复印纸、钞票纸的优质原料,也是纺绳索的好材料,又可用于软件家俱的填充物,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省内外市场上较为紧俏的商品。有的地方还用龙须草加工划地毯,作为出口商品,受到国外市场的欢迎。龙须草是昭通市农村经济优势之一,近几年彝良等地已推广人工种植,积极对这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 昭通)

四.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鸣钟五加皮

五加皮是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入药有补肝肾。强筋骨、通经散血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阳痿、筋骨疼痛、半身不遂、气腹疼痛等症。鸣钟五加皮独产于镇雄县芒部、庙河一带,气味芳香,质地优异药效最好,是享誉海内的名贵。元、明两朝,鸣钟五加皮是进行指定进贡的方物。晚清迄至民国,镇雄籍在外地为官为宦、经商求学者,进奉上司,馈赠亲友,鸣钟五加皮是首选、必备的乡仪,声名鹊起,不少皇室贵胄、达官贵人,甚至不远万里派人到镇雄芒部求购五加皮。

鸣钟五加皮以“鸣钟”二字冠名,缘于一则口碑流传的故事。芒部有座莲花山,山上有座灵峰寺。某年,一云游天下的僧人到灵峰寺挂单,讲授五加树栽培技术。晨昏早晚,寺钟悠悠,达于四方,几度春秋,莲花山上五加树蔚然成林,但以能听到灵峰寺钟声处所产为上品,故名。

鸣钟五加皮有红、青、藤3个品种。红五加皮为最好,青、藤稍次。用酒浸泡,红五加皮酒呈浅红色,青五加皮酒呈翠绿色,藤五加皮酒呈黄褐色,色泽鲜润,美自天成。再佐以枸杞、天麻等在药精制而成的鸣钟五加皮酒,滋味醇和,芳香可口,既可作为一般饮料酒,又可作为药用酒。据有关部门试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五加皮有抗衰老,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因素的抵抗能力,调节生理、病理过程,使机体获得活跃的应激能力等作用。长期适量喝五加皮酒,能强心,使血浆浓度增高,血胆固醇下降。作为国内五加皮中的珍品,鸣钟五加皮身价更是今非昔比。

五.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风干鸡

云南不少地方有民间制作风干鸡的传统历史,其中以滇西北的姚安县风干鸡和滇东北的镇雄县风干鸡最为出名。

风干鸡以肥嫩仔鸡为原料,最宜选用1.5-2.5千克重的阉鸡。加工方法是:鸡宰杀后,带毛开膛,掏出内脏,每只鸡约用八角10克、草果10克、白胡椒5克和食盐25-35克拌匀(也有加拌辣椒的),在鸡的腹腔内擦抹,腌1-2小时,再把刀口缝起来,挂在通风处风干即成。切忌雨淋、日晒。一般可保存三个月。食用时,先去毛,洗净,加上配料,蒸、烤、炖、红烧、黄焖均可,其味芳香独特。蒸熟后整只鸡撕着吃,鲜香适口,别具风味。姚安风士鸡营养丰富,风干鸡不仅独具风味,能烹制成多种美味佳肴,而且便于保存,食用方便。

六.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昭通酸辣饺面

昭通酸辣饺面,是一道起源于云南昭通的美味小吃。饺即馄饨,面是细如发丝的面条。馄饨皮的面条都是用面粉加鸡蛋和成面团后人工擀制的。


薄如蝉翼的馄饨皮和细面条,口感细腻,鲜香,嚼之有劲润滑。

七.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钓鱼台香烟

钓鱼台香烟是昭通卷烟厂近年来精心研制、开发的甲级烤烟型产品。商标名称经国家扶贫基金协会与钓鱼台国宾馆协商而得名。产品投产后,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了新产品开发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副主席程思远,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任袁牧及国家扶贫基金协会主席柯华题了词。钓鱼台香烟以云南优质烤烟为原料,辅以优质香精,用先进的进口机器生产,产品具有典型的云南卷烟清香型风格,香气浓郁,吃味醇和,余味纯净舒适。( 昭通)

八.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洱海弓鱼

肉嫩味美的弓鱼,是洱海独有的。 弓鱼?不象弓,因为它能以嘴衔尾成串的象弓一样跃出水面,故名“弓鱼”。它籽多、刺少、苦胆小、味道美,每尾约2-5市两重,因而当地卖弓鱼一般不用秤称,4条就是一斤。弓鱼特别喜欢清水激流,每当农历五、六间把籽儿产在水底的沙土上。成活后的小鱼,也喜欢在激流中生长,所以弓鱼肉特别鲜美。清代诗人师范曾为它写下“嫩腹含琼膏,圆背媚春酒”的赞美诗句。当地的白族群众管它叫“洱海花”,买者甚多。出门时还往往烹制加工,随身携带,作下酒的菜肴,因而留下“弓鱼走四方”的佳话。

有“高原明珠”之称的大理洱海,是云南横断山脉中容水量最大、水质清澈的淡水湖泊。自然资源丰富,仅鱼类就有10多种之多,其中最有名气的是弓鱼。

弓鱼又称工鱼,因跳跃时形似弓,故得名。弓鱼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远送长安,故又有“贡鱼”之称。明代谪居云南的著名学者、状元杨慎,把弓鱼赞为“鱼魁”。弓鱼其色如银,形体呈圆背长条状,无鳞少骨,成鱼每条重2两一3两;肉质细嫩,食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古书图书集成·禽虫典》记载弓鱼:“出洱海,如鲦而鳞细,长不盈尺。”《新纂云南通志·物产考》:“工鱼,一作公或弓。鱼似鲦而鳞细,长不满尺,肉细刺少,子腴美,可腌食。”弓鱼的丰产期在春季桃花盛开时,食法以清汤加青蚕豆米与鱼共煮,这种烹调方法菜名“桃花鱼”。清代大理学者师范写的“内腹含琼膏,圆脊媚春酒”,说的就是春食弓鱼的盛事。

历史上洱海弓鱼产量极多,60年代还用汽车把腌制好的成吨弓鱼,从滇缅公路运到昆明,再转运省外,或西出缅甸销往东南亚国家。70年代后,因洱海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弓鱼产量急剧减少,现已很难吃到。近年来,有关部门已采取措施,开展保护、管理、科研等工作,在洱海上游河道已有少量的繁殖.

九.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镇雄五加皮酒

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镇雄县芒部镇生产的五加皮,素以气味芳香、质地优异著称。在元、明两代,是中央指名要的进贡品。至清朝及民国年间,芒部五加皮产品,誉满滇川黔边区各地。

亦深得昆明、北京二地上层人士的好评。那时,凡镇雄藉在北京、昆明供职的人,首迁五加皮或五加皮酒作为礼品,馈赠上司或亲朋。甚至清室王公贵族中的某些人士,还不远万里托人在镇雄购置。

镇雄县曹氏土特产销售店镇雄县山里人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