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特产烧鸡 云县土鸡油卤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0 05:23:53

一. 江苏省 苏州市 太仓 太仓双凤烧鸡

汉族风味菜肴。将涂过饴糖的鸡油炸,然后用香料制成的卤水煮制而成。香味浓郁,味美可口。

二. 辽宁省 锦州 黑山 锦华烧鸡

      锦华烧鸡被辽宁省政府命名为“辽宁名牌”产品。它是选用美国伊沙褐一年半生的蛋鸡为原料,辅以20多味中草药,经浸泡、煮制、熏烤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成品外开明饱满,表面呈深棕泛金黄色泽,胸腔内膛爽净无杂物,口感清香不腻,咸淡适口,风味独特。
      沟帮子熏鸡始于清光绪年间。据说,创始人叫刘世忠,光 绪二十五年从原籍安 徽迁来辽宁北镇县沟帮子街,即现在的沟帮子镇落户。

单位:锦州锦华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锦州市上海路三段24号

三. 河南省 南阳 唐河县 郭滩烧鸡

郭滩烧鸡是河南南阳市唐河县郭滩李家一品烧鸡厂生产熟食系列产品之一。李氏郭滩烧鸡始于唐宋鼎盛明清,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素有“肉质鲜嫩”“五香脱骨”之盛名。
郭滩烧鸡,是以农村散养土公鸡(柴鸡)为主要原料,采用四百多年祖传秘方辅以百年陈汤和二十多种名贵中草药调味,经过二十多道传统工序结合现代加工工艺和中药保鲜技术相结合精心卤制而成。

郭滩烧全鸡:色泽红黄相间,油光发亮,具有肉质鲜嫩、香味浓郁、口感纯正、回味悠长之风味。高蛋白,低脂肪,具有高钙滋补功效。产品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及化学防腐剂。

四. 陕西省 咸阳 长武县 长武烧鸡

长武烧鸡色泽鲜亮,肉质细烂,味道香美,为长武名吃,深受人们的欢迎。地道的长武烧鸡需宰鲜嫩肥鸡,以陈年原汁鸡汤卤煮,及时下酱上油而成,鸡形完整,金黄绛红,油明发亮,肉烂骨离,为长武设宴摆席时的佳肴,走朋访友时的佳品,风味独特,远近闻名,供不应求。

五. 山东省 菏泽 巨野县 巨野承德牌烧鸡

承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为鲁西南著名民营企业家郭承德先生创办。有大型冷库一座,现代化宰杀生产线、烧鸡生产线、火腿肠生产线各一条,每天可生产烧鸡10000余只,承德烧鸡做工考究,型如元宝,咸淡适口,熟烂离骨,无论凉热食之,均余香满口。承德烧鸡,承德烤肠,猪蹄等等20多个“绿色无公害”品种风味独特,热销各地.其中,承德烧鸡2001年被评为“山东小吃”。

六. 安徽省 宿州 埇桥区 符离集烧鸡

符离集烧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符离集烧鸡(Red-CookedChicken,FulijiStyle)属于安徽沿淮风味,已有千年的历史,产于安徽省宿州市北30里位于京沪铁路大动脉上的符离镇。烧鸡起源有几种版本,近代版本是最早在煮熟后要抹上一层红曲,故而过去不叫烧鸡而叫红鸡,然后在学习了道口烧鸡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提高,逐渐形成现在的符离集烧鸡。其与道口鸡所不同处,主要在于香料。这种烧鸡以管、魏、韩三家的制品最为出名,被列入我国名肴之林。

风味特点

此鸡肉烂脱骨,肥而不腻,鲜味醇厚,齿颊留香。

此菜产于安徽省宿县,原名“红鸡”,是闻名全国的。量在开始时,此鸡并无特色,只是煮熟后抹一层“红曲”。

符离集烧鸡的制作选当地当年肥健壮麻鸡,且以公鸡为良。宰杀前需饮清水并洗净鸡身,然后“别”符离集烧鸡(2)

好晾干用饴糖涂抹,香油(麻油)烹炸,再配上砂仁、白芷、肉蔻、丁香、辛夷、元茴等13种名贵香料,放在保留数十年的陈年老汤锅里,先用猛火高温卤煮,再-火回酥四至六小时方可捞出。这样制作出来的烧鸡,如在出锅后趁热,轻轻提起鸡腿一抖,鸡肉便会全部脱落而明架相连。

配料:

活鸡1只桂皮10克白糖15克陈皮10克八角10克辛萋2克小茴香2克精盐150克姜20克饴糖200克肉蔻3克山奈片3克砂仁2克丁香3克白芷5克草果3克花椒5克芝麻油1500克

制作方法:

1.选用每只约重1000克的烽鸡10只,宰杀放尽血水,热水烫、去毛、洗净,在靠肩的颈部直开一小口,取出嗉囊;再在肛骨,用水洗净。然后先用刀背敲断大腿骨,从-上边开口处把两只腿交叉插入鸡腹内;再将右翅膀从宰杀的刀口处穿入,使翅膀尖从鸡嘴露出。鸡头弯回别在鸡膀下边,左膀向里别在背上,与右膀成一直线。最后将鸡腹内两只鸡爪撑开,顶住鸡腹。用以上方法将10只鸡宰杀别好备用。

2.将别好的鸡挂在阴凉处,晾干水分,用毛刷蘸饴糖涂抹鸡身。涂匀后入大油锅中炸成金黄色时捞出。剩油留作别用。

3.大锅内放足水,把所有香料装入一只纱布袋中,扎紧袋口,放入锅中,将水烧开,然后加入糖、盐,调好味,将炸好的鸡整齐地放入名册人,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稍煮5分钟,将锅中鸡上下翻动一次,盖上锅盖,改用文火煮4~6小时,以肉烂脱骨为止。煮鸡的卤汁应妥善收存,以后再用,老卤越用越香。香料袋在鸡煮熟后捞出,下次再煮鸡时再放入,一般可用2~3次。若制做1只鸡可用砂锅,香料用量酌减,也可取些卤汁使用。

注意:

1."别"鸡工序不可少,这是为了成批的卤煮方便,形体完整美观。

2.当天宰的鸡,当天最好不用。因鸡的尸僵期是7小时左右,所以鸡刷匀饴糖后,即可挂起备用。第二天再进行下一步加工。

3.炸鸡的油温要始终保持在七成热。油温低,鸡不变色。油温过高,则发黑。为了控制油温,可采取一次炸1~2只,炸完后捞出。

4.卤汤一次加入的水量,以没过氖鸡为宜,中间不能再加水。

5.卤汤用后晾凉,除浮油放容器中,存入冰箱,一个星期加热一次即可。无冰箱,可每天加热一次,冬天两天加热一次。

风味特点:

1.此菜产于安徽省宿县,原名"红鸡,"是闻名全国的。量在开始时,此鸡并无特色,只是煮熟后抹一层"红曲"而已。后来吸收了山东"德州五香扒鸡"的制作技巧,不断改进发展成著名的"符离集烧鸡"。

2.此菜外观油润发亮,肉质雪白,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肉烂脱骨,肥而不腻。嚼其骨,有余香。趁热提起鸡腿轻抖,鸡肉可全部脱落,为菜中上品,冷食热食均可。

七. 山东省 潍坊 高密 高密烧鸡

高密烧鸡是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的。高密烧鸡形如元宝、肉鲜味美、口味纯正、肥而不腻、烂而不散,无任何食品添加剂,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滋补品。

“到高密,吃烧鸡,高密烧鸡吃不腻。”简单一句话,道出了民间对于高密烧鸡的真实写照,高密烧鸡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及香味、口感,赢得了当地人及外地游客的认可与喜爱。高密市“北关李家烧鸡”——李老大烧鸡店,作为当地的老字号美食店,该店传承百年秘方,以独特的口感经人口口相传,成为当地的代表性美食之一。

高密北关李家烧鸡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李胜杰先生传承改进祖传配方所制,高密北关烧鸡形如元宝、肉鲜味美、口味纯正、肥而不腻、烂而不散。

高密北关李家烧鸡选材十分严格,饲养在鸡笼里的鸡一般经过120天可出笼,而散养的无饲料喂养的笨公鸡要经过一年以上的生长期,鸡冠要鲜红,毛要顺溜,每一只鸡都要保证无疾病。制作烧鸡,调料最为要紧,传承百年祖传秘方,用十几种天然香辛料,辅之陈年循环老汤,经过蒸煮等十几道工序熏烤而成。

正宗的北关李家烧鸡是高密市“李老大烧鸡店”所制,是当地著名的特色小吃。经过近30多年的摸索,北关李家烧鸡形如元宝、肉鲜味美、口味纯正、肥而不腻、烂而不散,无任何食品添加剂,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滋补品。随着工艺的传承与改进,北关李家烧鸡逐渐成为高密市喜庆寿宴、馈赠亲友的上好珍品 。

八. 云南省 临沧 云县 云县蕨菜

蕨菜,又名叫作龙爪菜和如意菜,长大后,人们地习俗称为蕨芨,属于凤尾蕨科,喜生于浅山区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

蕨菜一般株高达10—100厘米左右,根状长而横走,有细黑褐色绒毛。早春新生叶拳卷,呈三叉壮。柄叶鲜嫩,上披白色绒毛,此时为最佳采集期。叶柄长30—100cm,叶片呈三角形,长60—150cm,宽30—60cm,2—3次羽状0,下部羽片对生,褐色孢子囊群连续着生于叶片边缘,有双重囊群盖。

蕨芨,在云县各个山区繁殖盛广,有各个生长时段不同的连快面积。由于垦植耕种,只有在山头才能看到连片丛生。蕨菜,最主要有普通蕨菜、甜蕨菜、大树蕨菜(水蕨菜)和小黄蕨菜(不习惯食用),民间对蕨菜的有:“什么有子不出树,什么无子串成林?算盘有子不出树,蕨芨无子串成林”的赞美歌调。

据专家科学研究得出结论,蕨菜,每100g鲜品含蛋白质0.43g、脂肪0.39g、糖类3.6g、有机酸0.45g,并含有多种维生素。蕨菜可制作饴糖、饼干、代藕粉和药品添加剂。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昏、子宫出血、关节炎等症,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其性能为甘、寒涩、无毒。入大肠经、膀胱。

蕨菜的老根茎粗壮,富含淀粉,故名蕨芨粉或索粉,可做粉条、粉皮食用。其嫩苗似拳卷曲,故又称“拳头菜”。

蕨菜,是云县人民群众古今喜食的一种野生蔬菜。食用时,去掉老化的根部,在开水中焯1—2分钟,用清水浸泡十分钟,泡去涩味,切断加油盐调料回锅炒熟食。因其味带涩,故有收敛治脱肛的功能。

蕨菜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1.蕨菜素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发热不退、肠风热毒、湿疹、疮疡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杀菌清炎之功效;2.蕨菜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3.所含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的作用;4.蕨菜能清肠排毒,民间常用蕨菜治疗泄泻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有一定效果;5.蕨菜可制成粉皮代粮充饥,有补脾益气,强健机体,增强抗病能力;6.近年来科学研究表明,蕨菜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

九. 广西 百色 凌云县 凌云春卷

春卷的制作充分采用春季中才有的新鲜竹笋,香菇、木耳,加上春季新上市的土鸭蛋,经过炒、炸两种过程,形成独出心裁的食味,色黄而诱食,皮脆而内香。因食材取之限于季节性,所以,能食上等春卷也仅限春季。又因春卷色泽金黄,成为壮族祭拜先祖的必需品,每到了清明和三月三,家家户户都必做,可谓:户户飘出春卷香,家家堆起黄金样。

主要食材:大米面,鸭蛋,竹笋,猪肉,香菇,木耳等

十. 广西 百色 凌云县 丁灯

丁灯(壮语译音)翻译成汉语为点灯的碟子。凌云壮族祖先参照点灯的碟子制出八角形的模具,将打磨好的米面、豆芽放入模具里,再放进滚烫的油锅里炸,炸好后豆芽就像点灯用的草蕊,粑粑形状就像点灯用的碟子,故此得名丁灯。每到清明、三月三,凌云的壮族家家户户制作丁灯,用于拜祭先祖,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丁灯也由此成为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

主要食材:糯米、黄豆、黄豆芽、山茶油、白糖、盐、五香粉

信息来源:凌云县人民政府网

云南云县特产烧鸡云县清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