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浩林土特产 南华县农特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6 09:46:04

一.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南华李

南华李:原产于曲江县乌石蒙里月华寺,后由寺内僧人志若三藏移至南华寺栽培,故得名。果味清甜、爽口无渣,核肉分离,果核有纵裂。其栽培已有800余年历史,清代曾列为贡品。

二.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小粒咖啡

咖啡的品质决定于所生长的环境,小粒咖啡属阿拉伯原种的交异种,经过长期的栽培驯化而成。专家认为小粒咖啡的栽种应在海拔800-1800米的山地上,如果海拔太高,则味发酸,海拔太低则味苦。在云南省南部地区具备了栽种高品质咖啡的各种条件。所生产的小粒咖啡酸味适中,香味浓郁且醇和。近几年世界著名的雀巢、麦氏公司等咖啡公司纷纷到云南开辟原料基地。云南出产的小粒咖啡也走出国门,誉享海内外。

三.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南华松茸

南华松茸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松茸是南华县野生菌类中的珍品,其学名叫松口菇。松茸菌呈淡黄褐色,其上有栗褐色纤细鳞片,中央部位稍凸,菌柄粗壮,菌肉洁白如雪,厚实细腻,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健胃、驱虫、理气化痰等功能,对糖尿病有独特疗效,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南华县国土面积2343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45.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2.5%;森林履盖率62.5%。据云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调查,南华有适合野生菌生长发育的林地170多万亩。南华松茸历史悠久,质、味独特,具有分布范围广、生产周期长、产量高质量好的特点。全县10个乡镇、128个村(居)委会中,松茸适生地涉及61个村委会,面积达70多万亩,是云南松茸主产区之一,全年松茸蕴藏量约450多吨,尤其是五街镇脑头山、龙川镇云台山、红土坡镇龙潭山最适宜松茸生长。出菇期从5月到 12月上旬,生产周期在省内属于比较长的地区之一。

南华县野生菌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截至2009年,全县累计封山育菌面积达到140万亩,其中累计实施保育促繁基地建设8万亩,推广承包育菌面积24.5万亩。野生食用菌集散交易量达7642吨,交易额3.09亿元,其中,县内产量5300吨,产值2.16亿元,县内野生菌产量、产值分别比2008年增加774吨、800万元。农民人均野生菌收入达995元,野生食用菌产业成为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新的亮点。

南华松茸产地范围为云南省楚雄市现辖行政区域。

四.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尖顶枝瑚菌

俗称扫把菌

特征习性:子实体中等或稍大,由数个主干组成,分枝形成一丛,主枝基部粗壮或膨大,上部多次分枝,形成直立的小枝,顶尖钝,带灰黄色、铅灰色或暗黄棕色,基部近白色。夏秋季生长于云南松、栎类等针阔叶林地上。群生或散生。

利用状况:味道稍差。

烹饪方法:多以干制品用煮水浸泡洗净后烩炒。

信息来源:南华县政府办公室

五.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南华牛肝菌

南华牛肝菌是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的。南华牛肝菌肉质肥厚而细嫩,香味浓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南华牛肝菌是楚雄州境内盛产的主要菌类,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白牛肝菌又称美味牛肝菌。南华牛肝菌具有分布广、生产周期长、产量高、品质好、菌体较大、柄粗壮等特点,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不仅是“素中之荤”、“植物肉”、“清净的食品”,而且具有较高的清热除烦、追风散寒、养血活血、补虚提神的功效以及抗癌活性、抗流感等药用价值,被誉为“植物性食品顶峰”,深受人们的推崇。

六.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云南鸡油菌

云南鸡油菌属鸡油菌科,食用菌,子实体小,淡橙黄色,肉质。生于混交林中地上。

形态特征:菌盖直径1.5-5cm,中部微下凹,有微细绒毛,边缘波状内卷。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后来变淡鲑色,厚而窄,双分叉,稀,延生。菌柄长3-5cm,粗0.5-1cm,有不规则的小沟槽,向下渐细,白色,有纤维状条纹。孢子椭圆形,橄榄形,无色,4-5μm×2-3.5μm。分布于云南、贵州。可食用。

鸡油菌为真菌植物门真菌鸡油菌cantharelluscibariusfr.的子实体。子实体肉质,喇叭形,杏黄色至蛋黄色,菌盖宽3-9厘米,最出扁平,后下凹。菌肉蛋黄色,味美。鸡油菌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性味甘、寒。具有清目、利肺、益肠胃的功效。常食此菌可预防视力下降、眼炎、皮肤干燥等病。鸡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有时也叫杏菌、杏黄菌或黄丝菌。中国传统医学对鸡油菌有诸多评价。据资料记载,鸡油菌性寒味甘,有利肺明目、补益肠胃、清热利尿、益气宽中之效,经常食用可治疗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皮肤粗糙、干燥症、夜盲症、视力失常、眼炎等疾病。

信息来源:南华县政府办公室

七.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红顶枝瑚菌

特征习性:子实体中等至较大,直立,高8~15cm,自中下部2~3次分枝,每次分2~3叉,分枝粗0.2~0.5cm,顶端尖,橘红色,表面光滑,中下部白色;菌肉白色,肉质。6-10月丛生长于针阔叶混交林中地上。

利用状况:菌体美观,味道鲜美,有何为、祛风等功效。

烹饪方法:烩炒、火锅皆可。

信息来源:南华县政府办公室

八.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南华河硐罐罐茶

在南华县的彝家,堂屋中的火塘四季不灭。一只茶罐总是煨在火塘边,飘着茶香。在当地,上了些年纪的老人都喜欢喝罐罐茶,茶叶大多是本地产的粗茶,有的甚至是从山上采回的野茶,一次要放一大把,味酽且苦涩。

罐罐茶当然离不开茶罐。在南华县城南10公里的徐营坝区,有一个依山靠河的小村,叫河硐。因从前这里烧制的土陶器皿远近闻名,老人习惯把这个村子叫瓦罐窖村。据《云南省南华县地名志》记载:河硐“因村前有小河,古时居民建窖硐烧陶器,故名。”河硐村烧制陶器始于明代洪武年间。据说当地的制陶技艺是明代大量汉族移民进入云南时带来的。河硐陶器,器型有缸、坛、罐、锅、盆、壶、碗七类数十种不同规格,产品除销往省内各地,还远销缅甸、泰国等地。特别是河硐烧制的茶罐,在旧时的滇中农村,几乎家家都有。用这种茶罐煨茶,当地称罐罐茶。这种茶俗,曾沿着茶马古道走向远方。

在南华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谜语:“家里有只小乌龟,客人来了就钻灰。红煎飘香雷鸣催,敬饮客人连称美。”说的就是这一古老茶俗。

煨制罐罐茶,讲究一个“烤”字,先要把茶叶放在茶罐里烤香。烤茶很讲火候,用文火,边烤边不停抖动,抖动频率越快越好。烤一罐好茶,常要抖动百次以上,所以又称“百抖茶”。烤茶前,要先烧一壶开水放在火塘上备用,待罐中的茶叶微黄,弥漫出浓郁茶香时,迅即冲入沸水。第一次沏入的水不能太多,半罐即可,否则会溢出。待茶叶在罐中上下翻滚泡开后,再续水吹去浮沫,就可以享用了。第一道茶,味酽苦涩,不习惯喝的人难于下咽。但喝了一辈子罐罐茶的彝族老人,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烤一罐酽茶喝下去,一天都神清气爽。第二三道茶,清香苦凉,口感最好;待四五道之后,就要像煨药一样地煨,苦而回甘。

罐罐茶还有另一个俗称,叫“雷鸣茶”。因为在茶罐中冲入沸水时,会发出轰隆隆的响声,蒸汽直向上喷,仿佛是下雨时打了个响雷,故称“雷鸣茶”。如果烤茶的火候和时间把握不好,冲入开水时声音不够响亮或没有响声,这罐茶就称“哑巴茶”,待客时一般忌讳这种情况。

从前在当地农村,罐罐茶还能治病。人们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可将一块黑井盐放在炭火上烧红后,沏在茶里,这叫盐茶,喝起来味道特别苦特别咸。但只要在喝茶时让茶汁在口中停留一阵,然后慢慢咽下,喝上几次病情就能缓解。遇上家中有人腹泻,就将一把糯米炒煳加入茶中,这叫煳米茶,可治疗腹泻、积食和消化不良;如再加入适量白酒和红糖,可辅助治疗红痢、白痢等急慢性肠道传染病。

信息来源:南华县政府办公室

九.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金黄枝瑚菌

俗称扫把菌

特征习性:子实体中等或较大,形成一丛,有许多分枝由较粗的菌柄部发出,分枝多次叉状,卵黄色。菌柄基部色浅或呈白色。夏秋季生长于云南松、栎类等针阔叶林地上。群生或散生。

利用状况:该菌体形俊俏,色泽秀美,食之别具风味。

烹饪方法:洗净后烩炒、火锅为佳。

信息来源:南华县政府办公室

十.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南华核桃

核桃是食疗佳品。无论是配药用,还是单独生吃、水煮、作糖蘸、烧菜,都有补血养气、补肾填精、止咳平喘、润燥通便等良好功效。核桃的食法很多,将核桃加适量盐水煮,喝水吃渣可治肾虚腰痛、遗精、萎、健忘、耳鸣、尿频等症。核桃与薏仁、栗子等同煮作粥吃,能治尿频、遗精、大便溏泻、五更泻等病症。核桃与芝麻、莲子同做糖蘸,能补心健脑,还能治盗汗。生吃核桃与桂圆肉、山楂,能改善心脏功能。核桃还广泛用于治疗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胃痛等症。

南华特产十大排行榜南华县农特产品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