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特产木槿花 木槿花吃起来很美味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6 16:54:27

一.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翠云峰毛尖茶

翠云峰毛尖茶系由醴陵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站所办市良种茶树示范场生产。该茶采用国家级良种,采摘清明前幼嫩芽叶,经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翠云峰毛尖茶条索紧结园直,白毫显露,滋味醇和清爽,回味甘甜爽口。1994年该茶被评为株洲市名茶,1995年被评为湖南省优质茶,1997年被评为湖南省名茶,成为株洲地区唯一荣获省级名茶称号的茶场,填补了株洲市无省级名茶的空白。

二.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醴陵酱板鸭

醴陵酱板鸭是将整只麻仔鸭经腌渍、卤制、烘烤而成的,特点是咸、辣、香、鲜,成品色泽深红,酱香浓郁,滋味悠长,肉干而不韧,用白话说就是有嚼劲而不费牙,是一道佐酒的佳肴。

醴陵酱板鸭,选用的是野生放养的未生蛋和未换毛的一年生仔鸭。将鸭子宰杀褪毛,去除内脏后,从背部剖开洗净,再吊起滴干水分,进行首道工序腌渍。“鸡剖肚皮鸭剖背”,为的是不容易将苦涩的胆汁弄破,也便于保持鸭子腹部的完整。腌渍采用热盐揉搓,盐和鸭子的比例说来奇怪,居然和黄金分割的比例巧合。腌渍时间一般夏季为1天,冬季为3天,春秋季为2天。盐渍到六成的样子,倒缸擦干盐水,加上辣椒粉、五香粉、硝酸钠和秘方中药材等调成的酱卤汁,再腌小半天。鸭子出缸后用两根篾架成十字形撑于鸭子腹中,上石板榨压成板状,晾干水分,这就完成了第二道工序压板。第三道工序就是烘烤。将鸭子反复熏烘至金黄色即可,在烘烤过程中挥发的除了水分还有绝大部分的鸭油,一边烘烤一边淋上剩下的卤汁和辣椒油,这风味便渗入骨髓中去了。临吃时再裁成小块装盘。

鸭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属凉性,具有滋润养胃,平肝去火,益气养血,深受人们青睐。酱板鸭可作为休闲小吃,又可作为洒席上的特色菜肴。酱板鸭的美妙在于他们能够根据食客的嗜好,制作出偏甜不辣、微辣、中辣和特辣四种不同的口味;还能够根据原料的细微差别,将酱板鸭制成风味各异的鸭脖子、鸭爪子和鸭架子,还有最为美妙的鸭舌子。

三. 湖南省 株洲市 芦淞区 高山雪晶梨

高山雪晶梨呈圆形,经套袋栽培后果实特大,一般单果重达200-250克,最大的可达350克。果皮极薄,呈乳黄色,果面光滑细腻,色泽鲜艳美观;果肉乳白色,肉颀细嫩,可溶性固形物12%-13.5%,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多种营养成份。

入口化渣,汁多、味甜、有香味,果心小,食之有生津、润躁、清理化痰之功效,实为延年益寿的理想天然绿色保健食品。

四.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茶陵脐橙

茶陵脐橙1989年引进,目前总面积0.86万亩,年产2000吨,1997-1999年在全省名优水果评比会上连续三年获得“金质奖”市场上年年供不应求。



脐橙:品质优良、无籽多汁、色泽鲜艳,是世界各国竟相栽培的柑桔良种。脐橙果汁中含可溶性固型物11-15% ,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糖 11.0-13.0克,含柠檬酸0.80-0.95克, 维生素C55-75毫克。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胡萝卜素、钙、磷、铁、镁、钾、钠,还含有(R)-柠檬油、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柠檬苦素类似物、类胡萝卜素、甘油糖脂质、Y啶酮、果胶等防癌物质。为优良的保健营养绿色食品。成熟果实果皮的油胞和果肉的汁胞中含有高级醇、醛、酮、挥发性有机酸及萜烯类等,散发出诱人的香气,置之幽香满室,食之清香盈口,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果品。

五.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攸县血鸭

攸县血鸭是经典的湘菜,挑最生猛鲜活的嫩土鸭宰杀,让鸭血淌入盛了料酒的碗内。鸭子去毛剖腹切块,再就与生姜、红辣椒、蒜瓣一道入油锅爆炒,然后又加鲜汤焖至快干,最后将鸭血整个儿淋在鸭块上,边淋边炒,再加料起锅。鸭血香滑且清火败毒,鸭肉异常鲜嫩,吃了一块,筷子就停不住了,真是美味的佳肴!

“攸县血鸭”是用攸县麻鸭加工制作而成的一道美味佳肴。取生长期仅两个月左右的小麻鸭,在宰杀时要很好地取其鲜血。方法也有讲究,先在碗中放适量清水和适量食盐,盐量一定要恰到好处。因为盐少了,鸭血难以黏稠,盐过多则味咸色黑。主厨将鸭颈割破,倒提起麻鸭双脚,让其血流入碗内。麻鸭血放尽后,马上就要搅和,达到水、盐、血三者交融,以筷子可以挑起黏糊的鸭血为佳。

炒血鸭的主要特色就是靠鸭血。将麻鸭拔干净毛后,剖腹取出内脏,将其碎剁,取生茶油放入锅内烧热,将麻鸭肉片和生姜、辣椒、桂枝(粉)一起放进锅内炒至六成熟,放入热水,煮至九成熟,再将鸭血糊入其中,看到鸭血由鲜红变成酱紫色,这时候的鸭血就全部黏糊在鸭肉上面,血鸭就可以上口吃了。攸县血鸭其味道甜沁、新鲜、脆嫩,无论是下酒,还是送饭,都是上乘佳品。

改革开放以后,众多攸县人走向全国各地创业,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许多大都市都有攸县人的身影,他们中有些人在城市开酒店、饭店,自然就把家乡的饮食带到了当地。“攸县血鸭”这道家乡菜,现在已经传到全国各地。我曾有幸在谭冬生将军广州的家里做客,他特意嘱咐厨师做“攸县血鸭”这道菜。谭将军说,戎马生涯几十年,都没有改变吃家乡菜的习惯,最具特色的就是“攸县血鸭”。在北京饭店,在上海锦江饭店,都有“攸县血鸭”这道菜挂牌,可是由于鸭子并非正宗的攸县麻鸭,做法也不如家乡人地道,所以其味道远远比不上在攸县本土吃到的血鸭那样原汁原味。

六.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湘东水煮鱼

湘东水煮鱼选鱼以网箱养的草鱼,鲤鱼,鲫鱼为主,最好是河水网箱最佳。湘东水鲜最大的特色是调料少,无非盐、姜、紫苏、鲜青椒,烹调用油已茶油为主。

做 法

将鱼宰杀,用盐腌好15分种,下锅前一定把鱼再用水冲一下;将鱼用茶油把皮煎一下,放盐、姜、紫苏、鲜青椒、加水煮鱼;煮个20分钟,加适量盐,出锅。

七. 湖南省 株洲市 荷塘区 红烧寒菌

寒菌又名九月香,以南岳衡山产者最佳,菌肉滑嫩,味极鲜美,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丘陵地带,林木繁茂,土地肥沃,每年九月各地皆产。民谣曰:“九月重阳,移火进房”,故名寒菌,颜色灰褐,尤以扣子寒菌品质最嫩。

烹制方法

1.将寒菌去蒂,洗净,大的从中切开,冬笋切成3.3厘米长、1.7厘米宽、0.5厘米厚的长片。

2.炒锅置旺火,放入熟猪油50克,烧至八成热,下寒菌炒几下,下精盐、葱结、姜片继续煸炒,当寒菌水汁外溢时,一齐盛人瓦钵中,在小火上煨10分钟,至水稍干,去掉葱结、姜片。

3.在炒锅内放入熟猪油50克,烧至六成热,下冬笋炒几下,偏炒成微黄色,再放入酱油,接着倒入寒菌,放入味精、青蒜焖1分钟,用湿淀粉勾芡,盛入盘中,淋入芝麻油,撒上胡椒粉即成。

八.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 茶陵黄牛

茶陵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茶陵黄牛是该县养殖范围较广的特色农产品,由农民天然放牧。茶陵黄牛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11年1月,茶陵黄牛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茶陵县属半山、丘陵地区,草场资源丰富,饲养黄牛历史悠久,199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草食动物发展基地县,2011年“茶陵黄牛”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为了推广先进的科学饲养技术,加快我县黄牛产业的发展,县政府研究决定,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养牛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员会副理事长许尚忠同志为茶陵县黄牛养殖首席技术顾问,主要为养牛大户提供科技指导,并于7月9日由县人民政府给他颁发了聘任书,聘用时间10年。

据悉,茶陵县是农业大县,各地农民均有养黄牛的习惯。茶陵黄牛由农民天然放牧,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新世纪以来,茶陵县肉牛养殖发展迅速,全县现有6个肉牛养殖带,遍及全县14个乡镇,规模养牛村23个,常年存栏黄牛700头以上,养殖黄牛100头以上大户有13户,50头以上有36户。2011年,全县发展黄牛4.2万头,出栏黄牛1.8万头。

茶陵黄牛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2011年3月,茶陵黄牛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标志认证,注册了“茶陵黄牛”商标,这也是黄牛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

九.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醴陵烟花

醴陵烟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醴陵花炮起源最早可上溯至唐代,距离现在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产地醴陵而被概括命名。当地是烟花的发祥地,也是花炮祖师李畋的故乡,被誉为名副其实的“花炮之乡”。

由来

相传唐朝初年,吴楚间瘟疫流行,李畋在其家乡麻石村用竹筒装填火药燃放,利用0时产生的气浪和硝烟驱散瘴气,控制病疫传播,并曾为唐太宗李世民“驱鬼祛邪”。李畋因开火药用于“爆竹”之先河,故被花炮行业尊为祖师爷,称为李畋先师。这个李畋就是湖南醴陵人。后人将炮竹加以改进,以纸筒代替竹筒,变单发为连响,并研制出了五彩斑斓、绚丽多彩的烟花。尔后花炮逐步形成规模宏大的产业,为许多花炮产地带来了滚滚财源,醴陵也因此成为江南富庶之地。

历史

醴陵自古便是中国花炮生产的中心之一,是烟花鞭炮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湖南生产鞭炮始于唐代,发达于宋末及清乾隆年间……湘东之平江、浏阳、醴陵……均为爆竹制造中心地”(民国24年《中国实业志》),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花炮祖师李畋就是醴陵富里镇麻石村人氏。醴陵最早的花炮产区是麻石及邻近的富里、潼塘一带。至清咸丰、同治年间,产区扩展到南桥、白兔潭、仙石、浦口、王坊一带,与浏阳金刚、大瑶、萍乡上栗等地区连成一片,形成集中产区。清光绪年间醴陵花炮开始出口海外。解放后,花炮发展成为醴陵两大支柱产业之一,醴陵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花炮之乡”,醴陵花炮的鼎盛时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市有花炮厂家400多家,从业人员达12万余人,产值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东莞。

井冈山农家特产木槿花真正的贵州特产木姜花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