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铁附近有什么特产 杭州火车站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1 01:02:10

一. 浙江省 杭州 萧山 龙井虾仁

相传,杭州厨师受苏东坡词《望江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洒趁年华"的启发,选用"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龙井新茶和鲜河虾仁烹制而成。成菜虾仁白玉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致,滋味独特。杭州天外天菜馆是该菜的发源地。(杭州)

龙井虾仁是一道体现西湖秀美气质的传统名菜,他的创制据说是受苏东坡《望江南》一词的启发。此词写道:"休对故人思故国,日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旧时,有寒食节不举火的风俗,节后举火称新火。这个时候采摘的茶叶,正是"明前"之寒食后日是清明节,属龙井茶中最佳品,龙井茶叶素有"色绿、香郁、味甘、型美"四绝之称,厨师用此"四绝"与入时的鲜河虾仁相配,终于创制出新的一绝--龙井虾仁。

龙井虾仁,顾名思义,是配以龙井茶的嫩芽烹制而成的虾仁,是富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虾仁玉白,鲜嫩;芽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在杭菜中堪称一绝。

"龙井虾仁"选用活大河虾,配以清明节前后的龙井新茶烹制,虾仁肉白、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是一道杭州传统风味突出的名菜。

典故

杭州典故

相传,杭州厨师受苏东坡词《望江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洒趁年华”的启发,选用“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龙井新茶和鲜河虾仁烹制而成。成菜虾仁白玉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致,滋味独特。杭州天外天菜馆是该菜的发源地。

乾隆典故

另传,一天,乾隆微服私访,在杭州茶农家喝到一杯龙井新茶,深感清香可口,趁人不备,暗抓了些茶叶离去。后来在市内餐馆用膳,叫店伙计用此泡茶。店伙计看到乾隆内着的龙袍外露一角,急忙告诉店主。店主正值烹调虾仁,惊慌竟把店伙计手中的茶叶当作葱末撒到锅内。想不到这道茶叶虾仁色泽雅丽,滋味独特,吃得乾隆点头称好。此后,这道菜肴便成了杭州名菜而流传至令。

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正好是清明节。他游览了西湖龙井,茶农将新茶进献给他,他带回行宫,御厨在炒“玉白虾仁”时放进茶叶,烧出了这道名菜。不久,“楼外楼”菜单上,就出现了“龙井虾仁”这道名菜。聪明的厨师把龙井茶叶入馔,大概是受了别的西湖名菜的启发,而在烹调技艺上进行的一次大胆创造。这个菜,不仅用料别出心裁,火候也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制作时,厨师用油滑锅再下熟猪油后,立即放入上过浆的虾仁,约滑15秒钟,就倒入漏勺沥去油,再同用沸水泡过的新茶一起下锅,用料酒一喷,在火上一颠,就起锅装盘。功夫就是在这一转眼中把这道名菜烧出来。

特点

有人说,人们创制出"龙井虾仁",可能受到宋代作过杭州地方官的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一首词的启发。苏东坡调到密州(今山东诸城)时,作的《望江南》中有一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旧时,有寒食节不举火的风俗,节后举火称新火。这个时候采摘的茶叶,正是"明前"(寒食后二日是清明节),属龙井茶中的最佳品。人们从苏东坡的词联想到这个季节中的时鲜河虾,于是以新火烹制了"龙井虾仁",经尝试味极鲜美,又突出表现了杭州的风味特色,遂从此保留流传下来。

龙井茶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河虾(即青虾)被古人誉为“馔品所珍”,不仅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补肾、壮阳、解毒之功效。取用清明前的龙井新茶与时鲜的河虾烹制的“龙井虾仁”,色如翡翠白玉,透出诱人的清香,食之极为鲜嫩,是一道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杭州传统名菜。

“龙井虾仁”因选用杭州最佳的龙井茶叶烹制而著名。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中,以龙井村狮子峰所产最佳,素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据传此茶起源于唐宋,明清以来又经精心改良,品质独树一帜。古人云“龙井茶真品,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味之淡然,似乎无味,过后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齿颊之间,此无味乃至味也”。清代时曾被列为向朝廷的贡品。当时安徽地区以“雀舌”、“鹰爪”之茶叶嫩尖制作珍贵菜肴,杭州就用清明节前后的龙井新茶配以鲜活河虾仁制作炒虾仁,取名“龙井虾仁”。其味鲜香可口,不久就成为杭州最著名的一道特色菜肴,并流传各地。

做法

原料:活大河虾1000克,龙井新茶1.5克,鸡蛋1个,绍酒1.5克,精盐3克。味精2.5克,淀粉40克,熟猪油1000克(约耗75克)。

制作过程:

一、将虾去壳,挤出虾仁,换水再洗。这样反复洗三次,把虾仁洗得雪白取出,沥干水分(或用洁净干毛巾吸水),放入碗内,加盐、味精和蛋清,用筷子搅拌至有粘性时,放入干淀粉拌和上浆。

二、取茶杯一个,放上茶叶,用沸水50克泡开(不要加盖),放1分钟,滤出40克茶汁,剩下的茶叶和汁待用。

三、炒锅上火,用油滑锅后,下熟猪油,烧至四五成热,放入虾仁,并迅速用筷子找散,约15秒钟后取出,倒入漏勺沥油。

四、炒锅内留油少许置火上,将虾仁倒入锅中,并迅速倒入茶叶和茶汁,烹酒,加盐和味精,颠炒几下,即可出锅装盘。

二. 浙江省 杭州 蛤蜊氽鲫鱼

原料:

净鲫鱼1条、蛤蜊20只、绿蔬菜25克、精盐2克、味精5克、葱结25克、姜块1块、

姜末醋1碟、奶汤1250毫升、绍酒25毫升、熟鸡油10毫升、熟猪油50毫升

制法:

1、在鲫鱼背脊肉丰厚处,从头到尾两面各直欹1刀,刀深至骨。

2、将鱼在沸水中稍烫,沥水取出。

3、炒锅置旺火上烧热,用油划锅后,下猪油至110度左右时,,即放入锅略煎,迅速翻身,加入绍酒、葱结、姜块、奶汤,盖好锅盖,在旺火烧5分钟左右,取出鱼,装入品锅,汤汁用细筛过滤后倒入品锅。

4、在烧鱼的同时,将洗净的蛤蜊用开水烫至外壳略开,去掉泥衣,放在鱼的两边,围上熟绿蔬菜,淋上鸡油即成。

5、上桌时带姜末醋1碟。

特点:

此菜河、海鲜合一,汁浓白,肉鲜嫩,汤鲜味美,营养丰富,风味别致,是颇受食者珍爱的滋补佳品,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三.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竹乡鲜笋

主要原料:鲜笋 特色特点:鲜嫩味美、香脆可口 典故内涵:临安是竹子之乡,是产鲜笋的主要产地,据载:“仰山伟禅,师私 折长住一茎笋,后入定见笋观前,陪还忏*,其相乃绝,绝妙大师亦富 南天竺寺,误踏一笋取而食之,起后卖衣靠偿乃安”。以此,竹乡鲜笋 闻名遐迩。( 临安)

四.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临安白果

临安白果是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的。白果即银杏。银杏树为本市市树,境内各处适宜种植,白果产量每年可达80吨,其售价大幅度提高,实为致富一宝。

天目自古多,临安白果就是其中一绝。据《万历杭州府志》记载:白果出临安者特长。《浙江通志》又以“临安产者特大”等文字,对其品类品性作了恰如其分的定论。

白果,学名银杏,又称公孙树、佛指甲,是现存植物中最为古老的孑遗树种,故有“活化石”之称。一亿多年前,它的“足迹”遍及全球,但在第四纪冰川期中,裸子植物几乎全都未能承受住冰天雪地的煎熬,纷纷被自然界淘汰,唯有西天目的空山幽谷,成了银杏的天然避难所,使这一孑遗植物得以死里逃生,然后重又繁衍于世界各地。西天目山堪称野生古银杏的发祥地,我们在海拔千米的开山老殿边,至今仍能领略到它的丰姿:那簇野银杏,老、壮、青、少、幼同根同气,息脉相通,五世同堂,俨然天目山的一块“金字招牌”。像这类千年以上的古银杏,在西天目山比比皆是,有的长得十分奇特,成了人们流连忘返的景观。在西天目山化身窑边有两对奇树,一对称“夫妻树”:两棵合抱大的银杏,一雌一雄,相依相拥,形同夫妻,故而得名。还有一对谓“同心树”,两位“兄弟”,比肩并长,直刺云天。它们盘根错节,垂枝叠叶,形同手足,所以落此雅号。板桥镇的居仁,昔有一银杏,树大数围,在它三米来高的地方,居然长出了一棵二米多高、大海碗般粗细的女贞树。每年深秋,银杏叶与女贞叶,一个灿若黄花,一个碧如翡翠,蔚为大观,在茫茫大地中独领1,几成银杏大家族中的“观止”宠物。

银杏果实为核果状,外果皮为黄色肉质,中果皮为银色骨质,内果皮则为杏黄色薄膜。它紧裹核仁,去之便可食用。白果营养丰富,果仁含淀粉、蛋白质、脂肪、蔗糖,还有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成分。

临安白果主要有长、圆两个品种。长果与圆果,肉呈翠玉,玲珑软滑,为白果之上品。白果除了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外,还有得天独厚的药用价值,有收敛、化痰、镇咳、定喘、补肺、利尿等功效,这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

白果浑身是宝,其树材质轻纹理细,是原生态家具和木模、雕刻、建筑用材的上等原料。其叶则可入药,提炼黄色染料,还可驱虫。

五. 浙江省 杭州 淳安 苞芦馃

包芦馃是淳安农村的一种独特美味的主食,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大半年都与之相伴。地理环境能造就某一种思想,同时也能造就独有特色的地方饮食,这种地域性饮食会叫人迷恋、想念。

                                
顾名而思义,包芦馃是用包芦粉做的。
                                
包芦,学名叫玉米,又可称“玉蜀黍”、“包谷”、“包米”、“珍珠米”。包芦性喜高温,需水较多,适宜于疏松肥沃的土壤。千岛湖田少旱地多,所种植的包芦生长期长,结出的籽粒如马齿,晶莹透亮,金黄闪光,粒粒似珍珠。

                                
威坪的包芦馃其做法是这样的:将晒干的包芦籽用磨碾成粉(最好用那种石磨,用石磨磨出的包芦粉做馃有韧性,并且能保留包芦的那份野味。)农妇早起,点燃起柴灶,铁锅内盛入适量的水,待水烧开了,将包芦粉倒入让其煮佛,边煮边用铁锹拌搅,搅着时用力翻压,并适时加入开水,慢慢地粉成团了,将其掏起放案板上。

                                
接着将粉团反复地搓,边搓边均匀地把粉团分成一个个小粉团,再将小粉团用手掌挤压,挤压成厚薄匀称而圆的饼(馃)。

                                
这一整套的工序是体现农妇才智的,手巧者,馃会做得不厚又不薄,有那种增之一分则厚,减之一份则薄的韵味。笨者,馃厚了如砖块,薄了见洞洞,会遭村人笑的。

做好的馃放入热的铁锅煎,锅不要太热或太冷。掌握好火候,待到馃的两面都黄硬了,趁热吃,就着农家的腌菜、萝卜条,“嘣吱嘣吱”似民间小调从嘴里传出。

                                
冷了的馃可放火炉上烤,烤成硬了,再沾上农家霉豆腐,辣味散发在馃上,咬一口余香悠悠。所以,威坪人有句老话:木炭火,包芦馃,除了皇帝就是我。

                                
包芦菜馃,那又是另一番风味。菜馃的馅用青菜或腌青菜,剁上白豆腐,再拌上少许从野地里采来的小菜(一种很香的野葱),洒上些猪油,用温火烤得两面溢油,香气四溢时起锅入口,那种滋味是说不明道不清的。

                                
威坪包芦馃是一种主食,更是一种滋补品,凡一年里大半年吃包芦馃的人力气大,担起东西爬山走路气不喘。

                                
这不显眼的山间小吃,给历代的乡村百姓延续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我爱生命,更爱家乡的包芦馃。

六. 浙江省 杭州 淳安 千岛玉叶

千岛玉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千岛玉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千岛玉叶品质特征:外形扁平挺直,绿翠露毫。芽壮显毫,翠绿嫩黄,香气清高,内质清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 千岛玉叶,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成朵。该茶与同产一地、形质近似的清溪玉芽,均为浙江名茶中的后起之秀。诗赞:“千岛湖畔产,品质齐超群。玉叶与玉芽,睦州姐妹茗”。

千岛玉叶是新创名茶,产于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畔。千岛湖是新安江水电站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泊,湖面浩渺,湖中有大小岛屿千余个,故名千岛湖。千岛玉叶名茶原称千岛湖龙井。1982年创制,1983年7月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庄晚芳等茶叶专家到淳安考察,品尝了当时的千岛龙井茶后,根据千岛湖的景色和茶叶粗壮,有白毫的特点,亲笔提名“千岛玉叶”。月白新毫,翠绿如水,纤细幼嫩的千岛玉叶,获得了茶叶专家的一致好评。

千岛玉叶品质特征:外形扁平挺直,绿翠露毫。芽壮显毫,翠绿嫩黄,香气清高,内质清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成朵。该茶与同产一地、形质近似的清溪玉芽,均为浙江名茶中的后起之秀。诗赞:“千岛湖畔产,品质齐超群。玉叶与玉芽,睦州姐妹茗”。

千岛玉叶1986年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8年,1989年连续两年获浙江省农业厅颁发的全省一类名茶奖。1991年获浙江省名茶证书。淳安名茶“千岛玉叶”先后荣获中国首界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30多项,堪称上等好茶。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千岛玉叶”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七. 浙江省 杭州 淳安 有机鱼头

2000年,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中心(OFDC)的严格论证,取得了鳜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等十多个品种的有机水产品认证,开创了我国有机水产品养殖的先河,并以鱼味馆为载体,成功举办了2002年千岛湖杯全国淡水鱼烹饪大赛,使淳牌有机鱼头迅速地占领市场,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举一组数据),现在淳牌有机鱼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而深入人心。对外地游客来讲,来千岛湖就是“赏天下第一秀水,品淳牌有机鱼头”,否则便是枉到千岛湖了。淳牌有机鱼头完全可以成为我县的一道特色菜肴,向世人推出,建议县政府把有机鱼头作为一项特色产业予以扶持,在现有的品牌上面,进一步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以扩大更多的市场份额。

八. 浙江省 杭州 建德 建德柑桔

建德柑桔盛产于建德各地,以“三都早桔”最为畅销。主要品种有无核桔、本地早、朱红等
( 建德)

九. 浙江省 杭州 上城区 杭州猫耳朵

据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微服乘一叶小舟赏玩西湖。游得兴致勃勃时,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避雨于小舟船舱内。大家等啊等,可是雨越下越大,下了许久都不见停。几个时辰过去了,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有否吃食。老渔翁告诉乾隆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捻。”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她把这形状怪怪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乾隆见面条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是猫耳朵。乾隆非常喜欢这道点心,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自此“猫耳朵”成了一道名点 猫耳朵

。 猫耳朵极像意大利的一种做成贝壳形的通心粉。据说意大利的这种出品,就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学会了捏猫耳朵,回去以后仿制的,后来便由机器生产了。

配料

面粉、虾仁、火腿、鸡脯肉、香菇、干贝、笋片、绿菜叶、绍酒、葱段、姜片、鸡汤、鸡油

制作方法1

1. 面粉加水揉成面,搓成指粗的长条,切成小剂,在面粉中略拌,再将剂直立,用大拇指按于剂上向前推搓成猫耳状; 2. 取一碗,放入用猪油划过的虾仁,加干贝、绍酒、葱段、姜片和水,上笼蒸熟。将鸡脯肉、火腿切成丁,香菇切成片; 3. 将鸡汤放入炒锅,加虾仁、干贝、鸡丁、火腿丁、香菇片、笋片,沸时,下“猫耳朵”,待“猫耳朵”浮起,撇去浮沫,加盐、绿菜叶,淋上鸡油,盛入碗内即成。

制作方法2

主料:小麦面粉(250克) 鸡胸脯肉(100克) 火腿(100克) 虾仁(100克) 香菇(鲜)(150克) 辅料:干贝(25克) 冬笋(50克) 豌豆(50克) 调料:盐(5克) 味精(4克) 鸡油(15克) 猪油(炼制)(30克) 黄酒(15克) 姜(10克) 小葱(10克) 1. 将虾仁洗净,加入淀粉、蛋清、料酒、盐、味精、水调匀浆好; 2. 浆虾仁放入温油锅中滑熟; 3. 干贝洗净放入小碗,加水100毫升及黄酒、葱段、姜片等,上笼蒸熟,批成“指甲片”; 4. 鸡胸脯肉洗净,入锅煮熟,晾凉批成“指甲片”; 5. 熟火腿也批成“指甲片”; 6. 冬笋削去外皮,洗净,切丁; 7. 香菇去蒂,洗净,批成“指甲片”; 8. 面粉留起少量燥粉,其余加水约100毫升,拌匀揉透,搓成直径约8 毫米粗的长条,切成6~7 毫米长的丁,用燥粉略拌; 9. 然后将“丁”的刀切面向上,用大拇指向前推捺成极小的猫耳朵形状,全部做好; 10. 做好的“猫耳朵”投入沸水锅中氽约10 秒钟捞出,用冷水冲凉沥干; 11. 锅置中火上,下入鸡汤1500毫升,将虾仁、干贝、鸡肉、火腿、香菇、笋等一起倒入,同烧; 12. 待沸起后将“猫耳朵”放入锅,煮至“耳朵”浮起,加入已煮熟的豌豆,加盐和味精,出锅分装碗内,淋上鸡油即成。

风味特点

面瓣形似猫耳,小巧玲珑,火腿丁如玛瑙,鸡丁像琥珀,汤鲜味美。

注意

选“猫耳朵”要做得小巧,不能太大。

十. 浙江省 杭州 杭州荷叶粉蒸肉

原料:

鲜荷叶2张、五花猪肉500克、粳米和籼米各80克、葱姜丝各30克、山柰(中药材)0.5克、桂皮1克、八角1克、丁香0.5克、甜面酱60克、黄酒40克、白砂糖15克、酱油70克

做法:

1、先将粳米和籼米洗净晒干,再把八角、山柰、丁香、桂皮与米一起炒到黄色,冷却后磨成粗粉待用。

2、再将洗净的猪肉切成8块,并在每块肉中间直切一刀,但不要切破皮,然后用盛器放进,加甜面酱、白糖、酱油、黄酒和葱姜丝拌和,再腌渍1小时入味,然后倒入米粉拌匀,并在肉中间刀头处嵌入米粉。

3、荷叶用开水烫过后,切成八小张,每张上面放肉一块,包扎成小方块,用水上蒸,旺火蒸上2个小时,开锅拆叶装盆即成。

特点:

肉质酥烂不腻,透出荷叶清香,佐酒、下饭或夹饼同食均佳。是杭州传统名菜中的夏令应时菜肴,也是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之一。

杭州特产有哪些值得带回家杭州火车站能买到什么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