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最有名特产 南通十大名贵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9-27 02:00:56

一. 江苏省 南通市 通州 正场薰糕

清乾隆年间的金榜辑录的《海曲拾遗.卷六.物产》篇中写道:明嘉靖年间“……芝麻糕出秦灶,熏糕出正场……”说明这些茶食糕点的制作,距今已近5个世纪了。可惜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食品湮没不闻久矣!然而正场熏糕于改革开放以后,在通州食品工业园地中又恢复了青春、重放异彩。近年来,产品投放南京、上海、北京、浙江等市场,大有香压群芳之势。

旧时,熏糕在正场只有几家小作坊生产,数量甚微。产品大部分被达官贵人和豪绅商贾购去佐茶馈人,小部分被一些巡视1带回分送各地,遂使正场熏糕名闻遐迩。然而,在近几十年里,有着“胜似宫庭糕点”美誉的正场熏糕却失传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激发了正场人决心恢复这一历史名产的雄心壮志。1984年,正场供销社下属的食品厂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历史资料,又先后找了几位年愈古稀、精于茶食制作技艺的老师傅开座谈会,请他们共同献艺攻关。这些老师傅看到领导这样重视和热情,便群策群力,共同回忆挖掘年轻时名师向他们传授的秘方,经过反复研制,终于获得这一历史名产的传统风味。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1985年2月办起正场熏糕厂,进行批量生产。

正场熏糕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它采用上等糯米、芝麻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白糖、素油、桂花和椒盐等材料,经过二十多道工序,最后用微火熏制,颜色浅黄,酥而不焦,脆而不散;糕成片状、长方形,厚薄均匀,单片在自然光下有半透明感,底面一致连而不粘。置于人前,就有一股香味扑鼻,令人急于拆包;熏糕形似麻糕,松脆香甜,甜中带咸,风味独特,口感细腻又远在麻糕之上;熏糕香脆爽口,男女老少,均很喜爱,外地顾客慕名而来,食后称赞不已。正场熏糕被评为江苏省供销系统优质产品,并赴京参加全国食品展销会,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奖。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正场康宝食品厂(原正场食品厂)在原来生产桂花熏糕、奶油和椒盐熏糕的基础上,又开发了八宝芝麻酥糕系列食品十多个。其酥糕,原料与熏糕配方相同,但改革了最后一道烟熏过程后,更加香甜酥脆。黑芝麻糕,不但具有原有熏糕的香甜酥脆风味,且可冲糊食用。该厂开发成功的其它系列食品,如薄荷、桂花、血糯、核桃、银耳、桔饼、绿豆等品种也各具风味。250克重的八宝芝麻糕内竟装有四种风味的小包装产品。经过《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日报》、《新民晚报》、《经济新闻报》等报刊的宣传报道,正场熏糕引起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兴趣。该厂的产品,除在本省各大中城市销售外,已进入京、沪、浙等省市。回乡探亲访友的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及外籍华人回程必带的礼品中就有正场熏糕。正场熏糕已蜚声海内外。

二. 江苏省 南通市 海门 海门椒

海门所产之小辣椒,在国际市场上称“海门椒”,具有色泽好、辣度适中等优点,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海门椒”营养丰富。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每百克红椒中含 1.5-2克。胡罗卜素及铁、磷的含量也很丰富,食之能增加食欲,帮助消化。辣椒还具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驱风去湿之功能,主治冻疮、哮喘、食欲不振、风湿痹痛、腰痛、神经痛、脓疡、风窝织炎和其他疔肿等
( 海门)

三.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 如东紫菜

如东紫菜是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的。如东紫菜以其色泽光亮、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畅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和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

紫菜,也叫索菜、紫英,属红毛菜科植物甘紫菜。藻体为扁平叶状体,基部有盘状固着器。生长期(叶状体)11月至次年5月。生长在海湾内较平静的中潮带岩石上。这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藻类。

1972年,如东开始引种条斑紫菜,首先在东凌渔业公社试种,获得成功。于是向各渔业公社推广。条斑紫菜质量比其他紫菜质量更好。第二年,全县共养殖2.46公顷。1976年,养殖26.66公顷,平均每公顷产值达1万余元,其中北坎渔业公社黄海大队养殖10.33公顷,每公顷产值达1.87万元,名列全省第一。1987年,全县养殖面积80余公顷,年产90吨,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日本、泰国等地。1998年,养殖面积达到1608.66公顷,年产值超过1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紫菜生产基地。2011年,近海养殖面积8000公顷,干品产量达到15万标箱,产值2.5亿元。如东天一紫菜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日本、韩国三个条斑紫菜生产大国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交易量最大的干紫菜交易专业市场。

四. 江苏省 南通市 通州 通州红木雕刻

通州红木雕刻久负盛名,它讲究美术造型,具有结构精巧,木纹清晰,做工精致的特点。南通红木雕刻厂生产的“金爵”牌红木小件和红木家具,早在八十年代就被众多外商誉为“中国之最”、“中国家具第一”。 作为红木工艺“后起之秀”的紫光工艺品公司,将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雕刻成红木工艺精品,紫光工艺品公司于1993年荣获联合国国际旅游联合会颁发的“国际红木雕刻艺术最高金奖”。 青年工艺师朱宇,因在红木工艺船的雕刻制作上独领风骚,成绩斐然,而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证书。

五. 江苏省 南通市 海门 “四色宝豆”

海门的大红袍赤豆、关青豆、大白皮蚕豆、白扁豆组成了闻名遐迩,饮誉海外的“四色宝豆”
1、海门大红袍赤豆:粒粗饱满,皮薄肉厚,质地细腻,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比一般赤豆高7.7%,全价磷比一般赤豆高 1.1倍。海门大红袍赤豆可制作各种糕点、饮料。赤豆还可入药,有止泻、利小便、消热毒、散恶血、除烦气、健脾胃之功效
2、海门关青豆:是大豆优良品种之一,曾被国家农业部列为“中华粮油名特品种”,具有品质优良、色泽美观、营养丰富的特点。关青豆成熟前的青毛豆是优质蔬菜,可速冻、制罐供常年出口
3、海门大白皮蚕豆:是海门市农民经长期自选自育而形成的地方良种。籽粒大、皮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及淀粉均高于普通蚕豆品种,尤其是粗脂肪为一般蚕豆的 2.5倍。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及核黄素、烟酸等。干粒或速冻青蚕豆以及粉丝均可供出口
4、白扁豆:又名沿篱豆、峨眉豆。海门所产之白扁豆,外观呈淡黄白色或淡黄色,略有光泽,皮薄肉厚,籽粒饱满,亦被农业部列为“中华粮油名特名种”。青鲜白扁豆营养丰富,其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元素含量在各类蔬菜中居领先地位。干籽煨汤或白煮,味鲜可口,是滋补佳品,并可入药,有健脾胃,消暑湿等功效
( 海门)

六.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白蒲茶干

白蒲“三香斋”茶干(简称白蒲茶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是南通地方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土。“白蒲茶干”选用优质大豆,多种香料精制而成。内含易于人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及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B1、B2和钙、磷、铁等,还含有动物性食品所缺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弥补动物菜肴的缺陷,对增补人体和营养极为有利。茶干又味美香芳,富有韧性,色泽美观,形状方且薄,别具一格,经济实惠,弛名四方,极受群众欢迎。

"三香斋"的来历:据《如皋县志》记载,公元三九七年即隆安元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家已将白蒲置为“蒲涛县地”,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白蒲茶干”始制于清朝康熙年间,一们姓屠的湖州人在白蒲北街开的一豆腐干店,店号“三香斋”,又名“屠三香”、白蒲北街是南北交通要道,商业较盛,油饼粮行,京货店,水烟栈,各式菜馆,点心店,鱼行、茶馆等店铺林立,来往商人,小贩很多,每日清晨,商民,街坊乡老,小贩等都喜欢坐茶馆,闲谈生意经,山海经,一边谈心,一边买来屠氏的豆腐干佐茶。因其近似茶色,又是名茶配食的佳品,故取名茶干。到康熙丙子年(康熙三十五年,即一六九六年),“屠三香”生产的茶干由于加工工艺精细,用料考究进嘴细软劲韧,美味可口,算得上色、香、味俱佳,茶干上模压店号,很有特色,被誉为白蒲一绝。

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地方官特别选择了“三香斋”茶干作为贡品,请皇上品尝,乾隆尝后甚悦,又听该店独家经营的介绍,便御笔写下“只此一家”的题字,赐予褒扬。屠氏得此御笔欢喜欲狂,并将“只此一家”制成金字匾额,悬于店堂,自得御笔“只此一家”,“三香斋”茶干驰名大江南北。嗣后“三香斋”茶干店,生意更加兴隆,并设分铺于通城经营。清朝道光二十一年间编撰的《蒲涛志》记述:“蒲镇菽乳干为绝品,通称茶干,言可佐茗饮也,四远知名。本斋固有不传之秘,亦与镇中水土合宜,尝分铺崇川所作终不及此地味美。”这段记载,说明了后来“三香斋”未能在通城设立生产作坊的原因。

白蒲茶干传统的制作方法:白蒲茶干味美,主要是选料考究,加工精细,操作认真,一丝不苟。人们检看茶干质量,常将茶干对角相折,总不断裂,而芳香扑鼻,群众夸说:“进了三里墩,闻到茶干香”,可见其味香沁人。白蒲茶干传统的操作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浸豆、糙皮、磨豆、扯浆、煮浆、点浆、包、榨、剥、煮、扎等,细说有二十一道工序。

白蒲茶干传统的加工,不仅工序多,而且每道工序的技术性都较强,与产品的质量有直接关系。以煮浆来说,烧火要旺,煮得越快越好,如慢火烧,则易潮浆,对质量,产量都有不利影响。煮好的浆出灶入缸时,要坚持“过筛”这一道工序,将扯浆或套浆时从布眼中漏出的反渣去尽,提高豆浆的纯度,这样做:

(1)浆中的飞渣越少,生产出的茶干韧性越强

(2)韧性强的茶干在煮制过程中破碎少,成品产量高

(3)韧性强的茶干耐煮制吸味足,口味好。再拿煮制茶干来说,各种配料齐全,用料恰当,这也是保持名的重要环节。煮制的配料有白大川,元回、丁香、精盐、味精及自制的三伏酱油等,特别是自制的三伏酱油,要熬得浓,熬得香。此外,在选择黄豆豆种,浸豆的时间,气温季节的变化,煮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操作要求和技术要领。(南通)

七. 江苏省 南通市 通州 窨糕

千年古镇石港,有种传统的应时茶食,名叫窨糕。说它传统,据石港九如斋茶食店的后代回忆:他祖上为避战乱,从镇江搬来石港从业已150多年了;说它应时,是指每年从惊蛰至立夏供应近两个月,过了立夏市场上就没得供应了。

窨糕,本名印糕,因每块糕上均用桃红印花而得名。民国初年,石港德兴祥茶食店老板姚少庭虽读而未成,没有考取功名,平时却咬文嚼字、文乎文乎,竟将“印糕”改名为“窨糕”,其他茶食店也跟着标新立异,改“印”为“窨”;南通城内的几家大茶食店中,有的茶食师傅就是石港人,也跟着叫“窨糕”。于是约定俗成,直到现在还叫“窨糕”。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石港的茶食店生产窨糕相当讲究,工序也相当繁杂。每年秋收后,各茶食店就到粮行购足明年用的叫“早十天”的晚稻,只有这种稻做出来的窨糕才既白又软。加工前将稻在碾坊里碾7遍成为优质白米,浸水7天,淘洗7次,碾成米粉蒸成糕,雪白松软、凉而不硬,就是南通城里的稻香村、景福斋等大茶食店里的窨糕,质量也无法与之相比。隔心(夹馅)有枣泥、五仁、洗沙等,非常可口,每块零售4个铜板,随蒸随售。有的人禁不住它的诱惑,就在店里品尝,更多的人是买回去全家享用,人们远行时常购作路粮。因石港窨糕远近闻名,所以许多人在春季将其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作礼品,店家将凉透的窨糕用扁平竹篓两片,上下对合,衬以蒸煮过的江南大竹叶,上盖店牌招帖,用红绒线扎好,美观大方、清洁卫生。

改革开放后,石港窨糕的生产更加繁忙,工序更科学合理。每年清明前后的一个月内,石港市场上窨糕零售、批发,随处可见。朋友,如果那时你到石港旅游,别忘了品尝一下石港窨糕的风味噢!

八. 江苏省 南通市 海安 花椒文蛤

花椒文蛤很好吃,鲜香辣都具备。文蛤作为海鲜类本来就很提味,现在加上姜蒜等就更香。值得提一下的是老干妈风味豆豉,作为复合调味品更是锦上添花,实乃下酒佳品。

九. 江苏省 南通 如皋 如皋肉松

如皋肉松的生产始于1914年,后于1936年由徐寿生在如城东大街创办太仓肉松加工企业。1942年左右,有孙明友等人合资,在如城开办友来肉松厂,加工肉松,销往上海等地。解放后停业。1951年,如皋肉联厂开办初期,即加工猪肉松。后来,他们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研制最佳配料配方,已形成了如皋自己特有的风味。1966年开始出口。1971-1984年,获得国家商业部、轻工部、外贸优质名品称号和荣誉证书。1985年3月,法国巴黎国际国际美食学会与旅游观光委员会授予“金梅牌”肉松金质荣誉奖章,这是我国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枚肉食品金牌;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牌。1992年“如皋牌”肉松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十.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林梓潮糕

林梓潮糕创于清雍正壬子年(公元1732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为江苏、苏北名点,名倾大江南北,《江苏名菜名点》一书曾作介绍。林梓潮糕选料讲究,以当年产优质糯米、粳米舂成米粉,拌各绵白糖、金桂花、松仁及红绿瓜丝,用荷叶垫底,制成圆形糕坯,精工刀切,水蒸而成。刚出笼时不粘手,弹性如海绵,米香、桂香、荷香,沁人心脾,香而不浊,甜而不腻,柔润爽口,风味纯正。既是可口的点心,又是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
南通特产前十名江苏南通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