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特产红薯米花糖 红薯米糖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0-04 17:41:29

一. 江西省 吉安 永丰县 永丰七彩红薯

龙冈畲族乡江头村地处孤江河畔,风景秀丽,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薯类种植。2008年,从北京市延市县引种的七彩红薯进行试种,喜获成功。当年亩产达到3000多公斤,毛收入达到12000多元。2009年,龙冈畲族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把七彩红薯作为兴乡富民的新兴特色产业来抓,组织动员种植户及时成立七彩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广。

目前,江头村360亩七彩红薯已陆续开挖,预计亩产达3000公斤,总产量100多万公斤,产值近500万元,全村仅七彩红薯一项,人均增收4000多元。

二. 广西 防城港 港口区 红姑娘红薯

红姑娘红薯薯皮光滑紫红,根点明显;薯形呈长纺锤形或长筒形,稍有弯度;肉质白色或浅黄色,无花青素。口感绵甜可口,脆嫩香润,味道香甜可口。每100克鲜红薯仅含0.2克脂肪,产生99千卡热量,大概为大米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红姑娘红薯除了具备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有硒元素,具有抗癌、抗糖尿病、降压、减肥、疏通肠胃和预防亚健康病的功效,有解毒、防治夜盲症、提高免疫力、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等方面的保健功能,是上等的保健食品。

信息来源:港口区政府网

三. 广西 贺州 富川瑶族自治县 开山红薯粉丝

开山红薯粉丝,是贺州的一道,是经科学提炼把红薯中大量糖分,脂肪提取走的方法制成,人们长期食用不会发胖,是一种现代不可多得的纯天然食品。

制作方法

(1)选薯。选表面光滑、无病虫为害、无青头、大小适中的红薯,去小留大。

(2)清选。将选好的红薯装入箩筐,放入水中。

(3)粉碎。清选好的红薯应及时用磨碎机切碎,再磨成浆液。

(4)过滤。目的是实现皮渣和淀粉分离。一般采用2-5尺吊浆布作滤袋进行过滤,共滤两次。

(5)曝晒淀粉。当池内水已无混浊现象,即全部澄清后,排干上层清液。舍去淀粉沉淀层表面油粉,把下层淀粉取出吊成粉砣(即粉团),移到晒场曝晒。

(6)打浆糊。此道工艺是决定粉丝质量的关键。按每500克淀粉加25克明矾,对冷水2.5-3千克搅拌,再放人大锅内煮沸,并不断搅拌,成熟度达8-9成即成(形成糊化淀粉)。

(7)漏丝和冷却。漏丝前备好两口锅(型号为8),冷水缸两口和中型48孔的漏勺。由于红薯粉丝较粗,漏勺孔眼要比其他粉丝漏勺的稍大。粉丝沉人锅底糊化后,再浮出水面时,随即捞出,放入冷水缸降温,用手整理成束,穿到木架上,再经另一冷水缸再行冷却,并不断摆动,直至粉丝松散成条为止,然后放在室内,冷透后拿出室外晒丝。

(8)晒丝。将粉丝拿到背风向阳的场地,进行挂晒。晒干后即可整理包装成成品。

文献记载

从古医学上讲,《本草纲目》曾记载甘薯(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补肾阴”等作用。现代医学认为,红薯具有防癌、抗癌的药用功效,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还具有益心血,养容颜,抗衰老等作用.红薯属碱性食品,能中和人体因肉、蛋、奶等食品增加而造成多余的胃酸。

四. 湖北省 十堰市 十堰红薯

红薯俗称十堰“三大宝”之一,常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总产4亿斤左右(折净粮),占湖北省第一位,是十堰的优势资源,在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居第四位。我市种植的鄂薯6号红薯,最高单产达到14962斤,淀粉含量高达28%。

红薯是重要的医药、食品、化工等工业原料作物,也是新型能源作物和天然饲料作物。红薯开发利用价值,除人食用少量外,形成了晒薯干,配饲料,漏粉条,做果脯,熬薯糖、炸薯泡和加工淀粉生产粉丝,及以红薯为原料生产乳酸、柠檬酸、柠檬酸盐等化工产品。目前,加工红薯粉丝,生产乳酸、柠檬酸、降解塑料为红薯的精深加工方向。在当今物质充裕的情况下,甘薯因其能减肥瘦身、减轻餐后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被誉为“宇宙食品”、“高级保健食品”,活跃在餐桌上。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红薯“性平温无毒,健脾胃、益阴精、壮筋骨、补血和中、延年益寿”。现代研究表明,红薯不仅具有防癌、止血功能,它的一些成分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道系统和泌尿系统各器官组织的黏膜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红薯叶也具有抑制病菌增殖、调节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延缓衰老、降血糖、防止夜盲症等康复功能。

我国的红薯年需求量在400万吨以上,仅方便面市场就需近30万吨,可全国产量仅10万余吨。因此,在红薯淀粉加工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十堰山区山场面积辽阔,气候环境十分适宜红薯生长。计划到2015年,全市红薯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总产达6亿斤(折净粮),红薯产值达6亿元,大力发展红薯食品深加工,加工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到2020年,十堰市将实现红薯产业发展“四个一”目标,即100万亩种植基地、100亿元综合产值、100万农民增收、10亿斤折粮产量。

五. 湖北省 十堰市 房县 爆玉米花

爆玉米花

爆玉米花,家乡叫苞谷花。那时的爆玉米花不象现在机器制的,粒粒爆得松脆;而是大部分没有爆,称为铁米,相当耐嚼。也有用麦芽糖把苞谷花粘成结结实实一团的,外形象地雷,更难咀嚼了。平心而论,苞谷花并不很好吃,只是比没有零食好一些。

六. 湖北省 襄阳市 老河口 张集红薯

张集红薯病虫害少,且为地下块茎作物,因此红薯产品自然成为当今无农药、化肥残留,纯天然绿色产品,日益成为都市消费的纯天然绿色产品。由红薯淀粉加工制成的粉丝、粉条、粉皮产品是一种大众化的消费食品,其不仅晶莹透明、耐煮,入口润滑,质地细腻,食用方便,而且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无素,具有清热解毒,增加食欲,降血脂及降血压之功效,在各种食品中含防癌物质最高,是中西菜肴以及馈赠访友的佳品。

目前,全镇有200亩的中华红薯园,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示范种植鄂薯2号、豫薯13等33个品种,共分为淀粉型、水果型、食用型、药用型等四大类型的红薯优良新品种。

张集地处丘陵岗地,降雨量偏少,土壤成分富含磷、钙、钾、铁、锌、镁等适宜薯类作用生长的微量元素,种植红薯产量高、质量好,并能避开夏秋干旱少雨的不利气候条件。张集镇近年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发展红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红薯产业化经营格局,并将结合这一地方特色拳头产业,逐步发展成为绿色食品生态园区,形成产业优势,增加了农民收入。

七. 湖南省 邵阳市 武冈 武冈米花

武冈米花是湖南武冈经典的汉族小吃之一,属于湘菜系。武冈人有逢年过节制作米花的风俗,米花在民间象征"吉祥喜庆",因它形如"满月"有花,即"圆满发达"之意。又俗称"发(花)物"。它寓意寄托人们的良好祝愿。因而年年除夕,家家户户都炸制米花,喜迎新春。

是用糯米饭制成的,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淘洗数次,放置清水中浸泡发胀后,分成两半,其中一半拌上食品红,一并置于甑内(中间用隔板间开)蒸熟。然后取出摊在一个碗口大小的篾箍内,使之粘合平整均匀。每个米花约1cm厚,由红、白两层组成,上层为红米饭。将做好的米花摆在篾垫或木板上,放在阳光下晒干。白色底层若碎玉铺就,红色面层如玛瑙嵌成,远远看去,像艳丽的花朵,故称之为“米花”。

据《武冈州志》载,早在西汉,武冈建都梁候国时,逢过年过节民间就有制作米花的风俗,又与“发”谐音,意即万事圆满,兴旺发达,因而年年除夕,家家户户都炸制米花,喜迎新春。当时称为都梁米花"。据说当年清帝乾隆微服下江南,游览楚南胜地武冈云山,在山中胜力寺品尝到米花后,“龙颜”大悦,当即御书“武冈米花分外香”七个大字。那时朝廷的1也抵挡不了这分不断飘进大墙内的吸引,就赐了武冈米花一顶贡品的头衔,从此武冈米花就心花怒放地戴着这顶皇家发的头衔从民间走进宫殿,又从宫殿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上世纪80年代,国家领导人1等视察城步南山牧场,途经武冈市,也慕名品尝武冈米花,并特意带了一些米花回京让亲友品尝。

武冈米花中名气最响的扶冲米花,有“法新豆腐鱼塘米,扶冲米花贡朝廷”的美誉。扶冲的米花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米花的,其香脆可口是一方面,更大的特征就是有筋力,米粒与米粒之间不搞0,就是下了油锅,也是紧紧箍作一团不分散。

武冈米粉、米花、猪血饼、血浆鸭等风味小吃,色香味俱全,吃在武冈,名不虚传。

八. 云南省 文山州 麻栗坡 麻栗坡米花

麻栗坡的米花较为普遍,尤其在农村更多。在壮族、傣族地区也常制作。工艺生产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采集即将成熟的稻谷晒干碾出秕谷,炒香加糖入模,风干切块包封;另一种是将糯米泡后蒸纛米熟,礁舂成瘪米,炒香加糖入模,风干切块包封。米花香、甜、酥、脆,口感极好,是逢年过节常备食品,也是走亲访友常携礼品。

九. 北京市 延庆区 黑红薯

黑红薯是从日本川崎农场引进的黑皮、黑肉珍稀新、特、优红薯新品种。



黑红薯结薯早、多而集中,薯块纺锤型整齐均匀,平均单株结薯3-5个,单薯重一般在200-800克,耐贮藏易保鲜。薯蔓和叶脉紫红色,蔓较长有弹性,耐旱、耐涝、抗病能力强。叶色绿心型缺刻。因该品种抗逆力强,适应性广,所以在凡是能种植红薯的地方都可栽培种植。



黑红薯熟食香甜面沙,浓郁芳香,食味极佳,其营养丰富,深受人民群众欢迎。据日本检测分析,其淀粉18-20%,糖8.2%,富含铜、锰、钾、锌以及赖氨酸等,比普通薯类高3-8倍,特别是碘和硒的含量比普通红薯高20倍以。其抗癌作用居所有粮食品种中第一位。经常食用具有抗癌、降压,延年益寿,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特别是在黑色保健营养食品盛行的今天,黑红薯的黑皮黑肉(熟后)香甜可口,倍受欢迎,所以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黑薯深加工成软糖、脆片、粉丝、罐头及高级保健品,其经济效益则更加可观。

十. 四川省 绵阳 安州区 谷花糖

谷花糖,顾名思义,是用糯米谷爆炒,混入麦芽糖拌和而成。清末民国年间,谷花糖因其色鲜味美,自然香甜,深受人们的喜爱,甚至成为大户人家逢年过节,招亲待友的一道特色点心。“何氏香酥谷花糖”继承了祖辈留下的传统技艺,与现代化流水线上的产品相比,古老的食物,呈现出不一样的生命力。

安州“何氏香酥谷花糖”是我区的传统美食,距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是安州区百年老字号之一。香酥谷花糖选用优质糯米谷、麦芽糖为主配料,采用传统手工艺制成,既保持了香甜适度、酥脆可口、入口即化的特点,又有健脾养胃的功效。

2008年,安县谷花糖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州区花荄镇谷花糖传人何国平成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惟一传承人。

正宗红薯米糖 江西特产红薯米糖是哪里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