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当地特产有哪些 鄂尔多斯有什么特产带给外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9 20:01:48

一. 美洲 巴西 圣多斯咖啡

圣多斯咖啡主产于巴西圣保罗。这种咖啡酸、甘、苦三味属中性,浓度适中,带适度酸味,口味高雅而特殊,是最好的调配用豆,被誉为咖啡之中坚,单品饮用风味亦佳。

圣多斯咖啡口感纯净柔滑,酸度高,绸度适中,带有轻微的坚果的味道。

圣多斯咖啡 - 来历

圣多斯咖啡“圣多斯”的名字来自于船运咖啡的港口,首都圣保罗四周山谷地区的咖啡是巴西最有代表性的咖啡。圣多斯属中性豆,风味之佳被誉为咖啡之冠,若调配其他咖啡更具独特风味,最适合有贵族气息、幽默感及极具人际关系的人饮用。品质上乘的巴西波旁圣多斯咖啡可以与蓝山咖啡相媲美,如果说蓝山是咖啡中的国王的话,那么巴西波旁圣多斯咖啡就是咖啡王国中的隐士。像所有的巴西咖啡一样,它们最适于鲜嫩的时候饮用,因为越老酸度越浓。

尽管巴西素有“咖啡王国”之称,但咖啡的故乡却不在巴西,而是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咖法省。“咖啡”一名就是由“咖法”地名演变而来的。咖啡传入巴西则是18世纪以后的事。1727年,巴西与北方邻国法属圭亚那发生边境纠纷。为防止事态扩大,巴西总督派军官弗朗西斯科·德·莫罗巴列塔率团前往法属圭亚那进行谈判,试图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国间的争端。岂料,他的边境问题谈判未果,却意外地成为巴西的“咖啡之父”。

法属圭亚那于1722年引入咖啡,先在总督府后院试种,获得成功后又在附近的农庄小规模种植。总督视咖啡为“国宝”,生怕被邻国、特别是当时在军事和经济上都占绝对优势的巴西掠走,所以,在咖啡园四周都有荷枪实弹的士兵昼夜巡逻。

莫罗巴列塔抵圭亚那后,咖啡园更是戒备森严,重兵把守,不让莫罗巴列塔一行靠近半步。然而,这位英俊潇洒的年轻军官深得总督夫人的好感,不但破例邀请莫罗巴列塔品尝咖啡,还亲自陪同他参观了咖啡园,并将一把成熟的咖啡豆和5棵咖啡苗赠给莫罗巴列塔。莫罗巴列塔得到这些种子之后立即离开了圭亚那,将这些“国宝”护送到巴西。从此咖啡在巴西安家落户。那些种子就是现在39亿多株巴西咖啡树的祖先。在早期的巴西历史上,咖啡的起步非常缓慢。莫罗巴列塔先生再次回到巴西之后,咖啡文化即在处于亚马孙河河口的帕拉州起步了。大约1773年,咖啡由北方传入地处东南沿海的巴西传统农业区: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由于这里气候很适合种植咖啡,加上土地肥沃、劳动力廉价等因素,巴西的咖啡生产得以迅速发展。19世纪初,巴西的咖啡种植已遍及全国,随后又形成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咖啡繁荣期”。

圣多斯咖啡 - 品味

圣多斯咖啡品味圣多斯咖啡,不只要喝,还要用闻。

酸度(Acidity)

咖啡入口后,轻留在舌尖的滋味。“酸”字看来剌眼,其实咖啡豆的果实原味和新鲜活力,就像葡萄酒一样,都蕴藏在它的酸味里。新鲜咖啡散发的酸性,带着果实的芳香,就像柠檬、葡萄、苹果等水果中所含的天然果酸,口味愉悦而清新,与另一个用来形容过期腐坏咖啡的字眼――sour,必须有所区别。圣多斯咖啡的酸味并不浓烈,口味中性,恰到好处。

质感(Body)

啜饮咖啡后,在舌背和口腔徘徊不去的味觉感受。质感醇厚的圣多斯咖啡,即使咖啡粉浓度不高,仍能带来强烈的味觉震荡。

香味(Aroma)

弥漫游走在空气中的圣多斯咖啡的醇香。从烘焙、研磨、到冲煮,咖啡豆在它漫长旅途中的每一站,都极尽力气释放芳香。因此,不妨善用嗅觉,随着圣多斯咖啡,一起体验这场芳香之旅。

风味(Flavor)

串连以上三者,拼贴成的咖啡印象。而圣多斯咖啡以其适中的浓度和酸度,高雅的口味,清爽调和的风味被众多咖啡爱好者所喜爱。

二.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三. 内蒙古 鄂尔多斯 鄂托克前旗 鄂尔多斯羊绒

鄂尔多斯羊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羊绒(Cashmere)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入冬寒冷时长出,抵御风寒,开春转暖后脱落,自然适应气候,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羊绒之所以十分珍贵,不仅由于产量稀少(仅占世界动物纤维总产量的0.2%),更重要的是其优良的品质和特性,交易中以克论价,被人们认为是“纤维宝石”、“纤维皇后”, 是目前人类能够利用的所有纺织原料都无法比拟的,因而又被称为“软黄金”。世界上约70%的羊绒产自中国,其质量上也优于其它国家。

“鄂尔多斯集团是一家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股份制本土企业,也是鄂尔多斯市的城市名片。集团自1979年母体企业创立以来,经过三十年的持续盈利和滚动式发展,特别是经过新世纪以来的大规模产业扩张,现已形成“三大事业板块有序推进,六大主导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进入全国520户重点企业和中国企业500强之列。集团目前拥有总资产250亿元,成员企业126家,员工3万余人。近年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均在160亿元以上,利税20多亿元,利润10亿元以上。“鄂尔多斯”作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第一品牌,以262.37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前列。
以羊绒为龙头的纺织服装板块是集团的事业基础。三十年来,集团始终以“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为己任,孜孜追求“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远大理想,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产销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为完善、营销网络最为成熟、技术装备最为先进的行业领军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羊绒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羊绒制品的产销能力达到1000万件以上,营销网络覆盖国内县级以上城市和世界40多个发达国家地区。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多年蝉联中国绒纺行业第一名。依托强势的品牌资源,集团不断向羊绒服装高端和非绒领域拓展延伸。1436已成为中国羊绒服装顶级品牌,入选国宾礼;鄂尔多斯奥群羊毛衫成为集团旗下的又一个中国名牌;鄂尔多斯男装、女装、内衣和家纺正在向行业前列迈进,大服装产业格局业已成型。鄂尔多斯正在实施产业振兴战略,谋求新一轮的成长与跨越。

四. 内蒙古 鄂尔多斯 乌审旗 乌审旗皇香猪

乌审旗皇香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乌审旗皇香猪”来自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该镇历来重视生猪养殖,素有百万生猪养殖基地美誉。2001年注册了“皇香”牌猪肉商标,先后被认定为市级知名商标、自治区“名优特”农畜产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目前年产值达到1.5亿元,带动周边农牧民人均增收1.38万元。

内蒙古

内蒙古乌审旗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

乌审旗苏力德苏木、无定河镇、嘎鲁图镇、乌兰陶勒盖真、乌审召镇、图克镇等6个苏木(镇)59个嘎查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7′36″~109°40′22″,北纬37°38′54″~39°23′50″

五. 内蒙古 鄂尔多斯 鄂托克旗 蒙式奶食

蒙式奶食

鄂托克奶食品繁多,分食品和饮料两大类。食品类——有白酥油、黄酥油、奶豆腐、奶果子、奶皮等。

白酥油是鄂尔多斯地区特有的奶食品。把鲜奶盛入瓷罐发酵为沃奶(蒙古语称“艾日格”),沃奶可分离出糊状白酥油,味酸甜而不腻,拌吃炒米味更美。把白酥油放锅内加热,下米熬煮,油中的酸奶被米吸收后即连出淡黄色透明的黄酥油来。

将鲜奶熬滚,用勺子不时地扬,使奶沫浮在上面,待冷却形成一层皮,取出放在通风地晾干,即是奶皮(蒙语称乌日莫)。(右图为奶皮)

将取白酥油后的沃奶,慢火煮熬,便成浆状酸奶(蒙语称查嘎)。将酸奶装进布袋压榨,便成奶豆腐。奶豆腐可掰成块,或捏成圆坨,或扣入木模后倒出后晒干,称烙蛋子(蒙语称胡如德)。将奶豆腐用手攥起,从手指缝挤出晒干,即成奶果子(蒙语称寿莫勒)。

奶食饮料中最为贵重的是奶酒,其次是鲜奶,沃奶,酸奶。鄂托克旗牧民用牛羊奶酿制成奶酒,把取白酥油后的沃奶在熬制成酸奶过程中,锅口上放一溜酒笼屉,即酿出奶酒来。奶酒的酒精度低,醇香可口,是招待远方朋友和尊贵客人的上等佳品。

六. 内蒙古 鄂尔多斯 鄂托克旗 鄂托克阿尔巴斯山羊肉

鄂托克阿尔巴斯山羊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鄂托克阿尔巴斯山羊肉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其肉质细、高蛋白、鲜香爽口,被誉为“肉中人参”。鄂托克阿尔巴斯山羊肉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阿尔巴斯山羊是世界一流的肉绒兼优型珍稀品种,2001年被列入国家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一级保护品种之中。其绒轻如云、白如雪、细如丝,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纤维宝石”、“软黄金”,品质被全球公认为是最好的,并荣获意大利“柴格纳”奖。其肉质细、高蛋白、鲜香爽口,被誉为“肉中人参”。

2013年,鄂托克旗农牧业产业化综合服务中心申报的“鄂托克阿尔巴斯山羊肉”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保护范围为鄂托克旗全境,保护区总面积3150万亩,包括乌兰镇、棋盘井镇、蒙西镇、木凯淖镇、阿尔巴斯苏木和苏米图苏木6个苏木镇,75个嘎查村,367个牧业小组。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1′—108°54′,北纬38°18′—40°11′。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造就了鄂托克阿尔巴斯山羊肉独特的肉质品质。山羊肉具有肉质细嫩、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含量丰富、富含铁、胆固醇含量低以及无膻味、味美多汁、鲜香爽口、口感怡人、香味浓郁、风味独特等特点。鄂托克阿尔巴斯山羊肉经测定,蛋白质含量高于19%;氨基酸含量高于18%;脂肪含量低,只有4-4.5%;胆固醇以脂肪计不到65%;是名符其实、独具特色的极品山羊肉,在山羊肉中独一无二、独树一帜。阿尔巴斯山羊肉质鲜嫩多汁、肥而不腻、肉层厚实紧凑,“色、香、味”俱全,牧民称之为“自带佐料”。2001年,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被列入国家首批发布动物遗产资源保护名录一级保护品种,是鄂托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耀眼名片。

七. 内蒙古 鄂尔多斯 达拉特旗 鄂尔多斯黄河鲶鱼

鄂尔多斯黄河鲶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黄河鲶鱼虽然丑陋、凶猛,但却以味美、肉多刺少、肉质细嫩而著称,黄河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儿童、老人、产妇、病人的营养滋补佳品,是宴席桌上的上等佳肴,颇受消费者青睐,阴历五月,正值豌豆开花时节,鲶鱼最肥,在我区西部有“五月鲶鱼活人参”之说,多年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黄河鲶还兼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鲶肉有利于、催乳等药用价值,主治水肿、乳汁不足。鲶鱼身上最香美的部分是尾巴。河套人说,“鲶鱼尾巴鲤鱼头,宁舍一头牛,不舍个鲤鱼头。”可见,鲶鱼尾巴和鲤鱼头在人们心中是多么的精贵,特别是每年3—4月间,内蒙古境内黄河流域冰雪消融的开河时节,人们把捕到的鱼称为“开河鱼”,那时的黄河鲶更是身份倍增,每公斤鱼价都在200元以上。当地人有吃一条黄河“开河鱼”相当于吃一根活人参;“五月的绵鱼,赛为活人参”的说法。可以延年益寿。

鲶鱼,头扁平,嘴与头一般宽,上下腭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利齿,样子凶猛。这种鱼喜食肉,肥而少刺。鲶鱼无鳞,周身光滑,平时藏在深水淤泥中,很难抓到。

鲇鱼不仅像其他鱼一样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肉质细嫩、美味浓郁、刺少、开胃、易消化,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

地域范围

鄂尔多斯黄河鲶鱼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杭锦旗、准格尔旗、鄂托克旗沿黄河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1′—110°27′,北纬38°18′—40°52′之间,保护区总面积419154.73公顷,每年产量为5万公斤。

八. 内蒙古 鄂尔多斯 达拉特旗 普氏原羚

1875年,俄国著名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了这一中国特有的动物,但一直误认为是藏原羚,直到13年后方才正式命名为“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和黄羊差不多大小,与其它羚羊不同的是它的角内弯,臀部长着白色的毛。

如今这一我国独有的羚羊,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数量最少,分布范围最窄的羚羊类,比大熊猫、藏羚羊更加濒危。

九. 内蒙古 鄂尔多斯 杭锦旗 荞面碗坨

荞面碗坨

制作荞面碗坨的原料是荞面。荞面放在碗里蒸熟,外形呈坨状,故叫碗坨。

荞面碗坨,是比较讲究的一种食品,既卫生,又适应时令。沙区的夏天,气候非常燥热,挥汗劳动了一天的农民回到家中,凉阴阴地吃上一、两碗荞面碗坨,顿觉消暑解渴。

十. 内蒙古 鄂尔多斯 鄂托克旗 鄂托克旗螺旋藻

鄂托克旗螺旋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鄂托克旗的察汗淖尔湖、非洲的乍得湖、墨西哥的塔斯可可湖,由于PH值在9.0以上,被列为世界三大生长螺旋藻藻种的天然碱湖。1996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乔辰带领螺旋藻课题组对鄂尔多斯沙区碱湖进行考察,意外地在鄂托克旗的察汗淖尔碱湖发现了天然钝顶螺旋藻。由于察汗淖尔湖的螺旋藻种富含22碳6烯酸—俗称“脑黄金”,名冠世界三大螺旋藻湖之首。2003年,鄂托克旗开始试养螺旋藻以来,至2007年,鄂托克旗达到年产螺旋藻700多吨,到了2008年,螺旋藻产业已经发展成为鄂托克旗的一大支柱产业,每年高达750吨的螺旋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4,该旗成为了世界螺旋藻主要的供应基地。

1996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乔辰带领螺旋藻课题组对鄂尔多斯沙区碱湖进行考察,意外地在鄂托克旗的察汗淖尔碱湖发现了天然钝顶螺旋藻(螺旋藻分为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相比较,极大螺旋藻藻丝更长,螺距更宽,但从营养成分来说,钝顶螺旋藻的营养成分更高更易与吸收,所以国际上都食用钝顶螺旋藻)。中国螺旋藻产业之父胡鸿钧教授给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题词是“察汗淖尔碱湖,中国螺旋藻的故乡”“中国螺旋藻产业的希望”。从2003年以来,鄂托克旗依托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采取招商引资和鼓励本土企业自主发展的方式,积极发展螺旋藻产业。2009年,在经过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根据我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天然碱资源和优质水源等优势,提出打造“世界藻都”的战略构想,并在2009年着手规划建设螺旋藻产业园区,计划通过3-5年的时间打造“中国藻都”。

地域范围

鄂托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地处东经106°41′—108°54′,北纬38°18′—40°11′之间。东邻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西连宁夏陶乐县并隔黄河与石嘴山市和阿拉善盟相望,南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和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西北界乌海市,是鄂尔多斯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旗南北长209公里,东西宽188公里,总面积2.1 万平方公里。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鄂托克旗螺旋藻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区,产业园区位于鄂托克旗哈马太嘎查境内,保护范围位于北纬39°09′06〞—39°05′11〞,东经108°01′25〞—108°01′34〞之间。区域生产面积1612公顷,产量达3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鄂托克旗螺旋藻是一类低等植物,属于蓝藻门,颤藻科。蓝藻的细胞结构原始,且非常简单,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作用,距今已有35亿年。生长于水体中,呈蓝绿色或墨绿色,在显微镜下可见其形态为螺旋丝状,故而得名。 2、内在品质指标:鄂托克旗螺旋藻是优秀的纯天然蛋白质食品源,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含有特有的藻蓝蛋白和螺旋藻多糖,且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维生素K等,并含锌、铁、钾、钙、镁、磷、硒、碘等微量元素,含有大量的γ-亚麻酸。螺旋藻中脂肪含量只有5%,且不含胆固醇,可使人体在补充必要蛋白时避免摄入过多热量。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功效。 3、安全要求:鄂托克旗螺旋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用螺旋藻粉国家标准》。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用螺旋藻粉国家标准。 4、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还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销售包装应符合GB/T17109的有关规定,所有包装材料均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所有包装应牢固,不泄露。 5、储存:成品不得露天堆放。成品仓库必须清洁、干燥、通风,无鼠害。成品不得与有毒有害、腐败变质、有不良气味的物品同时存放。运输、贮藏过程符合NY/T5190-2002的规定。堆放装卸:螺旋藻在堆放和装卸时要文明操作,运输工具要求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凡装过化肥、农药有害化学物品车厢舱位必须经充分清扫、冲洗后方可装运。运输过程中严禁烈日曝晒、雨淋,注意防潮、防热。保证批次分明,堆码整齐,环境清洁。

鄂尔多斯有什么特产便于携带的鄂尔多斯有哪些可以带走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