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是哪个省特产 陈皮是新会的特产还是佛山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1 05:50:16

一. 江西省 吉安 新干县 三湖陈皮

三湖陈皮是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三湖镇的。“三湖陈皮”,是新干祖先培育的道地药材珍品,闻名海内外。

三湖陈皮驰名中外。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的果皮,其主要含有挥发油。陈皮味苦、辛,性温,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所以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主治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是一味常用中药。

二.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司前夜鱼

司前夜鱼

“司前夜鱼”当然来自司前,且是从司前那些家养的池塘里捞上来的鳙鱼,非商品饲料喂养,健硕肥美,一般每条一公斤左右。至于这“司前夜鱼”的做法,虽然看似简单,但也有诸多讲究,如:不用煤气而用木柴烧火,这样既有农村风味,又弥漫着一丝甘香;油料要用土方法炸出来的正宗花生油,保持无杂物,吃多少都不会腻;在放入锅之前,要把鱼切成块,一是好入味,二是可以熟得均匀;在火候上,先用慢火煮,在刚熟的一瞬间就要赶快起锅,等等。

吃着这鲜嫩无比而腥味全无的“司前夜鱼”,人生之最惬意事也莫过如此吧?

三.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柿饼蒂苦瓜

新会杜阮镇的柿饼蒂苦瓜(又称雷公凿),果型短,蒂部宽园、果尖似凿子,色绿如翡翠,肉厚脆口,一年三季种植,以秋季品质最好,出口港澳,只要亮出“杜阮秋”的牌子,不少人慕名抢购

( 新会)

四.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白沙茅龙笔

   茅龙笔是新会著名,五百年来一直都有生产,畅销全国各地,在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其发明者是广东大儒陈白沙先生。白沙先生用新会圭峰山上的白茅制成茅龙笔,写出来的书法生辣野趣,刚劲有力,在当时蜚声全国,影响深远,有“岭南一人”之誉。白沙先生对自己创造的茅龙笔感情甚深,尊称为“茅君”。在他的诗中有赞茅龙笔之神奇的诗句:“茅君稍用事,入手称神工”。他晚年病中不能用茅龙笔写字了,概叹曰:“长楫谢茅君,安静以待终。”白沙先生现留下来的书法书迹很多,如《慈元庙碑》(石刻行书)、《“忍”字赞》(木刻行书)、《种萆麻》(纸本手卷,行草书)等。

   《广东新语》有“茅笔”条载:“白沙喜用茅笔,所居圭峰,其茅多生石上,色白而劲,以茅心束缚为笔,作字多朴野之致。”据传说,白沙先生在圭峰山讲学时,“山居苦无笔”。那年秋天的一个傍晚,他坐在圭峰山玉台寺前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看书。忽见石头上一片白茅长得葱茏可爱,便伸手想折一株,却花了很大气力才折断。他细看那靠近茅根的断口,露出一束柔软而富有弹力的白毛,竟与写字的毛笔十分相似。他心中大喜,立即摘了一把白茅回家,第二天拿出来晒干,用木棰轻轻砸烂,又放在蚬灰水里浸了几个时辰,去囊后再晒干,扎成了一束做成笔。他用茅笔蘸上墨水,吸墨饱满;他写了一个“笔”字,笔划硬朗,飞白生动,还带有刚阳之气。白沙先生高兴极了,就美其名曰“茅龙笔”。此后,白沙先生用茅龙笔独创茅龙书法,闻名海内外。


陈献章 (1428~1500)陈献章(1428--1500) 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人,后迁江门的白沙村,故世人多称之为陈白沙。 初受学于吴与弼。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他的著作後被汇编为《白沙子全集》。 陈献章是岭南最负盛名的理学家和诗人,同是一位独出新裁,敢于创造的书家。他的书法在岭南书坛最富有特色,名气也最大。他善书束茅代笔,晚年专用,自成一家...... 详细>>>

五.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围垦芋头

新会围垦芋头--江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

芋头又称芋、芋艿,天南星科植物的地下球茎,形状、肉质因品种而异,通常食用的为小芋头。多年生块茎植物,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叶片盾形,叶柄长而肥大,绿色或紫红色;植株基部形成短缩茎,逐渐累积养分肥大成肉质球茎,称为“芋头”或“母芋”,球形、卵形、椭圆形或块状等。母芋每节都有一个脑芽,但以中下部节位的腋芽活动力最强,发生第一次分蘖,形成小的球茎称为“子芋”,再从子芋发生“孙芋”,在适宜条件下,可形成曾孙或玄孙芋等。

六.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甜橙

新会甜橙,皮色金黄,呈日字形,底部有圆圈,果汁丰富,味同蜂蜜,芬芳可口。

新会甜橙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原主产于环城区东甲乡,故又称“东甲甜橙”,而东甲又以庙地围所产为最上品。新会橙正品原产地的东甲村委会,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民风纯朴。早在2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甜橙。

新会甜橙分溜橙,滑身仔两种,以底部有直径约分半大小的圆圈纹为正种。滑身仔的个体园滑。溜橙又有全溜、半溜、暗溜之分,果皮有纹沟如溜,自蒂部直通至底部者为全溜,通至中部者为半溜,纹沟隐约者为暗溜,以全溜橙为最佳。其中以老树新产为贵,老树橙的圈深而溜纹浅,皮薄而粗糙,个子较小,但糖凝肉爽,香烈无核,用刀切开,果汁不流,垫纸无湿印,称为果中珍品。甜橙含有多种维生素,橙汁能润肺健胃,花可酿酒,核可调制“五核散”,橙皮晒干煎汤能治热病,还能制成“抗坏血酸”。

新会甜橙,皮色金黄,呈日字形,底部有圆圈,果汁丰富,味同蜂蜜,芬芳可口。清乾隆时胡金竹所著书中就有“凡果未熟皆酸,独新会甜橙未熟先甜。”故岭南佳果中。以新会甜橙与增城挂绿为最有名,封建帝王把这两种水果列为“贡品”,早已远销国内外,全国十大良种之一。

新会甜橙:为无酸橙类优良品种。

品种有三大类:

(1)滑身仔橙,囊瓣汁胞柔软多汁,味极甜,清香。

(2)柳橙,汁胞脆,汁液中等,味浓甜香。

(3)酸橙,甜橙中含酸量较多的一类,油胞较粗,果肉汁多,有香味。

新会甜橙栽培历史悠久,元代初期生产已相当兴旺。

历史上一直列为贡品。

七.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鳙鱼三味

鳙鱼三味

当地有著名的“鳙鱼三味”(鳙鱼俗称大头鱼,当地人又称崇鱼)。所谓的“三味”,就是把鳙鱼的各个部位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方法烹调,鱼头用姜葱和豉汁蒸煮,味道鲜美;鱼骨和鱼腩用姜蒜煮,原汁原味;其它鱼肉就做成鱼羹,当地人称鱼茸粥,口感香滑。

八. 广东省 佛山 高明 陈皮烤鹅掌

陈皮烤鹅掌,是佛山特级厨师车鉴将其祖父车腾信制御厨的“金银鹅掌”和其父车谓创制的“绉纱鹅掌”,经过研究改为烤法加工而成。保留了形似绉纱、焓中带爽的特色,又具有骨焓肉滑、味美鲜香的特点。

九.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大叶年桔

新会大叶年桔又名“铜锣底”,因其果实顶部有微凹陷的圆圈而得名,是新会著名的土。果形扁大,平均单果重55-60克,有成球结果的习性。其果皮橙黄色,果肉无渣,甜中带酸,桔味浓厚,春节期间成熟,是传统的应节佳果。

十.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锦壳荔枝

 锦壳荔枝是新会特有的名优荔枝品种,主产沙堆、七堡等镇,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果扁心形或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5克。果皮厚韧,色鲜红,缝合线明显,龟裂片突起刺手。果肉乳白色,肉质爽脆,清甜带花香。其核有大有小,小核率约占60%。可食部分约占72.4%,含可溶性固形物20.13%。

陈皮是新会的特产还是佛山的特产新会陈皮特产在哪里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