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有什么特产可以带走 花溪区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8 19:05:56

一.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花溪白鹅

花溪清秀脱俗的山水之中生长着一种纤尘不染的白鹅,华丽而雍容,形美而味佳。当地人取泉水烹之、药料煲之、火锅烫之,但闻:“鹅肉飘香花溪区,未酒醇清琼林宴”。著名书法家徐康建题词赞曰:“花溪清明洹溢香,呆鹅美味客复来”。

最好是临花溪而食清汤鹅。吃时以贵州特色浓厚的煳辣椒为佐料,再用老卤汁卤制的鹅头、掌、翅下酒(花溪自产的米酒当是不二之选),还有别处难得吃到的米豆腐与时蔬杂陈,随烫随吃──想想吧,这是多么令人艳羡的一餐:满眼的青山绿水,满口的清冽甘香。吃完后浑身暖暖的在花溪清汤鹅馆一条街上散个步,看食客川流不息,鹅馆家家爆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既然就在贵阳,也该尝尝农家的其他菜:大十字附近的豆花鸡火锅、白云区的肉饼鸡、黔灵公园的白果圣泉鸡、兴关路的青椒童子鸡,在发愁吃什么好的冬天傍晚,这些美食应该会很适合啊。

环境指数:★★★★

依山傍水,清澈的池水、特色的小街,即使到这里不想去逛公园,就到公园门口的小路上散散步,懒懒地吃点小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蛮好的。

美味指数:★★★★

不品尝一下这里的清汤鹅绝对是白来一趟,光是那雾气缭绕的店堂中洋溢的浓汤鲜香,就让人食指大动。

价格指数:★★★

较实惠。通常一家四口100元就可搞定。

便利指数:★★★

到花溪的路线不管是自驾还是坐郊区车,贵阳人都很熟悉了。唯一有点心烦的就是愈来愈严重的堵车会略为影响一下情绪。

二.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黄焖野兔

野兔是一种高蛋白的营养菜肴,黄焖野兔是黔味中一种受欢迎的菜。其制作方法是将野兔剥皮剖腹除去内脏以后,把肉切成一寸见方的方块,用清水泡一小时,放入开水锅里去其血水或用酒去其野腥味,滤其水放入油锅略炒一下,将盐、酱油、冰糖、葱、姜等佐料和肉汤一起下锅烧沸,再移到小火上焖烧两小时,使兔肉软爬,拣出姜、葱。,把肉放入盘中,再将锅内的汁放在大火上烧,使汤汁浓缩,加上味精淋到兔肉块上即可。( 贵阳)

三.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青岩状元蹄

贵州人制作美食喜欢用蘸水,而这蘸水做起来也非常有考究,比如,素材搭配红油辣椒蘸水,而荤菜就要搭配素蘸水了。青岩状元蹄就是一道必须搭配素辣椒蘸水的美食。

话说清代光绪年间,贵阳花溪青岩镇人赵以炯为赶京考而秉烛夜读,一日忽觉肚中饥饿,便走到北门街一夜市食摊,点上两盘卤猪脚作消夜,食后赞不绝口。摊主便道:“少爷,‘蹄’与‘题’同音,您吃了这猪蹄,定能金榜题名。”赵听后大笑,不以为然。不日进京赴考,竟果真金榜题名,成为贵州省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此后,这青岩卤猪脚便被名为“状元蹄”,成为当地名食,成了古镇的一大美食,并流传至今。吃过的人都说:即使不想当状元,也要尝一尝这状元蹄!

如今,到青岩古镇旅游的人们,很少有人抵挡得住状元蹄的吸引。一只只酱红色的猪蹄被当地人家摆放在门前的商铺柜的盘子里,卤香味满街飘散。进店坐下,点上一只,就着蘸水,你才晓得什么叫做肥而不腻、糯香滋润。

青岩古镇的家家户户都会做状元蹄,所以制作方法不算是秘籍,大家都可试一试:首先,将八角、山奈、小茴香、甘草等香料用白纱布包扎好,投入清汤锅内。取净锅上火放油,下冰糖炒制糖色,再将糖色、酱油、盐、料酒、姜块、大葱、味精、冰糖等放入清汤中制成卤水;其次,用喷灯燎去猪脚表皮绒毛,使皮焦黄,在水中浸泡刮洗干净,斩成两块,入沸水汆透捞起,投入卤水锅内,用大火烧沸后改用小火使卤水微沸,1火温煨精心卤制约三、四小时后,美味的状元蹄便可以直接装盘了。

制作青岩状元蹄的蘸水没有太多秘方,但是得麻烦你去一趟青岩,因为其中重要的一味——双花醋,只能在青岩古镇买得到。当然,贵阳的一些超市也有售,但是如果你是外地人,那就非得来古镇。有了双花醋,这蘸水也就好做了——在碗内放入手工胡辣椒面、葱花、姜末、盐、味精等,再倒入双花醋和酱油,混合拌匀即可。

蘸着作料,一只只红润饱满,油光闪亮、香醇甘厚的卤汁猪蹄就这样被你瓦解成一粒粒猪骨,在双花醋的陪伴下,一段美好的时光就这样停歇在古镇上。(王璐)

四.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刺绣与挑花

刺绣与挑花,是贵阳传统民族工艺,具有各少数民族的风格特色:布依族的清秀、苗族的绚丽、水族的素雅、侗族的明快┄┄以苗族的刺绣最为典型,图案多取材于自然景物,色彩丰富,针法精巧,美观大方,充满民族气息。 挑花是根据底纹布上的经纬线设计图案的装饰艺术,多为几何图案,构图严谨,富于节奏。市郊花溪的苗族挑花以工艺精致著称,且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色彩、构图上更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要求。 中外游客的欢迎。( 贵阳)

五.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羊艾小叶苦丁茶

羊艾小叶苦丁茶

羊艾小叶苦丁茶是新创特种茶,创制于2000年,产于贵州省羊艾茶场。

小叶苦丁茶的加工,目前国家尚未制订一套系统的工艺标准,羊艾茶场小叶苦丁茶的工艺一般为“采摘―推凉―杀青―揉捻―初烘做形―干燥―精选―审评定级―包装”。袋泡茶工艺为“原料验收―分类整理―打碎―审评―拼配―装袋―成箱”。

贵州省羊艾茶场建于 1952年,系贵州省茶叶自营进出口企业,位于贵阳市西南郊区,距贵阳市中心仅40公里。她东邻贵阳市磊庄机场,湖潮、马场两个火车站分别位于茶场北面和西面,滇黔公路穿场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羊艾茶场片区属于黔中丘陵茶区,该片区有着悠久的茶园种植及名优茶生产历史。 茶场占地面积二万余亩,其中茶园近万亩,可耕作土地面积 12650亩,均分布在低山浅丘的台地缓坡上,境内海拔1300米左右,土壤多为第四纪粘质酸性黄壤,年降雨量1200-1300毫米,年均温14.2℃,昼夜温差3-13℃,空气较湿润。茶场周围山峦起伏、苍绿葱翠,常年云雾缭绕,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

六.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鸡丝面

鸡丝面是近年来在开水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事先把清炖好的鸡肉切成1寸长肉丝,放在煮好的鸡蛋面上,再添置葱、姜、芫荽、水豆腐、黄豆、脆哨等淋上酱油、香辣椒而成,是早餐、夜宵的首选之品。( 贵阳)

七.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羊艾毛峰

羊艾毛峰系新创特种名茶,属绿茶类,产于贵州省羊艾茶场。

羊艾茶场茶树品种是滇北“十里香”早芽中小叶型群体品种,比周边茶树品种的春季开园约提前八天。该品种新梢叶背茸毛较密,所制干茶银毫毕露,为外形增添无限美感。

羊艾毛峰加工技术讲究,做工要求精细。每年清明节前后,选采幼嫩初展的一芽一叶为原料,先薄摊簸箕内自然萎凋,待失水约 15% 后再进行加工。羊艾毛峰的手工加工工序分杀青、揉捻、初烘、足干等。杀青温度约 140 ℃,杀到将要成熟时,温度下降到 100 ℃ -110 ℃,开始做青,用抓带手法掌握茶条,锅底茶尽量捞净。待炒至八成干时即起锅,趁热轻揉,动作要轻要慢,以保峰、保毫、保绿。揉好的茶条即可进行初干,温度为 70 ℃。烘到九成干时,温度要降到 60 ℃,低温慢烘,烘到足干。下烘后稍作摊放,然后进行拣剔,除去茶中杂物即可封包贮藏。羊艾毛峰的机械加工分摊青、杀青、揉捻、初烘做形、足干等工序。

羊艾毛峰外形细嫩匀整,条索紧结卷曲,银毫满披,锋苗毕露;色泽鲜活,含绿欲滴;内质清香馥郁,滋味清纯鲜爽,汤色、叶底嫩绿匀亮,鲜嫩如生。羊艾毛峰的质、形、神均优,色、香、味、形独特,堪称茶中珍品。

羊艾毛峰茶对人体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由于茶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等物质,能有助于调节全身生理机能,能降血糖、血脂,预防血管硬化,增强人体排毒及体外抗癌作用等。该茶含有丰富的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富含硒(Se)、锶(Sr)等,这些元素与有机化合物结合,更有利于人体充分吸收。

该茶在1975年以后销往香港、澳门、日本、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客户欢迎。近年来,羊艾毛峰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北京等地销售势头良好,为广大消费所喜爱。

自1998年以来,羊艾茶场有计划地以每年300亩的速度发展良种茶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羊艾毛峰在质量和产量将再上一个新台阶。1997年以前,羊艾毛峰主要是按计划少量生产,其产量徘徊在3000kg 左右。近几年来,茶场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名茶的生产力度,提高了名茶生产规模和总体效益。2001年羊艾毛峰产销量近17000kg,2002年羊艾毛峰产销量近25000kg。2003年茶场在毛峰茶的原料及加工基础上,对名优茶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新创外形更为卷曲的羊艾碧绿春茶,二者合计产销售达30000kg,茶场计划在2005年实现羊艾毛峰(含碧绿春茶)产量40-45吨。

产品荣誉:

▲1960年创制羊艾毛峰;

▲1984年被评为贵州省地方四大名茶之一;

▲1986.10商业部授予“全国名茶”;

▲1988.3贵州省人民0授予“地方名茶”;

▲1988.12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2000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安全优质承诺食品”;

▲2001.6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茶叶分会授予“贵州省名优茶”;

▲2001.8贵阳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授予“贵阳旅游特色商品”;

▲2003.11贵州省食品工业办公室授予“食品工业著名品牌”;

▲2004.11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认定;

▲2004.12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茶叶分会授予“茶叶行业著名品牌”;

▲2005.5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茶叶分会授予“贵州十大名茶”;

▲2005.11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三绿工程放心茶推荐品牌”;

▲2007.12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贵州省名牌产品”。

八.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刺梨糕

刺梨糕

刺梨糕

配料:葡萄糖浆、刺梨汁、白糖、海藻提取物、柠檬酸、糯米纸、山梨酸锌。

九.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青岩玫瑰糖

原名“麻片糖”。据说最早的玫瑰糖是在1874年,青岩人用玫瑰花、红砂糖、糯米、小麦、芝麻、核桃仁、红砂糖制成条状或块状,闻着芳香,吃着酥脆。5元一斤,吃后唇齿留香。还有一种玫瑰花酱,用风干的玫瑰花瓣做成,可以和蜂蜜一起泡水喝,也带着淡淡的玫瑰甜香。黄老伯家的比较出名。

十.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天麻酒

产于贵阳市花溪区等地。此酒以贵州名贵中药材一天麻为主要原料,根据经典配方,用花溪产糯米浸提而成,属低度保健饮料酒,具有补脑明目,增强记忆之功效。天麻酒畅销省内外,供不应求,并远销东南亚和西欧各国,享有极高的评价和声誉。( 贵阳)
花溪土特产送人在哪买宁波可以带走的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