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镇江特产有哪些 江苏镇江十大著名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9 20:57:34

一. 江苏省 镇江 京口区 镇江肴肉

“镇江肴肉”又名“水晶肴肉”,亦叫“水晶肴蹄”,是驰名中外的镇江名菜。

相传三百多年前,镇江酒海街有一家夫妻酒店。一天店主买回四只猪蹄,准备过几天再食用,因天然怕变质,便用盐腌制。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妻子会误把为父亲做鞭炮所买的一包硝当作了精盐。直到第二天妻子找硝准备做鞭炮时才发觉,连忙揭开腌缸一看,只见蹄子不但肉质未变,反而肉板结实,色泽红润,蹄皮呈白色。为了去除硝的味道,他一连用清水浸泡了多次,再经开水锅中焯水,用清水漂洗。接着入锅加葱姜、花椒、桂皮、茴香、清水焖煮。店主夫妇本想用高温煮熟解其毒味,没想到一个多钟头后锅中却散发出一股极为诱人的香味。“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恰巧路过此地,也被香味吸引止步。于是他变成一个白发老人来到小酒店门口敲门。店门一开,香味立刻飘到街上。众人前来询问,店主妻子一边捞出猪蹄,一边实话对大家说:“这蹄膀错放了硝,不能吃。”但那位白发老人把四只猪蹄全部买下,并当即在店里吃了起来。由于滋味极佳,越吃越香,结果一连吃了三只半才罢休。等这老头一走,人们才知道他是张果老。店主和在场的人把剩下的半只蹄膀一尝,都觉得滋味异常鲜美。此后,该店就用此法制做“硝肉”,不久就远近闻名。后来店主考虑到“硝肉”二字不雅,方才改为“肴肉”。从此,“肴肉”一直名扬中外。

镇江肴肉,原称“硝肉”。传说,古时镇江酒海街酒店的小二,误把硝当盐腌猪蹄膀,烧煮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香味浓郁,食味醇厚。后来,人们嫌“硝肉”一名不雅,改为“水晶肴肉”,流传至今,成为镇江的传统名产。

三百多年来,镇江水晶肴肉一直盛名不衰,驰誉南北,并有新的发展。如按照肴蹄的不同部位,可切成多种肴蹄块:前蹄上的部分老爪肉,切成片形,状如眼镜,其筋纤柔软,味美鲜香,叫“眼镜肴”;前蹄旁边的肉,弯如玉带形,叫“玉带钩肴”;前蹄上的老爪肉,肥瘦兼有,清香柔嫩,叫“三角棱肴”;后蹄上的一块连同一根细骨的净瘦肉,叫做“添灯棒肴”,其肉质嫩香酥,最为食精肉者喜爱。

肴肉虽是凉菜,但非同于一般熏腊之类。它精肉绯红,虽凉但酥嫩易化,食不塞牙;肥肉去脂,食之不腻;胶冻透明晶亮,柔韧不拗口,不肥不腻。此菜爽口开胃,色雅味佳,颇振食欲。若配上姜丝,略加香醋,更有一番滋味。喝早茶若配以镇江肴肉,茶香肉美,在久饫甘肥之后,得此茹之,舌感为之一振,另历一番佳境,更令人感到口福不浅。

二. 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镇江酱菜

产地:中国江苏镇江。 品种:镇江“金山”牌罐头酱菜有乳黄瓜、什锦菜、萝卜头、香菜芯、嫩姜、辣油香菜芯、糖醋 蒜头、糖醋萝卜、糖醋芽姜、宝塔菜、甜瓜等10多个品种。工艺:镇江罐头酱菜的生产须经三道主要工序:一是盐腌。把适时收购回的、规格统一的蔬菜及 时盐腌,用盐量要适当,使蔬菜保持脆嫩。二是酱制,经过盐腌之后,要脱清蔬菜中的盐 卤,选用优质甜面酱浸渍,时间的长短可根据不同季节和蔬菜具体情况而定,使之保持鲜 甜,并带有酱香味。三是装罐,做好的酱菜经过杀菌、装罐严密封口,检验合格,方可出厂上市。 特点:味道鲜美,便于携带,易于贮存。( 镇江)

三. 江苏省 镇江市 润州区 蟹黄汤包

镇江蟹黄汤包,俗称蟹包,以皮薄、汤多、馅饱、味鲜而成为镇江的传统名点。相传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不但在沪宁线上素负盛名,而且驰名中外。清嘉庆年间林兰痴诗句“到口难吞味易尝,团团一个最包藏”,写出了蟹黄汤包内藏热汤,“到口难吞”的特点。这种汤包以蟹油、猪肉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加工制成的。它具有体积小外型美,放在笼里像座钟,夹在筷子上像灯笼,皮薄。汤多。馅足。味鲜等特点。食时佐以镇江香醋与姜丝,不但口味更美,且能去寒解腻。

四. 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镇江糖醋萝卜

产地:中国江苏镇江。 工艺:把薄皮细嫩白萝卜洗干净,晾干,纵切两瓣。逐层装入缸内,均匀地撒上盐,底层少撒,上层多撒,满缸后,盖上竹篾盖与竹木棍,上压石块。2-3天后,每天翻缸两次。每20斤鲜萝卜出咸萝卜。将腌好的萝卜切成0.5-0.7厘米厚的薄片,浸泡4-5小时,中间换水两次。然后装包压榨,榨出相当于浸泡后萝卜片重量40%的水分,置阳光下曝晒3天,每天翻动2-3次。每20斤压榨后的萝卜片可晒成2斤萝卜干。然后将晒好的萝卜干装入坛中(不要装得过满,以便浇灌糖醋液)。然后按每20斤萝卜干,用盐300克、白糖600克、糖精6克配料。先将醋煮沸,放入白糖和糖精,搅拌均匀,晾至400C时,慢慢灌入坛中。用油纸扎封坛口,再涂上猪血与石灰调和的血料。1周后即成。 特点:它看起来色泽鲜艳,吃起来甜脆可口。( 镇江)

五. 陕西省 榆林 榆阳区 陕西甘草

甘草,因味甘甜而得名。别名甜草、甜根子、粉甘草、生甘草等。古医书中名称更是各异,《名医别录》中称为蜜甘、蜜草、露草、国老。《记事珠》中叫它灵通。诸名中均与甘草其味有关。何以又名“国老”呢?南朝医学家陶弘景曰:“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而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也”。甄权云:“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可见,古代一些医学家十分推崇甘草,尊为“国老”、“帝师”。甘草之名,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第一部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始有记载,并将其列为药中“上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将甘草列为“草部”之首。由此可知,甘草入药已有悠久的历史,且为常用要药。药谚云:“十方九甘草”。甘草是中医处方中广泛应用的一味中药。

据测定,甘草含甘草酸10%左右,还含有甘露醇、葡萄糖等多种成分。由于甘草糖的甜度高于蔗糖50倍,甘草真是名副其实的“甜草”。

六.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三叶咸秧草

秧草,又名金花菜、南苜蓿、草头等,是扬中市(全国生态示范区)长期大量栽种的一种蔬菜,秋冬季生长,天然无虫害,整个生长过程无须施农药化肥,无污染,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据明《本草纲目》载秧草可“洗去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诸恶毒……可久食,利五脏”,经现代营养分析证明其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是医药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奇高的稀有蔬菜。



扬中人对秧草怀着特殊的感情,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秧草是“救命草”。由于季节性强,田里的秧草又总是吃不了,母亲们自发腌制的咸秧草,就成为扬中独具风格的特色小菜,一年到吃到头,或拌黄豆、或放花生米,或是蚕豆瓣,每家的口味都会不一样,关于秧草的记忆是伴随着母亲的白头发一天天地根植在扬中人的感情里的。



其制作技法特别讲究:秧草不能晒得太干,可保持一定水分,按一定比例加盐,施以泡菜做法.这种腌制在陶罐里结结实实的咸秧草,由于隔绝空气,发酵后能产生多种氨基酸,故味道特别鲜美。经腌制而成的咸秧草是一直在扬中民间广泛流传的美味小菜,是扬中传统的土,三叶“咸秧草”其味鲜香脆嫩,清香味美、方便易食,是居家佐餐、馈赠亲友的上好选择。

七. 陕西省 宝鸡 陈仓区 陕西锅盔馍

锅盔馍是关中独特的风味小吃。制作时先把面发酵好,擀成一个大蒲团形状,放在锅里先用大火上色,后用温火慢慢烤。烤熟后端出来,象一个大锅盖子,又厚又圆人吃时用手一块一块的掰。

八.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九.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扬中江虾

扬中江虾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扬中江虾是江苏镇江扬中市的。

扬中江虾

扬中市渔业协会

11946911

虾(活的)

十.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红烧河豚

原料:养殖河豚、净五花肉块、河蚌、鲜笋片、虾籽、葱结、姜片、绍酒、酱油、绵白糖、精盐、熟猪油、精制膏汤。

制作:将河豚眼睛、内脏、鳃全部去净,血水严格漂洗净至清为止。炒锅上火烧热,入油、葱结、姜片煸香,入河豚、五花肉、鲜笋片煸透后烹绍酒,入酱油、绵白糖,加入河蚌、火腿、蟹黄油、母鸡、五花肉吊制的膏汤,入虾籽、精盐,大火煮沸,小火焖透后收稠汤汁装盘。

特点:哧鲜甜,肉肥嫩,汁浓醇。

江苏镇江特产排名前十名镇江十大特产有30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