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特产腊鹅 腊鹅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8 07:37:16

一.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腊鹅

腊鹅是永平县传统的名优,主产于曲硐镇的回族村寨。以味道鲜美、清香醇和而著称。是永平的回族群众积累长期的经验创造出来的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风味。也是当地回族群众用来招待亲朋好友和远道贵宾的首选名菜。

居住在永平县境内的回族群众,几乎家家都有养鹅的传统。少则三五只,多则上百只。每到秋末冬初,便把成年鹅由放养改为笼养,使其不能再随意地展翅活动。用开水合玉米面,揉捏成一个个小圆丸,放在甄子里蒸熟后进行填喂,俗称“塞鹅”。一般20多天后,将鹅育肥至近10公斤,便可宰杀。宰杀之后,褪去鹅毛,除去内脏,然后晾干水汽,再由内往外抹上食盐、辣椒面、花椒粉以及其它必备的香料,然后压制成饼状,放到瓦盆中腌渍上三至四天,待配料渗入鹅肉,取出风干,即可收藏或食用。

肥鹅亦可宰杀后鲜食,其味道也极佳。鹅肝、鹅掌、鹅翅,比鹅肉更为鲜美,堪称待客佳肴。尤其是鹅肝,大则重达500多克,小的也在300多克以上,被回族同胞视为是招待贵客嘉宾的上品,其味道及所含营养成分,在各种动物肝脏中名列前茅。永平腊鹅的煮法颇有讲究,得先用砂锅将水烧沸,放入八角、桂皮、草果、茴香面等佐料,然后再将切成大块的鹅肉放进锅里,用文火慢慢地炖煮。切忌用武火猛煮,否则就会变成一锅油汤。并且炖煮时要不时地添加少量的冷水,不能让汤水滚沸,否则便会口感变异,香味不纯。待炖煮约一个小时后取出,切成小块即可食用。具有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肥而不腻的特点,堪称是桌面菜肴中的一绝。

二. 安徽省 六安 霍邱县 皖西麻黄鸡

皖西麻黄鸡是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的。“淮南麻黄鸡”风味独特,肉香味厚,氨基酸积累尤为丰富,母鸡口感细嫩醇厚是熬制母鸡汤的最佳品种,公鸡肉质劲道富含胶质为烧鸡公首选品种。

霍邱县位于美丽的皖西大别山西部境内,淮河中游南岸,四季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形成了适宜麻黄鸡生长的独特生态环境。

“淮南麻黄鸡”(原称“霍邱鸡”)是我国著名的肉蛋兼用型优质地方良种鸡,位列《国家种畜禽品种志名录》,因原产于淮河以南的丘陵地带而被命名“淮南麻黄鸡”。

该品种在特殊的生态环境和饲养条件下,经过长期闭锁繁衍而形成,具有青嘴、青脚、单冠直立、胸深背宽,躯体呈方形、体态匀称、体型中等、羽毛丰满,公鸡金红羽,母鸡麻黄羽的外貌特征。

“淮南麻黄鸡”风味独特,肉香味厚,氨基酸积累尤为丰富,母鸡口感细嫩醇厚是熬制母鸡汤的最佳品种,公鸡肉质劲道富含胶质为烧鸡公首选品种。鸡蛋个头中等均匀,蛋壳为粉红色,蛋清浓稠,蛋黄色深呈油性状,有着鲜美的土生蛋香味。

三. 安徽省 六安 霍山 皖西绿茶

皖西是安徽古老茶区之一,汉献帝建安早间(96-219)记有栽培。唐代的后形成商品,行销冀鲁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唐陆羽《茶经》中有寿州茶区的记载。历史名茶有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兰花、舒城珍眉等。新创名茶有:白霜雾毫、皖西早花、齐山翠眉等。

其中六安瓜片: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始源元朝,贡于明朝,明代徐光启《家政全书》中记载: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

四. 安徽省 六安 舒城 皖西鹅

地域范围

六安市,东到舒城县杭埠镇,南至霍山县太平畈乡,西濒金寨县沙河乡,北临寿县八公山乡。

五. 安徽省 六安 金安区 皖西大麻

皖西是全国麻类产区之一,六安大麻已有千年以上栽培历史,六安素有:“大麻故乡”之称。

六. 江西省 赣州 兴国县 腊鹅

腊禽是客家人特别喜爱的季节性(冬季)生产的传统食品。百丈泉腊鹅由上海食品研究所监制,选用纯天然放养的,被国家外贸协作会鉴定品味第一的兴国灰鹅为原料,秉承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经分割佐之以名贵香辛之料、食盐等配料48小时腌制整形烘干精选真空包装等工艺精制而成。它既有传统的腌腊风味,又有现代的流行口味,其色泽鲜亮、瘦肉厚实、肉质鲜嫩、醇香味美、营养丰富,经营养专家鉴定具有低胆固醇、低脂肪、高蛋白等特点,是首选的天然绿色食品。食用方法:可以采用切片清蒸、火锅、煲煮及加适量佐料小炒等食品方法。
安徽特产风干腊鹅排名第一安徽特产腊鹅皖西大白鹅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