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的特产黄粑 古蔺吃得不多的糍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5 22:42:35

一. 四川省 泸州市 古蔺县 古蔺肝苏

古蔺肝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古蔺肝苏产品中的肝苏颗粒,曾获四川省卫生厅优秀科技成果金奖;1997年该品种被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成方制剂十三册》;1988年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金奖;2001年被列入国家计委中药高薪技术产业化重点示范工程项目;1998年底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999年五月获《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证书》;2002年被四川省中医管理局列入全省唯一治疗肝病的重点推广科技成果。“古蔺肝苏”产品经广泛临床证明对防治各型肝炎均有显著疗效,上市十几年临床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报道,受到广大患者喜爱。

原料

古蔺肝苏的原料赶黄草为民间习用药材,最早载于《救荒本草》,现已载入《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第十三册》,归肝胆、脾和膀胱经,性平,味苦微辛。单用具有清热除湿、利胆退黄、健脾利尿消肿之功效。苗族民间有上千年的用药史,其制剂肝苏颗粒临床用于治疗肝病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古蔺肝苏的原料赶黄草,属古蔺县地道药材,又名扯根菜,为虎耳科植物扯根菜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乌蒙山区,其生长、成活与否对土壤、日照、气温、降水等条件均有严格的要求。古蔺县境内为暖温带和亚热带交替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山大沟深,坡谷纵横,海拔300-1843米,立体气候明显,“一年三四季,十里不同天”。年均气温17.6度,年降水量700-800厘米,无霜期300天以上。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等方面原因,使其中药材资源及其丰富,也是赶黄草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佳环境,因而使赶黄草成为古蔺县地道药材。全县71万多人口,共有11个民族,苗族为主要的少数民族。古蔺县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辗转战斗过的地方,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主要在古蔺县境内进行,属于革命老区。境内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当地人民素有种植药材的传统。

作用

“古蔺肝苏”具有降酶,保肝,退黄,健脾的功能,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乙型肝炎,也可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肝苏颗粒具有一定的抑制乙肝病毒DNA复制的作用。肝苏颗粒能有效降酶退黄,快速改善患者体征症状,停药后不易反弹,具有优良的远期疗效。经临床对照研究证实,肝苏颗粒对于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0.1%,治急性黄胆性肝炎临床痊愈率达86%,对小儿急性乙肝的临床痊愈率达90.48%,临床未见明显毒副反应。体外试验证明,赶黄草水提物对HBV DNA转染细胞系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有抑制作用,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在鸭乙型肝炎动物实验中,给药四周后,赶黄草水提物能使血清中DHBV DNA滴度总体水平显著降低或极显著降低,其抗病毒效果呈剂量相关性。通过肝苏颗粒治疗DEN-AAF诱导实验性大鼠肝癌前结节的研究,显示赶黄草提取物对DEN-AAF诱导发生的肝癌有显著的阻断和延缓发生的作用。

产地

产于乌蒙山区的四川古蔺县,是苗家人的神仙草,主要是在云贵川交界地段。

二.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赵老五黄粑

赵老五粑粑系西部传统悠久的民间副食品“黄粑”,口感清香,益气补血,风味独特。曾荣获毕节地区优质农产品奖和2003夜郎文化美食奖。

黄粑,又名黄糕粑,是贵州非常有名且颇有特色的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城里人爱吃黄粑,却苦于没有原料、工具,既然难以吃到,所以就把其归为小吃,是用来细细品尝的;在乡间,需要的原料和木甑倒是不缺,但又少有闲暇来做美食,所以一遇农闲,哪家做上一甑黄粑,便平添了几分节日般的喜庆。

说到黄粑的起源,还有个难以考证的小故事。时间一直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时的贵州,还被称作夜郎。据说那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当时正率兵平定孟获,在夜郎国与那黔中洞主作战。一日,蜀军正埋锅造饭,突然探子来报,说有蛮军临阵。诸葛亮一听,于是下令出战,没几下,便打退了黔国洞主的人马。也不知这诸葛军师是何用意,你说胜了就胜了吧,可他既不顾穷寇莫追的忌讳,也不顾这帮军士的饭还没吃,下令大军乘势穷追蛮军上百余里。这一追倒也没什么,可就急坏了这军中的火头军了,久等部队不归,可这煮着的豆汁儿和米饭不能浪费呀,本来就没带多少粮草,怎么办呢?诸葛军师一看这情形,只好命将士兵把未用的豆汁儿与米饭掺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内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馊。等大捷而归的士兵回营,这被豆汁儿掺和过的米饭已足足蒸煮近两日,又累又饿的士兵们急忙分食,谁料这米饭已成另一番模样,不但色泽黄润,而且味道甘甜香软,吃起来更有一番滋味,士兵们还以为是军师用来犒劳他们的美味,三下两下便让几甑佳馔见了底。碰巧劳军当地百姓遇到,见此物如此美味,也仿此手法制作,一千多年的世世代代延续下来,这不,贵州便又多了这么一道美味———黄粑。

因为蒸制好的黄粑色泽红亮且味甜,所以一直让人误以为黄粑中加入了大量的红糖以着色调味,其实不然,黄粑的黄润与香甜,完全就赖漫长蒸煮。混合了黄豆浆汁的糯米饭,在密闭的木甑中经过长时间的蒸煮和发酵,分解出大量的糖分,而糯米饭的色泽也由白变黄,同时也越发的香糯,黄粑也由此而得名,而这也是黄粑的最大特点——本色本味,包味皆由几出。本色本味是食的境界,也是做人的境界,这么看来,黄粑也算颇富性情的一道美食。

生在毕节,时时得此美味,真可称“幸”事;若旅经毕节,不能尝此美味,倒要当心成了“憾”事。

三. 四川省 泸州 古蔺县 郎泉牌郎酒

该产品系古蔺郎酒厂生产。是国家13个名酒之一。荣获金牌奖,郎酒属茅台酒型的酱香型白酒,因用古蔺独有的甘冽山泉“郎泉”酿酒勾兑而得名。郎酒与茅台同样工艺,2次投粮,8次加曲,7次取酒,出酒期为9个月,再于山洞封存3年,始分装问世。郎酒酱香醇厚,甘冽清爽,回味悠长,有自己的特色,又具有茅台酒的优点,人们都把它与茅台酒并称为姐妹酒。( 泸州)

四. 四川省 泸州 古蔺县 古蔺花卉

古蔺花卉种类繁多,木本花卉有茶花、杜鹃、桂花、紫荆、玫瑰、月季、海棠等;藤本花卉如金银花、蔷薇等;草本花卉种类繁多,芍药、牡丹、荷花、菊花等无不具备,其中尤以兰花在省内外颇有名气。兰花味香花异,有的如桂馥,有的似梅韵,浓郁凝聚,沁人心脾,被誉为王者之香。

古蔺兰花特色之一是产地广阔、品种繁多,有剑兰、四季兰、春兰、送春兰、蕙兰、台兰、虎头兰、套耳兰、硬叶兰、线叶兰、纹瓣兰、牟耳兰、金边兰、寒兰等数十种,一年四季,月月兰香。全国养兰权威专家来蔺视察,惊叹不己,称赞古蔺是产兰圣地。

古蔺兰花特色之二是花型多而秀美,有梅瓣、荷瓣、水仙瓣(其中又分素瓣、蝶花、复包花)、水晶头、水晶稿等;舌瓣有匙形、瓢形、鱼肚型;花姿有龙凤呈祥、金满堂、凤叶飞、凤冠、玉麒麟、弥勒佛、绿绒球、金荷鼎、双女图、巨龙、五彩衣、花仙子、绿宝荷、千手观音、红霞飞、醉美人、绿云、蕊蝶、蜀傲、红玉等21种。

古蔺兰花特色之三在于色彩多样,变化万千,红、黄、白、绿、黑各色俱备,红色中又 有朱红、鲜红、桃红、浸红、曙红之分,黄色有金黄、铁黄、芽黄、鹅黄、橘黄之别,复色花则有黄、兰、白、黑兼色。不少珍品均以色正名,比如以红色正名的就有马蹄红、太阳红、金鹅红、红玉、红霞飞等;以黄色正名的有大黄袍、皇冠、金荷鼎、醉妃、金满堂等;以白色正名的有花仙子、玉麒麟、玉蝶等;以绿色正名的有绿绒球、绿宝荷、翡翠冠等,可谓色彩斑烂,美不胜收。

兰花适应能力强,无论山崖、空谷、肥地、石峡、野外、凉台都能生长,它情性淡雅,四季花开,可以寂居空谷,可以合群花圃,受到人们的特别喜爱。在全国六届国际兰展中,我县兰花曾先后获金奖10个,银奖10个,铜奖16个,省、市兰展中获金奖25个,银奖38个,铜奖15个,从而蜚声国内外。专家称道古蔺兰草是“旷代奇花”、“川南一绝”。

五. 四川省 泸州 古蔺县 古蔺马羊

古蔺马羊被毛主要有两种颜色,一种为麻灰色,即每根毛纤维上段为黑色,下段为灰色,形成灰底显黑麻;另一种为褐黄色,即每根娇纵上段为黑色,下段为褐色,群众称为茶褐羊。一般腹部毛色较体躯毛色浅,母羊被毛较短,公羊被毛较长,在颈部、肩部、腹侧和四肢下端多为黑灰色的长毛。公、母羊大多数无角,形似马头。公羊外貌雄壮,体态矫健;母羊外形清秀,性情温驯。头部中等大,额微突,鼻梁平直,两耳向侧前方伸直,面部两侧各有一条白色毛带,俗称狸面。公、母羊均有胡须,颈下有肉铃的约占1/5;胸部深宽, 前胸发育良好,背部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尻部略斜,四肢较高,骨骼粗壮,姿式端正;体型近似砖块形。

马羊体格高大,周岁公羊平均体高52.2厘米,母羊平均53.2厘米,成年公羊体高平均67.0厘米,母羊平均58厘米。周岁公、母羊体高分别相当于成年公、母羊体高的77.9%和91.5%。公羔初生体重平均2.3±0.05公斤,母羔平均2.1±0.05公斤。公羔双月断奶重平均8.6±0.12公斤,母羔平均8.4±0.02公斤。周岁公羊平均体重25.3±1.52公斤,母羊平均27.0±.59公斤。成年公羊平均体重39.8±2.48公斤,母羊平均36.5±0.56 公斤。在周岁以内体重增长比较迅速,哺乳期间平均日增重,公羔为105克,母羔为 98克,从断奶到周岁平均日增重,公羔为55.6克,母羔为63.3克,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相当于成年公、母羊体重的63.5%和73.9%。

六. 四川省 泸州 古蔺县 郎酒

产地:中国四川古蔺。

历史:古蔺郎酒的正宗产地是古蔺县二郎滩镇,此镇地处赤水河中游,四周崇山峻岭。就在这高山深谷之中有一清泉流出,泉水清澈,味甜,人们称它为“郎泉”。因取郎泉之水酿酒,故名“郎酒”。古蔺郎酒已有100多年的酿造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末年, 当地百姓发现郎泉水适宜酿酒,开始以小曲酿制出小曲酒和香花酒,供应当地居民饮用。1932年,由小曲改用大曲酿酒,取名“四沙郎酒”,酒质尤佳。从此,郎酒的名 声越来越大,声誉也越来越高。 特点:其酒液清澈透明,酱香浓郁,醇厚净爽,入口舒适,甜香满口,回味悠长。

工艺:古蔺郎酒在酿造流程上,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采取分两次投料,反复发酵蒸馏,七次取酒,一次生产周期为9个月。每次取酒后,分次、分质贮存,封缸密闭,送入天 然岩洞中,待3年后,酒质香甜,再将各次酒勾兑调味,经过质量鉴定,合格后,方 可装瓶包装出厂。

生产厂家:中国四川古蔺郎酒厂。

奖项:1963年被评为四川省名酒;1979年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酒;1984年在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荣获金质奖。

七.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阁丫黄粑

大方阁丫黄粑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阁丫黄粑成品呈杏黄色或樱桃色,口感上乘,软糯绵韧,滋润甘甜,食之颇能体味生活之甜蜜。

黄粑,是每一个大方人都享用过的小吃,它象征着五谷丰登和合家团圆的吉祥之意。古老的方法是将粳米、糯米、大豆等磨成浆,经大火蒸、文火旱而制成,故俗称黄粑为“旱黄粑”。如今有机器可借仗,便只需将上述原料打制成粉,加水加糖揉和成团,用玉米叶包好蒸、旱即可。

大方黄粑之中,“阁丫黄粑”享誉最高,邻近各县皆闻其名。

阁丫驿系奢香所开九驿之一,现属东关乡。此地出沙水,其味甘凉,惟因是故,做出的黄粑口感上乘。成品呈杏黄色或樱桃色,软糯绵韧,滋润甘甜,食之颇能体味生活之甜蜜。相传黄粑就是驿使的主要食品之一,因为黄粑便于携带,久存不干。阁丫黄粑之所以闻名,就是奢香九驿成就它的。

八. 四川省 泸州 古蔺县 古蔺蜂蜜

古蔺蜂蜜是蜜蜂采集野生植物花蜜酿制而成,具有中药成分,稠如凝脂、味甜纯正,常饮用有强生健体的功效。

九. 四川省 泸州 古蔺县 古蔺赶黄草

古蔺赶黄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赶黄草为古蔺县道地药材,分布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乌蒙山麓原始森林。其生长、成活与否对土壤、日照、气温、降水等条件均有严格要求。赶黄草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效,是苗族民间治疗肝病的经验方,苗族人世代习用,称她为“神仙草”。现代研究表明赶黄草内含多种有效成份均对肝损伤具保护作用,能恢复肝脏功能,减低饮酒及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化,并对甲肝、乙肝、慢性活动性肝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古蔺赶黄草

古蔺县古蔺赶黄草技术推广协会

11513252

赶黄草(中药材)

十. 四川省 泸州 古蔺县 古蔺大曲

古蔺大曲,是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的著名,该品采用浓香型泥窖发酵、老窖续糟的生产工艺,具有“芳香农郁、清冽爽、醇甜适口、尾净味长”的独特风格。

泸州古蔺大曲,由四川省古蔺朗酒厂生产,1985年荣获四川省优质产品称号,此酒具有芳香浓郁、醇甜适口等特点,是收藏的佳品。古蔺大曲是四川省名牌产品,荣获四川省优质产品奖励,古蔺牌商标荣获四川组著名商标称号,产品质量先后通过中国方圆标志产品质量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可。古蔺大曲采用浓香型泥窖发酵、老窖续糟的生产工艺,具有“芳香农郁、清冽爽、醇甜适口、尾净味长”的独特风格。zfd

古蔺郎酒在酿造流程上,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采取分两次投料,反复发酵蒸馏,七次取酒,一次生产周期为9个月。每次取酒后,分次、分质贮存,封缸密闭,送入天然岩洞中,待3年后,酒质香甜,再将各次酒勾兑调味,经过质量鉴定,合格后,方可装瓶包装出厂。

古蔺特产小吃能带走的四川泸州特产黄粑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