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五大连池特产店在哪 哈尔滨土特产一条街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8 05:00:25

一.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巴彦 巴彦玉米

巴彦玉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巴彦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亚洲东北黑土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日照等优势,巴彦县的黑土地中所含有的玉米生长的元素比例均衡,天然降雨适中,促进了巴彦玉米独特品质的形成。

外在感官特征:玉米粒比较大,饱满,呈黄色,无杂色,扁圆型,椭圆直径为5-12mm,表面光滑。

内在品质指标:“巴彦玉米”脂肪含量3.5%以上,淀粉含量69%以上,氨基酸总量大于10%,其中谷氨酸含量大于2%,是非转基因玉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碘、硒、铁、钙、锌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每百克含钙大于8毫克、含锌大于1.5毫克。巴彦玉米按无公害农产品检验农药残留指标中有四项未检出,说明巴彦县玉米是安全的。

地域范围

产地范围:巴彦玉米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是将巴彦县境内3135.2平方公里区域划定为巴彦玉米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保护范围。境内耕地22.67万公顷划定为巴彦玉米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范围。2007年播种面积为10万公顷。

产地位置:巴彦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南,地处松嫩平原、松花江中游北岸,具体范围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5′53″-127°42′16″,北纬45°54′28″-46°40′18″。南与宾县隔江相望,西濒漂河与呼兰为邻,北依泥河与绥化、庆安交界,东临黄泥河及骆驼砬子山与木兰毗连。县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72.4公里,边界周长338公里,县城距哈市98公里。

产地地址:全县辖18个乡镇,巴彦玉米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在巴彦县内的18个行政乡镇,即巴彦镇、松花江乡、富江乡、巴彦港镇、西集镇、丰乐乡、兴隆镇、红光乡、万发镇、德祥乡、天增镇、山后乡、黑山镇、龙泉镇、华山乡、龙庙镇、洼兴镇、镇东乡。其中小城镇10个(两个建制镇)、116个村(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村)、1351个自然屯、4个国有林场,2个国有原种场、1个国有种畜场。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土壤共有9个土类,19个亚类,32个土属。9个土类是暗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泛滥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和沙土。全县幅员面积3135.2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31.33万公顷,耕地面积22.67万公顷,耕地中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力较高的土壤约占90%以上。腐殖质层厚度达20-7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3.72%,含氮0.168%,含磷0.99%,含钾1.80%,pH值6.7,呈中性。全县地势东高西低、北岗南平、中部多丘陵,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2%,地理形状为楔形,海拔最高为564.3米,最低海拔110米。

(2)水文情况:巴彦县有较大河流14条,河道总长475.7公里。全县地下水资源存储量6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供给量为3.97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为2.224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73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为869立方米,亩均水量212立方米。包括水系、水源和水质情况及影响因子。

(3)气候情况:巴彦县地处中高纬度,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严寒。年平均气温为3.1℃,最高气温曾出现过37.9℃,最低气温达-42.5℃,年≥10℃活动积温为2658.4℃,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82.2毫米,年平均日照为2669.4小时。5-9月份作物生长期日照为1252小时,占全年总日照的46.9%,历年平均初霜期为9月21日,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31天。全年结冻期为145天左右。包括季风、温度、湿度、日照和降水等特殊气候因子。

(4)人文历史情况:巴彦县人类生活的历史。巴彦县自公元前211年秦朝时就是岁百之地,是由岁族与百族融合而成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以渔猎为主,辅以农业。

巴彦县建治以前,森林茂密,水草丰盛,土质肥美,是一片待垦的处女地。因为封禁(清朝以东北为自己“龙兴”之脉封禁不开垦),只有少数旗兵屯田和少数汉人零散住在各地开荒种地,张网捕捞鱼,过着日出而起,日暮而归的农家生活。1859年,清咸丰九年东北开禁,土地放垦后,关内的大

量汉民流入本地,人多之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于呼兰城以东建呼兰厅治理巴彦苏苏等地,管理赋课刑名及旗民交涉等事宜。光绪三十年(1904年)

呼兰厅分两处,呼兰一处,升呼兰厅为呼兰府(移到呼兰城),原呼兰厅改巴彦州,民国2年(1913年),巴彦州改巴彦县。

巴彦玉米形成的历史。巴彦县农业生产的历史很久。据《巴彦土壤志》记载,“巴彦苏苏,周秦之际为肃慎居住的地方,以后为夫余、勿吉,辽金时代为女真部落居住,在少凌河出土的铧子证明金代已有农业种植。清朝放禁后,随着移民迁入,播种面积日益增加,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巴彦苏苏大面积开荒。”据《巴彦志》记载巴彦农作物以大豆、谷子、小麦、高梁、玉米、大麦等为主。

巴彦县玉米栽培大豆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种植面积、产量、商品量历来居全省前列。

人文推动因素:巴彦县有自己的当家品种,是用巴彦县当地的牛尾黄与高产品种杂交而成的丰产高淀粉高营养品种。巴彦是非转基因玉米基地和绿色食品玉米原料基地,认证绿色食品玉米基地为50万亩(25万吨),巴彦县也是国家无公害玉米基地县,认证无公害玉米64万亩(32万吨)。

独特的文化底蕴:巴彦县是国家玉米生产示范县,每年示范20万亩。198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巴彦县被国家和黑龙江省确定为商品粮基地县。

巴彦玉米文化底蕴深厚,品种质量创新力度大,清朝放禁初期以牛尾黄、火包米为主,后发展为巴彦单1-7号当家品种。玉米在巴彦县成为主要的农作物,是巴彦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巴彦玉米产地选择在巴彦县境内是因为巴彦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亚洲东北黑土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日照等优势,巴彦县的黑土地中所含有的玉米生长的元素比例均衡,天然降雨适中,促进了巴彦玉米独特品质的形成。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巴彦玉米以高淀粉专用型为主,品种以巴彦

县当家品种巴单系列为主,以标准化生产保持其优良品质。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巴彦玉米生

产者执行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对生产中使用的农药、肥料进行严格质量规范,杜绝有毒有害投入品及物品的使用,确保玉米生产安全,同时在生产中我们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对农户的农产品投入品使用进行规范。结合无公害大豆生产和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我县对全县农业生产基地的环境、投入品使用、市场准入、质量科技服务等各项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制定巴彦玉米质量标准,并严格执行。

(4)产品收获、屠宰、捕捞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巴彦玉米分品种进行单独收割,并分品种进行贮存、加工、销售。对销售的玉米进行备案,实行追溯制。

(5)生产记录要求:巴彦玉米在生产中对投入品使用进行登记管理,对农户进行统一的编码,对其出售的玉米按编码进行质量追溯。加工企业收购实行登记式管理,按农户编码进行存贮加工。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玉米粒比较大,饱满,呈黄色,无杂色,扁圆型,椭圆直径为5-12mm,表面光滑。

(2)内在品质指标:“巴彦玉米”脂肪含量3.5%以上,淀粉含量69%以上,氨基酸总量大于10%,其中谷氨酸含量大于2%,是非转基因玉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碘、硒、铁、钙、锌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每百克含钙大于8毫克、含锌大于1.5毫克。巴彦玉米按无公害农产品检验农药残留指标中有四项未检出,说明巴彦县玉米是安全的。

(3)安全要求:巴彦玉米实行无公害化生产,进行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巴彦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协制定高于国家绿色食品玉米的质量标准,并强制执行。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巴彦玉米分为1kg、2kg、5kg、20kg、90kg的塑袋等包装。进行分级分品种单独仓储,专用工具运输。在包装物外标记有农产品地理标志“巴彦玉米”字样,并加有防伪标记。

二.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道外 哈尔滨糖葫芦

冰糖葫芦,酸甜可口,不仅好吃,而且十分好看,红红的山楂按个头排列在竹签子上,外面还裹着晶莹剔透的糖稀,煞是惹人喜爱。

在冬天,红红的糖葫芦是哈尔滨孩子们眼中最美丽的诱惑,它有别于北京等地的糖葫芦,有更多的白糖,所以有点粘牙,咬到嘴里,粘到牙上,留给孩子们更多的甜蜜。冻得通红的小脸与手中的糖葫芦相映成趣。哈尔滨人用红红的糖葫芦串起红彤彤的日子。

三.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通河 通河大米

通河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黑龙江省通河县素有‘稻谷之乡’和“水稻王国”的美誉,天然无污染纯净水源,水质清纯,水源充足,温度适中,水域面积广。通河水田面积达13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0%,是全国名列前茅的水稻生产大县。

目前,通河县130万亩水稻,实现绿色无公害种植全覆盖,优质水稻,引来大型稻米加工企业。2010年以来,通河县引进“崇古尔河”、“五谷信合”、“东方集团”等水稻龙头企业,稻米加工量达30万多吨,全县近60%水稻实现稻米加工,通河大米市场声誉逐步提高。

通河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通河县现辖行政区域。

四.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呼兰 坛肉

坛肉制作特点是:选料讲究,注意刀工,掌握火候,保证质量。选料时,首选五花三层肉和瘦肉,切成六分见方的肉块,均匀整齐。先炒糖色,然后急火爆炒肉块呈金黄透亮的颜色,再放面酱,姜片,葱段,蒜瓣,盐,大料,腐乳,老抽等调料。炖肉用急火烧开,改成小火,再用文火。

三种火作用各异,急火可使各种调料味渗入肉内,三四个滚以后,转入慢火,其能使肉中的油抽出来,使肉肥而不腻。20分钟改为文火,可保持肉形,瘦而不碎不柴。炖至六分熟,把肉刀进坛里继续炖,直到肉烂汤浓,香味四溢为止。

五.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巴彦 巴彦猪肉

巴彦猪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巴彦县是全省农业大县,具有多年生猪养殖传统,巴彦猪肉名扬全国,并成为全省第一个注册“巴彦猪肉”地理标志的县份。

地域范围

产地范围:巴彦猪肉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是将巴彦县境内3135.2平方公里区域划定为巴彦猪肉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保护范围。保护区面积为31.33万公顷,2007年商品猪量为200万头。

产地地理位置:巴彦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南,地处松嫩平原、松花江中游北岸,具体范围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5′53″-127°42′16″,北纬45°54′28″-46°40′18″。南与宾县隔江相望,西濒漂河与呼兰为邻,北依泥河与绥化、庆安交界,东临黄泥河及骆驼砬子山与木兰毗连。县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72.4公里,边界周长338公里,县城距哈市98公里。

产地地址:全县辖18个乡镇,巴彦猪肉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在巴彦县内的18个行政乡镇,即巴彦镇、松花江乡、富江乡、巴彦港镇、西集镇、丰乐乡、兴隆镇、红光乡、万发镇、德祥乡、天增镇、山后乡、黑山镇、龙泉镇、华山乡、龙庙镇、洼兴镇、镇东乡。其中小城镇10个(两个建制镇)、16个村(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村)、1351个自然屯、4个国有林场,2个国有原种场、1个国有种畜场。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1、土地资源特征。土壤共有9个土类,19个亚类,32个土属,计62个土壤类型。9个土类是暗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泛滥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和沙土。全县幅员面积3135.2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31.33万公顷,耕地面积22.67万公顷,耕地中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力较高的土壤约占90%以上。腐殖质层厚度达20-7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3.72%,含氮0.168%,含磷0.99%,含钾1.80%,PH值6.7,呈中性。全县地势东高西低、北岗南平、中部多丘陵,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2%,地理形状为楔形,海拔最高为564.3米,最低海拔110米。

(2)水文情况:水资源。巴彦县有较大河流14条,河道总长475.7公里。全县地下水资源存储量6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供给量为3.97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为2.224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73亿立方米,人均水量为869立方米,亩均水量212立方米。包括水系、水源和水质情况及影响因子。

(3)气候情况:巴彦县地处中高纬度,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严寒。年平均气温为3.1℃,最高气温曾出现过37.9℃,最低气温达-42.5℃,年≥10℃活动积温为2658.4℃,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82.2毫米,年平均日照为2669.4小时。5-9月份作物生长期日照为1252小时,占全年总日照的46.9%,历年平均初霜期为9月21日,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31天。全年结冻期为145天左右。包括季风、温度、湿度、日照和降水等特殊气候因子。

(4)人文历史情况:巴彦县人类生活的历史。巴彦县自公元前211年秦朝时就是岁百之地,是由岁族与百族融合成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以渔猎为主,辅以农业。

巴彦县建治以前,森林茂密,水草丰盛,土质肥美,是一片待垦的处女地。因为封禁(清以东北为自己“龙兴”之脉封禁东北三省),只有少数旗兵屯田和少数汉人零散住在各地开荒种地,张网捕捞鱼,过着日出而起,日暮而归的农家生活。1859年,清咸丰九年东北开禁,土地放垦后,关内的大

量汉民流入本地,人多之后。清同治元年(1862年)于呼兰城以东建呼兰厅治理巴彦苏苏等地,管理赋课刑名及旗民交涉等事宜。光绪三十年(1904年)呼兰厅分两处,呼兰一处,升呼兰厅为呼兰府(移到呼兰城),原呼兰厅改巴彦州,民国2年(1913年),巴彦州改巴彦县。

生猪发展历史:据民国六年《巴彦县志》记载:“巴彦汉晋时期为夫余之地”。据张向凌《建议学点黑龙江省历史》所述:夫余约建国于公元前三世纪即战国末期。《后汉书•夫余传》记载:“国有君王,皆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大使者、大使、使者。”可见,巴彦县养猪业由来以久,清代咸丰年间(1860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在此处设立开垦行局,进行土地的大量放垦,养殖的猪以当地的猪为主。据《东省丛刊》记载,民国2年(1913年)巴彦县“卖却之家畜惟牛与猪,牛每年卖千头至千五百头,猪五千至六千口,牛先送往呼兰市场,由呼兰便驱往哈尔滨,猪则送往哈尔滨,鸡鸭无运至他处出卖,卵用汽船远销黑龙江省岸”。

新中国以来推动生猪发展水平:进入50年代,引进长白猪与本地猪杂交,生产出优质杂交猪,瘦肉率明显提高,到80年代随着引进猪种的增多,开始繁殖二元杂交猪,猪的质量明显提高,到二十世纪末,巴彦县通过引进的杜洛克、英系长白、比系长白、大约克夏当地猪等三元、四元杂交,生产出高瘦肉率的优质种猪。全猪的瘦肉率都在70%以上,同时巴彦县聘请省内畜牧专家,结合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的实际在实践中创造了庄氏养殖法,该法得到了美国养殖专家的充分肯定,据美国养殖专家说美国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率为22头,我县洼兴种猪场每头母猪年产仔成活率达到24头。比美国高出9.1%。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美国生猪专家称赞说:“巴彦县生猪养殖的品质和技术成熟程度在国际上都是一流的”。

文化底蕴:一是饲料优势。由于独特的地形特征,生猪饲料产地因地形西向,下午西斜时,向西的斜面迎接西边来的斜射光线呈对农作物来说就是直射光,光照充足,光合作用更好,使农作物质量更加好,由于饲料的优势决定了巴彦猪肉产地生产的猪肉有自己独特的品质。二是杂交品种优势。巴彦县通过引进的杜洛克、英系长白、比系长白、大约克夏当地猪等三元、四

元杂交,生产出高瘦肉率的优质种猪。全猪的瘦肉率都在70%以上。三是典型养殖模式优势。巴彦县聘请省内畜牧专家,结合黑龙江省高寒地区的实际在实践中创造了庄氏养殖法,此法得到了美国养殖专家的充分肯定。美国生猪专家称赞说:“巴彦县生猪养殖的品质和技术成熟程度在国际上都是一流的”。四是人文环境优势。由于巴彦县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发展,全县对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用规章制度控制基地的环境质量,对污染企业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对农田进行整理,全县基地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环境质量基本趋于平稳,基本上无污染。轻度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四个方面。大气总悬浮微粒日平均值280微克/立方米。大气二氧化碳日平均值28微克/立方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地表水水质达标率70%,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7分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分贝。四是科技管理优势。巴彦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制定猪肉产品检验标准,卫生指标、营养指标、农药残留指标、重金属指标都优先与国家无公害标准。从检验报告看,全县猪肉的卫生指标、重金属指标、感官指标、兽药残留都好与无公害猪肉标准,无公害猪肉标准中不涉及的营养指标、有益金属元素指标均是很高的,体现了猪肉产品的营养特性。巴彦猪肉进行了无公害认证,体现了巴彦猪肉的安全性。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巴彦猪肉产地选择在巴彦县境内是因为巴彦县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亚洲东北黑土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巴彦县生猪有独特的生猪品质,为巴彦猪肉的发展奠定了质量优势。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巴彦猪肉选择三四元九交猪进行加工生产是有其独特的质量优势的,巴彦猪肉以三四元杂交生猪为原料,三四元杂交生猪来源于巴彦县特有的东北白猪为第一代母本或父本与长白、杜洛克、大约克夏等猪进行杂交,生产第二代杂交猪,再用杂交猪进行三、四代繁殖,进行优势生猪养殖,以优质的生猪为原料进行科学屠宰加工,生产具有巴彦地方特点的巴彦猪肉。

(3)生产过程管理特殊使用规定:巴彦生猪质量要求:一是生猪养殖用

巴彦县当地绿色食品玉米、大豆为主料,生产全价饲料进行养殖,不饲喂任何动物粪便发酵饲料;二是使用国家规定的兽药进行疾病控制和治疗,不使用国家禁用的兽药;三是养殖场远离居民和交通要道,防止污染;四是实行分圈式独立养殖庄氏养殖法和徐氏防治法;五是以喂粮食饲料养殖为主,生猪主要是三元、四元杂交猪,生长期小于12个月。

(4)产品收获、屠宰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巴彦猪肉实行专用车辆单独运输,封闭式快乐屠宰法,科学排酸,冷冻处理单独存放处理。并在进行严格的出厂质量检验后出售,同时对产品进行售后服务,实行产品召回制度。

(5)生产记录要求:巴彦生猪按养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专业化养殖;对生猪养殖中使用的兽药、添加剂等投入品及时进行全程记录;及时进行饲养检查;实行巴彦猪肉市场准入、质量科技服务等制度,以巴彦猪肉产品检验标准进行检验;生猪按养殖场进行统一的编码和单独屠宰,产品按不同的养殖场进行单独存放,进行特定的编码,便于售后质量跟踪服务。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巴彦猪肉品质好、色泽鲜艳、肉体有弹性、瘦肉率高、表皮光润。

(2)内在品质指标:猪肉瘦肉中脂肪含量3%以下,适量食用不会发胖;亚油酸含量9%以上,猪肉口感香而不腻,嫩而不滑;猪肉蛋白质含量大于20%,猪肉中氨基酸大于15%,营养丰富;还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铁、钙、锌等微量元素,每百克含钙大于2毫克、含锌大于2毫克。

(3)安全要求:按巴彦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制定的生猪养殖标准进行无公害化生猪养殖,在加工、运输中不被污染保持其安全。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巴彦猪肉包装以纸塑为主,分为5kg、10kg、20kg等包装,主要是在包装表面印有农产品地理标志“巴彦猪肉”等字样,并加有防伪标志,巴彦猪肉主要是冷冻贮藏、专用设备运输,防止运输路途中污染和变质。

六. 黑龙江省 哈尔滨 依兰 依兰蜂蜜

依兰蜂蜜

七.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巴彦 滑溜里脊

滑溜里脊

猪里脊150克,鸡蛋清25克,黄瓜25克,豆油300克(实耗50克),精盐3克,大葱1克,味精2克,芝麻油10克,淀粉25克。

制作方法:1、猪里脊去筋膜,切成片,放入清水中将血沫漂净,挤去水分,加1克盐,12.5克淀粉、蛋清,将里脊片上匀浆芡,待用。2、大蒜去皮,洗净,切片;黄瓜洗净,切片。3、再将盐、味精、葱片、大蒜片,黄瓜片、淀粉和150毫升清水放入碗内,勾兑成粉芡汁。4、炒锅烧热,放入豆油,烧三成热,放入上好的里脊片,用筷子拔散,熟后,捞出,余油倒入油罐。5、炒锅内,倒入滑过油的里脊片,烧热,放入勾兑好的粉芡汁,炒匀,淋上芝麻油,即可。

八. 黑龙江省 黑河 五大连池 茄汁草鱼片

茄汁草鱼片:将草鱼切成厚片,然后用绍酒来盐拌匀,然后放到油锅炸到六成熟,基本上鱼肉变成黄色就可以捞出来了。再放进锅里淋上一些番茄酱炒香,之后放放白糖、辣椒之类烧个两分钟就可以出锅了。不仅样子好看,味道也特别香,用一句形容就是色香味俱全!

九.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双城 双城玉米

双城玉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双城市玉米栽培历史较久,据《双城县志》记载,可追溯到1815年。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清廷谕准吉林将军富俊屯垦,在双城子建城设治,其后两年移垦耕耘,就已有小面积玉米的种植。从民国、伪满直到新中国成立,双城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现在双城玉米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80万亩。双城玉米种植的历史较久,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民国之前(双城县志)。双城玉米的历史就是一部光荣的历史和双城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位“四野”时期的老兵郎重生回忆,双城玉米做出的干粮--大饼子曾经作为四野战士的口粮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功劳。在双城“红色旅游景点”--“四野前线指挥部”纪念馆有一张照片,伙食房的墙上挂着的就有一串老玉米吊子。由于玉米相较其它作物的高产性,建国后双城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现在已由最早的 万亩增加到 万亩。玉米生产对双城粮食生产和双城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域范围

双城玉米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北纬45°08 ′-45°43′,东经125°41′-126°42′之间之间,主要是双城境内双城镇、幸福乡、东官镇、周家镇、新兴乡、五家镇、公正乡、农丰镇、永胜乡、临江乡、水泉乡、杏山镇、团结乡、万隆乡、乐群乡、同心乡、希勤乡、韩甸镇、金城乡、兰棱镇、朝阳乡、单城镇、联兴乡、青岭乡等24个乡镇,地域保护范围面积为219333公顷,地域内玉米生产面积为186666公顷,总产量为168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特性:双城玉米品种多为高淀粉、高赖氨酸品种,品质优良,是优良的粮饲兼用玉米。可生产出来的玉米面、玉米碴子、玉米面条等产品,营养丰富口感好,让人回味难忘。 2、外在感官特征:以郑单958和澳玉1号为主栽的双城玉米果穗呈柱状或圆锥状,籽粒排列整齐,成熟度好,无秃尖、无虫蛀、无霉变、无损伤,籽粒为黄色,中齿、饱满,百粒重大、容重高,商品品质优良。 3、内在品质指标:双城玉米营养丰富,淀粉和赖氨酸含量高,品质优良,是优质的粮饲兼用型玉米,籽粒含粗蛋白﹥9.5%、粗淀粉﹥70.0%、粗脂肪﹥3.9%,赖氨酸﹥0.29%,氨基酸总含量﹥9.5%。粗蛋白含量比一般玉米平均值高1.34%。 4、安全要求:双城玉米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产地环境符合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条件,农药使用符合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肥料使用符合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十.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延寿 延寿大米

延寿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延寿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

延寿大米生产地域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西麓,松花江南岸的蚂蜒河中游。东经127°54′20″-129°04′30″,北纬45°10'10″-45°45'25″,西部、南部与尚志市为邻,东北与方正县接壤,西北与宾县毗连。东西长90公里,南北宽65公里,幅员面积3149.55平方公里。全县有5镇4乡10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61万亩。地理标志区域包括延寿镇(部分)、六团镇、中和镇、加信镇、安山乡、寿山乡(部分)、玉河乡、延河镇8个乡镇,70个行政村的水稻田。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延寿大米生产地域地势平坦,远离市中心,无工业“三废”污染,地净田洁,土质肥沃,为黑粘土、沙壤土质,地势低洼,土壤有机质含量3%-6%,自然肥力较高,特别适合水稻生长。

(2)水文情况: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境内蚂蜒河、亮珠河、部分地下水浇灌的水田,该基地位于灌溉区上游,无任何污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在46.9%。现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25座,万亩以上灌区10处,提水灌溉站点617处,塘坝1600座。

(3)延寿县地处中纬度亚洲大陆东侧,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年平均气温为2.6℃。历年最低气温为-42.6℃,历年最高气温为35℃,多年

平均积温蚂蜒河两岸为2493.5℃,山区与平原过渡地带丘陵漫岗区为2300℃左右。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22-129天。县境内年平均降水量为570.9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90.1小时,延寿县的气候特点是典型的水旱兼作农业气候区。

(4)人文历史情况:延寿县种植水稻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据《延寿县志》记载,民国12年(1923年)入境的朝鲜族农民开始在洼地种植水稻,到民国16年(1927年),水稻面积已达8345亩。到1934年,全县水稻面积达到148380亩,出现了水稻发展的第一次高峰。到1989年,全县水田面积发展到29.7万亩。并从1989年开始试验示范并推广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逐步结束水稻满撒种的传统种植技术。实行扣塑料棚旱育稀植插秧栽培技术。水稻产量有原来的亩产100-150公斤,一跃提升到300-350公斤,实现翻番增产。在肥料使用上,结合有机肥逐步增施化肥用量,在除草方面结合人工中耕除草逐步推行化学除草,减轻农民劳动量。到1995年,由于高效经济作物的迅速发展,部分农民实行水改旱,水田面积下降到21.4万亩。水稻产量11.4万吨。亩产达到532公斤。到1999年,水稻面积发展到23.7万亩,水稻产量14.7万吨。从2002年开始水稻面积逐年增加,到2007年水稻面积发展到66.3万亩,产量33万吨。全面整合水稻品种,按区域布局和积温区划,全县主推五优稻3号、松粳10号、龙粳14、绥粳7号和垦稻12号等5个核心品种,良种化率达到98%以上。全面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大中棚育苗技术、机械插秧技术。自2005年开始试验示范研究推广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苗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全省示范推广。延寿县水稻栽培技术在全省占有领先地位,已成为全省优质水稻重点产区之一。2008年,延寿县被黑龙江省绿办批准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水稻生产基地县”。自2006年开始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打造“亮珠”品牌,使延寿大米走出省门打入南方市场,其品牌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哈尔滨口碑最好的特产店在北安五大连池特产在哪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