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湖南衡阳的特产 湖南衡阳有什么特产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8 03:02:49

一. 湖南省 衡阳市 衡南 九龙茶叶

衡南县九龙茶场始建于1972年,现有有效茶园面积1500亩,茉莉花面积100亩;面积为20亩小二型水库一座。同时周边可开发利用面积1200亩。现拥有绿茶、花茶等系列产品8个,年产干茶2000担,年产茉莉花1000担,经国家商标注册的“高峦”,“诸葛峰”已远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一是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九龙茶场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东南角,这里岭岭相连,四周群山环绕,那叠峦起伏的山峰,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和煦、光强适度;微酸性的红黄土壤,有利于茶园建设和茶叶生长,加之远离工厂、市区、无废气污染,采摘的茶叶质好、味浓、耐泡、无有害成份。二是便捷的交通条件。茶场内与各山头间的道路都已开通,车辆可以运送物资,采摘便利。茶场与外地间的交通更是方便。京珠高速公路与九龙茶场相伴而行,出口距离场部只有三公里;衡阳新市机场到场部只有6公里。三是设施配套。九龙茶场院具有占地面积近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500平方米,现拥有窨花车间、初制车间等三个车间,初制、精制加工机械设备齐全,固定资产已达二百万元。且水电设施完备。场内拥有一座面积为20余亩的小二型水库,欧阳海东支干渠从园内穿境而过,场内做到沟沟相通。

信息来源:衡南县党政门户网站

二. 湖南省 衡阳市 衡山 九龙李

九龙李是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师古乡九龙村的。九龙李果实近心脏形且较大,果顶纯圆稍尖,完熟后质地柔软多汁,味甜,稍有芳香。

九龙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湖南省衡山县师古乡九龙村发现的优良地方李树品种,该品种果实近心脏形且较大,平均单果重50g,最大果重达98g,果顶纯圆稍尖,完熟后质地柔软多汁,味甜,稍有芳香,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9-10%,总糖7.53%,总酸0.82%,维生素c100mg/100g。核小,可食率94.8%。九龙李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用后,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防病、抗癌作用,民间有“常食九龙李,强身又健体”之说,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销售前景广阔。该品种抗逆性强,较耐瘠薄,根蘖繁殖一般3年结果,6-7年进入盛果期,单株产量30-50kg,高的可达100kg以上。目前栽培面积达到3万余亩,年产鲜果4万余吨,其产品畅销长沙、武汉、广州、深圳等地。

三. 湖南省 衡阳市 衡阳县 衡阳棕骨扇

产于武水河畔的关市、长乐一带。系以楠竹作骨、以纸为面制成的折扇。该扇起源于清代中叶,产地一带迄今仍为重要的农家副业。

四. 湖南省 衡阳市 衡阳县 渣江“假羊肉”

渣江是衡阳县的一座小镇,却出过好些响当当的人物。清末名臣彭玉麟,清末民初大书画家曾熙,教育名人陈墨西,著名作家琼瑶都诞生在这片热土上。

在衡阳,一提到“渣江”,人们感观世界里的第一反应,既不是炫亮的视角,也非清雅的听觉,而是热辣辣的味觉。只要嘴里吐出“渣江”两个字,就会舌下生津,额头冒汗,心头闪过一道菜名——“假羊肉”。

渣江人开饭馆,都将“假羊肉”列为店菜,重磅推荐。虽然当下假食材充斥餐饮行业,但公然以“假”命名的菜肴,恐怕除渣江“假羊肉”外绝无仅有。

其实,“假羊肉”只是狡黠的渣江人自娱自乐的一个玩笑。它并

非羊肉做成,更不是假冒伪劣的羊肉。而是用猪头肉、猪瘦肉与荷折

皮烹制出来的一道羹汤。

为何不直接叫猪头荷折皮汤?这还得从渣江人的诙谐和精明说起。

过去的渣江,家家养牲猪,遍地种红薯。聪明的渣江人硬是将两样再

寻常不过的食材,烹出了不寻常的味道——热辣似羊肉汤,营养和热

量也毫不逊于羊肉汤,还没有羊肉汤的膻腥味。

名称的由来已无从知晓,但自古至今就这么叫。大家心知肚明,

只管做来只管吃,谁也不会去深究它的来龙去脉。

倒是有过一个典故,相传宋徽宗皇帝被金兵掳去,皇后避难至渣江,

身染风寒,周身酸痛,食欲不振。当地人做“假羊肉”汤敬献,皇后食之,

浑身大汗,顿觉神清气爽。从此,渣江“假羊肉”名声大噪。

“假羊肉”的做法分两个步骤。先以猪头肉、猪瘦肉,佐以八角、

桂皮、花椒、辣椒粉一同熬成肉汤待用。再将磨碾成面粉状的红薯用适量水调汁,坐锅添柴,放少许油,将红薯汁倒入油锅中,摊成薄饼。要留心火候,摊好的薄饼四周稍稍上合,形如荷叶。薄饼出锅后,对折切成条,便是荷折。将荷折倒入肉汤中,大火烧滚,放入青菜、香葱,最后淋上香油,便大功告成。

一碗上好的“假羊肉”,必然是热辣滚烫的。荷折绵薄爽滑,猪头肉软绵绵又劲道实足,是朴素的乡间风骨。

我外婆就是做“假羊肉”的里手。红薯粉汁调得极稀,摊出的荷折

皮薄如蚕翼。猪头肉切得厚实,辣椒粉舂得细索。佐以蛋皮、黄花菜,

烧出来油光水亮,是舌间最真实的滋味。

无论家宴还是酒席,“假羊肉”通常以粗瓷大钵盛装上桌,份量往往极多,酽酽的汤汁与荷折皮浑然一体,令人食指大动。这时就当仁不让,舀上一碗饭,也无须劳烦筷子调羹,端起来,轻啜一口,“哧溜”从喉咙一直滑进肚里。或许正是此缘故,渣江人提这道菜,往往省略“汤”字,爽利称之为“假羊肉”。

一口滚热厚实的汤下去,无论是远归人,还是异乡客,都会发觉有一种安妥,从肠胃一直扩散到五脏六腑,四肢百脉的毛孔也随之被一一打开。硬是要吃到满头大汗,辣到“呼哧呼哧”,咂嘴扇风满地找水,才算过足了瘾。

五. 湖南省 衡阳市 蒸湘区 衡阳大杂烩

大杂烩是衡阳传统名菜。原料:净猪肉500克(肥瘦各半)水发墨鱼片100然,水发云耳、玉兰片、豆笋、香茹各50克,鸡蛋3只,鸡汤1000克,熟肚片、熟鸡片、面粉、湿淀粉各100克,植物油500克(无耗),猪油100克、盐、酱油、味精、胡椒粉、葱、香油适量。制法:①先将肥肉100克切成3厘米宽、0.6厘米厚的片,瘦肉50克切成薄片、其余剁成肉茸,加入鸡蛋1个和适量的盐、面粉、淀粉搅拌均匀。分为三部份:一部份挤成肉丸,下入摸油的平盘内;一部分份用鸡蛋1个,加少许盐、湿淀粉搅匀,烫成蛋皮,将肉茸铺平在蛋皮上滚成蛋卷,放在橄榄丸上一起上笼蒸熟,取出晾凉,将蛋卷切成0.9厘米厚的斜片。②将切好的肥肉片用盐腌一下,磕鸡蛋1个,加入适量的面粉、淀粉、水调成全蛋糊,下入肥肉片拌匀、挂糊,将植物油烧沸,再将肉片一片片下锅炸成金黄色的酥肉,捞出沥干油分,切成3厘米长的块,将瘦肉片用盐着味加湿淀粉浆好,豆笋切成3厘米长的段,墨鱼切成4厘米宽的方块,用开水冲二至三次,漂洗净碱味待用。③大汤盬(音古装汤的碗)1个,先放入酥肉和红肉丸,再放入橄榄丸和蛋卷片,加汤少许上笼蒸15分钟。④锅内放入汤,下入墨鱼,加盐、料酒、葱结,姜块烧开氽过,倒入漏勺沥干水份。⑤将猪油浇五成熟,下入玉兰片、肚片加盐煸炒,随下入云耳、鸡片、香菇、酱油、鸡汤、味精、烧开调好味后,再下入浆好的肉片,用湿淀粉调稀勾芡,撒胡椒粉,葱段,出锅倒在肉丸上即成。

六. 湖南省 衡阳市 衡山 刮凉粉

刮凉粉

衡山县的刮凉粉一般都是一个小柜台或者是一个小摊,摊主然后麻利地握起镂空的小勺子,在凉粉上小心翼翼刮将开来,刮出一条条细细的、滑滑的圆粉丝。接着,摊主迅速地用筷子将凉粉丝摞到小碗里,撒上各种佐料,绿绿的葱花、红红的干辣椒粉,把白白的凉粉装点得像一朵娇艳欲滴的鲜花!末了,摊主再朝凉粉里浇上两滴麻油,那叫个“喷香”。

七.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八. 湖南省 衡阳市 衡阳县 衡阳唆螺

衡阳地方风味小吃。又名“喝螺”。制法为:选大小均匀之田螺或石螺置于清水盆中,滴茶油小许,使之吐出杂质污物。二、三天后,用冷水洗净,将瘦猪肉泥掺水拌匀,倒入盆中,使螺饱食,再钳去螺尾,加盐少许反复搓洗干净,置炒锅内旺火翻炒,待水分稍干,加茶油再炒,至香味四溢,螺口掩皮脱落,再加盐和绍酒复炒,起锅后,与生姜、辣椒、酱油。葱蒜、味精等佐料一道入骨清汤锅中盖煮。食时舀出,手持将螺口对住嘴,吸气唆(喝)取,螺肉即人,故名“唆(喝)螺”。本品汤鲜味美,清香脆嫩,清火开胃,爽口宜人。

九. 湖南省 衡阳市 衡东 衡东土菜

衡东土菜是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的特色美食。衡东土菜是有独特地方性口味的菜肴,以香色俱佳、美味可口、营养保健而誉满三湘、蜚声湖广。

衡东土菜

衡东土菜的图片

衡东土菜源远流长。清朝时期,三樟黄椒就因清脆可口、色味俱全,被赐为“贡椒”。此外,杨桥麸子肉、新塘地皮子、草市豆腐、霞流咸蛋、石湾脆肚等土菜也早已名闻遐迩。衡东人就地取材,开始大规模经营衡东土菜餐饮。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把土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来抓,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土菜加工,改进传统工艺,提升土菜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2010年10月,县委、县政府举办了第三届土菜文化节和农副产品展销会,评选出20道代表衡东地方风味的衡东土菜、10个土菜名店、9名土菜大师和1名“土菜王”,被省烹饪协会授予“土菜名县”称号。一时间,衡东土菜名气大振,销量骤增。两个月内就销售杨桥麸子肉1万公斤,三樟贡椒10万公斤。“衡东土菜”声名鹊起,在县内外经营的衡东土菜馆已达1000多家,年销售衡东土菜1.2亿元。仅新塘镇就有土菜餐馆120多家,年营业额3000多万元。

衡东传统土菜(部分)

菜名与美名对应表

菜名 美名 菜名 美名 菜名 美名 菜名 美名

子姜炒公鸭 洣河晨曲 鱼头豆腐 渔夫恋歌 红焖团鱼 一团和气 腊味合蒸 同心协力

苦瓜包肉丸 用心良苦 煎豆干子 虎皮豆腐 剁椒炒鸡肉 红云金凤 韭菜煎蛋 千里飘香

狗肉炆鸡蛋 忠魂圆梦 大源渡水煮黄沙鱼 江畔留香 韭菜炒豆芽 清清白白 青椒煨鸭蛋 绿染田园

腌菜田螺 酸香流流 干黄瓜皮炒肉末 老少咸宜 清蒸泥鳅 雾锁蛟龙 清蒸茄子 瑞气盈庭

红煨驴肉 赴汤蹈火 嫩炒红薯叶 皇后出宫 莲子甜心汤 玉润珠圆 干笋炒风肉 寻根问祖

干马苋炒肉 扶桑留影 野蘑茹肉末汤 普渡从僧 青椒炒毛豆 翡翠玛瑙 溜猪肝 肝胆相照

凉拌牛百叶 神农堂百草 黄焖土鸡 山沟飞风 黛玉彤云 黛玉彤云 煨猪肚 满腹经纶

韭菜煎蛋 九九归一 清炖老鸭 望断去山 红枣炖鸡 玉凤焕彩 竹香仔鸡 凤栖修篁

红烧仔鸡丁 童稚无惧 蒸 蛋 母乳情浓

十. 湖南省 衡阳市 衡阳县 鱼头豆腐

衡阳风味名菜。制法为:花鲢鱼头带半片鱼肉(今大多用额鱼头),洗净斩去吻部,间隔划几刀 ,正面抹上酱油,剖面抹上豆瓣酱,入锅茶油煎至两面金黄色,加人酱油、糖及清水运量,烧鱼片刻,再放人豆腐块、香菇、生姜末等煮至 烂熟入味,撒入葱花、味精,浇上熟猪油,一起锅碗盛,即成。乘热食之,汤鲜味美,爽口宜人。

湖南衡阳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清单湖南衡阳十大特产是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