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10月有什么特产 西双版纳可以带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2-01 12:02:31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瑶族粑粑

瑶族粑粑,即瑶族粽子。是用糯米、猪油、肉掺拌在一起,用从山上砍来的粽子叶包成圆形,长约10公分左右的粽子,又叫做大粑粑。因用线绳或榄皮线条捆得较紧,故煮熟后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瑶族粑粑是端五节和其他节庆期间,瑶族招待客人和赠送亲朋好友的食品。( 西双版纳)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沱茶

云南沱茶是驰名中外的传统名茶,沱茶现由云南下关茶厂生产,属紧压茶类,又名“下关沦茶”。其形如倒置的碗状,有两种不同的规格:一种是采用普洱散茶作原料,精制成沱茶,有外形美观,紧压成团,沉实优雅。其色褐红,汤色明亮,滋味醇和,芳香绵长。另一种是选用滇南茶区的优质青毛茶加工制成,具有色泽乌润,汤色清澈,馥郁清香,醇浓甘甜等特点。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炸牛皮

炸牛皮,将利洗干净的牛皮放进锅里煮熟,用刀切成小条晒干备甩,食时,把牛皮放入油锅里炸,待牛皮发泡、变黄,即可取出。。炸牛皮香脆可口,可蘸番茄酱吃。也可放人三鲜汤里煮吃。( 西双版纳)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香料

&nbps;&nbps;&nbps;&nbps;在景洪这介“绿色宝库”中,有着两大名贵香王——以花香著称的番荔科常绿乔木依兰鲜花提取的香精,就是配制高级化装品的有名香精依兰香料。香荚兰不仅用于制作高级香水,更主要用于调味。香荚兰干果荚在国际市场上每4千克售价60-70美元。( 景洪)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云南砂仁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盛产砂仁,特别是基诺族聚居的基诺山一带,更是砂仁的集中产区。这是云南省的科学工作者同基诺人共同努力辛勤劳动的结果。砂仁,有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的功效。它是一种姜科植物,分春砂仁和壳砂仁两种,以果实及花入药。有行气宽中、健胃消食的作用。系名贵的常用中草药,也是常用的香砂胃丸、香砂六君子九丸,舒肝丸等中成药的重要原料。砂仁种植后,一般3年便开花结果,亩产可收益500到1000元,能连续收获10年。云南、两广所产、以春砂仁为多。目前云南的砂仁产量占全国第二位。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竹筒烧肉

是哈尼族的一道名菜。其作法是:将肉洗净剁细,把姜、辣椒、野花椒、盐等佐料切细与肉拌匀,然后放进预先准备的一节竹筒里,用芭蕉叶塞住筒口,放到火炭里烧熟即可食用,味道鲜美,清香适宜。( 西双版纳)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傣家烤鱼

西双版纳的傣族生活在美丽的澜沧江畔,不仅善于捕鱼,而且善于烹调。当地傣族烹调鱼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除了的腌酸鱼,酸辣鱼外,最独特的要算烤鱼了。

傣族烤鱼的制作是先将活鱼去鳞、从背部剖开,取出内脏肚杂,把精盐、干辣椒、苤菜根等佐料塞进鱼腹,然后用两块竹片把鱼夹在一起,放在火上烘烤。烤至鱼黄出油时就可食用了。

烤鱼香嫩爽口,每逢节日、婚庆、招待宾客,傣族都要做烤鱼款待亲戚朋友。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毫糯索

毫糯索是用石梓花粉和糯米粉做成的一种糯米粑粑。一般是在傣历新年时做吃的,相当于汉族的年糕。其做法是:将石梓花晒干、磨细,又将糯米泡软、磨细,压成干浆,然后将石梓花与糯米干浆、红糖、芝麻、花生等拌拢,用芭蕉叶逐个包成长方形的小包,最后放在甑子里蒸熟即成。这种粑粑味道香甜,非常可口。( 西双版纳)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骨头糁

此菜麻辣鲜香,酒香甜润,是布朗族开春后的美味肉食。常于冬末腌制,可贮藏2-3个月不变味,喷香扑鼻。与内地制地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用瓜叶包裹,入罐发酵而成

十.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香茅草

版纳众多奇异的植物中,香料植物独树一帜。香荚兰是一种多年生植物,是在食品工业中珍贵的天然高级力口香原料,在世界上享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美称,经加工后,可不经调香而直接加香利用。依兰香属蕃茄枝科的高大乔木,其花油是名贵的化妆品香料,被誉为“花中之王”。香茅草是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都可以提取香料,可用于香水,亦可用于食品。
西双版纳当地特产值得带走的西双版纳十大必买特产送人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