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平昌特产盐菜 四川巴中通江特产盐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25 05:01:48

一.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通江银耳羹

通江银耳羹
工艺:制作时将银耳用温水涨发后除去木屑杂质,摘除耳脚,将大朵撕小,再用干净纱布包起轻搓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泡银耳的水澄清后用纱布过滤,再将银耳泡入原水中。猪板油撕去油皮,剁成小粒。把锅加水后放在旺火上,加入泡银耳的水、冰糖粉、白糖、烧沸后打净泡沫,将鸡蛋清搅散淋入糖水中,烧开后打去浮沫。 如此反复两次直到糖汁清亮为止。均匀地在瓷碗里加入银耳、糖水、猪板油粒,用皮纸封严碗口,入笼用旺火蒸几个小时,待银耳蒸制呈胶质状即可。

二.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南江蜂蜜

南江蜂蜜

南江农民养蜂历史悠久,早在元初时期,就有农户用黏土、树枝、竹条或圆木制作饲养蜜蜂的容器,将这些容器悬挂在树上、屋檐或放在地上,引诱分蜂群进入,在自家屋檐下零星自然小量饲养。南江县植被良好,森林覆盖广,山上植物种类多,有天下“避暑胜地”之称的光雾山之中,所产蜂蜜品质最佳远近闻名,南江蜂蜜因此而得名,南江蜂蜜虽有名气,但零星饲养不成规模。解放后,在历届南江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南江蜂蜜得到了迅猛发展。1960年代初期,南江县养南江蜂蜜4000多群,年产南江蜂蜜220多吨,其中南江县年产南江蜂糖在100吨左右。1976年—1982年,南江县养蜂业发展到1.38—1.88万群之间,年产南江蜂蜜180—300吨,产量最多的年份——1982年达402吨。1976年,南江县被四川省定为南江蜂蜜基地县。1980年代后,由于蜂蜜价格走低,南江养蜂减少,1988年后万盛养蜂业下跌至6523群,产南江蜂蜜85吨。南江县1990年养蜂户为300户,14591群,年产量为341吨;发展到1998年全县养蜂户为555户,24250群,年产量为471吨。期间,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加快南江蜂蜜业的发展,逐步使南江县养蜂业走向产业化生产,南江科协在省、市科协和省昆虫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从1990年代末起,分别在南江的光雾山镇、上两镇、贵民镇等镇,组织蜂农进行集中养蜂技术免费培训。开展养蜂技术培训后,1999年,养蜂户已发展到713户,40123群,年产南江蜂蜜872吨;2000年735户,40798群,年产南江蜂蜜896吨;2001年866户,41675群,年产南江蜂蜜1205吨;2000年1052户,43345群,年产南江蜂蜜1421吨。对比开展技术培训前的1998年,全县养蜂户增加了497户,养蜂群数增加了19095群,年产量增加了950吨。2005年南江县养蜂户为1632户,蜂群111390群,年产南江蜂蜜2750吨。

三. 四川省 巴中市 巴州区 大罗镇黄花

  巴州区大罗镇黄花产业成为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该镇黄花协会与重庆、成都、南充、香港等地签订90.3万公斤的产销合同22份。2000年开始大罗镇发展黄花2000亩,产花50.2万公斤,产值301.2万元,创利税210.84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的50.8%;尝到甜头后,该镇黄花发展到2002年5100亩,产花86.7万公斤,产值520.2万元,创利税312.12万元,占财政收入的80.3%;2003年他们又新植黄花2000亩,全镇预计产花120.4万公斤,收入722.4万元。经过川农大黄花专家多年培选,大罗镇育出“七根针”优质黄花品牌,为农民提供了名特优新品种。大罗镇一个黄花专业生产乡已经形成,并闻名省内外。

四. 贵州省 遵义 仁怀 坪营盐菜

坪营盐菜产于茅台酒有机原料基地,历史悠久,采地之精水之魂日月之精华,用坪营无污染源的优质青菜作原料,沿用古老的加工方法,配以现代科学技术,去粗取精,不使用化学试剂,经特殊发酵精制而形成特有的独特风味,其天然的香味淳厚,清香可口,质地嫩脆,营养丰富,有食之鲜美而不腻之感。

五. 四川省 巴中 巴州区 香菇炖腊肉

 香菇炖腊肉是以巴中特有的腊肉和通江香菇为主料辅以当地名贵山珍精制而成。巴中人在每年小寒过后,将所杀年猪加工成块,用盐浸泡一月左右,再吊在火塘上用柏桠枝烧火烟熏。
这种腊肉香味可口,而且保存一两年不腐烂。民间还将杀年猪的鲜血与豆腐、糯米加工制成血丸,作待客的风味菜。

六.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云顶绿茶

云顶绿茶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七.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南江土豆

南江土豆是南江县重要传统特色产业,种植历史悠久。土豆是巴中市域内重要的传统产业,因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粮、菜、饲兼用,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户生产中的重要作物,绵延千里大巴山。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向西实行战略转移到巴中后,经过浴血奋战,建立了以通、南、巴、平为中心的,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革命根据地。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南江土豆”作为红军军粮,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历年来,南江土豆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其种植面积、总产、单产逐年上升,品种逐步扩大到菜用型和加工型,2009年,省农业厅将南江县确定为全省52个马铃薯良种繁育重点示范县之一。近年来,南江县依托南江土豆原种项目,扎实推进全县土豆高产创建活动,扩大南江土豆脱毒良种推广面积,提高生产水平。以高产创建为抓手,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扎实抓好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试验活动,加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创新、推广力度,集中成片打造高产示范带、展示线和辐射区,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南江土豆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南江土豆常年播种面积24万亩,总产量可达36万公斤,年产值超亿元,对促进全县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八.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长赤麻饼

四川南江县“长赤麻饼”为长赤镇三绝之一,又名“空壳子麻饼”。因其独特的中空、薄皮、香脆、纯甜、价廉而远近闻名。相传明末清初“湖广填川”之时,有一柯姓人家,以“神仙面”(白泥巴)烧饼给其儿食用,为求易熟省面而挖成中空。后此法传广为流传,因其脸上有麻子,故传为“柯麻子”、"麻柯子"、"麻壳子”。后有清朝商人向宝和,改以糯米麦芽熬成饴糖作皮料,从玉米中提炼出馅心糖、揉以面粉、芝麻、香油、置平底傲子锅炕制而成,其独特技艺为地方一绝。长赤麻饼加工工序繁杂,其材料选择精细,烤制技术过硬。脆、香、爽。口感堪称一绝!

九.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慈姑枣泥饼

慈姑枣泥饼,炸点,特点:脆嫩爽口,味香甜。烹制法:炸。此饼确切的说法,应称为荸荠枣泥饼,因过去把荸荠误为慈姑,沿用至今,故名。

四川慈姑枣泥饼的做法:SHm

1、两粒蜜枣去核、剁茸,加入猪板化油揉匀。SHm

2、桃仁去皮炸酥斩成丁,加蜜桂花糖、猪化油少许、枣泥制成馅。SHm

3、慈姑洗干净去皮剁成丁,与干糯米粉(一半加水揉成团入锅煮熟)揉匀做成剂子。SHm

4、将剂子按扁,包入馅心,封口,再按扁成圆饼形,入猪油锅内炸熟即成。SHm

操作要领:馅心不宜太软;包馅封口要严;炸制的火候不宜大。可配各类甜羹食用。SHm

十.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五味炒面

五味炒面 用炒熟的黄豆、燕麦、包谷、花生、核桃米磨成面粉。吃时,加入葱、椒等佐料,用开水冲或用凉水拌成糊状。炒面久藏腐,便于携带,随处可吃,别有风味。
巴中市平昌县特产巴中平昌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