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特产桃片糕 桃片糕是重庆哪儿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0 18:03:10

一.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相如古镇麻花

 金黄酥脆,蓬松芳香,购者云集,供不应求,那现炸现卖的相如古镇麻花在蓬安下河街堪称一绝。
相如古镇的下河街有一户姓姚的人家,世代以炸麻花为业,当街门前的街沿上,摆上两根条凳,搭上一张又宽又长的案板,案旁摆一竹篾泥糊半人高的篾灶,灶上架一口两耳的铁锅,灶下零星堆满劈细的干柴。生火,洗锅,烧辣之后,便倒进大半锅菜油,让火贪婪地舔着锅底熬。
姓姚的师傅在案板前坐下,弯腰弓背慢条斯理地揉制面团,那面团其实头天夜里就已揉制完毕,金黄光亮,蓬松酥软,仿佛鸡蛋清一般嫩滑。其实平日里,就听姓姚的师傅闲来无事的时候聊过,那面团头天夜里就得揉好,里面要加“小苏打”和老面,“小苏打”起发酵的作用,老面仿佛是起筋道的作用,这样炸出的麻花吃起来既蓬松酥脆,又不易散架,便于保存,卖好久都可以。
接着姚师傅便将大大的面团搓成一根长长的手腕粗细的面条,一字排开长蛇一般平躺案板之上,然后用菜刀将面条切成一个个二指宽均匀的小面块,接下来,姚师傅便次第捡起小面块拿在手里,轻轻一拉,那小面块瞬间便变成了一根尺余长的细面绳了,只见他摇动手腕甩动,然后迅速地右手朝上,左手在下,将面绳对折,合成一股,在案板上搓上一搓,又提起面绳,再对折,双手将其挽成一个“8”字,最后将面绳的末端,像穿针似地穿进弯曲的面绳的空隙里,就这样一把麻花就搓好了。
与此同时,柴灶里的菜油也已熬得翻天覆地香气扑鼻了,姚师傅起身往油锅里一把一把地丢麻花,那麻花在油锅里上下翻腾,“嘶嘶”地吐着气泡,最后几经沉浮之后,就漂浮在面上了。接着,他用一双长长的竹筷将那炸好的麻花夹出油锅,熟练地丢进案板上一个大大的竹筲箕里,那炸好的麻花比起案板上没炸的麻花,体积大了一倍,颜色变得金黄,极像一朵秋日怒放的菊,也像一个大大的“8”字,很是诱人和神奇。旁边看热闹的人不住地“啧啧”称好,早已忍耐不住,纷纷抢购,往往是一边炸,一边卖,一个早上下来,筲箕里的麻花便已被排成长龙的人们一抢而空了。

二. 四川省 泸州市 叙永县 两河桃片

该产品是叙永县的传统名食之一,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该产品用糯米、核桃仁、蜜桂花、猪板油精制而成。具有组织细腻如肤、柔绵俐片、甜度适当、清香可口,卷得拢、撕得开、点得燃的独特风格。

三. 重庆市 江北 磁器口古镇麻花

磁器口古镇麻花采取的是传统的手工艺技术,每一个环节都不放松,每一个步骤都是纯手工艺操作,它采用天然优质面粉,芝麻,冰糖,花生油,核桃油,鸡蛋,糯米等作配料。其特点为:香甜酥脆可口,老中幼皆宜,回味无穷。深受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并且成为了馈赠亲友的佳品。

配料表:精面粉、鲜鸡蛋、奶油、冰糖、芝麻、酵母粉、泡打粉。

麻花文化:

麻花,属中国传统食品,它的出现年代已难确切稽考,但至少不下千余年,其形便来自中国结,中国结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到了明、清,“结”又有了宫花之称,而麻花则取其形似麻绳,美丽如花之意。麻花、宫花,形如同胞,出自一辙。麻花之结,其实就是一根中国结的基本绳构成的中国结的基本结,盘长结的变形,只是,前为装饰之物,后为食用之物。

磁器口,素有重庆嘉陵江上第一水码头之称,早在明清时期,便有古镇麻花的出现,而民国时,磁器口河街的麻花,已成为南来北往之人的“扎包”,即礼品和佐酒之食,民间早已流传的那句重庆言子“麻花下酒──干脆”便是一大明证。到了民国陪都时期,古镇更是繁华鼎盛,被民国政府主席林森亲笔题为“小重庆”。古镇麻花更是流传甚远,遐尔闻名,成为旅游、馈赠、居家、休闲之佳品。因其选料上乘,手工精制,具有香甜酥脆,入口化渣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随着古镇的开发、复苏,磁器口传统美食之最的麻花更是备受消费者欢迎。新民遥唱曰:“磁器口,一大宝,古镇麻花绞是绞”。

四. 广西 柳州 鱼峰区 云片糕

柳州云片糕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细腻,以上等大糯米、纯猪油、精白糖为主要原料,辅以天然香料和陈皮末精制而成,具有营养丰富、余香悠久的特点。

五. 广西 柳州 柳城县 柳城云片糕

云片糕又名雪片糕,其名称是由片薄、色白的特点而来的。其特点质地滋润细软,犹如凝脂,能久藏不硬,在制作上很为讲究,如炒糯米粉,一般要贮藏半年左右,以去其燥性;对绵白糖的选择也较严格;至于糕的切片要求也很高,每条糕块(长22厘米)一般要切140片左右。

典故:

“云片糕”——乾隆下江南时,到淮安城西北河下镇。应汪姓盐商请求,到他家花园,时外面瑞雪纷飞。乾隆凭窗赏雪,好生惬意,涌来诗兴,便吟起《雪景》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嘴里只是“片儿片儿”地吟着,却一直接不上第四句,望着窗外的大雪发急。就在这时,汪盐商捧着一只细花玛瑙盘子,给皇帝献茶点。乾隆正好利用这个吃茶点的机会思考下文。玛瑙盘里两碟同样的糕点吸引住了乾隆,他竟忘了使用筷子,顺手拈起两片,一尝,香甜松软,清新可口,大加赞美:“何来佳点,如此大快口福!”他一片片拈来,吃过十多片之后,向汪盐商问起这糕点的名字,问起市场上有没有这种糕点出售。汪盐商如实回答:“这是家中祖传的小食,没有什么名字,外面也没有售卖之处。”汪盐商顺势大夸这糕点如何如何好,并叩请皇上恩赐佳名。乾隆答应了汪盐商的请求,想给这个传统的美味糕点起个典雅的名称。他思索了一会儿,忽然想起还没吟完的那首诗,不禁拍案惊叫:“好哇!这种糕点的色彩、形状,就如同外面飞舞的薄薄的雪片吗?依朕看来呀,就给此糕点赐名为‘雪片糕’吧!”汪盐商听罢,连忙是叩头谢恩。随后,赶忙捧来了家中的文房四宝,请皇上题名。乾隆高兴的竟然笔下大意,将“雪片糕”写成了——“云片糕”。糕饼店铺从此就改做“云片糕”了。

原料配方:

江米粉、糖粉、绵白糖、饴糖、香油、桂花精、熟面

制作方法:

1.加工江米粉:把江米洗净,掺拌砂制成熟江米,不能有生硬米心和变色的糊米粒。然后过箩,除尽砂子,进行磨粉。磨好的江米粉一般要贮藏半年左右(叫做陈化),以使江米粉吸潮,去其燥性,以达到制品松软爽口的要求。

2.润糖:把糖粉、绵白糖、饴糖、香油、桂花精放在缸内加水搅拌。搅拌均匀叫做润糖。经12小时待糖粉充分溶化后,即可使用。

3.调粉:取适量经过陈化的江米粉与润好的糖混合搅拌,使其发绒柔软,叫做调粉。

4.装潢:称取给量的调粉放在铝模内铺平,用压糕机压平,用刀将模内粉坯切成4条,再用“铜奈”在表面压平,连同糕模放入热水锅内炖制,炖时要注意气温与火候,一般气温在20℃以下时,火力要小,如在20℃以上,则火力要旺些,避免米粉发胀,同时还要注意锅内水温,锅里的水要始终保持微开状态,使糕防止含水过多。约经1.5~2分钟,糕粉遇热气而粘性增强,糕坯成形即可出锅。

5.冷却、分条:取出铝模,把炖好的糕坯扣在做案台上,糕坯条子紧贴在铝模的那一面是面,因吸水充分而光滑滋润;另一面是底,虽平整但不如面部滋润,稍加冷却即把糕坯条面对面的摆好继续冷却。

6.装屉回锅:把糕坯条面对面、底对底地立放在专用木屉里,然后入锅急火蒸约5分钟即可。注意往屉里放置糕坯条时,应使面与面的间隔空隙小些,底与底的间隔空隙大些,以使底部在回锅时充分吸水,增加其光润和滋润程度。

7.整齐放置:回锅下屉后,撒少许熟面干,趁热用铜镜(也叫做铜奈)把糕条上下及四边平整美化,好装入不透风的木箱内,用布或棉被苫盖严密,放置24小时,其目的是为了使糕坯将水分充分吸收,以便保持质地软润和防止霉变,待次日切片、包装即是成品

获奖情况:

产品1984年获广西区优质食品奖、

1990年为亚运会指定销售产品、

1991年荣获全国少数民族第四届体育运动会奉献奖、

1999年获全区乡镇企业商品展销会银奖、

2001年获中国西部大开发地方特色产品银奖等

柳城糖业公司云片糕点厂

电话:0772—7612381

六. 重庆市 合川 “三江牌”合川桃片

是合川名品,合川桃片厂生产。它用上等糯米、桃仁、麻油、猪板油、搅糖、蜜玫瑰等材料加工精制而成,有甜、盐两个品种。甜桃片色泽洁白,厚薄均匀,散如展卷,卷裹不断,点火即燃,细腻化渣,香甜爽口,有核桃仁和玫瑰的清香味。椒盐桃片色泽微黄,香甜酥脆,有浓郁的桃仁、芝麻、花生、椒盐香味和微有甜咸麻味。两种挑片均具有补脑、健脾、润肺、利尿的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馈赠亲友之洼品。曾获国家、省、市优质产品奖、国家银质奖章。产品不仅畅销省内外,还试销美国旧金山等地。合川桃片,历史悠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县城“祥云斋”糖果铺开始生产,产品为甜桃片。后内江人蒋盛文在苏家街开设“同德福”斋铺,改进桃片用料和工艺,使桃片更加香甜可口,由此名声远扬。据民国新修合川县志记载,光绪卅年(1904年)间,成渝屡开赛会,州人以此(桃片)入会,获得奖励。民国 5年( 1916年),同德福在桃片中加入陕西椒面、食盐等,烘制成新品“椒盐桃片”,香甜酥脆,咸麻适度,饶有风味。到民国15年( 19 2 6年),“同德福”甜、盐桃片均先后获成都花展会优质奖章、四)I怕第五次劝业会特等奖章、“五县”展览会一等奖。民国 21年(1932年),石尊贤等人合伙开设“三民斋”,在桃片生产中采用麻油搅糖,将桃片由窄改宽,厚度均匀,使桃片独具一格。民国25年( 936年),三民斋桃片获四川省展览会乙等奖。解放后,1952年成立合川国营糖果厂(现名合川桃片厂),招集名师巧匠,恢复桃片生产。1959年,湖北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将合川桃片组织远销港澳。1964年经中商部批准合川桃片注册为“三江牌”商标。为了提高挑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经过改进工艺,增加设备,建立健全了一套科学的质量检验体系,使“三江牌”合川桃片每年复查均获优质标准。1980年至1981年先后获省、部和国家优质产品奖,并获国家银质奖章。1982年又获四川省儿童用品委员会优胜奖。( 合川)

七. 四川省 广安 广安区 广安椒盐桃片

广安名优。广安区糖果厂生产。用料、工艺独特,采用单片烘烤工艺生产。具有酥脆细嫩、入口散香、甜中带咸、椒香提味、桃仁蓄鲜、回味和谐的特色无油、糖腻口之感。( 广安)

八. 四川省 成都 青羊 四川合川桃片

合川桃片始创于1840年。用上等糯米、核桃仁、川白糖、蜜玫瑰等原料,精制加工而成,是四川省地方名产之一。特点为粉质细润,绵软,片薄,撕开似“乔牌”卷裹不烂,色洁白,味香甜,突出浓郁的桃仁,玫瑰香味。1917年曾在巴拿马博展会上,获巴拿马金质奖。1926年在成都“花会”上,合川两家桃片厂分获特级奖和甲级奖。被四川省商业局评为1979年优质产品。色泽;玉白色,有光泽。组织:绵软俐片,散得开,卷得起,不粘结,不脱桃仁,无糖子、杂质。口味:香甜滋润,有桃仁、玫瑰香,回味清香。

九. 浙江省 湖州 吴兴区 震远同椒盐桃片

椒盐桃片:精选上等黑芝麻、胡桃仁、糯米粉、白砂糖、椒盐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本品色优片薄、香醇味浓、甜中带咸、松脆爽口,是难求的地方名点,真的是吃了还想吃 !

十. 四川省 宜宾 屏山县 龙华古镇龙凤汤

龙华古镇龙凤汤

龙华古镇龙凤汤

原料/调料:鲤鱼1条﹐鸡(大雏鸡)1/2只﹐香菇5个﹐大枣﹑栗子各10个﹐切好的葱2大勺﹐蒜1头﹐香油﹐胡椒粉

鸡肉佐料﹕切好的葱1大勺﹐捣好的蒜1大勺﹐胡椒面1/4小勺﹐香油1小勺

调料﹕鸡蛋﹐辣椒丝。

制作流程:

(1)

鸡要准备大雏鸡﹐去掉头和瓜﹐除去内脏洗净。

(2)

要准备活鲤鱼﹐去尾放血后刮鳞﹐并切成块洗净。

(3)

把香菇泡在水里除去香菇柱﹐大枣去核﹐栗子去皮。

(4)

鸡蛋煎出来﹐切成丝。

(5)

往平锅里倒水﹐开锅时放鸡﹑香菇﹑栗子﹑大枣﹑蒜煮熟。

(6)

鸡完全煮熟时﹐捞取撕肉与葱﹑蒜﹑香油﹑胡椒粉一起拌。

(7)

在煮鸡的汤里放鲤鱼块儿﹐重煮一遍。

(8)

有龙凤汤的真味儿出来时﹐盛在碗里﹐并在上面放拌的鸡肉和辣椒丝。

四川特产陈记桃片糕桃片糕重庆合川特产正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