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宁县特产有什么 中宁靠谱的宁夏特产怎么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8 09:00:24

一.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九龙金枣

宁县九龙金枣是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的。宁县九龙金枣又名宁县晋枣,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其枣梭状圆隆,个大、皮薄、色玫、肉厚、核小、味甜。鲜食脆酥醇甘,适口性强。

枣系多年生鼠李科落叶乔木,在庆阳市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相传宁县地方——大枣在周代即作为方物进贡王室(进贡朝廷),因而得名“晋枣”。唐时武则天特别喜用,因之声名更加远扬。庆阳的枣主要分布马莲河流域的庆城以南川道地区,其中在宁县境内比较多见。驰名中外的为宁县九龙金枣(主要是宁县晋枣),在当地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在《诗经》和隋唐史志中均有记载,1986年被评为甘肃省优质农产品,1996年获甘肃省第二届名优产品鉴评会金奖。 宁县大枣即九龙金枣主要品系有吊枣(即晋枣和马牙枣,统称九龙金枣)、夏枣(又名圆枣)和冬枣(又名相枣或木枣)三种。晋枣栽培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是枣产品中的当家栽培品种。

九龙金枣皮薄肉厚,脆甜可口,营养丰富,平均单果重25克。最大的可达40克,实为枣中之王。宁县生产的“金丝蜜枣”色泽黄亮,肉质肥厚,含糖量高,曾多次被评为“甘肃省优质产品”,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澳门和全国16省、市,深受好评。 宁县的马莲河川,九龙河川和城北河川是九龙金枣的主要产地,这里生产的九龙金枣分为吊枣和圆枣两种。吊枣又称晋枣,据史料记载,晋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西周时代,就作为宫品向朝延进贡过,因之得名晋枣,这种枣形如琥珀,枣果有梭状圆隆,个大、皮薄、色玫、肉厚、枣核小,鲜食脆酥醇甘,味甜如蜜,适口性强,营养十分丰富,可称天然绿色食品。圆枣又称夏枣,也是枣中精品。九龙金枣含有脂肪、蛋白质、磷、钙、铁和丰富的维生素B,是滋补上品,有健脾止泻,补血补铁,补心安神的作用,用吊枣和圆枣制成的金丝蜜枣、金枣罐头、金枣酒等产品色亮形好,品质优良,堪称佳品,是天然的绿色保健精品,尤其是蜜枣加工考察兼有鲜枣干枣之长,色艳香浓味甜质脆,颇受人们的喜爱。 九龙金枣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糖份外,维生素含量是其它果品的几十倍,被誉为“百果之王”,营养与药用价值极高,对其进行深加工,生产蜜枣、枣粉、枣咖啡、枣茶、枣饮料、枣胶调补品、枣味饼干、枣味奶等,市场前景广阔。

九龙金枣是宁县传统名优,发展九龙金枣是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的科学决策。近以来,该县坚持把九龙金枣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主导产业来抓,县上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实地考察,解决具体问题,采取政策优惠,经济扶持,科技培训,典型引路等措施,狠抓九龙金枣基地建设。县上反复考察论证九龙金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全县建成十万亩九龙金枣基地,为了使这一决策落实到实处,县上专门成立了九龙金枣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和技术小姐,并按照依托资源,规模经营,面向市场,系列开发的思路,抓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资源改造,科技推广等环节,使九龙金枣生产初迈上了商品化生产规范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系列化开发的轨道,形成了以马莲河、九龙河、城北河、泾浦河四河流域为主的四个大枣生产基地,以县城农贸市场为主导的金枣批发市场和以公路沿线新建的十多处田头市场。标准化栽植技术的推广,助推了以金枣为产品的加工企业。宁县先后帮助兴发果品厂、赛鲜果脯厂、新世纪果品、盛丰、泥阳公司等企业改扩建了厂房,使其拥有了必备的生产条件。

随着标准化生产的深入推进,宁县金枣产业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基本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模式。全县金枣标准化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目前,全县已建成优质枣园3.98万亩,初步形成了以马莲河、九龙河、城北河、泾蒲河、川台地为主的红枣基地。2008年全县枣园持果面积达1.8万亩,产鲜枣200多万公斤,产值达700万元,枣区农民最高收入达2.1万元。今年,九龙金枣喜获丰收,全县枣产量预计可达240万公斤,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前几年县上还连续4年成功举办了"九龙金枣节",进一步提高了九龙金枣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九龙金枣先后被全国优质红枣评优会评为优质产品,被首届中国(国际)枣业博览会评为金奖产品,九龙金枣入选甘肃十大名果,在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上,九龙金枣、红富士苹果被评为“奥运果品”。

二.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宁夏羊肉粉汤

粉汤由肉或土豆丸子、夹板、肉丁、凉粉片、土豆块、青萝卜块、粉条、豆腐等一锅烩成。有条件的还在锅里放金针、木耳、梅豆,作为油香、米饭等食品的佐菜。



一般家庭日常生活改口味,还喜欢吃粉汤饺子,即将饺子煮熟后,捞入滚开的粉汤中。

三.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早胜牛

宁县早胜牛为秦川牛的一个地方优良类群。早胜牛牛体高大方正,肌肉丰满,骨骼发育良好,背腰平直,四肢粗壮,蹄劲坚实,是肉役兼用的优良畜种,因产于宁县早胜塬而得名。该牛以红色、枣红色为主,部分呈橙黄色,全身被毛纯一。站立时,前肢端直开展,呈外向姿势;卧息时,四肢拢收于胸腹下,俗称“四蹄不露”。

早胜牛原产在庆阳地区宁县的早胜塬,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海拔1221.2米,年均温度9.1℃。年日照时数1935.7小时。无霜期160~180天。年降雨量为576.8毫米,年蒸发量为1496.2毫米,雨量虽较充足,但多集中在6~9月份,冬季干旱。产区没有放牧地,但有种植苜蓿、夏秋季青刈喂牛的习惯。

地理分布

早胜牛以宁县的早胜、良平、平子和中村四个乡牛只最优。邻近正宁县的宫河塬、庆阳县的董志塬、镇塬县屯字塬等地均有分布。

品种特征

早胜牛体质结实、紧凑,骨骼较粗,肌肉发育较好,为甘肃黄牛中体格最大者。体型外貌与秦川牛相似。被毛以红色和紫色为主。角多为蜡黄和肉色,蹄为紫色和古铜色。公母牛多有角,扁圆形,较短小。微向后弯曲,形如短粗萝卜,俗称“萝卜角”。也有部分牛的角短而钝,称“疙瘩角”。还有部分牛的角为可摇动的软角,称“铃铃角”。头大小适中,眼眶突出,眼大有神,额宽面平,口方正,公牛头高扬,貌雄伟,颈短粗,肩峰高而宽厚。母牛颈细薄。鬐甲较高较窄但平缓。背平直较宽。前胸宽阔,胸骨隆起,胸深肋长,腹部紧凑。四肢粗壮,关节粗大,蹄坚实。外貌缺点是后躯发育较差,尖斜尻较多,飞节多内靠。

品种性能

庆阳地区是甘肃省的重要农业区,耕牛是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役畜,耕、磨、拉、打等重活主要是牛负担。早胜牛力大持久,性情温顺。犍牛日耕地5~6亩,母牛泌乳期可达8~10个月,最高日产奶4~6公斤。淘汰牛肥育后屠宰率5%,为役用兼用的品种。早胜牛两岁以后开始配种。一年一胎者少,两年一胎者居多,占65.8%。早胜牛的适应性较广泛。引入甘肃中部和西部数县,其适应性较其他省份引入的牛为好,显示了耐粗、耐寒特性。改良的全省各地小型黄牛很受欢迎。另外生长潜力也较大。成年牛平均体高(公牛142厘米,母牛121厘米),体重平均公牛666.39公斤,母牛326.32公斤,阉牛157.5公斤。

四. 宁夏 固原 彭阳县 宁夏清炖羊肉

美食原料:羊肉500克,葱25克,清萝卜少许,香菜25克,味精、盐、姜、醋、胡椒粉适量,香油5克。



美食做法



1、将羊肉剁成2.5厘米见方的块,将用刀拍破,葱一部分切丝,一部分切断;清萝卜切两半;



2、羊肉用开水汆去血污,倒入陶制盆内,加入姜、葱段、萝卜、开水(以没过羊肉为限),再放在锅内的小铁架上,锅内加适量的水(盆的下部分应跑在水中),盖紧锅盖,烧至肉烂时撇去浮油,捞去葱、姜、萝卜,吃时加入葱丝、香菜、醋、胡椒粉、香油、味精、盐等调味。



美食特色:口味清淡宜人。

五. 宁夏 银川 西夏区 宁夏羊绒

宁夏羊绒业通过兼并收购老牌企业等方式迅速发展,逐渐增强了行业话语权,走出了一条自主创业的道路。

回首宁夏羊绒产业10年发展道路,既有宝贵经验值得吸取,也能看到其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深加工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品牌建设滞后和产业链较短。对此,专家指出,只有继续向“国际化、服装化、高端化”目标迈进,才能巩固阵地、不断进取。

并购上游企业

10年前,宁夏羊绒产业还是小作坊生产,绝大部分企业规模比较小,初加工企业多、精深加工企业少,主要为国外企业提供分梳羊绒原料。那时,位于宁夏武灵市的中银绒业就是宁夏众多小公司中的一个。可是经过10年发展,它已经成为国际市场最大的精品无毛绒、羊绒条供应商,出口量全国第一,同时形成了150万件羊绒衫的生产能力。2009年中银绒业半价收购了英国百年老店邓肯纱厂,完成了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并购,获得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品牌和高端客户,成为中国纺织企业海外并购的范例。

中银绒业只是近些年来宁夏羊绒产业突飞猛进的一个缩影。这些年羊绒产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宁夏羊绒从小作坊到大公司的快速提升。

掌握原绒话语权

据宁夏轻纺工业局局长龙飞介绍,目前,宁夏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羊绒聚散地和加工基地,逐步在原绒方面掌握了一些定价权。宁夏有人数近万、能吃苦、善经商的回族羊绒原料收购队伍,他们利用宁夏的地域优势,辐射国内13个省区和周边9个国家,年购销羊绒原料10000余吨。这一数量占我国羊绒产量的70%以上,占世界羊绒产量的60%左右。全区现有羊绒生产企业9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家;全区年产分梳山羊绒6000多吨,羊绒条500吨,羊绒纱600吨,羊绒衫400万件。

宁夏羊绒业在原绒收购领域站稳脚跟后,产业集群效应逐步凸现。2002年,宁夏决定建立灵武市羊绒工业园区和同心县羊绒工业园区。其中,同心县羊绒工业园以羊绒原料集散和初加工业为主。灵武市羊绒工业园区则集羊绒分梳、制条、纺纱、织衫、制呢、贸易为一体,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配套的产业链,成为目前在全国同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羊绒产业集群。

注重品牌建设

在宁夏地方0的大力扶持下,羊绒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实力增强。灵武市羊绒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周振勇说,以中银绒业集团、嘉源绒业集团、荣昌绒业集团、马斯特集团、德海(宁夏)集团、圣雪绒集团及生海绒业等为代表的羊绒骨干企业,已成为宁夏羊绒产业的顶梁柱。

另外,宁夏还制定《宁夏分梳山羊绒》地方标准,使羊绒产业的行业规范大大增强。2004年,宁夏轻纺工业局会同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宁夏分梳山羊绒》地方标准,并于今年5月全面执行。依此标准生产高品质的宁夏分梳山羊绒将不断满足国内外高档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的需求,统一羊绒生产加工中分梳山羊绒的执行标准。《宁夏分梳山羊绒》地方标准实施后,宁夏羊绒企业将通过更严格的标准加工高品质羊绒拴住中外客商。

宁夏大型羊绒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大力实施品牌建设。灵武市市长陈淑惠说,宁夏羊绒加工企业在羊绒原料收购、产品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严格把关,羊绒及其制品产品质量稳步提高,满足了国内外客户的需求,确立了“宁夏精品羊绒”的地位。目前宁夏羊绒有“圣雪绒”中国名牌产品,“绒典”和“帕雪兰”宁夏名牌产品。另外,宁夏大力培育“菲洛索菲”“灵州雪”“千堆雪”“西夏羊绒”等品牌,提升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六.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中卫金丝枣

金丝枣,以其优异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闻名于世。掰开半干的红枣,可清晰地看到粘连果肉的缕缕金黄色糖丝,拉伸延长二三寸而不断,故名“金丝小枣”。



金丝小枣肉厚核小,核肉比为1:5.5,营养价值很高维生素含量极高,干枣肉含糖量达76%-80%,肉质细腻鲜甜,制干率达55%。果皮薄而坚韧,耐贮存。金丝枣是国内外市场最受欢迎的果品之一,也是我国出口的王牌商品,有较高的换汇率。中宁县是金丝枣的主产地,枣园、石空、白马、长山头等乡镇有大量栽培。

七.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菜面

菜面是流行于宁县广大地区一种特色面食,因其面条用蔬菜揉和而成,且颜色为绿色,所以称之为“菜面”。制作菜面的步骤简单,制作前先将鲜嫩的菠菜或苜蓿下锅煮熟,再在和面时,放入熟蔬菜,进行搅拌,揉成均匀的菜面团,最后擀成面条或搓成条状,煮熟配以佐料食用,别具风味。制作菜面时,必须先把蔬菜煮熟透,一方面可以更加柔软,便于和面粉揉和在一起,另一方面在沸水中煮菠菜或苜蓿,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

八.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黄甘桃

宁县黄甘桃,因产于宁县九龙川流域菩萨庙村,又名“菩萨庙黄甘桃”,品名远播,享誉西北。其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1977年经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普查鉴定,筛选出17优良鲜食、加工品种,黄甘桃是其中鲜食类优质品种之一。黄甘桃果实饱满,单果平均重150g,最大果重200g,果面底色绿黄,阳面有暗红晕,果肉金黄色,近核处鲜红色,肉质细,纤维少,味蜜甜。

中国是桃树的故乡。《诗经·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淆”的句子。宁县是桃的原产地之一,九龙黄甘桃属千年种植、世代筛选、辈辈相传演化而来的一种地方品种群。因产于宁县九龙川流域菩萨庙村,又名“菩萨庙黄甘桃”,品名远播,享誉西北。

九. 宁夏 银川 永宁县 草鱼

草鱼

我国“四大家鱼”养殖品种之一,全国均有分布。在湖泊、水库、池塘中均可作为搭配品种,亩产量平均50千克左右;池塘主养,投喂全价配合饵料,亩产可达700千克左右。

十.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豆花鱼头

“黄沙清水绿芦苇,碧波映出鱼儿壮”。沙湖鱼头----是宁夏特有的地域,尊园佳肴“豆花鱼头”则是鱼头系列菜品中的精品,精在豆花的营养,鱼头的鲜嫩,品在其咸鲜略甜的宁夏特色。
中宁性价比高的宁夏特产怎么选宁夏靠谱的中宁特产热线电话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