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鲁特产特色文化图片 开鲁黑龙坝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31 05:33:23

一.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安龙县 安龙特色驴打滚

糯米糕裹上黄豆面、或者是其他东西做成的炒面就叫驴打滚,是安龙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的原料是用糯米面加水(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揉成汤圆状,蒸熟,根据个人口味,加上配料就可以了。驴打滚的吃法很多,可以是甜的、咸的。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二.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凉城县 凉城县特色农产品

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因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自古以来就是粮食大县,近年来粮食年总产4亿斤左右。目前,该县已有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杂粮杂豆10万亩,马铃薯基地15万亩,蔬菜基地4.8万亩,金红苹果基地4800亩。

该县注重农产品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独有的永兴镇老豆腐、岱海镇粮食、厂贡梁小米、厂汉营乡莜面、六苏木镇金红小苹果等农产品已分别办理了商标注册手续,分别冠名“宁朔牌”老豆腐、“岱海牌”粮食、“厂贡梁小米”、“厂汉营莜面”、“岱海秋红”,为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群众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河南省 三门峡市 渑池民俗文化 aaa

非物质文化遗产九莲灯为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渑池天池乡杨村和陶村,是渑池县唯一的花灯舞。每逢节日随社火队伍进行表演,表演人数为20人。花灯是自己制作的莲花灯、鱼灯、五星灯、一对马灯等。花灯用木料、竹篾、彩纸制作,灯内装有用牛油炼成的蜡,风吹不灭,可燃烧3个小时,表演者身穿戏剧服装,动作表演在原来简单的圆场步基础上,编入了云步、三和步、前进后退步,队形有莲花盘、龙摆尾、翻大弓、蛇脱皮、绞麻花、过灯等,用莲花灯组成的造型有灯山、灯坡、红五星字型等。曾参加河南省民间艺术汇演,获创作奖、演出奖。

四. 广东省 广州 海珠区民俗文化 广州小凤饼

广式腊味是经历代不断实践、改善而形成的。广式腊味选料上乘,工艺精湛,以其外形美观,色泽光润、香醇芳厚、味鲜可口、皮薄脆而甘甜,耐于储存的特点而深 受大众的喜爱。广式腊味制作工艺相当严格:猪肉选料只用后腿肉和肥膘肉,酒选用纯正的玫瑰露酒;严格控制“三七肠”和“二八肠”的等级规格,制作时要求做 到“灌得行(满)、斟得匀、绑得紧”。此外,还选用自晒的生抽和老抽,使腊味真正具有“豉味”、“风味”、“香味”。生产腊肠可细分为“切肉粒”、“灌 肠”、“烘干”、“成品”等几个工序。广式腊味的代表“皇上皇腊味店” 始建于民国29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腊味家族中占到了重要地位。

五. 江西省 新余 渝水区 仙女湖特色青鱼

特点

酸甜可口、形似鲜花。

原料

仙女湖草鱼

制作方法

1、将鱼宰杀去鳞,刮开去内脏,再刮成两片,将鱼肉内切十字花刀后,用葱姜盐腌制片刻,再摆回鱼型,下锅炸,第二次油温七成时再炸,起锅兑汁,浇在鱼身上即可。

文化背景

相传七仙女被玉帝派出的天兵天将捉拿回天庭的时候,七仙女对董郎难分难舍,在升空之际,将身上穿的羽衣扯下一片往空中一撒,后来这一大片羽毛幻化为仙女湖的99座岛屿,董郎思念爱妻甚深,用萝卜雕刻出一个七仙女的形象,每次吃饭时都放在饭桌旁陪伴着他,好像七仙女还没有离开他一样。

六. 浙江省 衢州 衢江区 特色养殖

特色养殖是近年新兴的产业,水产、家禽、和食用观赏兼备并用的珍稀动物,经过不断引进改良试养,已走向区域化、格局化,深受市场欢迎,“不老神鸡”还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 衢州)

七. 浙江省 温州 平阳县 特色大王蛇

特色大王蛇

特色:

色泽酱红,酥嫩肉滑,香味扑鼻。

原料:

大王蛇,茴香、桂皮、香叶、香茅、干椒等香料,鸡精、味精、美极酱油、精盐、芝麻油、生粉等调料。

制作:

①蛇剖杀、洗净、切

②锅烧热,放入油至四成热时,将腌渍后的蛇段下入油锅炸至香脆,捞出装盘,撒上五香粉,加以装饰点缀即可。

八.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四道特色鱼菜

2005年12月20日至23日,首届中国云南高原湖泊淡水鱼烹饪邀请赛在江川隆重举行。比赛认定江川特色鱼菜四道,分别是:江川铜锅蘸水鱼、江川盐水鱼、江川渎渎鱼、江川小干鱼,这四道菜色香味俱全,是江川传统鱼佳肴,深受人们的喜爱。

九.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河西乡箐花村普米族传统文化

箐花村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北面,全村334户,1595人,由5 个自然村组成。人均收入748元,人均有粮389公斤(2003年)。

村寨地处“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高寒山区,依山傍水,附近有罗古箐、大羊场等著名自然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民居建筑中井干式木楞房占82%,保持了普米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村寨格局保持传统风貌。箐花村历史悠久,传统农牧业、服装服饰、饮食、民间歌舞、麻毛纺织工艺等保存情况良好,文化传承人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该区域传统村规民约与新的村规民约相结合,对村寨日常生产、生活,共同起着管理约束作用。

箐花普米族妇女服饰庄重艳丽,美观大方。穿麻布大襟衣,着毛线长裙,背披羊皮,胸前佩戴银链。各个年龄段的穿着有所不同,喜用宽大的红、绿、蓝、黄等各色彩带束腰,手戴镯圈和戒指,耳戴银环或玉坠,用五光十色的串珠作头饰和项链。包大头帕,喜用牦牛尾及丝线编入发辫中,盘于头顶,以发辫粗大为美。男子一般穿对襟麻布衣,着宽大长裤,披羊皮领褂,左衽像藏族穿戴。富有人家的男子穿氆氇和毛质大衣,膝下用布或毛毡裹腿,有的穿自制的半筒猪皮、牛皮鞋。

特色工艺主要有皮制品及毛制品。皮制品主要指羊皮披风,多用于探亲访友、婚丧年节时穿用,有装饰、御寒和作为姑娘嫁妆等功用。毛制品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后即形成毛料,根据不同需要分别制作氆氇、毡、帽、鞋等。

普米族信奉自然神灵,祭祀活动较频繁,主要有祭天地、祭龙潭、祭山神、祭铁三脚、祭祖先、祭中柱等。主要传统节日为吾时节,要举行打枪、射弩比赛。每逢节日、婚庆和重大祭祀活动,本村人及周边亲友聚集在一起,唱古歌、跳舞蹈“搓蹉”。

普米族民歌多为前人传下的传统曲目,即兴创作较少。在形式上比较自由,不受格律限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婚俗类主要有求亲歌、迎客调、接亲歌、拦门歌、果碟调、聚谈调、顶梁柱调等;情歌主要有“铁打链环扣一生”、“除非秤砣水面漂”等;祭祀类民歌主要有祭三脚调、拜龙调、祭中柱等;丧礼中主要演唱指路歌;传统古歌类主要有吉典、马鹿调、黎明调、巴扎贤赞等。曲调多用五声音阶,旋律与语调密切相关,朗诵性与歌唱性紧密结合,旋律质朴清新,优美流畅。部分民歌音域较宽,可达到或接近两个八度。节奏平稳匀称,长短交错,明快活跃。歌词一般为奇数,三、五、七、九个音节不等。

四弦是普米族民间乐器,也是四弦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曲目较多,除舞步的12调外,还有部分古老的曲目,如四弦母调、雀上树等。四弦弹奏不受性别和年龄限制,在普米族地区传承和保护情况良好。“搓蹉”舞流传广泛,群众基础好,是节庆场合的主要民间舞,用羊皮、木碗、木筷、夹板为伴奏,领舞者右手拍击羊皮,伴舞者左手持碗,右手用数双筷子敲击,夹板系在舞者腰间,左右撞胯时发出声响。

普米族无文字,民间文学为口头传承,村民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互相交流,或在晚上围坐火塘,听老人讲述或演唱,更多的则是在新房落成、求亲结婚、节日庆典、丧葬、祭祀等场合进行讲述演唱。近年,普米族流传较广的民间文学被翻译成汉文,收录于《兰坪民间文学选集》、《普米族故事集成》、《普米族歌谣集成》、《兰坪民间故事集成》、《兰坪歌谣集成》等出版物中。

花村是普米族聚居大村,历史悠久,传统农业、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传承较好,有一批传承人,并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

十. 北京市 房山区 房山特色八八席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国的饮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尤其是在乡村,有许多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鲜为人知。



腾马大酒店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白草畔自然风景区内的四马台村,属边远山区,在这里婚丧嫁娶,最讲究的是“八八席”。下面就八八席的特色做一下简要说明。



八八席构成:



八个碗:1、蒸碗五花肉 2碗(2)假鸡肉1碗 3、炸卤水豆腐 2碗 4、清水素白菜1碗 5、清炖豆腐1碗 6、素丸子1碗



八个盘:凉菜1、三色杏仁 2、肘花 3、筒蒿 4、三珍菜



热菜1、白草小炒 2、焦熘疙炸 3、宫保山鸡丁 4、香酥花椒芽



腾马大酒店特别提供了在都市难得一见的八八席。以上这些菜,均为本地自产。纯属天然绿色食品,营养丰富,不含任何激素、色素、农药。欢迎各届人士到此品尝。

通辽开鲁县十大特产开鲁黑龙坝有什么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