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山里头土特产店 宁波土特产哪里买合适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5 21:06:24

一. 浙江省 丽水 庆元 山老鼠腊

山老鼠腊:腊味,通常是指腊制的鸡鸭肉制品。而在庆元一带,最好的腊制品,还是菇民上菇山期间精心制作,回味无穷的“山老鼠腊”。

山老鼠爱偷吃鲜香菇,菇民用各种自制的捕兽器将山老鼠活活地逮回寮棚,去毛开膛洗净,置到焙笼,用文火加上少许的谷糠慢慢地烘干后称为“山老鼠腊”。“山老鼠腊”配上油盐酱辣及砂糖、老姜、葱蒜、茴香等佐料烹调,吃起来脆中带韧,咬劲足,回味无穷。

二. 广西 河池 环江县 川山凉席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的“川山凉席”,被国家民委确定为民族工艺品之一,10多年前已享誉区内外。凉席表面光滑平整,组织致密,雅致大方,轻薄耐用,一般可使用10年以上。凉席可叠卷存放,展开后平整无皱,携带、使用方便。

产品保养

环江凉席不宜曝晒,以免变脆;垫竹席时要保持床板的平整,以免搁破。最好每天睡前睡后都用温开水 擦拭一遍,这样能使凉席提前泛红,从而更加凉爽。醒目提点:开空调过夜,以26℃为宜。睡凉席,一定要以薄毯遮盖腹部、肩部等部位,不要受凉,防止引发腹泻、感冒病甚至脊椎病及肩周炎。

历史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当地有一个叫姚焕奎的人,他上山砍柴,忘记了带绳子,正在发愁无法捆柴的时候,看到对面山上有一片绵竹林,于是他去砍了一根绵竹,破成若干细蔑丝,扭成绳用以捆柴,这时他发现细篾丝柔软如麻,坚韧不断。从此,姚焕奎经常用绵竹捆柴或捆绑别的东西。后来,当地不少人知道了绵竹的这种用途,也去砍竹破篾扭绳使用。经过逐渐发展,人们又用它编织草鞋,竹篮等。

当地刘家世代祖传是竹匠,工艺远近文明,整个桃花江竹海都有刘家竹席的踪影。刘家的竹席,品质优良源于一次偶然的经历。原来,当时的制席工艺师傅都采用两到三年的竹子制席取其嫩、成本低易于成型的特点。一次京城客商来桃江采购,见当地的凉席质量好,一次就将当地几乎所有的凉席都买走了,制席师傅们销量好,当年都做的特别的多,以至竹林中两年的嫩竹子都采空了。刘家的祖先就将林中以前制作成本高、难成型的老竹取下制席。结果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批老竹制出来的席比以前的席更加清凉、耐用,而且具有更好的光泽,简直“妙不可言”。于是刘家这种只采用竹林里这种成年老竹制席的习惯就流传下来了,到如今刘春秋又将祖传的炮制竹片秘法加以改进,将竹片的湿度加以控制好,并且引进当前一流的凉席生产加工设备和技术,使其加工出来的凉席不发霉、不生虫、更耐用。

三. 河南省 平顶山市 叶县 汝坟店柿子

有个大、无核、味甘、肉厚之特点。品种有灰子柿、镜面柿、八月黄柿、过冬柿。产于叶县

四. 福建省 龙岩 新罗 龙岩山麻鸭

龙岩山麻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龙岩山麻鸭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的。龙岩山麻鸭,又称“新岭鸭”,是福建省优良蛋用型鸭种,具有体型小、早熟、产蛋多、适应性强等特点。

龙岩山麻鸭,原产于龙岩市龙门镇的湖一、龙门一带,群众又称“新岭鸭”,是福建省优良蛋用型鸭种,具有体型小、早熟、产蛋多(年产蛋量:299.2枚;蛋粒重:66.6克;年产蛋重量:19920克。)、适应性强(育成期成活率:98%。)等特点。特别是蛋粒适中,是制作加工皮蛋的佳品。龙岩市新罗区是山麻鸭的原产地及主产区,年存栏种鸭230余万只,生产销售种苗达2000余万羽,分别畅销我国的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安徽、云南等八省一市,深受群众的喜爱。

龙岩山麻鸭已有500多年的饲养历史。相传于明代,龙岩人民就有养鸭的习惯。他们从中选育了适宜山区特点的蛋鸭,经年长日久的不断培育,使麻鸭的优良种性遗传至今。解放后,卵鸭的技术不断发展,饲养山麻鸭的地方越来越多,成为人们致富的又一途径。

龙岩山麻鸭体小,头隽,颈长细,胸部平深,后体宽大。母鸭体重一般两斤半到3市斤,毛色以灰白带黑斑,嘴角金黄,脚蹼为橙黄色。成熟期约110天左右,最早熟的有85天,产蛋蛋壳比较坚硬。公鸭体重一般2斤至2斤半,毛色黑青带亮棕色,饲养120天左右可配种。

龙岩山麻鸭既产蛋又是肉用鸭,群众称水鸭。当要淘汰产蛋母鸭时,养鸭户进行育肥,母鸭一般饲养年限为2到3年,然后转为肉用鸭。将山麻鸭宰杀,配合各种中草药清炖,可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特别是小孩子麻疹之后和肝病患者最为适用。寒冬之际,为备过年配酒名菜,人们在冬至时宰杀做腊鸭。因此,养鸭是解决肉食、蛋品的重要途径。鸭的羽绒和肥鸭肝是外贸出口产品之一。

为充分发挥山麻鸭的优良性状,提高其生产性能,经过8年6个世代的努力,现已选育组建23个家系,生产指标已达到或超过育种要求,经省级专家鉴定,选育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山麻鸭原种场现存栏祖代、曾祖代种鸭3000余套,年可提供20-30万套父母代种苗及大量优质商品苗。

五.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郭山蔬菜

厦门市同安区洪塘镇郭山村总人口2800人,耕地面积4500亩。该村是中国科教兴村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紫长茄大棚栽培示范基地、福建省科技示范村。拥有“郭山”牌紫长茄、“古樟”牌系列蔬菜知名品牌。全村98%的农户从事蔬菜种植,年种植面积达4500亩,其中紫长茄种植基地2300亩,产值4600万元。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位居洪塘镇首位。被评为“厦门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2003年12月郭山村成立了“厦门市同安区郭山蔬菜协会”;2008年10月成立“厦门市郭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基地建设、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指导,实行规模化、标准化、高效益生产,大力推广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合作社积极为社员与菜农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服务,并依靠合作组织与市场带动,初步形成“合作社+市场+农户”的运作格局。通过把农民单个无序种植吸纳到协会或合作社,形成有组织、有系统,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助推了紫长茄规模化、效益化发展。每年推广反季节紫长茄嫁接栽培2000多亩,茄子通过嫁接栽培,达到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青枯病、抗根结线虫,延长采收期,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每亩产值可达1.8-3.0万元。2011年,郭山村(紫长茄)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六.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径山香茗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径山

产品特性:色泽翠绿、清香爽口、芽锋显露、香气清幽、汤色嫩绿莹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明亮。

产品成分:矿质元素、蛋白质与氨基酸、糖类、维生素等。

产品功效:提神醒酒、醒脑明目、去腻清肠、抗癌解毒,降压、减肥等功效。

产品简介:径山有东西两径,东径通余杭,西径通临安的天目山,故又有“双径”之称。径山有凌霄、堆珠、鹏博、宴座、御爱五大峰,茶树多分布在四壁坞、黑山坞一带,茶叶品质最佳者产于凌霄峰。此处群峰环绕,松林茂盛,浓荫蔽日,溪流清澈,是产茶的好地方。

产品历史:径山茶产于海拔六百多米高的余杭径山。据《余杭县志》记载,径山茶是由开山祖师法钦亲手所植,专以供佛。它闻名于唐宋,从宋代起被列为“贡茶”,据说苏轼兄弟和书法家蔡襄等都去径山品尝过新茶。开庆元年,日僧南浦绍明入宋,后将径山的茶种和茶具带回日本,开日本茶道之先河。径山茶具有条索纤细、色泽翠绿、清香爽口等特点,曾有“天目龙井”之美誉。随着茶文化研究的兴起,径山香茗再次名播寰宇。径山产茶,始于唐代。据县志说,是开山祖法钦手植培育,用来供佛。僧人法钦于唐代宗年间结庵手宴座峰。相传,法钦觅建寺之址时曾有奇遇。一日,法钦徘徊径山,遇一白衣老叟,引他至宴座峰,指点适宜建寺之处,旋即风雨大作,老叟化为一龙,腾空而起,俯穿入湫。雨止后,湫涨为平陆,龙没而出现深穴,穴中泉涌,乃称“龙井”。此一传奇之神话,传至京城为宫廷所闻,代宗皇帝李豫召法钦至京,赐号“国一禅师”,拔款建寺,寺称“真庵”。至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改称“镇国院”,政和七年(1117)改称“径山能仁禅寺”。南宋孝宗皇帝赵眘曾御笔书写“径山兴圣万寿禅寺”。

七. 浙江省 宁波 鄞州区 宁波猪油汤圆

宁波猪油汤圆

猪油主要被融入了馅料中,最常见且最经典的则是黑芝麻馅,将质纯、新产的黑芝麻淘洗干净,沥干炒熟,再筛尽壳皮,与切碎的猪板油一起,搓成馅心。而这种汤圆的做法较为特别,需要先放入沸水中,轻轻推动,等第一次浮出水面再加入少量水,通过这样的“水漂”,再乘出来食用,传统的做法则再放入一些桂花,增添其香味,要开皮后,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滑糯而香甜。

八. 辽宁省 大连 瓦房店 阎店地瓜

瓦房店市地瓜种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尤以阎店地瓜最为著名。由于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阎店及周边乡镇的地瓜外观呈梭形、红皮黄瓤、外皮光滑、大小适中,表面无凸凹、无疤痕,口感细腻甜脆,受到消费者欢迎。曾荣获大连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地瓜是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美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

改革开放以后,阎店地瓜走出乡村,成为城里人的餐桌佳肴。我省各地及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客商纷纷慕名前来采购,促进了这一地区地瓜产业的发展,地瓜栽植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产业之一。

九. 浙江省 宁波 鄞州区 宁波臭三拼

宁波有著名的“三臭”,指的就是臭冬瓜、臭豆腐和臭苋菜,顾名思义这三种东西拼在一起,就是著名的宁波臭三拼。

臭菜汁腌上豆腐、菜心、筨菜,浇上新打的菜籽油。蒸好出锅,豆腐会胀得象新发的馒头,又松又香糯,菜心碧绿碧绿,咸香不腻,莟菜【莟han,是旦生杜撰,宁波方言,找不出合适的词条】在宁波和泥螺一样叫“敲饭榔鈊”【榔鈊,宁波方言,意即榔头】,这就是宁波三臭。

宁波三臭最先是穷苦百姓的家常,一般也只是杂拼的一二臭。成片的莟菜秋后洗净了用盐腌渍,一般的农家都有一缸。盐和水的比例全凭经验,有的又酸又硬,又的则绵糯合口。许是谁家的媳妇卖不掉自家的青菜,又不忍心扔了,去了黄叶丢在腌菜的缸里,不曾想蒸了以后,菜心会绿得油亮,风味独特。真正堂而皇之走上宴客的餐桌,称“宁波三臭”还是不久的事情。

腌制“三臭”的关键得先做好一甏臭卤。小时候看到妈妈做臭卤前先要将甏洗净晾干,再向隔壁邻舍讨一小碗臭卤倒入甏中作为引子,然后把一些吃剩的鞭笋汤、毛豆节之类的东西放进去,用塑料袋密封甏口,发酵几天后就大功告成了。若没有现成的臭卤作引子的话,那制作起来就稍微复杂点。我0经验是将冬腌的咸菜和卤放入甏里,让其加速腐烂发臭,说是“烂发肥,臭生香”。或在自留地里采几株苋菜,去叶子、洗净、切段后,放在清水浸一夜,等水面起一层白色的泡沫,便将苋菜梗取出沥干,放在甏里撒上几把盐和一些干净的蔬菜汤后就可以了。做臭卤关键是要密封,否则那股臭兮兮的味道是苍蝇最爱来繁殖后代的地方。好的臭卤不仅清澈而且臭中带有股异香,保存好的可用上几年。

十. 浙江省 宁波 海曙区 宁波冰糖甲鱼

宁波传统名菜。主要作料为甲鱼、冰糖末等。先将甲鱼宰杀后,用开水浸泡一下,剥去表皮,挖出内脏,斩去嘴尖、脚爪尖、背壳、尖骨,斩成6块,入沸水锅汆过,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清水锅内,加上绍酒、姜块、葱结,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焖酥,拣去姜、葱;取炒锅,投入熟猪油、蒜瓣略煸炒,将甲鱼块连同原汁汤一起下锅,加绍酒、冰糖、笋块、酱油、米醋等调料,煮至卤汁收浓时,再用湿淀粉勾芡,淋入熟猪油,转动炒锅,使芡、油均匀裹住甲鱼块,烧至卤汁起泡即成。色泽明亮,香甜酸咸,绵糯润口,营养丰富。( 宁波)
宁波真正的特产店在哪里宁波土特产专卖店地址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