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特产胡豆瓣酱 陕西特产豆瓣酱专卖直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01 11:12:34

一.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潘同春”豆瓣酱

风味独特、制作精良的"潘同春"豆瓣酱,是汉川市马口镇著名的土,始于民国初期,是驰名省内外的传统调味佳品
系马口的酱品有千年历史。相传,清朝末年,有一个叫潘同春的上海人来到系马口,他用江汉平原上的小粒蚕豆为原料,配以地产香油、辣椒、芝麻等10多种辅料,经炒熟、发酥、日晒等工序精制而成豆瓣酱,再用马口陶瓷瓦罐盛装,古香古色,陈年出售,冠名"潘同春"。其味道香辣而带杏甜,既当菜又可当佐料,畅销于汉水及长江一带。由于汉川民间素有制酱的习惯,"潘同春"在制酱实践中不断积累民间经验,改进和发展制作工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术和风味。它以上好蚕豆为主要原料,用上等麦麸酿制而成。蚕豆炒制时火功要匀,要求皮黄瓣熟;豆瓣浸泡上霉时要严格掌握温度,霉成金黄色开始上缸日晒,6个月后酱体变成红褐色即行上市。其特点:成品为红褐色,色泽鲜艳,酱香浓郁,酱体无渣,豆瓣明显,食之美味可口,且营养丰富,深受食者的喜爱
1988年初,汉川酱制品厂恢复"潘同春"传统产品,同年10月参加首届食品博览会,11月荣获湖北省食品行业"硕果"奖,并于1989年5月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潘同春"商标注册权。1999年11月25日参加第五届国际"食博会",2000年12月31日在第六届国际食博会上,"潘同春"走出武汉,成为与"老干妈"、"南泉"齐名的名优土品现在,"潘同春"豆瓣酱不仅打人武汉的"老通城"、"蔡林记",而且行销新疆、江西、湖南、北京、广东等省市和自治区。包装为瓶装、袋装、罐装等系列。其新品种有:麻辣、虾仁、花生、香油、鸡丝等产品。过硬的质量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有歌谣曰:"马口豆瓣酱,送礼成时尚,同春同了春,人钱才两旺。"( 汉川)

二. 陕西省 铜川 王益区 陕西苹果

陕西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苹果是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植物的果实,该属约25种,苹果树是栽培最广泛的果树。苹果是梨果的一种,由子房和子房外围的组织发育而成。苹果树多为异花授粉,有2~4%的花座果较为理想。虽然成熟苹果的大小、形状、颜色和酸度因品种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但通常圆形,直径50~100毫米(2~4吋),带红色或黄色。



苹果品种数以千计,分为酒用品种、烹调品种、尾食品种3大类。3类品种的颜色、大小、香味、光滑度(可能还有脆性、风味)等特点均有差别。不少品种含糖较高,中等酸度,丹宁含量很低。苹果除生食外,烹食方法也很多,常用作点心馅,苹果馅烤饼可能是最早的美国式甜尾食。炸苹果常与香肠、猪排等菜肴同食,尤其在欧洲是如此。

三. 陕西省 榆林 靖边县 陕西八宝饭

“八宝饭”是陕西筵席上的一道佳肴,以色、香、味、形俱佳而称著。八宝饭以糯米为主料,一般多配以营养丰富的红枣、莲籽、百合、薏米、白果、桂元肉、青红丝等蔬果。也可因时因地而异,配以核桃、山楂糕、葡萄干、花生米、蕨麻、樱桃等副料。

“八宝饭”来源于“周八士火化殷纣王”的故事。殷纣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残暴腐败的国王。其统治末期社会矛盾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曾被殷纣王关押过的周文王,为报仇雪恨,遍访贤达,起用了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等8位有才能的人,号称“八士”。周文王死后,“八士”成为周武王的谋臣,积极参与了推翻殷商的斗争。大约在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纣后,曾在西周国都丰镐举行了盛大的庆典,王室的“疱人”特用8种珍品蒸制成一种佳肴,上席时,以色红似火的山楂汁浇于其上,用来象征“周八士火化殷纣王”。从此八宝饭世代流传下来。

四. 湖北省 荆州 沙市 沙市豆瓣酱

沙市豆瓣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沙市豆瓣酱

沙市区调味品产销协会

豆瓣酱是由各种微生物相互作用,产生复杂生化反应,而酿造出来的一种发酵红褐色调味料,它是由蚕豆(华南,西南等地用蚕豆,中原,华东地区多用黄豆)、曲子(一种用来发酵的菌)、盐、做成的。同时,又根据消费者的习惯不同,在生产豆瓣酱中配制了香油、豆油、味精、辣椒等原料,而增加了豆瓣酱的品种,深受人们喜爱。

五.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陕西晋枣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秦国(今陕西一带)和晋国(今山西和河北南部一带)是相邻的两个强国。它们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但是有时为了各自的利益,两国国王又常常互相利用,甚至彼此通婚,结成亲家。晋国国王晋献公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秦穆公。结婚时,晋王以本国--枣树,作为女儿的嫁妆陪送到秦国。从此,晋国的枣树在秦国的彬县生根、发芽、结果。

晋枣色泽殷红,个大核小,皮薄肉厚,香脆干甜。最大的晋枣比鸡蛋还大,重达一两。它不仅是美味可口的果品,还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滋补品。鲜枣含糖量20.6%,干枣含糖量达70%多,含多种维生素14%,可食部分占果实的80-90%。

六. 重庆市 沙坪坝区 磁器口豆瓣鱼

沙坪坝区磁器口的豆瓣鱼,作为名特美味佳肴,百年多来,脍炙人口,誉满山城,列入了《重庆市名菜谱》。抗战陪都时期,商贸繁盛,嘉陵江航运鼎盛,码头上打着“豆瓣鱼”招牌的大小饭店就有十多家。最负盛名的还是百年老字号“洪顺饭馆”的豆瓣鱼。饭店常年生意火爆,座无虚席。虽菜品有红烧鲤鱼、清蒸江团、干煸鳝鱼等,但最卖座,还是“豆瓣鲶鱼。”

豆瓣鱼选用一斤半至两斤的鲶鱼,破腹洗净,洒上少许川盐码味,抹上湿欠粉下锅,炸至金黄色(不能炸过心);锅里留一些油,放入剁碎的聚森茂红豆瓣、姜米、葱蒜头、焖出味来;加猪油和筒子骨鲜汤熬成汤汁后,将炸过的鱼放入。此时,才放特晒酱油、醪糟汁、味精、允丰正黄酒,少量白糖微火烧20分钟。将鱼捞起,用旺火将留在锅里的汤汁第二次加油和入少量香醋。再将鱼入锅,起锅时加水和豆粉汁亮油即成。照这个菜谱依葫画瓢,肯定成不了名菜佳肴。现场可观看到掌勺大师,像魔术师般的挥舞铁勺,两次加猪油,两次熬汁,依次放什么份量多少,都十分讲究,全靠大师傅掌握火候,配料独到。最忌用泡姜泡海椒和过量糖醋。

磁器口吃豆瓣鱼,还有个食俗,传说是百年老字号聚森茂酱园的掌墨酿造师游老先生沿袭下来的:鲜鱼由顾客自选,看鱼下锅。讲究吃全鱼,盛菜用鱼钵,吃时不动鱼头和鱼尾,为保留鱼的骨架完整,吃完上面再翻吃下面。由于汤汁味道太好,食客常唤来堂倌将鱼头和鱼汤汁,加嫩豆腐或血旺下锅加工,据说味道更为鲜美。店家免收豆腐钱和加工费,只要给堂倌几个铜板的小费。

七. 陕西省 渭南 华阴 馄饨

形状像银锞,尖底、鳖肚,两个尖耳朵,馅有萝卜、韭菜、大肉之别,象征浑全,吉利。馄饨又名编食,是华阴人过年过节待客的佳食。传说,家人吃馄饨万事如意,举家团圆;亲友吃馄饨唱来常往,亲如一家,永不破裂。( 华阴)

八. 陕西省 宝鸡 凤翔 陕西腊驴肉

属凤翔的腊驴肉。创制于清咸、同年间。腊制工艺是:先将退役老驴宰杀,去蹄,选其四腿和筋肉,淋净血水,悬挂晾晒浮水,干后切块入缸内,分层加入硝盐,上压巨石,月寻取出,白天挂于阳光下晾晒夜间挤压,排除水分再用松木水加五香调料煮熟,拎出后再浸入驴油及原汁汤内之火加热,仅烫提浸多次,到一定程度拎出。冷却后肉块表面可出现霜状结晶。其切片颜色鲜红,呈半透明状,质细腻,酥而有筋,五香喷鼻,余味回长。若选驴鞭做原料,配用上等调料腊制就成为誉满关中的“钱肉”。

九. 内蒙古 包头 固阳县 后山胡麻油

固阳——胡麻油,学名亚麻油,生长在固阳原生态的环境中,农民以传统方式耕作,纯绿色,无污染,风味独特,芳香浓郁,油质清澈,是一种高级食用油,长食有抗衰老、美容、健体的功效,也被视为月子餐必备用油。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胡麻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富含α一亚麻酸及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占85%~90%,在人体内可直接转化成DHA 和EPA。胡麻油中含55%的亚麻酸,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在所有植物油中含量最高,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深海鱼油”,且易保存。众所周知,“鱼油”指EPA和DHA,是由海里的α-亚麻酸(主要含在海藻中)在鱼的体内变成的。人服用α-亚麻酸(主要含在胡麻油中),在体内也会合成EPA和DHA。所以食用富含a-亚麻酸的胡麻油,就可以起到类似吃“鱼油”的效果,修复更新脑神经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链,起到健脑、促智、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和预防血栓形成等作用。由此可见,胡麻油真是油中珍品!

原料介绍

胡麻油为亚麻科植物亚麻的种子榨取的油。亚麻子含有30%~48%的油脂,在常温下压榨得到的油为黄色液体,有特异气味,在空气中质地逐渐变浓,颜色逐渐变深,油中主要含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及棕榈酸、硬脂酸等甘油酸。此外,还含有阿魏酸廿烷基酯、多种甾类、三萜类、氰甙类等有机化合物。

营养分析

1. 胡麻油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而且组成的比例适当,不容易氧化;

2. 胡麻油富含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毛细血管循环,带给肌肤细胞营养的γ型维他命E,γ型维他命E是优异的抗氧化物质能有效地防止老化;

3. 胡麻油中含有的油酸成分被医学证实有抑制胃溃疡、气喘等疾病、防止肤质恶化,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4. 胡麻油所含的成分对于皱纹、黑斑、肌肤干燥等问题都有防患于未然的抑制作用。

保健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胡麻油味甘、性平、无毒;有润燥通便、养血祛风、养发、生肌、长肉、止痛、杀虫、消肿、下热毒等功效;可治病后虚弱、眩晕、便秘、老人皮肤干燥、起鳞屑、过敏性皮炎、瘙痒、疮疡湿疹及高血压、血管硬化、胆固醇增高等症。

据《本草纲目》记载:胡麻油有“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之功。”《别录》记述:胡麻油“利大肠,胞衣不落。生者摩疙肿,生秃发。” 古人认为:常食胡麻可去除一切痼疾,还有返老还童、长生不老之功效。

十. 山东省 菏泽 东明 东明胡辣汤

胡辣汤是东明的地方名吃,城乡集镇到处可见。有200余年的历史,最早是县城内赵街一家姓胡的首创。制作方法是:把自面洗成面筋块,待水烧到8Oo C时,将面筋块下到锅里转着搅成穗状,然后下粉条、海带丝、撒胡椒面,烧开即成,盛到碗里,放上香油、醋,具有香、酸、辣之特点。

胡辣汤在东明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据说,最早是县城内赵街一家姓胡的首创。其制作方法是:把小麦面和成面块后加温水洗成面筋,放在清水里。将海带丝、粉条下锅加水,上火,烧至80度时,把洗好的面筋拉成薄片下锅,旋转搅动,拉成穗状。开锅后撒上胡椒面、葱花、姜丝、菜叶等,盛上碗加香油、陈醋。入口具有香、酸、辣特点,此汤不但清香爽口,而且开胃生津,增加食欲,深受大众欢迎。现已遍布城乡,成为东明县地方名吃。

美食类型:特色小吃

美食推荐:东明县三八路、五四路、向阳路、南华路等路段

陕西特产豆瓣酱专卖直播自做豆瓣酱湖北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