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青原文化特产有哪些东西 吉安市青原区农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0 11:29:49

一. 江西省 吉安 青原区 林生茶

林生银针外形芳壮毫显,挺直似针,色泽银灰,熠熠闪光,汤色杏黄,滋味醇厚回甘,毫香新鲜,开汤后,芽尖向上,绿绿下落竖立于杯底,条条婷立,上下交错,望之酷似石钟乳 。

二.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柏泉干鲶鱼

柏泉干鲶鱼是选取柏泉绿色食品优质鲶鱼,经柏泉传统工艺日晒夜露加工而成,为保质量只生产3个月左右(从霜降至春节前)柏泉干鲶鱼风味独特、蒸吃、火锅、烹吃皆可。柏泉水产系列皆可制成腊制品,从而形成柏泉水产品系列。

柏泉水产品有四个产品申报了绿色食品标识,柏泉四万亩养殖水面为柏泉干鲶鱼系列产品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三. 广西 桂林 兴安民俗文化 瑶族大粽粑

打醮这种活动解放前在瑶族中比较普遍,几乎每年都进行。瑶族人民每当有疾病流行时就进行打醮。打醮分为三等,即(1)上元三府醮:还此愿时进行七天,请师公七人。(2)中元二府醮:还愿时进行五天,请师公五人。(3)下元一府醮:还此种愿时,需时三天,请师公三人。还愿的形式有集体进行时,如太平人丁愿;也有以家为单位进行的,如安龙愿。

太平人丁愿是集体进行时,当当地疾病流行时,即召开大会,讨论是否进行还愿,如决定还愿时,即在盘王庙中-,到冬天还愿,还愿时请几个师公和每户出一人到盘王庙住,请师公的人数和还愿的时间由还愿的种类而定,如还的是上元三府愿则要在庙内住七天,请七个师公,最后一天就将盘王庙的神位请到村里,各户所有的人都聚而进餐。聚餐和在庙住的时期所用的米,酒都是自备的,此外,平均每户还平摊用的钱。

家中有病时则单独还愿,叫安龙愿,也是在冬天还愿,时间的长短和请师公的人数,同样由-的等级而定,还愿是在自家的祠堂中进行。

四. 江西省 吉安 永新县 酱姜

永新酱姜、橙皮、蜜茄是一组风味独特、滋补健身、老幼皆宜的珍贵传统。始产历史悠久,选料考究,工艺精湛。传说,唐开元年间,女歌许和子被选入宫时,因长期食用橙皮和蜜茄,保持了歌喉清亮而压倒群芳。皇后娘娘也常用酱姜治疗头昏头疼,被乐得皇帝列为贡品。

酱姜:是用姜和糯甜酱制成的一种甘芳咸伞、美味可口食品。姜的外表白然形成一层纹同毅皱、结构酥脆而具有厚厚的霜型酱糖。姜的内层略呈红糖色,姜心红里透黄,刀切横片,从割断面看去巴红黄二色镶嵌成趣。吃起来甜香浓郁,微带咸辛,味一触舌,辄咽掖徐来,津津人口,十分开胃。尤其于早上用以佐茶.更觉快人心胸,传有“晨起吃酱姜,胜似喝参汤”之句。酱姜还可以作调料,每当烹泥鳅、烹大鱼头或烹鸡汤时,放入适量的酱姜片,使其充分益味,既可消除危鸡的本来腥味.更能调剂姜汤显得格外鲜甜芳香。

酱姜生产,以每年端午节前后,取优质糯米酿成"酱娘",然后选其优质姜块去皮兑酱,用传统工艺加工而成。成品外观白糖色,有丝纹,内为酱褐色,甜咸适度、食之爽口,稍有辣味,既可单食,也可作茶点。用姜炖鸡蒸肉,具有祛风暖胃、提神、补脑、健身等功能,尤其对治疗头昏疼更有其功。

五. 云南省 楚雄 大姚县民俗文化 八宝印泥

彝族梅葛是云南彝族的一个主要曲种,流传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姚安、永仁等县的彝族聚居区。梅葛,意为口头说唱的古老故事,是一部古老的长篇说唱史诗,无文字记载,主要靠口耳相传、沿袭演唱而保存下来。内容是彝族人对开天辟地、万物起源的理解以及生产劳动、婚丧嫁娶、风情习俗的记述,它被视为彝族人民的“根谱”,并被誉为彝族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新中国成立后,梅葛得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并逐步为更多人所认识。1958年10月,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出席亚洲作家会议,在其报告中说:“中国彝族1万1千行的长诗《梅葛》也是口头流传的关于人类历史及对大自然斗争的史诗。”

梅葛曲本主要由“创世”、“造物”、“婚配”、“丧葬”4个部分组成,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它的每一章互相不可分割,通篇或分章演唱均可。梅葛曲调分为“正调”和“慢调”两种;根据演唱内容不同,又分为赤梅葛、辅梅葛、赤梅拉梅和娃娃梅葛四类,其中赤梅葛和辅梅葛属于比较古老的曲调,又叫“古腔调”。赤梅葛一般是悲调(又叫哀调),忧伤低沉,多用于丧葬、祭祀;辅梅葛一般是喜调,婉转抒情,多用于婚嫁、节庆、起房盖屋、生产放牧等;赤梅拉梅是在上述两种古腔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叫杂调,如大姚县昙华乡流行的“过山调”、“玛嫫诺调”、“马樱花调”等和婚礼时唱的“请客调”、“讨亲调”、“青棚调”、“进门调”、“迎客调”和“送客调”等。

梅葛演唱有单人、双人和集体3种形式,前二者一般为坐唱和站唱,多人演出为走唱,与舞蹈结合,生动活泼,富有民族特色。伴奏乐器主要有葫芦笙、口弦、笛子、月琴等。用彝汉两种语言演唱,唱词以七字句、五字句为常见,其中以五字句居多,讲求彝语声韵,诙谐风趣,深受彝族群众喜爱。

过去,演唱梅葛的歌手主要是毕摩,他们既是彝族祭师,又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的保存、加工和传播者,是彝族的知识分子。近年来涌现出许多青年歌手,创作的曲目超出了传统的史诗范畴,多用于反映彝族人民的新生活,如《民兵队长阿利若》、《昙华山上不老松》、《彝家山寨新事多》、《红军长征过楚雄》、《美上加美》等,先后参加了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等活动并获得各种奖励。

六.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杨家风味牛肉粉

牛肉粉味道特别好,汤鲜,牛肉给得多。哪怕买的是素粉,服务员多少也会给点肉。粉有牛筋、牛肉、牛杂等几个品种,料相当足,厚厚的红油汤又辣又鲜,粉筋道Q软,而且这样的价位还能有空调的环境真是很不错了。难怪每天从开门到关门,都是人山人海的。

原料及调料:新鲜黄牛肉1000克,米粉按人配需要量、泡酸莲白、酸萝卜、酸菜(用青菜制成)、牛油、葱、花椒、八角、山奈、草果、沙仁、香叶、茴香、桂皮、盐、干辣椒、芜荽、味精等适量。

具体制作方法:

1、黄牛肉洗净切成大块下锅煮,锅开后反复打去血沫,用纱布把适量的花椒、八角、山奈、草果、沙仁、香叶、茴香、桂皮、干辣椒(整个)包好还有姜块一起放进锅中和牛肉一起小火炖,炖至牛肉基本上熟了捞出一半切成1厘米见方大小的肉丁,如有牛筋也切成丁一起再放到另一个锅中继续炖,直至炖酥烂为止,另一半待凉透了(4个小时以上)切成3厘米宽5厘米长的肉片备用。牛板油炼成牛油单独用容器盛出。

2、米粉,用清水漂过;糊辣椒面,用干辣椒烤脆微糊打成面(不要太碎);泡酸莲白,食用时从泡菜坛里捞出切成小片用小碟装好当做配菜;酸菜,切成1.5-2厘米长段;芜荽节成8毫米左右的段。

3、食用时按下列顺序操作:米粉(一般一碗牛肉粉约150克-200克)放入开水锅中烫透,捞入汤碗里,在米粉上铺上牛肉片(25克),盖上炖熟的牛肉丁(25克)或牛筋丁,放上适量的酸菜,加上少许牛油,最后浇上滚烫的原汤,洒上芫荽节即可。

风味特色:肉烂酥嫩、粉滑绵韧、汤清味浓,辣烫鲜香。

制作要点:肉片要切得薄,米粉必须要烫透心,为保证汤清,最好不要加酱油和油辣椒,糊辣椒面按各人的口味放,原汤要加上适量的盐,味不够根据口味再加。

七. 云南省 怒江 福贡县 马吉乡古当村傈僳族传统文化

古当村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古当行政村共有农户306户,1142人,其中村办事处周边5个自然村共178户,646人。人均收入580元(2004年)。古当村是著名的傈僳族服饰和歌舞之乡,素有“美女村”的称誉。

该村地处碧罗雪山腹地,依山而建,海拔1890米,森林覆盖率98%。4条小河在村尾汇合后冲出峡口,附近有两条瀑布、两个温泉,生态环境极佳。这里是通往维西县、贡山县的交通要道,翻越碧罗雪山走10小时就可到维西县。该村傈僳族在清末从维西县迁来,民居建筑与村落格局传统风貌保存较好,建房中择地、选材、建房、进房等过程一直延续传统方式,在各类傈僳族传统民居建筑中,传统竹木结构“千脚落地”茅草顶房占62%,传统竹木结构“千脚落地”石棉瓦顶房占22%,砖木结构房占16%。古当村现在仍然保留传统纺织和榨漆油工艺,是农耕、采集等生计方式的补充。

傈僳族服饰简朴大方,做工精细。女装以红、白色为主色调,上衣为无袖右衽衫,下穿手工纺织的麻布裙,裙边装饰蓝红线条或花边。左肩斜挎用贝壳串成的长链“拉奔”和红白相间的串珠,胸前配挂多根串珠为胸饰,在“拉奔”和串珠下方结数个毛线球,鲜艳美观。传统男装以黑、白为基调,穿及膝白色长衫,外罩黑褂子,型似喜鹊,称为“喜鹊服”。现在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襟等显眼处镶花边。成年男子普遍配“怒刀”、带弩弓、背兽皮箭包,英勇剽悍之气尽显。妇女头戴用红、白色串珠和贝壳制作的珠珠帽Zone“哦勒”,男子戴1尺高的布帽子,右边挂一块红布飘带作装饰。

民间文学在傈僳族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古当村流传着丰富的神话故事、儿歌、诗歌、谚语、传说等,如《孤儿找龙女》、《猴子搓麻线》、《兔子与狐狸的故事》、《刮木毕斗鬼的故事》、《狗食太阳》等。

傈僳族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当地流传的民歌有情歌“优叶”、叙事歌“木刮”、儿歌“然尼斗石”、迎亲调“吃知斗俄”、哀歌“阿双吉俄”、挽歌“诗俄斗俄”等。民间乐器有弹拨乐器“其奔”、短笛“笛哩图”、竹笛、三片口弦、单片口弦、木叶等。傈僳族民间舞蹈称为“千俄千”,种类较多,有生产舞、丰收舞、婚礼舞、模拟动物动作舞、织布舞、洗麻舞等,多为集体舞,或成排,或围圈,脚步有进有退,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有规律地变化。

民族文娱体育活动丰富。除传统的射弩外,还有用于强身健体、节庆活动时比赛和表演的打球、爬竹竿、过溜索、射粑粑、射鸡蛋、摔跤、荡秋千、斗膝、压翘翘板等。

传统节日阔时节,即傈僳族的新年节,节期为每年12月20日。现在,阔时节已经成为怒江州的法定节日。每年阔时节时,全村人聚集在村公所进行各种活动,唱歌跳舞,吹奏乐器,欢庆节日。

傈僳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在古当村多有保存。根据月亮圆缺推定节令,安排生产。有自己传统的民间医药。村里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优良传统。

八. 江西省 吉安 吉安县 全副銮驾

江西有道名菜叫“全副銮驾”,此菜选用江西吉安本地鸡,去毛掏尽内脏后,加姜、料酒等腌渍半小时,然后抹上糖色,入宽油锅中炸制上色,再加糖、醋、酱油、香料等,焖制酥烂,然后折开,用鸡肉拼成銮驾状即成。将鸡和熟猪油、干红椒等一起红焖,色泽红亮,味道香浓,口感酥嫩。

九. 江西省 吉安 吉州区 吉安堆花酒

吉安堆花酒是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的。堆花酒酒色清澈、味绵甜、质醇美。以“清壳透明,浓香寓药香,入口绵甜,回味悠长,尾净”而饮誉省内外,被评为历届江西名酒。

堆花酒具有千年的酿造历史,堆花品牌饮誉江西南北,堆花酒原为庐陵谷烧,享誉四方,堆花酒名出自南宋丞相文天祥之口,文天祥早年于白鹭洲书院求学时偶至县前街小酌,但见当地谷烧甫入杯中,酒花叠起、酒香阵阵,脱口道:“层层堆花真乃好酒!”从此堆花酒名渐渐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当地的传统佳酿。

江西堆花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系江西省重点酿造厂家。主要产品为堆花牌系列白酒,有上百个品种,产品在省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远销湖南、河南、广东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堆花牌系列白酒产品是江西四大名酒之一,以优质大米为原料,集民间酿造精华,采真君山古清泉、用人工老窖发酵精酿而成。酒精度分38°、60°二种。酒色清澈、味绵甜、质醇美。以“清壳透明,浓香寓药香,入口绵甜,回味悠长,尾净”而饮誉省内外,被评为历届江西名酒。

1988年“堆花特曲”获中国文化名酒称号。1989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3年荣获第三十三届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名优质量竟评银奖。1995年“堆花”商标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堆花贡酒”荣获江西省酒类市场十大畅销王牌。1996年“堆花特曲”.“堆花贡洒”荣获江西省名酒及江西省免检产品称号。1997年“堆花贡酒”荣获中国食品名牌称号.1999年“堆花特曲”、“堆花贡酒”被江西省技术监督局确定为重点保护产品:同年堆花系列白酒荣获江西省名牌产品称号。2000年元月份、“堆花特曲”、“堆花贡酒”、“堆花缘酒”又荣获江西名酒称号。2000年6月,“堆花”商标被评为第四届江西省著名商标。2002年堆花系列白酒再次被评为江西重点保护产品。

十. 江西省 吉安 青原区 艾米果

艾米果

由艾草叶和米粉按比例擀和成均匀的粉团,放入蒸笼用猛火蒸,蒸到米果油光发亮,摸不粘手即熟透了,这时的艾米果看起来绿绿的,油油的,亮亮的,闻起来香气沁脾,令人垂涎欲滴,吃起来更是油而不腻,粘而不湖,脆而不松,口感甚佳,真是色香味形俱全。

吉安特产十大必买江西省吉安十大特产是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