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土特产是什么 贵州铜仁的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6 02:17:18

一.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盘子粉

盘子粉--铜仁独特的粉文化

盘子粉,在侗乡玉屏,做此粉用的器皿,是用铁皮做成形似盘子的模子,因而做出的粉就称为盘子粉。盘子粉色白透明,细腻柔软。盘子粉可热吃,也可凉吃。热吃时,将切好的粉条,放入沸水锅中烫热,加入不同的汤和佐料,如汤牛肉粉、肉末粉、脆哨粉、三鲜粉等等;凉吃时,依其口味配以红油、酸菜、豆芽、折耳根、蒜汁、姜、葱、醋等各种佐料,其味香醇,风味独特。

二. 贵州省 铜仁 碧江区 滑肉

滑肉

滑肉传统酒筵佳筵,自古为婚宴、春宴席上精品,其原料为蕨粉、瘦肉配以佐料蒸熟,再切成小方块,冲上鲜汤,上席食用。此菜色鲜,食之滑溜爽口,回味无穷。

三. 贵州省 铜仁 碧江区 红烧板栗鸭

红烧板栗鸭

红烧板栗鸭是传统菜,季节性强,多在每年重阳前后食之,即以铜仁土产板栗和仔鸭加佐料烹饪而成,其色泽红褐,咸甜并有细嫩糯酥,有较高的营养价值。6、滑肉传统酒筵佳筵,自古为婚宴、春宴席上精品,其原料为蕨粉、瘦肉配以佐料蒸熟,再切成小方块,冲上鲜汤,上席食用。此菜色鲜,食之滑溜爽口,回味无穷。

四. 贵州省 铜仁 石阡县 石阡皮蛋

石阡皮蛋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又名松花皮蛋,其蛋白透明富有弹性,松花叠起,蛋黄呈现墨绿、草绿、茶色、暗绿及鲜红等五彩色层,食之醇香爽口、回味甘美,久食不腻,容易消化。同时具有清热解暑、干胆明目、开胃润喉、醒酒止渴、降低血压等功效。早年大都为民间作坊生产。新中国成立后,新组建的石阡外贸公司综合加工厂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完善了氧化钙、碳酸钠、氧化铅、茶末等多种原料合成的液体浸泡鲜泡的新工艺,确保了皮蛋的成熟期和保质、保鲜期,提高了蛋体的营养成分,成功地推出了色鲜、味俱佳的糖心皮蛋。其产品曾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1993年,仅马来西亚一次订货就达200多万枚。

详细介绍:

近日,石阡县贸易合作中心接到《中国名菜大典·贵州卷》编委会通知,石阡皮蛋已入选《中国名菜大典·贵州卷》,要求将石阡皮蛋的生产工艺、成品特性、文化内涵等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报送编委会,以便入编《中国名菜大典》。

五.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侗乡荤油茶

贵州的许多民族,皆有食用油茶的习惯,在众多的油茶中,黔东南州的侗乡油茶独树一帜,它融入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习俗,特色鲜明。黎平县的侗族同胞几乎天天早上都要吃一碗油茶。每逢红白喜事或节日庆典,宾客到来时,侗家人必以油茶盛情招待。

侗乡油茶的种类很多,按红白喜事分为“生日茶”、“婚嫁茶”、“敬老茶”、“庆贺茶”、“分忧茶”;按食用时间分,有早上的“早晨茶”、中午的“半日茶”、下午“夜背茶”、和晚上的“夜头茶”;按原料分为“粑粑茶”、“糯饭茶”、“米花茶”、“苦笋茶”、“黄豆茶”、“花生茶”、“包谷茶”、“肉丝茶”、“肠子茶”等。其中肠子茶又分为鸡肠、鸭肠、猪肠等。本品所用的野茶叶,俗名母猪藤,多年生草木植物,味苦涩,是民间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去肿、补气助食、提神醒酒等作用。

原料:糯米、大米、野茶叶、茶油、酥黄豆、酥花、精盐、酱油、葱花、姜米等适量。

制作方法:

1、取糯米1千克浸泡淘洗,蒸熟,舂成茸状为糍粑,晾干后切成薄片即为糍粑片。

2、取糯米1千克,蒸熟后晾干成阴米,放入茶油锅,炒炸为金黄色的米花。

3、大米1千克,磨成浆蒸成粉皮,晾干后切成3×0.6×0.3厘米的薄片,用茶油炸成淡黄色。

4、锅内放少许茶油烧热,放入茶叶,煸炒后冲入清水,烧沸为紫黑色的茶水。

5、取碗放糍粑片、米花、粉皮、酥黄豆、酥花生,冲入沸茶水,再放精盐、酱油、葱花、姜末即成。

制作关键:

1、米花与汉族米花类似,但有区别,侗米花没有透心,只酥透2/3,既脆又香。

2、逢年过节或宴贵宾,油茶内加1小汤匙肠臊,侗语称“杰骞”,意为肠子。茶,制肠臊可用鸡、鸭、猪肠,洗净切成节筒状,用茶油、精盐、煳辣椒面、肠子炒至刚熟即可。

3、各地加工方法大同小异,配料的品种数量有多有少,还有的用菜籽油、猪油、肉丝、肉汤、炒米花、茶叶、野茶的一种或多种配佐。

特点:酥、脆、香、糊、涩、咸众味共生,感觉滋味特别有天地,加上主人热情客道,更是回味无穷。长期食用油茶,可以顺气舒脾,提神益身,帮助消化,增强食欲。

六.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玉屏萧笛

玉屏萧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玉屏萧笛为“贵州三宝”之一,创始于明万历年间,因其音色优美圆滑,做工精湛细腻而获1886年伦敦国际博览会银奖,1923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贵阳)

贵州—玉屏箫笛,蜚声海内外,是与茅台酒齐名的“贵州三宝”之一。玉屏箫笛,音韵清越,工艺精巧,是民族乐器中的精品,是玉屏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融合的结晶。许多箫笛艺人都为它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玉屏箫笛的制作,要经过制坯、雕刻、成品三个流程,七十多道工序。品种由一箫一笛,已发展为七箫十二笛一百多个花色品种

文化:玉屏箫笛,名扬海内外。相传早在公元一世纪时古玉屏的所在地五溪,就有箫笛流传。玉屏箫笛始制于明永乐年间,在中国乐器中独树一帜。191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得银质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而举办的太平洋博览会上,获金质奖。它是中国最先获国际大奖的民族民间乐器之一。玉屏箫笛,雅俗共赏。明、清两朝被列为贡品,深受皇室垂青。而在民间,知音、朋友之间往往将它作为珍品互赠。玉屏箫笛上雕刻的龙凤图案,据说就是取材于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的爱情神话故事。

相传三百年前,玉屏有一个姓郑的人,在一次赶场时候认识了一个自称"鹿皮大仙"的道人,他们两人一见如故,情趣也十分相投,送结成为知己。道人时常在山上徘徊低吟,诉说他对当朝的不满。有一天他从山上采来一根竹子,将它制成箫吹奏起来,引起知交的共鸣。不久道人要远游他乡,便把制作箫笛的技艺传给了这位姓郑的朋友。从那以后,郑家就开始自制自销箫笛。可能这就是诗句"仙到玉屏留古调"的出处了。

制作工艺:玉屏箫笛从选料到制作十分讲究。它是用当地一种特有的长在阴山溪旁少见阳光的水竹制作的。这种竹节长、肉厚,通根基本一致,只有人的拇指粗细。砍竹的时间很讲究,一般是立冬后两个月为好。因为这时的竹含水和糖分少,做出的箫笛不易开裂和霉变。

制作要求更是严格,从伐竹到制成有几十道工序。最后在箫笛表面刻以诗画。管身的古铜色彩刻上各种图案、诗词更显得古朴典雅。玉屏箫笛中尤以"龙凤屏箫"最受欢迎。它是雌雄成对的策管。雄的略粗,雌的稍细。吹奏起来雄箫音浑厚洪亮;雌箫又音色圆润含蓄而隽永。雌雄合奏,好似一对情侣在合唱,是那样的协调和谐,娓娓动听。"

七. 贵州省 铜仁 思南县 思南斗笠

思南斗笠

思南斗笠有棕丝斗笠与纸斗笠两种,以棕丝斗笠最为著名,主要产地为塘头镇。其制作工艺流程为:首先将慈竹削片成竹篾,再将竹篾分成细丝,围绕框架编织。棕丝斗笠直径一般为65厘米,篾丝分上下两层,在中间顶部填上青布(传说为朱元障御赐),置红、绿纸角,铺设棕丝,锁上边角,最后喷洒桐油。主要功效既遮阳蔽阴,又美观精巧。

八. 贵州省 铜仁 碧江区 脆潲锅粑粉

脆潲锅粑粉

脆潲锅粑粉为传统食品,其正宗制作乃以优质绿豆、大米为原料,经浸泡、磨浆、沿锅烫熟,粉表呈黄色、内起蜂窝,清香诱人,其佐料脆潲、姜葱、油辣椒乃脆潲锅粑粉精到之处,食之脆香酥爽。

九.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侗乡油茶

侗乡油茶

侗乡油茶,又名罐罐茶,是玉屏侗族特有的风味小吃,制作过程很复杂,原料为茶油、茶叶、灰碱粑、炒米、辣椒、以及各种香料,香辣可口,曾有歌为证,“同志哥,请来侗乡吃油茶!”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位于贵州省东部的玉屏侗族自治县,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是湘黔两省交界之地。长期以来,油茶一直是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玉屏侗族自治县立足于资源优势,逐步走出了一条发展油茶、板栗等特色经济林的产业化之路。在主产乡镇,人工栽培的寿命在100年以上的油茶古树还常能见到,而20—50年生的中壮年油茶林依然是当今玉屏油茶的“主力军”。1958年,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生产表彰大会上,玉屏油茶曾获得1总理亲笔题词的“油茶之乡”奖旗一面,进而,极大地鼓舞了全县人民发展油茶生产的信心和热情。目前,玉屏油茶主要分布于舞阳河两岸的田坪镇、大龙镇、朱家场镇、平溪镇和新店乡5个乡镇,品种以普通油茶为主,根据成熟期又可分为“寒露子”、“霜降子”、“立冬子”等几个农家品种。

长期以来,贵州农学院、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以及铜仁地区有关科研单位在玉屏开展油茶丰产栽培和良种选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对提高玉屏油茶良种化栽培与生产管理水平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建国初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玉屏油茶的黄金时期,当时,全县油茶面积超过1.2万公顷,年产茶籽近3000吨。现状,全县现在油茶面积0.9万公顷,茶籽年总产量达1600吨,居贵州省铜仁地区第一位;在大龙、朱家场等油茶专业乡、村,人均面积可达2亩之多,人均油茶纯收入190多元,占年总收入的11%左右。目前,全县现有加工和销售企业11家,其中国有1家,乡企、民营10家,年加工能力(茶油1000吨),销售总产值1200万元,创利税300多万元,全县从事油茶加工与销售的人员亦达300余人。为了提高油茶及其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加油茶经营收入,玉屏油茶加工业亦应运而生,而且还经历了从简单的人工原始压榨到现代化的流水线作业的过程。玉屏林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玉屏油茶加工行业的骨干企业,该公司产品“林大牌精炼茶油”是使用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经过重力压榨并反复过滤得来。该品牌茶油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进而有效地保证了“茶油纯天然”的价值。“林大牌”精炼茶油除主销本省和湖南、广东等地之外,还远销香港及东南亚国家。

贵州铜仁土特产排名前十名贵州铜仁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