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特产 零食大全 广州江门特产零食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3 16:21:04

一.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新会甜水萝卜

甜水萝卜是新会之一。相传江西有一位风水先生寻龙脉,从水背蛇山直追至崖西三村,过坑涉水,热天口渴。他走到坑边掬一捧水饮,感觉很甜,认为龙脉就经过这里,就把此地名为“甜水村”。当地农民在甜水村种的萝卜不但高产,而且特别甜脆、饱汁,嫩滑而无渣,美味可口。不久,崖西甜水萝卜闻名远近,成为新会有名的土。

据史料载,甜水萝卜在清嘉庆四年(1799年)己开始栽种,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甜水萝卜与众不同,皆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与气候环境特殊。甜水村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大山脉——古兜山脚的盆地上。古兜山每年的降雨量达3000毫米,比会城地区多出一倍。丰富的雨水被茂密的森林吸收,渗入到地下的矿层,把丰富的矿物元素溶解在水里,然后通过无数的泉眼涓涓流出,源源不断地汇入甜水坑。甜水坑的甜水长流不息,流经“交贝石”(土名,因此地有两块大石,一块背向上,一块背向下,像拜神的“贝子”),滋润了甜水坑边上交贝石的土地。交贝石230多亩的土地全是幼沙混泥浆组成的沙浆粉田,土质松软,不板结,吸入水分适中,加上耕作层深厚,又有火烧底(变质花岗岩)作田底,不易渗水,非常适合萝卜生长。甜水村的村民利用交贝石特珠的土质种萝卜,又引甜水坑的甜水来浇灌,于是培育出具有特殊品质的土——甜水萝卜。

在交贝石几百亩土地之中,有几块地(约2亩多)极为奥妙。在这几块地种萝卜约需一百天时间,既不用施肥,也不用杀虫,萝卜生势壮旺青绿。到收获期,每根萝卜都有五、六斤重,而且皮色嫩滑,无沙虱伤害,无涩皮现象。可惜在上世纪60年代的“以粮为纲”时期,把这几块地灌进海泥,改种水稻,土质改变了。现在种的萝卜出现少许涩皮现象,但对其品质影响不大。

甜水萝卜不是一年四季种植,而是约在每年八月下旬播种,至明年四月前末造。每造生长期为三个月。有“冬至卜”和“大头卜”两个品种。“冬至卜”在冬至基本收割完毕。“大头卜”在春节前后,或到农历二月前收割完毕。

甜水萝卜在商品市场中素来畅销。人们多购来送礼,或大批进入餐厅当食谱制肴,为席上珍品菜。自从2003年以来,甜水萝卜打出“品牌”后,销路更为广阔,闻名海内外。目前,崖西镇府为打造甜水萝卜这一品牌,已计划扩宽萝卜地两边的道路,进一步扩大其种植面积,塑造一个集旅游观光、种植销售一体化的农业基地。

二.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鳙鱼三味

鳙鱼三味

当地有著名的“鳙鱼三味”(鳙鱼俗称大头鱼,当地人又称崇鱼)。所谓的“三味”,就是把鳙鱼的各个部位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方法烹调,鱼头用姜葱和豉汁蒸煮,味道鲜美;鱼骨和鱼腩用姜蒜煮,原汁原味;其它鱼肉就做成鱼羹,当地人称鱼茸粥,口感香滑。

三. 广东省 江门 开平 豆腐角

豆腐角

豆腐角是一种以豆腐为主要原料的风味小吃,在开平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以赤坎镇的“豆腐角”最为有名。当年陶铸主事广东时,曾前来赤坎马仔巷品尝,甚为赞赏。从此豆腐角名声鹊起,成为市内一道活招牌,因此开平市出售的豆腐角大都打着赤坎的旗号。豆腐角制作方法简单,但吃起来却异常鲜香。制作时先将豆腐切成小方块,再在这些豆腐块中放上新鲜鱼腐,然后放至平底锅上热油煎炸,煎炸时应适时翻动,待至金黄色时即可。豆腐角口感爽滑,外脆内酥,热吃味道尤佳。

四. 广东省 江门 蓬江区 江门鸵皇鸵鸟肉

江门市畜牧局于1992年11月成立亚洲第一家鸵鸟试验场,从美国首先引进种鸟,经一年多的试验饲养,获得成功。鸵鸟是草食动物,适应很强,几乎在全国各地均可饲养,且抗病力强,容易饲养。鸵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寿命较长的禽类(体重达100-150公斤,寿命有70多岁),现在上市的鸵鸟肉是1-1.5岁的嫩鸟;鸵鸟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美味食品,并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肉质鲜、滑、补,适合火锅、串烧、铁板烧、肉扒、鲜炒等菜式,一年四季、老少皆宜。鸵鸟皮是目前世界止最名贵的皮革,以轻、柔、耐用和美观而还贵于鳄鱼皮。鸵鸟蛋壳、羽毛、骨骼又是制作工艺品的最好原材料。鸵鸟全身是宝。是目前前景最为广阔,经济价值高,最为诱人的新兴禽畜养殖品种。

五.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陈皮鸡

陈皮鸡

特点:色泽红亮,麻辣香嫩,味浓鲜昏

原料:鲜嫩开膛鸡一只、(约500克)。干辣椒4克、陈皮4克。姜、葱各10克、料酒10克、盐3克、酱油10克、菜油500克、鲜汤50克、糖20克、醋10克、香油5克。

制作过程:嫩鸡开膛洗净后,去掉头、颈、脚爪,剔去骨头,鸡肉切成约2厘米见方的块,盛入碗,加姜、葱、料酒、盐、酱油拌匀,腌渍码味。干辣椒擦净,去蒂、籽,切成短节。陈皮洗净撕成块。锅置旺火上,下菜油烧热(约150℃),去掉鸡块中的姜、葱。去水后,鸡块下锅炸至呈金黄色(约5分钟),捞出,去掉炸油,另下菜油约150克,烧热,放入辣椒节、花椒、陈皮稍炸,随即放入鸡块,加少量鲜汤,烹入糖醋汁。用中火收至汤汁吐油时起锅,淋上少许香油,晾冷装盘即成。

六.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马头农家盆菜

马头农家盆菜

农家盆菜左右两边分别是金黄的紫苏炆鹅和紫苏炆鸡,中间是一圈黑色的冬菇围着一排红白相间的烧肉,外围是一圈翠绿的鱼肉酿青椒,食物的颜色搭配和卖相造型都几好,比起那些随便堆在一起盆菜单从卖相上就胜一筹。紫苏炆鹅和紫苏炆鸡很入味,肉质爽口不肥腻,有种很奇怪的香味,尤其是锅底的木瓜、柚子皮和芋苗干,充分吸收了多种肉汁和配料,软软的甜甜的。用盆菜汁焯白菜和捞饭,味道一流。

老板说道,盆菜用的材料大部分是自己出产,鸡、鹅是自己养的,木瓜、白菜也是自己种的,不会添加激素,品质绝非市场上的肉菜可比,所以称作农家盆菜。度假村还有一些“看家”菜,如将军鹅、坑螺炆鸡以及忆苦思甜农家菜。

七.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清水海鲜

清水海鲜

不少驰名菜式或多或少会有段古。话说汶村有一个妇人煎“显鱼”(也叫“水面鱼”,因鱼在水面下游,阳光照过水面,鱼会显透出闪闪银光)很出名,一家酒楼老板便请她专门在酒楼做此菜,结果生意红火。

台山处在入海口的一片泥滩上,海域咸淡水相接,水质好,咸淡适中,其沿海像汶村、海宴等产的海产如虾、蟹、蚝等也就肉质结实,味道特别鲜美。

这里的品种之盛自是不消说的,像跳跳鱼(藏在泥滩里,不时会跳上地面的一种鱼)、泥虫等独特品种更是供不应求,异地很难吃到。

清水加油,或再加点盐煮,这就是地道的老渔民吃海鲜的方法,为求原汁原味不失鲜。然而外地人对那股腥鲜之味却颇难适应,所以酒楼里也加入煎、焖、炒等各种做法。

八.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台山龙眼

八月中旬,侨乡台山县广海的龙眼果,已大量上市了。龙眼果是居民夏秋爱吃的佳果。广海龙眼果上市,是小笠小筐的,卖一点摘一点,不是一下摘光卖出。旅游者在广海吃龙眼,又平又靓,可说是一件美事。

广海龙眼树很多,据旱年华南农学院调查表明,单在广海小城里,就有二千多棵。因此,广海被人们誉为“龙眼城”。广海的龙眼树,多是野生果种,大多是原地生长的,少数是野生几年後,再行移植的。龙眼树大多种在屋前屋後,既乘凉,又收果,一举两得。

六十年代初,林场在城南至南湾,城北至西界尾两个路段两旁,都植上了龙眼树,目前,已大量收果。

种龙眼树,需要十年八年以後才有收获。所以广海人说种龙眼树是前人种果後人吃,一年种果代代收。龙眼树有“摇钱树”之称。广海龙眼品种多,有牛眼、鸡眼仔、焦核(细核)等。最靓的还是石硖龙眼,它壳薄、肉厚、饱水清甜。旅美华侨张官良先生祖居的园里,有一棵石硖龙眼,是最好吃的。真怪,在南湾“海永无波”公园内,有两块大石,夹著一棵龙眼树,产果很多。人们说这才是正式石“夹”龙眼。

广海的龙眼树,结果很奇特:上年结果大红,产量特别高,下年结果不多,产量很低,这叫隔年红;有的龙眼树今年东边产果多,明年就西边产果多,这叫隔边红;少数龙眼树结果特别怪,那就是东南西北,轮换著结果的。

九.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炒狗肉

炒狗肉

要数美味狗肉,台山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四九镇的狗肉最香。”狗肉难登大雅之堂,所以台山以专门制作狗肉而闻名的饮食店也多以露天为主,却也别有一番乡村风味,四九镇的下坪年记饮食店即是如此。

据了解,四九镇的下坪年记饮食店从1987年就开始以炒狗肉为特色,很快就引来了众多食客,是最早以做狗肉出名的小食店。尽管该店一再迁址,但一批忠实的食客们总能追随它并常常惠顾,不少深圳、广州等地的人特意驱车前来品尝。年记饮食店是将狗肉放到大锅里反复翻炒,当锅里的汁水将干时,再放入沙姜、陈皮、腐竹等佐料,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佐料的一条条腐竹,泡软后用油炸至金黄喷香,混在狗肉里,让人垂涎欲滴。回顾其近20年来的经营之道,该店老板一语中的:美味才是硬道理。

十.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江门陈皮宴

江门本地人历有把陈皮作为烹食的原料,因陈皮有特殊芬芳香味和药用价值,制出如陈皮鸭汤、陈皮煮鱼干、陈皮排骨等菜式,味道过齿留香。

江门十大特产必买江门特产十大特产零食是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