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潘集区特产 潘集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14 20:15:19

一.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萧县芦笋

萧县芦笋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3000吨,年产值1500万元,主要分布在杜楼、王寨、大屯、刘套、杨楼等乡镇,以生产白芦笋为主,兼产绿笋,主要供应县罐头厂加工芦笋罐头、速冻芦笋出口,年创汇400万美元。产品不足本地加工需求,急需扩大基地生产。

二. 安徽省 宿州 泗县 芦竹

多年生草本。具粗壮的根状茎。秆直立,有分枝。叶稍无毛;叶舌膜质,截平,顶端具短纤毛;叶片条状披针形,扁平,长30~60cm,宽 2~6cm,边缘粗糙圆锥花序大型,长30~60cm;小穗含花2~4花,小穗轴无毛;颖膜质,披针形;外稃膜质,具3~5脉;第一外稃长8~10mm,上部的渐次变小,脊上无毛;雄蕊3;子房无毛。花果期10~12月。

三. 安徽省 淮南 潘集区 潘集酥瓜

潘集酥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潘集酥瓜是特色农产品,全区酥瓜种植面积已达5000多亩,建立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还制定出台了淮南市无公 害酥瓜栽培技术规程,并先后注册了“南龙”、“田牛”、“金香”等酥瓜品牌,酥瓜种植已成为潘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潘集酥瓜在为市民带来口福的同时,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潘集酥瓜个大肉厚,而且肉质脆嫩,熟透后肉质呈金黄色,味极香甜。可惜由于酥瓜熟透后特别酥脆不易运输,只能在淮南及周边地区见到。

潘集酥瓜是特色农产品,全区酥瓜种植面积已达5000多亩,建立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还制定出台了淮南市无公害酥瓜栽培技术规程,并先后注册了“南龙”、“田牛”、“金香”等酥瓜品牌,酥瓜种植已成为潘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潘集酥瓜在为市民带来口福的同时,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潘集酥瓜个大肉厚,而且肉质脆嫩,熟透后肉质呈金黄色,味极香甜。可惜由于酥瓜熟透后特别酥脆不易运输,只能在淮南及周边地区见到。

潘集酥瓜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田集街道办事处、高皇镇、平圩镇、泥河镇、夹沟镇、古沟回族乡、潘集镇、贺疃乡、祁集镇、架河镇、芦集镇共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潘集酥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潘府函〔2013〕22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914-2013《潘集酥瓜》

潘集酥瓜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越瓜(Cucumis melo L.var.conomon Makino)。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马肝土和砂姜黑土,土层厚度≥50cm,pH值5.0至8.0,土壤有机质≥1.0%。

三、栽培管理

1.栽植时间:3月上旬,5cm地温达到10℃以上定植。

2.栽培方式:保护地栽培。

3.栽植密度:每667㎡(亩)≤1000株。

4.育苗移栽:穴盘育苗,苗龄30天至35天,2片至3片真叶移栽。

5.整枝:4蔓(子蔓)整枝,子蔓4节至6节位的孙蔓坐果。

6.留瓜:每株留3至5果。

7.肥水: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 kg至3500kg,45%硫基三元复合肥50kg、饼肥100kg至150kg。成熟前一周不灌水。

8.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开花授粉后25天至30天,果实由青转白、瓜色发亮、有香气时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形端正、果柄略显细弯呈羊角状,果皮绿白色,果肉绿色、瓜瓤橘红色;果肉香甜酥脆、汁多爽口。

2.理化指标:单果重1.0kg至2.0kg,可溶性固形物≥8.0%,总糖≥8.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四. 安徽省 六安 霍山 名茶

皖西是全省重点茶区之一,历史名茶有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珍眉、舒城兰花、菊花茶等
( 六安)

五.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蚂蚱腿

蚂蚱腿因其短、细、小,形似蚂蚱腿而得名,家乡话叫“小果子”,做法极为简单。先用水和面,然后擀成薄薄的面饼,切成条块状,再切成细细的小丝,倒入沸油里炸。在锅里挂好糖浆,把炸后的果子倒进去翻匀就行了。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选择炸的火候,如果喜欢吃老一点的,炸成后颜色很深。

六. 安徽省 宿州 灵璧 辣汤

辣汤以面粉为主料,外加几样佐料。用料简单,造价不高,但喝来别有一番风味,其诀窍在制作的技术上。辣汤的制作很别致,一般在10个小时以前就要做好和面、洗面的工作,即头天下午准备,第二天早晨下锅食用。

具体做法是:将面粉掺水和成面团,然后加清水用手徐徐洗,洗到只剩面筋为止。将洗好的面筋放在盆内养起来,直到l0个小时以后,把养的面筋徐徐搅入面汤开水锅里。烧开后,放入胡椒、豆腐皮、青菜、海带丝、鸡蛋皮等佐料,即可食用。食用时再加醋及香油少许,喝来香辣可口。食用辣汤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夏天去火防暑,冬季开胃避寒,汤内含多种营养成份,是大众化汤类早点的佳羹。

七.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颍上大米

颍上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颍上大米是安徽阜阳颍上的。

日前,由颍上县稻谷深加工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协会申报的“颍上大米”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继太和贡椿、临泉老集生姜之后,我市第三个获此认定的商标。

颍上水稻栽培历史久远,质量甚佳。近年来,颍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该县稻米生产大县的实际,深入调研、撰写报告,挖掘颍上大米种植历史和种植优势,积极帮助申请,促成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据介绍,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既是产地标志,也是质量标志,更是一种知识产权。通过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与保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有效地保护优质特色产品,促进特色行业发展。

颍上大米

颍上县稻谷深加工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协会

12626103

八. 安徽省 阜阳 阜南 曹集河鲜

曹集河鲜是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曹集镇的特色美食。蚬子是阜南县曹集镇的名吃,被誉为“淮河鲍鱼”, 为曹集乃至阜南的一张名片。

曹集地处淮河干流流域,因地理位置特殊孕育了丰富的淡水产品,并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尤其以曹集“蚬子”,“河鲜”“淮河鱼”最为有名,河鲜时节,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品“鲜”,垂钓,观光。逐步转变为周边各县市的“厨房”,“后花园”。逐步成长为河鲜之都,休闲观光乐园。

蚬子是阜南县曹集镇的名吃,被誉为“淮河鲍鱼”, 为曹集乃至阜南的一张名片。蚬子,属蛤蜊科双壳类软体动物。壳形卵圆,长寸余,壳色淡褐,稍有轮纹,内白色,栖浅沙中,壳卵圆形、三角形或长椭圆形,两壳相等,肉可食,味鲜美。听当地人说:惊蛰以后,清明以前是吃蚬子的最佳时候,此时的蚬子肉肥、嫩美。

九. 安徽省 淮北 杜集区 淮北油酥烧饼

油酥烧饼是地方风味食品,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油酥烧饼色泽金黄,薄层重叠,内外焦脆,香酥可口,适合各种年龄的人食用。如果装进食品袋中,还能存放很长时间,不疲不馊,吃起来和刚出锅时一样。油酥烧饼制作工艺比较严格,面粉要经过发酵,秋冬季节,合面水应该温和一些。

十. 安徽省 滁州 来安 罗庄葡萄

罗庄葡萄生产于来安县半塔镇罗庄村,葡萄因皮薄肉厚、珠串大、味酸爽甘甜而出名。罗庄葡萄种植上以“农药喷洒少、果实套袋早、农业化水平高”而成为当地的绿色无公害食品。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更新,罗庄葡萄现已拥有夏黑、金手指、红提、巨峰等多个品种,其中夏黑因其口味甜、汁水多、无核而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同时也成为了罗庄葡萄对外销售的主打品种。罗庄村除了葡萄之外,自制酿造的罗庄牌葡萄酒因完全以葡萄为原料,无任何工业物质而深受人们喜爱,因下口香柔、回味无穷,现已成为当地人民自饮和招待客人的上佳之品。
潘集环环土特产淮南市潘集区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