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人参特产 延边特产人参价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8 22:11:14

一.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人参

镜泊湖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森林植被,植被,给中草药植物的滋生,提供了优异的的条件。黄芪、贝母、党参、刺五加等名贵药材比比皆是;最有名气的是人参。它可谓中草药之冠,居"东北三宝"之首。

人参主根的上部,圆得好象人头,支根叉开成"八"字形,犹如人的胳膊和腿,类似人体,故称人参,土名叫"棒槌"。属于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手,主要生长在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体里。株高可达六厘米,叶为掌状复叶,轮生在茎的项端。第一年生一个叶柄,三个复叶,叫"三花";两年后生五个复叶,如伸开的手掌,叫"巴掌";第四年开花,为伞状花序,开在茎的顶部,呈淡绿色;果实是红色球状,犹如一团红玛瑙,直到第七年,长出六个"巴掌",也叫"六品叶"。人参每年夏季开花,秋季果实成熟,山参的种子落地,需要二十至二十二个月才能发芽,经过四十到五十年的时间,才能长到一两重。一两山参的价格比一两黄金还贵。所以,人们常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按旧制十六两为一斤算)。

上山挖参,叫"放山",也叫"采宝"。从前,镜泊山区的"放山"人,一般都结成伙,采参时,每人间隔三米左右,列成横队,用"索拨棍"拨拉草丛,仔细寻找。当有人发现人参时,立即高喊:"棒槌!"伙伴们马上应一声:"快当!"便函迅速地跑过来,先用一条两头拴铜线的红线把人参茎拴上,然后,铲去周围的杂草,用木器掘出土,再用竹签慢慢剔除根须音的余土,一直挖到三尺多深,才能托出一个完整的人参。

关于人参,镜泊湖一带民间淬着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有的说:人参是一个带着红兜肚的胖娃娃;有的说,人参是一个头簪红花身穿绿袄的小姑娘;还有的说,人参化成了一位银须飘洒的老翁......他们都是善良和正义的化身,为穷人解脱苦难。对人参的药物作用,人们也给它披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说吃了人参能长生不老,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等等。人参的确是一种极为名贵的药材。

我国最早发现人参的药物作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名医扁鹊对人参的药性、疗效就有所了解;明代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人参能补五脏,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可轻身延寿。到了近代,据一些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人参中含有:人参甙,有刺激中脑、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可促进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还含有糖6甙类、人参单宁等,对刺激内分泌系统,降低血糖都有良好的疗效,特别是近几年来,它已经成为治疗各种癌症的良药,也是宇宙飞行保健的佳品之一。

人参应用的范围广,价值高,生长的却极为缓慢,再加上不断的采挖,山参就越来越少了(现在每年全国只产几千两)。我国早在三百年前,便开始了人工栽培,人们把这种人参叫园参。镜泊山区的参园很多,给湖光山色增添了不少光彩。

二. 吉林省 延边 图们 松饼

松饼是用蒸熟的米面擀出小面片,然后把小豆、豌豆、芝麻、枣、糖等馅象包饺子一样包制而成,吃起来也别有风味

三. 吉林省 吉林市 丰满区 人参再造丸

通用名称:人参再造丸

汉语拼音:Renshen Zaizao Wan

【成 份】人参、蕲蛇(酒炙)、广藿香、檀香、母丁香、玄参、细辛、香附(醋制)、地龙、熟地黄、三七、乳香(醋翩)、青皮、豆蔻、防风、制何首乌、川芎、片姜黄、黄芪、甘草、黄连、茯苓、赤芍、大黄、桑寄生、葛根、麻黄、骨碎补(炒)、全蝎、僵蚕(炒)、附子(制)、琥珀、龟甲(醋制),粉萆薢、白术(麸炒)、沉香、天麻、肉桂、白芷、没药(醋制)、当归、草豆蔻、威灵仙、乌药、羌活、橘红、六神曲(麸炒)朱砂、血竭、人工麝香、冰片、体外培育牛黄、天竺黄、胆南星、水牛角浓缩粉。

四. 吉林省 延边 延吉 延吉冷面

延吉冷面

荞麦面上盖着牛肉、苹果、泡菜,上桌前从大桶中舀一勺冰凉酸甜的汤料,满满的一碗凉爽。这是延吉冷面留给很多人的印象,而似乎也只有这样做出的冷面才是最正宗。冷面讲究的是汤清——牛肉汤定是要将浮油撇清的;凉爽——无论是汤还是面,都要冰凉后食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夏日的炎热统统抛到“面铺”外。材料:全瘦牛肉,水梨或苹果,蛋皮丝,泡菜,松子,细荞麦面条,香菜煮肉料:葱,姜,酒,八角,盐,胡椒粉少许做法:牛肉整块烫煮2分钟后,捞出洗净。4杯水加煮肉料煮滚,放下肉块煮40分钟。取出肉块,待冷后切成薄片;牛肉汤过滤后放凉,如有浮油需撇除干净,分盛入面碗中;水滚后,放下细面煮熟,捞出沥干,再以冷开水冲凉,放入面碗的清汤中。面上再放泡菜丝、水梨片、蛋皮丝、牛肉片、炸过的松子和香菜段。

五. 吉林省 延边 和龙市 延边黑木耳

黑木耳,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是滋补健身和药用的上品。咱延边的黑木耳,又是天下木耳中的上品,质优价廉,所以应当多吃常吃黑木耳。

黑木耳在咱延边有野生的,也有家养的,习惯称为黑菜。中国人吃黑木耳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在古籍《礼记》和《内则》篇上,记载君主宴会时用的32种美食中,就有黑木耳。

延边州黑木耳产业发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该州黑木耳产业在经历了庭院木段栽培、野外地栽、托袋立体棚栽等三次“技术革命”后,如今已步入高速发展期。据州农委统计,2014年延边州黑木耳生产规模达到13.8亿袋,生产黑木耳干品6万吨,产值突破36亿元大关,约占全州农业生产总收入的25%。目前,全州黑木耳栽培农户已达6万户、生产从业人员13万人,其中技术熟练工超过1万人。透过这组数据,人们不难看到延边黑木耳产业的重要地位。

六. 吉林省 延边 敦化 清花缘饺子

清花缘饺子

清花缘饺子出自[满汗全席]之[满州饽饽]系列,清乾隆晚期,由宫廷伴驾御厨随帝出巡时,取[满州蒸饺]之本,博采众家之长,精工细作之创造出“冰花煎饺”

七. 吉林省 延边 安图县 松花砚

松花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松花砚是由松花石加工成的用于研磨墨块成汁液,书写或绘画所用的文房用品。

用于加工松花砚的松花石,最早发掘于长白山区安图县两江镇砥石山的江沿的甩湾处,这里是松花江的中段部分,山高岭俊,水急沟深,-茂密、树木丛生。五月时节,长白山松林中黄绿色的松花开放,给初春的长白山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而这种石头的色泽和松花颜色一样,故人们把它叫做松花石,(松花石,又名松花玉)。以松花石雕制的砚台就叫松花砚。

实际上松花石的应用历史可追溯到很远的时代。古时,人们的胡子和头发是用剃头刀刮掉的,而能把剃头刀磨的飞快的石头就是松花石。到了满清八骑起事,进犯边关,马踏中原,弯刀逐月,用的磨刀石就是松花石。生活在长白山区的各族先民们,在浑江江岸、通化的山凹中陆续发现了多处松花石的矿床,当时开采的主要目的就是用做磨刀石,流传各地,而并非是专门用于雕制砚台所用,这就是这些地区老坑的数量很多的缘故。
用松花石制砚始于明代末年,推重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对松花石砚都十分欣赏,康熙帝还封它为“御砚”,一直专供宫廷使用。用松花石加工成松花砚,最早出现在明朝中期,但存世量很少。到了满清入关问鼎天下,松花砚因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得以青睐,成为清朝皇帝的御用物品。但正是由于皇家的专宠,而没有能够把这一上品的砚石发展起,来成为民间普及的文房用具。
长白山是满清的发祥地,被皇家封为0,禁止开采渔猎。松花石只能由皇宫的“造办处”单独进入山区采集石料,运回宫中研制成砚,做为御用专品,少量的也用于赏赐给有功的臣子。康乾时期制砚八十余方,以后各代陆续研制了八十余方,目前存世的皇宫御砚有八十余方,都存于故宫两院,以台北居多。
公元14至19世纪,吉林省是东北地区最重要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清朝、民国及解放初期,吉林市是吉林省省会级别的城市,那时路上的交通运输还不发达,吉林市江边的船厂就是联结是东北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四通八达的松花江水系,春放排,夏秋行船,冬走爬犁,一年四季不间断,把东北大量的的物资输送转运,繁忙异常。
满清发源于长白山山麓北坡,而吉林市区域是他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军事重镇,早年大量屯兵。后清朝几代先帝拜祭先祖,都要到此屯住。

安图两江镇是松花砚的发祥地,通化是松花砚的发掘地,白山市是松花砚的兴盛地。
通化:被中国文房四宝学会命名为“中国松化砚之乡”。
白山:中国松花石之乡;中国观赏石协会命名为“中国观赏石之乡”。

八. 黑龙江省 伊春 友好区 人参石膏鸡肉汤

人参石膏鸡肉汤是伊春特色菜之一,因当地盛产野味,因此人参、肉桂等选料方便实惠,且质量容易保障。伊春大小餐馆都可品尝,25元左右一碗。具有清热去火等功效。

但饮用本汤之时,不宜食用萝卜,以免影响人参之药力;另,糖尿病患者亦不宜饮用本汤。

九. 吉林省 延边 敦化 小根蒜

小根蒜:别名小根菜、小么菜、大脑瓜儿产地:敦化境内耕地食用方法:沾酱、做汤做馅或炒蛋等。品味:清淡、微甜辣、口味丰富( 敦化)

十. 辽宁省 丹东市 宽甸 宽甸石柱人参

宽甸石柱人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宽甸石柱人参,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石柱参也称柱参,是中国人参中的优良品种,因产地而得名。该村位于鸭绿江北岸,属于长白山余脉,山多水多、山高林密、湿度较大,是盛产山参的地方。石柱参具有芦长、体灵、皮老纹深、皮条须、须根上生有较多的珍珠疙瘩,体形酷似野山参等优点而驰名中外,体形千姿百态,深受用户欢迎。石柱参药性较强,栽培15年以上的石柱参药用价值近似山参,人参总皂甙含量远远高于一般园参。

地域范围

宽甸石柱人参产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5°21` —-125°28`,北纬40°43`—40°50`之间,东临鸭绿江,与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南与振江镇西江村相连,西接大西岔镇,北与下露河镇接壤,总面积11、8万亩,海拔350—810米,高差460米,总生产规模2000亩,2.2万帘,年产鲜商品参500公斤。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部感官: 宽甸石柱人参与其他普通参比较,芦细而长,体较短,膀头较圆,纹深而密(主要集中在体的上半部),须细长柔软、清疏,与山参无大差别,与普通参差别明显。 (2)、内在品质指标: 石柱参的有效成分:人参所含有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皂甙类,衡量中药人参的有效成分多少主要是测定人参根的总皂甙和人参单体皂甙的含量多少。由此我们请专家进行了测定。采用薄层层析—比色法进行有效成分人参总皂甙的测定,并以12年生石柱参总皂甙的含量也随着增加。10年生以前随着年龄增多,总皂甙增加迅速;而10年以后,增加减慢,从表中还可以看出,12年的石柱参总皂甙含量较比园参高36%,而比山参仅低17%。因此,12年生石柱参所含的总皂甙远远高于园参,近于山参。 应用日本岛津CS-930薄层层析扫描仪测定人参单体皂甙的含量,结果是石柱参的Rb1含最多的是在11年生,Rb2在10年生。所以,2OS-原人参三醇不是年头越长含量越多;而Rb1、Rk1、2OS-原人参三醇是随着年头增多而增加,以人参单体皂甙平均数看12年生石柱参略高于山参为11%,而比园参高达40%以上。 (5)石柱参的药理作用:采用生晒10年生石柱参制成煎制剂,用小白鼠进行急性毒性,抗疲劳,抗缺氧,高、低温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试验,得出石柱参同其它山参一样,有着抗疲劳,抗缺氧,耐高、低温的药理作用。 结论是:石柱参的优点,形体和优良的药用价值是受土壤气候和栽培技术所技术所制约,丹东地区的宽甸县在鸭绿江和部分浑江流域,有适宜栽种石柱参的自然环境条件,可以在此地,有诸地扩大栽培发展面积。 石柱参产地在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它源于野山参,经世代选育,生产出来的具有野山参基本形体特征和相应价值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商品人参。它对于土壤、水分、气候、光照及栽培管理技术等要求极严,非石柱子之山、之土、之水、之气、之特殊栽培而不可得的园参极品。经实验,异地栽培则会劣变,其形体和药理作用都与正宗的石柱参相差甚远。石柱参的栽培方式近于园参又不同于园参,它是按照野山参的生长习性予以培育的,栽培中不施肥,只靠吸收参床中土壤养分缓慢生长。防治病虫害不用剧毒化学药剂,多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实行综合防治,产品无污染与农药残留。现在培育的是石柱参有四个品系:圆芦、线芦、草芦、竹节芦。总的特征是芦长、体灵、皮老、质实、横纹深而细、须长而清疏,须上有珍珠疙瘩。这些特点与野山参无大差别,与普通差别十分明显。

延边特产前十名排行榜延吉特产人参多少钱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