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有个什么特产 安阳有哪些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9 03:40:37

一. 河南省 安阳市 林州 林州茶店山楂

林州茶店山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林州茶店山楂林州市茶店镇农业服务中心

又名北楂。产于河南林州。有豫北红和林红两个品种。

特点:豫北红单果平均重7.8克左右;林红单果平均重11克左右。色泽深红,果圆,果点突出。林州地处豫北,太行山东麓,地势较高,气温偏纸,年均气温13℃左右,土壤以棕壤、褐土为主,棕壤多分布于海拔800-1000米以上的山地,呈微酸性。其山楂树高5米左右,花白色,花期5-6月,成熟期10月。多生于1000-1500米的山坡林边或灌木丛中,性喜阳光,稍耐阴、耐旱、耐寒、耐贫瘠;结果多,产量稳定。

二. 河南省 安阳市 内黄 红枣粉

红枣所含营养丰富。它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纤维素;多种氨基酸及钙、磷、铁、钾、钠、镁、氯、碘、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维生素P、维生素E等。所含维生素C,每100克鲜枣达380-600毫克,是柑桔含量的11-20倍,是苹果和梨、桃含量的100倍左右,所含维生素P也居百果之冠。故享有“天然维生素丸”之赞誉。

三. 河南省 安阳 安阳县 安阳狗皮膏药

也叫姚家狗皮膏药。创制于明末清初,创始人姚本仁,原籍江西建昌府南城县,自幼钻研医术,早年远游行医。有一次他行至安阳时,将一家入棺送殡的少妇救活,被人们誉为"姚神仙"。明崇祯七年(1634),封居安阳的赵简王闻其医术高明,招为赵府良医所医正。后来姚本仁辞离赵府,在少林寺与晓山禅师共同研制成主治跌打损伤的膏药。主要原料是麝香、乳香、没药、血竭、当归、木瓜等20多种精贵药材。姚本仁在黄河以南广为布施,一用辄验,颇有盛誉。清顺治元年(1644),因姚本仁名震遐迩,被清政府赐太医院御前大夫。顺治五年(1648),姚本仁归老于邺(今安阳),居住在安阳市区鼓楼后街东头大槐树院内,开姚家膏药铺,铺名宗黄堂,铺前高悬"太医正传"巨匾,世代相传。膏药的配制方法严遵祖训传媳不传闺女,沿袭300多年。1949年后,姚家公开了膏药配方与制作方法。1956年姚家各门大都加入了公私合营安阳姚家长门宗黄堂膏药厂。1967年转为地方国营安阳市膏药厂。姚家狗皮膏药配方精良、质地细腻、色泽黑亮、软硬适度,疗效显著。1978年以来,安阳市膏药厂经过对姚家膏药配方科学分析,对药物进行精炼提纯,采用新工艺、新方法制成精治膏药,疗效与原狗皮膏药相同,颇受广大患者欢迎。远销东南亚、欧洲等13个国家和地区。

四. 河南省 安阳市 林州 临淇水煎包

临淇水煎包是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临淇镇的特色小吃。临淇水煎包,因兼得水煮、汽蒸、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软嫩,其脆而不硬,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极致。

提起临淇水煎包,人们总是笑称:“不吃后悔,吃了也后悔”。不吃后悔是因为金灿灿的水煎包勾起了很多人肚子里的馋虫,吃了也后悔是因为食客觉得仅是一些蔬菜末儿就卖这么贵。

水煎包在烹制过程中融煮、蒸、煎于一体。刚出锅的水煎包,因兼得水煮、汽蒸、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软嫩,其脆而不硬,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极致。与林州市其他地方月牙状的水煎包不同,临淇水煎包是圆形的,出锅以后,褶子被煎成金黄色,看上去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最为神奇的是,吃起来完全感觉不到褶子有聚合的痕迹。

临淇水煎包第一个秘诀,包的时候要用发面,还要醒面。在包的时候要轻下手,一点一点的捏,只有这样才会完全消除褶子聚合时产生的凸起。第二个秘诀就是做馅用生鸡蛋。临淇水煎包以素馅为主,选择时令蔬菜,拌以鸡蛋。栗云芹现场为记者演示了水煎包的做饭,只见她熟练的将韭菜、粉条、豆腐、葱、姜、蒜切末儿放入盆中,然后拿起生鸡蛋磕入盆中,将鸡蛋和韭菜等搅拌均匀。第三个秘诀就是火候。火候这个东西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何时加水、何时加面粉全靠经验。

金黄色水煎包,轻咬一口,即有香气沁人心脾,随后是微甜的感觉,如果吃到脆皮还会发出脆脆的声音,配上蒜汁和醋更加美味。

五. 河南省 安阳市 汤阴 楚旺扒糕

楚旺扒糕原是楚旺镇风味小吃。据传始于清道光初年,由马奎从保定传入。主要原料为荞麦面,蒸熟后用芥末、香油、蒜汁、陈醋凉调,味道鲜美,且有健脾胃作用,现已遍及全县,村镇街头,多有叫卖。有民谣《楚旺扒糕》曰:“楚旺扒糕荞面糊,芥末蒜汁香油醋,一切就调手拿叉儿,酸辣香味得口福。”

六. 河南省 安阳市 内黄 内黄灌肠

内黄灌肠,是内黄县特有的地方风味小吃,它是以猪血、猪肠、面粉、香油、五香料为主要原料所制成。灌肠含有大量脂肪、蛋白、小麦淀粉、醣类以及微量铁、钙、钾、钠等成份,所以大有补血、健脾、壮筋骨等功能。加上好吃不贵,尤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内黄灌肠以邱家为最早。在一百三十多年前,内黄南街邱秀山的曾祖父,原以杀猪卖肉为业。这位邱姓老人因常去县衙送肉,不断看到厨里放着一些外来菜品,有香肠、粉肠等,都是猪肉、猪肠经过加工配制而成的。这位老人从这里受到启发,他特意去安阳买了一截粉肠研究。在其侄子的帮助下,开始了自己的发明制作,终于制成灌肠上市。

内黄灌肠制作方法是:先将猪血放入30%的盐水溶液里,用木棍搅拌,不使凝固。继之,再和四比一的稀水面汁混在一起,分批适量地灌入洗净的猪肠之中,待其血桨、面汁之混合体在肠内凝固后,即可放入水锅内用小火温煮,并要不断用针剌肠,使之冒出气泡,以免肠衣崩破。一般情况下约一个半小时即可煮熟食用,如再进行加工更好。其加工方法是:用手托肠,以刀剖为适量薄片,根据不同季节和食者爱好,可用蒜汁、香油调拌,称之为凉调灌肠;或放入底平煎盘,加油煎,看好火色,待块体由红变紫黑,肠衣向外津油,用小铁铲翻动,即可盛入分盘食用。用小磨香油煎更好。

七. 河南省 安阳市 内黄 红枣花生篮

红枣花生篮是独具内黄风情的民间工艺品。以花生为主,用线手工穿制成主篮,篮内置放红枣,篮外缀置尖椒,造型古朴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人们还给它取了个漂亮的名字——枣香三宝篮。主要产地为内黄县的河镇、梁庄镇、六村乡等。

八. 河南省 安阳市 安阳县 安阳燎花

燎花乃安阳市(旧称彰德府)传统点心,久负盛名,而以锦泰店制作的最为优良。据清嘉庆《安阳县志》载:"锦泰、钢泰之燎花均甚驰名"。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燎花,属南方糕点。据传清代时,浙江一位吴姓糕点师傅上京谋生途中,因病滞留安阳,经当地人悉心调理得以康复。他有感于安阳民风淳厚,便定居于此。并把制作燎花的技艺传出来。燎花一出,深受欢迎,使南点在北方扎了根,历经二百余年不衰。


成品燎花,造型美观、面色金黄、剖面洁白、状如蜂巢、外撒对丝、浪似蓼花,故又叫蓼花。落口香甜酥脆、软绵易消化,营养丰富,老少皆宜,被视为节日聚餐珍馐,馈赠亲友佳品。

九. 河南省 安阳市 滑县 老庙牛肉

老庙牛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滑县老爷庙北小寨村张广美以屠宰为业,加工牛肉,至清朝中期,村民户户宰牛煮肉,煮烧技术不断改进。老庙牛肉用十五种佐料和陈年老汤,以木炭火煮制而成。1956年,老庙乡成立牛肉罐头系列食品,1987年产量5万多公斤

老庙牛肉是国家级地方名馐,自明朝末创始以来,其独特工艺流传至今。300年来,素有“豫北之花,中华一绝”之称。滑县老爷庙北小寨村张广美以屠宰为业,加工牛肉,至清朝中期,村民户户宰牛煮肉,煮烧技术不断改进。老庙牛肉用十五种佐料和陈年老汤,以木炭火煮制而成。

老庙牛肉

河南省滑县老爷庙乡现辖行政区域

《滑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老庙牛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滑政文〔2013〕130号

河南省地方标准:《老庙牛肉》(草案)

十. 河南省 安阳市 殷都区 狗皮膏药

狗皮膏药
安阳特产有哪些能带走安阳特产有哪些值得带回去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