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土特产糕点 铜仁大山里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7 01:12:51

一.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酥食

酥食

酥食是由土家人传承祖艺,选用当地上等糯米,加本地纯蜂糖精制而成,因不用气蒸而有别于其他酥食,其产品形状有各种花、鸟、鱼等,栩栩如生;其味香甜酥口,是客商非常喜爱的特色小食品。

二. 贵州省 铜仁 石阡县 石阡豆腐乳

石阡豆腐乳

石阡豆腐乳是由邹贤仁于1998年自筹资金创办石阡县万安豆腐乳加工厂。豆腐乳曾获得石阡县演艺大赛“名优小吃”奖,在石阡县首届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展示中被评为:地方特色旅游产品。

产品介绍:

豆腐乳风味独特,携带方便,开瓶即食。万安豆腐乳沿用传统工艺,经科学配方精制而成。由黄豆、辣椒、花椒、白酒、食盐等环保材料加工制作。

作品将石阡温泉的实景以绘画的手法体现,起到怀旧的效果,以突出土的一个“土”字;另一方面将石阡县国保古建筑万寿宫以宫墙的形式展示出来,顶部再加上一对石狮子,以突出千年古镇的一个“古”字。

石阡豆腐乳口味纯正,不含任何化学有害物质和防腐剂,天然合成,能满足人们追求又要求口感要求,而且食用方便,易保存,又能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在石阡以“公园县、旅游县、疗养县”向外推荐石阡传统美食的同时,阡府的外观也向世人展示了石阡的骄傲——温泉,全国最大的会馆——万寿宫。

三. 贵州省 铜仁 万山区 油炸泡

又名油炸粑,色泽金黄,外面香脆而肉酥软,酸甜中带点辣味。可单独食用,也可放进做好的米粉、绿豆粉一起吃,口味更好。在铜仁地区,无论山乡城镇,油炸泡出售的摊点摆满大街小巷,随时都可买吃,又方便又便宜。

四. 贵州省 铜仁 思南县 思南斗笠

思南斗笠

思南斗笠有棕丝斗笠与纸斗笠两种,以棕丝斗笠最为著名,主要产地为塘头镇。其制作工艺流程为:首先将慈竹削片成竹篾,再将竹篾分成细丝,围绕框架编织。棕丝斗笠直径一般为65厘米,篾丝分上下两层,在中间顶部填上青布(传说为朱元障御赐),置红、绿纸角,铺设棕丝,锁上边角,最后喷洒桐油。主要功效既遮阳蔽阴,又美观精巧。

五. 贵州省 铜仁 石阡县 草凳

草凳

选送的“草凳”,是用精选稻草,扭编成长方条、卷成实心圆柱体,再用竹篾条捆绑而成。草凳内掺杂了佛顶山中野生的菊花、鱼腥草、双花、公英、白芍、香附子、大血藤、鱼精草、益母草、车前草、皂剌、首乌等中药材,这些中药材对妇件炎、盆腔炎、月经不调,以及肛肠疾病中的肛周、温疹、各种痔疮、肛裂等均有一定保健治疗作用,有冬暖、夏凉、透气排温、按摩臀部的功能,居住在佛顶山一带的仡佬族,长期以草凳为座凳,预防和减少了上述等多种疾病,使得健康长寿。

随着尧上民族文化村旅游业的发展,草凳已成为游客竞相购买的旅游商品。

“草凳”在二00七年“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中获县级“民族风格”奖、地区级原创三等奖。还获得2006年开磷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入围奖。

六. 贵州省 铜仁 石阡县 石阡泡椒

石阡泡椒

石阡盛产泡辣椒,所产泡辣椒又数河坝场乡永河村的泡辣椒最为有名。

泡辣椒,是石阡民间流传广泛,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道家常菜。它是精选当地完全施用农家肥种植的本地上等辣椒洗净后,用矿泉水、精盐、白酒、大蒜、花椒等多种原料制作而成,闻之酸香扑鼻,观之色泽红润、食之鲜脆可口,兼具有健胃消食、祛风散寒、解毒驱虫、活血行水之功效,并富含维C、维E等多种维生素,深受食客喜爱。

石阡盛产泡辣椒,所产泡辣椒又数河坝场乡永河村的泡辣椒最为有名。今年,当地农民任达松生产泡辣椒,产值就达60余万元。

泡辣椒,是石阡民间流传广泛,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道家常菜。它是精选当地完全施用农家肥种植的本地上等辣椒洗净后,用矿泉水、精盐、白酒、大蒜、花椒等多种原料制作而成,闻之酸香扑鼻,观之色泽红润、食之鲜脆可口,兼具有健胃消食、祛风散寒、解毒驱虫、活血行水之功效,并富含维C、维E等多种维生素,深受食客喜爱。

河坝乡永河泡辣椒之所以能走出深山,源于当地农民任达松的市场经济意识。

2000年,任达松将其自家的泡辣椒用土坛子按每坛0.5公斤封装了几十坛拿到市场上出售,受到人们的青,被抢购一空。随后,他在扩大自家辣椒种植面积的同时,动员周边群众也扩大辣椒种植面积,并负责收购生产。2003年,生产了4000坛泡辣椒,不到三个月就被抢购一空,许多慕名前来购买的人无功而返。

河坝场乡党委政府看到生产成本不到20元一坛的泡辣椒在市场上40元一坛还供不应求的情况后,立即抓住这一特色产业大做文章,引导、鼓励农民多种辣椒致富,并帮助任达松成立了松发泡辣椒厂,有计划地扩大种植面积,扩大生产规模,将泡辣椒这一特色产品培育成当地农民增收的又一经济支柱。

近年来,石阡县委、县政府已以此为契机,将辣椒生产纳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五个五”工程,加大推广种植力度。走“围农兴工”之路,通过扶持“农”字号龙头企业,开发了泡辣椒、糖醋大蒜、水白菜等系列泡菜产品拉动农村产业发展。目前,该县龙头企业“和记绿色食品厂”生产的泡辣椒等系列产品已大规模走向市场。

如今的石阡,不管是家庭小聚,还是宾馆就餐,餐桌上都少不了泡辣椒。

七. 贵州省 铜仁 思南县 思南黄牛

思南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思南黄牛分布于贵州省绥阳、湄潭、凤冈、余庆、遵义、瓮安、玉屏、铜仁、印江、江口、松桃及万山等12个县和特区。

特定品质

思南黄牛头长中等。“倒八字角”为主要角型,角色有黑、灰黑、乳黄、乳白等十余种。公牛肩峰肥厚,高出背线6~8厘米。体躯粗短,胸较宽,结构紧凑。尻斜,后肢飞节间距离较狭。蹄形端正,黑色蹄为多,蹄质坚韧,蹄壳结实,耐磨、耐湿、再生力强,适于在石岩裸露和水土流失的山地放牧和耕作,为外来牛种所不及。毛色较杂,黄色毛占70%以上,次为黑色占13%,余为棕、黑褐、草白等色。

八.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侗乡腌鱼

产地:中国贵州玉屏。

工艺:它用鲜鱼盐腌,用腌汁拌糯米饭调制成腌精,填到鱼腹中去,或者用它涂沫鱼身,然后放入密封容器内100天即是上好的佳品,无论是生煎炒煮,尝起来浓香清爽,鲜嫩可口,其味妙不可言。

九. 贵州省 铜仁 万山区 刨汤

来到铜仁,最能体现当地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热辣性格,恐怕这道菜最恰当了。吃刨汤是铜仁农家古老的一种习惯。临近春节前夕,到了熏制腊肉的时候,农家人把养了一年的大肥猪新鲜现杀,甚至还泛着热气的猪肉、猪血、猪内脏切成片,下锅翻炒,再用猪大肠熬制一锅汤,加一些自酿的甜酒,去腥增鲜。待到肉熟汤滚,再将其猪肉等又混入汤锅中,加辣椒、蒜苗,吃的时候可以边吃边加血旺、蔬菜和豆腐。吃刨汤饭可不能太斯文,大碗酒、大块肉,如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食量大如牛,吃个0猪不抬头",吃得一饱二醉、东倒西歪、哈哈大笑才是刨汤饭的真性情。越热闹主人家越是开心,这也是为了取一个好意头,期待来年丰收更盛。这就是铜仁的"刨汤",而所谓"刨",其名来源于木匠的工具,像推木头一样,把猪身上的猪毛给刨掉,以得其名。

十. 贵州省 铜仁 万山区 渣辣面

渣辣面炒油渣--地地道道铜仁特色菜肴

渣辣面是铜仁农村特色美食之一,是用糯米面和上糟辣椒,然后放置在坛子里,过三五天后便可取出,用少量水调润,用油炒制即可食用,渣辣面酸辣可口,健康开胃。今天,渣辣面炒油渣在铜仁大大小小的餐馆随处可见,是一道非常美味的下饭菜,酸辣可口,尤其是铜仁的夏季,非常炎热,它已成为消暑解热的美味佳肴。

贵州铜仁特产排行榜贵州铜仁有什么特产小吃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