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县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福建十大必买特产零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7 19:43:23

一. 广西 贺州 钟山县 钟山烤烟

钟山烤烟,是广西贺州的主要之一。烤烟,一年生草本,茄科。植株被腺毛,高1米左右。叶柄不明显或成翅状柄。用手摸起来,叶发黏。圆锥花序顶生。花萼筒状,花冠漏斗状,形似军号,末端粉红色。蒴果,种子黄褐色。原产于南美洲,世界各地有栽培。烟叶为烟草工业的原料。

形态特征

叶柄不明显或成翅状柄。用手摸起来,叶发黏。圆锥花序顶生。花萼筒状,花冠漏斗状,形似军号,末端粉红色。蒴果,种子黄褐色。烟叶为烟草工业的原料。

二.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猫仔饭

猫仔粥是闽南一带独具特色的小吃,冬夜里,许多人喜欢到街上的小吃摊,点上一碗猫仔粥。摊主一边热情的打着招呼,一边双手快速、有条不紊地往猪骨汤或鱼汤中加入七八成熟的米饭、猪肝、瘦肉、虾仁、香菇、葱等各种配料,一大碗热气腾腾,味道清鲜爽口。

三. 广西 南宁 马山县 马山豆腐

马山豆腐虽然鲜为人知,但在当地却是一道味道不一般的菜。用马山豆腐做成的豆腐块,最大特点就是外脆里嫩.

马山豆腐,当属永州镇的豆腐最为出名。每天清晨三四时,永州镇永固街的豆腐老板陆有章就开始打水烧火,为早市做新鲜的豆腐。虽然现在有了电动打浆机,但从事豆腐制作35年的陆有章依然坚持传统的豆腐做法,即架起一口大锅,锅上架一个木架,架上绑着一张鱼网一样的白纱布,做豆腐的人就站在锅边两手抓着木架不停地摇动着这张“鱼网”,滤出豆浆,再制成豆腐。陆有章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豆腐滑嫩的口感。

据了解,往豆浆里加石膏也十分讲究,少了豆浆不成块,多了豆腐太硬。此外,做豆腐的豆子产地不同,豆子的新旧不同,做豆腐的季节不同,所加入的石膏量也不同。例如,用石山地区的豆子做豆腐要少放石膏,用丘陵地带的豆子做豆腐要多放石膏;天热时做豆腐要少放石膏,冷天做豆腐要多放石膏。这些全凭师傅的经验来判断。

马山豆腐的食谱包括豆腐花、无心豆腐块、豆腐圆、三角豆腐、鱼头焖豆腐等。无心豆腐块的做法是最简单的:撒些许盐,烧热锅里的花生油,然后放入已切成块的豆腐,再撒些许盐,转文火慢煎,稍黄后翻煎,待两面都稍黄了铲上碟子,撒些葱花即成。注意,千万别把葱花与豆腐同煎。

四.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烫粉

铅山“烫粉”声名远播,经久不衰,百吃不厌。

铅山“烫粉”选用优质早米压榨成新鲜湿米粉。每天凌晨,榨粉作坊榨好米粉后,用篾筛把一圈圈毛线似的鲜粉送往各烫粉店。然后,粉店厨师用温水把湿粉洗开,盛入兰边碗内,再用一口大铁锅把事先熬好的肉骨头汤放入盐、回香、米酒(去糟)、酱油、姜等调料烧开后,放入淀粉勾芡好的肉丝煮熟后用细火保温,另外用一口沙锅盛入清水烧开置于旺火上备用,待客人进店后,把米粉倒入漏斗放入沙锅内烫2-3分钟滤水倒回兰边碗,摆上味精、香葱或香菜、熟猪油,浇上肉丝粉汤即成。食客在食用米粉时,可根据各自的口味,另外放入辣椒粉、米醋等调料,用油条或腌萝卜丝、炒芋头丝等小菜下粉吃。

铅山“烫粉”味道鲜美,方便快捷,具有不粘不湖、清爽滑口的特点,而且经济实惠,每碗米粉约1.5元即可吃饱。一年四季,每天清晨,晨练的老人、上班簇、学生在众多的早点中首先“烫粉”作为早餐,就近食用。铅山“烫粉”不仅是一道美食,而且是一种产业、一种品牌、一种文化,县城河口街头巷尾拥有“烫粉”店上百家,粉店就象蛛网一样遍布九弄十三街,生意较为红火。早上,六万多市民多半都要食用米粉,有的上馆店吃、有的买米粉回家加工,于是,郊区形成了榨粉专业村,有些失地农民加入了走街串巷卖米粉的队伍,形成了米粉产业链,每年可转化粮食约五百万公斤,产值达二千多万元。铅山人不仅把“烫粉”店开到上饶、弋阳、横峰、鹰潭等周边县市,而且把“烫粉”店开到了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受到广大食客欢迎

五. 新疆 和田 皮山县 和田石榴

和田石榴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田石榴

和田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

石榴(学名:Punica granatum L.)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通常对生或簇生,无托叶。花顶生或近顶生,单生或几朵簇生或组成聚伞花序,近钟形,裂片5-9,花瓣5-9,多皱褶,覆瓦状排列;胚珠多数。浆果球形,顶端有宿存花萼裂片,果皮厚;种子多数,浆果近球形,果熟期9-10月。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内种皮革质。

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

六.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东山亲营紫菜

东山亲营紫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紫菜之乡”--亲营村。

东山岛80%的紫菜出自这里,也是公认的“紫菜第一村”。

亲营村背靠亲营山,面朝乌礁湾,有优良避风的码头,几百艘渔船,这里除了生产紫菜之外,还有鲜美的鱼虾、鲍鱼。

亲营是个古老的村子,相传早在宋朝就开始建村,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白水营颜武祖来开基的。颜武祖姓潘,为亲营村第一世,现村民主体姓潘。颜武祖到东山来开基后,为纪念祖先居住地白水营,就把所开基的村庄称为“亲营村”。

村子里300来户人家基本靠紫菜为生,传统的紫菜加工坊就有上百家。到了每年11月份收割紫菜的时候,很多平日里打渔的渔民也要去忙紫菜的事情,因为收入更可观。

七. 广西 钦州 灵山县 灵山白米

灵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极有利于荔枝、香蕉、龙眼、茶叶等亚热带作物的生长,灵山物产丰富,素有“白米之乡”的美誉。

八. 广西 钦州 灵山县 大红梅杨梅

大红梅杨梅

选育单位:广西灵山县水果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

品种来源: 在灵山县太平镇九冬村野生杨梅林中发现的优良单株,经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树冠近圆头形,主干明显,较光滑,树皮灰白色;新梢青绿色,枝梢分枝角度中等;叶革质互生、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7-11.1cm,宽 1.6-2.6cm,叶缘锯齿状花雌雄同株,开花时雄花花蕾松动并有花粉散发,雌花轴鳞片裂开。每条结果母枝挂果 2-4 粒,幼果黄绿色;果实较大,圆球形,直径19-24毫米,单果重8—12克;果实颜色红色,着色较均匀;果肉厚、质地爽脆,汁多,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2%;甜酸适中,可食率89--90%。2月中旬开花,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熟。

产量表现:2009--2011年连续三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组织专家对九冬大红梅优良单株进行综合鉴评, 2007年株产58kg,2008年株产71.5kg,2009年株产75kg,2010年株产82kg,2011年株产75kg。2011年由广西种子管理总站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在灵山县太平镇进行测产验收,平均单果重8.3克,可食率89.4%,可溶性固形物10.6%,平均株产83.5kg,平均亩产1837kg。

栽培要点:1、宜选择坡度小于45度,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ph值为4.5-5.5的山地、丘陵建园。采用圈枝苗或嫁接苗种植,株行距4米×5米,即每亩定植30-33株。每穴施腐熟厩肥10-15千克。2、幼树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常年施肥2-3次。成年树一年追肥两次,第一次在萌芽抽梢前的冬末春初,第二次是在采果后,果实发育期追施叶面肥。3、整形修剪,一般采用“一干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树冠。4、主要防治蚧壳虫、卷叶蛾、褐斑病等。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通则,通过审定,可在灵山种植。

九. 广西 贺州 钟山县 钟山油茶

钟山油茶,是广西贺州的主要之一。“钟山油茶”顾名思义就是用油及绿茶做出来的一种特殊的饮料。它最初流行于钟山县的红花、两安两个少数民族乡镇。据说是那是地处高山地区,比较阴凉,而且饮用的都是山泉水,偏凉性。人们为了驱寒,就用山上自产的茶叶与姜,蒜头等做成油茶,用以驱寒。没想到这种油茶不仅让你喝了以后能让人全身暖和还让人精神百倍,所以逐渐流传。现在已成了钟山的一道特殊的饮料,更是人们的悠闲生活方式。

制作方法

1.油进茶锅烧热,放入备好的姜,边敲边炒,炒出姜味(别没有茶锅也可用煮菜的锅头,别把锅敲烂了!

2.放入备好的茶叶,也是边敲边炒,中间可加一点水,不要让它炒焦了,一会后加入蒜米,蒜头葱头(也可不要这些),一起炒制起茶胶。

3.最后加入高汤(白开水),盐,烧开后滤渣,油茶就做成了。喝时放些葱花,炒米,送食自己喜欢的零食。

4.再把锅烧热,放入油,把上次滤过的茶渣入锅,重新加入1~3步骤里的原料,再一次重新操作,如此循环,直到喝过瘾为止。

油茶的制法又很独特,铁锅烧热,加少量素油,待油熬透,推入姜、蒜头熬香,放入用清水略泡过的绿茶。所谓“打油茶”必须要打啦,用木棰反复敲打,方能使风味俱出,至打透,再加入汤水,加适量盐,俟烧滚,倒入小碗,加上葱花,香菜,放点炒花生米,香味四溢,茶色似咖啡,红绿点其间,着实诱人。根据朋友介绍,第一杯的油茶是不能喝的,因为第一杯较苦,第二杯还行,第三杯、四杯才是最好的油茶。

钟山县的瑶族人喝油茶的历史已经有600多年之久,由于瑶家油茶本身的确是一种绿色食品,它对人的身体健康有许多的帮助,尤其是它消食建胃、提神醒脑之功能极为明显。固此,喜欢喝瑶家油茶的人越来越多,其油茶文化的传播也就越来越广泛。

十. 广西 钦州 灵山县 灵山椪柑

灵山椪柑果形大,单果重150克左右,皮色橙黄美观,肉质爽脆,汁多,气香,糖含量11-12克/100毫升,酸含量0.3-0.4克/100毫升,维生素C含量20-24毫克/100毫升,核少,平均每果1-2粒;1985年,灵山椪柑与广东的长源1号椪柑、和阳2号椪柑及福建的长泰椪柑,被评为国家优质椪柑,1998年复评得总分81.88分。
东山县特产方便带回家的东山县特产去哪里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