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杨湖镇特产 阜阳特产店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11 08:25:35

一.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颍上柳编

颍上县健发编织有限公司创建于年初年月得到自营进出口权,注册资金万元,现有职工及密集型编织人员多人,建筑面积平方米。生产覆盖沿淮王岗、垂岗、半岗、南照等乡镇。在本省阜南、山东省临沭设有分厂.
公司主营草、柳、竹、藤系列工艺品,产品由建厂初期的多个品种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个品种,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国家等年,实现销售超过万美元.
柳编是企业的主要产品,材料来自本县沿淮行洪区,产品质量上乘,符合美国产口质量标准,供不应求.
该厂致力于新产品开发、研制,法人代表姜之栋愿与国内外朋友精诚合作,共谋大业,为沿淮群众脱贫致富做出更大的努力!
法人代表姜之栋是年度安徽省农村致富带头人.姜之栋热忱欢迎新老客户惠顾指导!
法人代表:姜之栋
联系电话0558-4416203 4413559
传真电话:0558-4413559
地址:安徽省颍上县管仲广场

二. 安徽省 阜阳 界首 界首马铃薯

界首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界首马铃薯”有着悠久而辉煌的种植历史,上世纪50年代马铃薯农场生产地方品种“界首红皮”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直到90代后,形成以陶庙、颍南为中心的马铃薯生产区域,栽培面积发展到高达10万亩顶峰期,成为当时中原地区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产品销往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南京、武汉、合肥等大中城市。近年来,界首市加大了马铃薯产业发展速度,根据结构调整要求和农民种植习惯,结合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大户参与等方式先期在陶庙镇赵庄村规划建立2000亩的马铃薯高产种植示范园,采取三茬种植模式并获得成功,继而带动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发达2.5万亩。

地域范围

界首马铃薯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界首市区域的东城街道、西城街道、颍南街道、光武镇、泉阳镇、芦村镇、新马集镇、大黄镇、田营镇、陶庙镇、王集镇、砖集镇、顾集镇、代桥镇、舒庄镇、邴集乡、靳寨乡、任寨乡18个乡镇街道。地域坐标东经115°14′45.13″——115°31′25.57″,北纬33°0′48.5″——33°31′11.22″,东至代桥镇,南至舒庄镇,西至砖集镇,北至芦村镇,地域保护规模为55万亩。常年种植面积6000余公顷,总产量20万吨左右。

三. 湖南省 长沙市 芙蓉区 杨裕兴面条

杨裕兴面条口感柔韧,煮面条时讲究宽汤、清水、滚开;汤料是用猪筒子骨加老母鸡炖成的;从大众化的肉丝面、酸辣面到高档的蟹黄、瑶柱面,一应俱全,在杨裕兴面馆里吃面的客人从早到晚都很多。

制作米粉,收购当年收割的头机米,且必须是最负盛名的本地“小河谷”。

肉丝、牛肉、酱汁、排骨等大锅油码,必先焯水,原汤沉淀,过滤煨爆,并加冰糖、苏酒(牛肉另加桂皮)时令油码,听报下锅,专人制作。 味汤用猪筒子骨加老母鸡炖就。

煮面条讲究宽汤、清水、滚开,忌阴阳水。

“杨裕兴”设总店于解放路,并拥有多家连锁店。

四.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韦寨三粉

韦寨“三粉”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韦寨镇的。“三粉”即“粉面、粉皮、粉条”,韦寨地区生产的粉丝是纯红芋粉,因色泽白亮,柔韧耐煮,口感爽滑而受到消费者青睐,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韦寨地区加工三粉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韦寨因盛产粉条而被誉为“三粉之都”。其年产量最高时可达数千吨。

上世纪90年代,由于人们纷纷外出务工、加工“三粉”利润低薄和一些商贩急功近利错误思想的影响,“三粉之都”韦寨“三粉”产业遭受一定打击,曾经家家户户生产“三粉”的红火场面逐渐消失,只剩下少数群众在坚持。2000年以来,韦寨镇打出重振“三粉之都”盛名的旗号,大力扶植农户和企业种植红芋、加工生产“三粉”。目前该镇有中小型“三粉”生产企业三家,农户传统加工点80余处,产量达100吨以上,其中智勇三粉加工厂等企业引进了现代化生产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开始走上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发展之路。

五. 安徽省 阜阳 界首 界首彩陶

界首彩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位于淮河中游的安徽界首,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这里的剪纸、年画、陶器等民间艺术渊源流长,散发着浓烈的泥土芬芳,界首彩陶更是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农民敦厚朴实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意趣,反映着中国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上,界首彩陶主要分布在安徽颍河界首段南岸,当地村民都以冶陶为生。隋代,界首便有了立窑烧陶的历史。唐代,因与唐三彩产地洛阳为邻,界首三彩刻花陶器的问世,更是轰动一时。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界首三彩刻花陶已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三彩刻画陶,但其独特的造型艺术,依然保持着古老的风韵。

界首彩陶的造型多以圆形为主,这种圆形有两个含义:其一,“陶”有“掏”之谐音,“圆”有“团团圆圆”之寓意,二者结合,即为掏个团团圆圆。解放前,淮河中游一带盛行嫁娶之时女方必陪嫁一件三彩陶坛的习俗,圆形陶坛上刻有牡丹、梅花喜鹊、莲花鲤鱼等图案。其二,圆形陶器要比其他形器的容量大,实用性更强,而且烧制也不易变形。

界首彩陶的制作原料,取自淮河流域特有的淤泥,这种淤泥经河水冲刷后,具有坚韧的弹性和可塑性,便于塑造千变万化的形态。在造型上,界首彩陶遵循曲直结合、变化与统一的审美特色:轮廓线大量运用弧线,千变万化,极度夸张。侧面看,坛罐底部到颈部都是由弧线组成,充分彰显腹部饱满、丰硕的视觉效果。而颈部至口部则运用少许直线,与弧线映衬。这种以弧线为主、直线为辅的设计,可谓点到为止,恰到好处,从而体现曲中有直、柔中有刚的意蕴美,形成了界首彩陶统一、协调、均衡和安定的美感。

界首彩陶走过了三个衍变阶段。首先是素烧陶,先民们用柴草低温烧制出没有釉彩的陶器,自然而成的条纹成为独具美感的装饰纹样。第二阶段则是刻花期,先民们开始用陶轮拉出千变万化的陶胎;晾干后,施白土于胎面,以铁签或竹签刻画花鸟鱼虫于胎面,再施釉彩窑烧。其内容多为自然界之花鸟,坛罐颈部或底部均刻有以花为主题的二方连续图案,故称为刻花陶;陶胎窑烧后呈赭红色,配饰翠绿和土黄釉色,形成三彩釉色,故此被称为三彩刻花陶。第三个阶段则是刻画期,随着题材的丰富,除花鸟鱼虫外,界首彩陶还吸取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元素,诸如《破洪州》《战秦琼》《铡美案》等等传统戏剧场景都被搬上了陶坛;而表现技法上,则充分运用剔、刻、刮等手法,画面色彩更加丰富,刻画主题更加鲜明。其装饰技法主要表现两个特色,一是刻画工具的特殊性,以刀、针代笔,剔、刻、刮并举,使画面产生黑、白、灰艺术效果;这一传统技艺目前在国内制陶界尚无他例。二是区域民间艺术的兼容性,既秉承了唐三彩遗风,又兼容了当地木版年画的线刻表现形式,吸收了界首剪纸线面结合的特点,信手刻画,毫无雕凿之匠气,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这一彩陶装饰技法一直沿续至今。

六.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老集生姜

老集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2年2月,老集生姜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临泉唯一的地标商标。现在种植地域为老集镇、高塘乡、范兴集乡、宋集镇、杨小街镇、土陂乡、滑集镇、吕寨镇、谢集乡。《临泉县志》、《安徽集镇辞典》对老集生姜均有记载。

1.生产单位情况:临泉县老集镇生姜协会于2011年6月成立,种植生姜每年保持在4000亩左右。涉及上述乡镇总面积1.2万亩。种植过程中严格要求绿色环保。

2.产品开发情况:深加工产品有脱水姜块、姜片、姜粉;腌渍产品有姜芽、姜花、子姜;保健产品有姜茶、姜糖、姜油。

3.产品特点:外观色泽金黄、油光鲜亮、块大、皮薄、肉细、纤维少。辛辣中飘逸着浓郁的香味,营养丰富,耐储藏运输。物化成分除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盐外,还有姜蒜素、姜油酮、姜烯粉和姜醇。可做香辛调料,有去腥,去膻、增鲜、添香、清口之功效;可作医用,具有防氧化 、抗衰老作用,有健胃、消炎、解毒、防治感冒、降血压、降血脂、防治血栓等功效,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七. 安徽省 阜阳 颍泉 枕头馍

 枕头馍是阜阳之一,又称阜阳大馍或大卷子馍,系阜阳饮食业的。每个长约1-1.5市尺,宽约0.5-0.8市尺,厚约0.3-0.5市尺,重约2-6斤,堪称馍中之王。其做工甚细,先选用精细白面揉和百遍,然后用铁锅以文火蒸制而成。馍焦金黄,厚达半寸;馍瓣洁白,层层相包。吃在口中,香酥柔润,虽干不燥,耐嚼而又松软。存数日之久,不霉不硬,实为旅行食用佳品。
   “枕头馍”(是阜阳,又称阜阳大馍、大卷子馍。它长约一尺,宽约五寸,重达三至六斤,堪称馍中之王。其做工甚细,先选用精细白面揉和百遍,然后用铁锅以文火蒸制而成。馍焦金黄,厚达半寸;馍瓣洁白,层层相包。吃在口中,湿润柔筋,虽干不燥,耐嚼而又松软。存数日之久,不霉不硬。   ——摘自《阜阳地方志》
   “枕头馍”的由来
    阜阳的枕头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南宋初年“顺昌之战”(阜阳古时又称顺昌),正值新麦登场,一来为了坚壁清野,二来为了支持宋军抗金,顺昌府百姓使用新麦做成大馍带入城内,宋军每日发一个,饿时削一片充饥,困时枕头而卧,因此又称枕头馍。民间更为具体的传说:在顺昌之战时,刘锜率领的八字军有两万多人,城内存粮虽有数万斛,但石磨加工有限,面粉供应不及,有些部队只得烀麦粒子吃,以致疾病流行,连足智多谋的刘锜也束手无策,深为忧虑。一日晚,传说金军已到白沙窝。刘锜与陈规一道,到城墙上巡察,看看防御工事,看看守城的岗哨,不让人惊动躺在地上睡觉的士兵。正在走着,见一位士兵脸朝下啃枕头,好生诧异。便俯身悄问:“你吃什么?”那士兵翻身坐起,把一个形如枕头的东西递给刘锜道:“这是我爹送来的宝物,既能枕着它睡,又能啃着吃。”刘锜接过来凑近灯亮一看,原来是个大馍,掰一小块尝尝,味道甚佳、连道:“好、好、好!”那士兵见将军如此称赞,随道:“将军若不嫌弃,我让俺爹也给你蒸两个送来。”刘锜大笑:“两个怎够用的?”笑罢他与陈规便同那士兵小声攀谈起来。这个士兵名唤刘柱,家住在城东刘家寨,听说金兵要打顺昌城,便参加了民军。离家时,他爹怕儿子受饿,即蒸上了这种枕头馍,让他卷进被包里,没想真的派上用场。刘锜和陈顺听他这么一说,心中大喜,当即派人到城外各村通知,每户都连夜蒸制枕头馍,送进城内劳军。四乡为了支援宋军抗金,都用刚收的新麦磨面,蒸成枕头馍,肩挑手提送至宋军营盘,刘锜见此光景,满心欢喜,与陈规道:“百姓如此助我,金兵必败无疑矣!”于是传令,每日一人一馍,饿时解饥,睡时作枕,从此士气大增。
    顺昌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刘锜率领的八字军以不满二万人的兵力,击败金军十余万。枕头馍成就了刘锜抗金的胜利,成就了阜阳历史的辉煌,也注册了自己光荣的“身世”。从那以后,做枕头馍便成了阜阳人一桩独特的手艺,流传至今。

八.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临潭毛笔

临泉毛笔名闻遐迩,最为驰名的有“临谭笔庄”和“文德堂笔庄”两家。临谭笔庄生产的谭笔,以工艺先进、毛纯耐用、刚柔共济等特点誉驰书画界,先后多次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产品。

临潭笔庄克继传统,改革工艺,锐意创新。其规模宏大,品种丰富,品种达二百七十余种。其笔选料精良,做工精细,锋长杆硬,刚柔相济,含墨量多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尤其配以角、骨、象牙、红木为料,精心雕刻镶嵌于杆之龙、凤、山水、花草等瑰丽书画,精巧别致,充满艺术魅力。

九. 安徽省 阜阳 颍泉 瓦店山羊美食

瓦店山羊美食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瓦店镇的。瓦店山羊美食成为许多食客喜爱之物,烤全羊、凉羊蹄、羊肉汤、羊肝汤、羊心肺汤、红烧羊龙骨、红烧羊排、羊肉水饺等常常让人难忘。

临泉县瓦店镇山羊最近几年声名远扬,随着当地连续三年举办山羊美食文化节,瓦店山羊美食成为许多食客喜爱之物,烤全羊、凉羊蹄、羊肉汤、羊肝汤、羊心肺汤、红烧羊龙骨、红烧羊排、羊肉水饺等常常让人难忘。

瓦店山羊分为两大类,其一为中原地区的优良山羊品种黄淮山羊,其二为黄淮山羊和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快、体格大、肉质好特点的南非波尔山羊杂交品种,这两种山羊都是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由于山羊以食用野草、红薯秧、麦麸为主,可以说是绿色天然食品,食客大可放心食用。

在瓦店山羊美食中,烤全羊可谓是第一个招牌菜。在2009年之前,瓦店应该还没有烤全羊。在当年七月的山羊美食节里,河南一家商家在这里展示烤全羊设备,就是下面是炭火、上面是用电力或人工带动转动的大夹子,一只宰杀后去掉羊头的整羊在大夹子慢慢烤熟的设备。在烤制的过程中,厨师要不断在羊肉上刷上油料和作料,就像烤羊肉串一样保证烤熟、肉质鲜嫩可口而且不糊。在烤之前,这个羊胴体据说还在作料水中浸泡几个时辰,烤时也需要一个多小时,就这样,美味的烤全羊才被献到来宾面前。烤全羊上来后,只见羊肉呈金黄色、勾人食欲,四溢的香气几乎让人垂涎三尺。烤全羊很好看,吃起来就需要用手或刀分开了,否则用筷子夹肉很是费劲。有豪爽的客人就戴上早已准备好的一次性塑料手套把烤全羊分成许多小块供大家食用,整个宴席充满喜庆气氛,大家都陶醉在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乐趣和品尝烤全羊这种人间美味的幸福之中。烤全羊外焦内酥,最外边吃起来比较有嚼劲,像嚼牛肉干一样,里面的肉质细腻鲜嫩,散发着热气和香气,很容易下肚。一只烤全羊一般二十多斤,每个食客吃上一斤多羊肉不成问题,大肚子的男子汉能吃上两三斤烤全羊,一直吃到不能再吃了为止,美味不是哪个人能抵抗住吸引的!

烤全羊原是新疆少数民族招待外宾和贵客的传统名肴,如今只要花费300多元钱就能一饱口福,实在是当今老百姓的幸事。2009年7月以后,瓦店镇的许记大酒店率先学习并制作了烤全羊,不少食客慕名前去品尝,而且临泉县城的一些饭店也会从许记大酒店定制烤全羊,通过交通工具及时送到县城。临泉人几乎都把吃烤全羊当成自己的一个心愿了。

瓦店山羊美食绝不仅仅是烤全羊,自古以来,瓦店和周边的姜寨、庙岔的羊肉汤就得到群众的喜爱。瓦店羊肉汤分为淡羊肉汤和咸羊肉汤两种,淡羊肉汤不加一点盐,保持了原汁原味,咸羊肉汤加入盐等作料,口味厚重。如今,这两种口味都有自己的爱好者。与吃羊肉相比,喝羊肉汤营养更全面,老少皆宜,尤其是寒冬季节,喝上一大碗热羊肉汤能让你立刻暖意融融、精神抖擞。瓦店当地人朴实,羊肉汤是真材实料,不会掺假,香气浓郁、味道鲜美的羊肉汤常常吸引往返于瓦店一带的商贾,他们每次到瓦店都要喝上几大碗羊肉汤。 瓦店羊肉汤有直接煮羊肉、羊肉经淀粉、面粉勾芡后煎后再煮和羊肉勾芡后直接煮三种,这三种羊肉汤各有风味、各有特点。第一种的特点是保持了羊肉的鲜味,后两种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羊肉的本来味道,一些不喜欢吃羊肉的也能吃上一些。

瓦店镇经过加工的羊蹄有热羊蹄和凉羊蹄两种,凉羊蹄更受人的喜爱。煮熟冷凉的凉羊蹄吃起来十分硬实而且有弹性,享用这样的美食是需要有一口好牙齿和面部肌肉发达,不然咬不掉羊蹄上的肌肉的。有时食客为了吃羊蹄子中间一点肌肉,需要把蜷缩在一起的羊爪子掰开,稍有不慎羊爪子就碰在脸上,留下一点油腻,食客赶紧用手擦去,这恐怕就是享用美食必须付出的代价吧。和猪蹄、驴蹄一样,羊蹄的脂肪很少,都是胶质组织,胶原蛋白丰富,食客不会担心因摄取太多脂肪而发胖。

和瓦店烤全羊、羊肉汤、凉羊蹄一样,瓦店的羊肝汤、羊心肺汤、红烧羊龙骨、红烧羊排、红烧羊肉、羊肉水饺也是样样美食,让人思之口舌生津。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益肾气,如今瓦店山羊美食正凭借其独有特点特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十. 重庆市 忠县 乌杨白酒

  乌杨白酒是忠县宏发酿酒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研制的清香型瓶装系列产品,它采用传统固态小曲酒生产工艺,引用乌杨镇特有的山泉,选择上等高粱、大米、小麦等粮食为原料,运用现代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酿造,将传统的缸口过虑、先进先出勾兑方法与先进的电脑分析检测设备相结合,精心调味勾兑而成,具有典型的“清香型”特征和醇、甜、香、净、爽的独特乌杨白酒风味,多年来一直享有“沿河上下走、好喝不过乌杨酒”的赞誉。2001年获得重庆市酒类行业首届产品质量行评优秀奖。2002年获得重庆市知名产品称号,2003年获得重庆市酒类行业第二届产品质量行评金奖。

阜阳十大特产排行榜前十名阜阳十大特产送人哪里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