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坡陕北特产 陕北土疙瘩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5 11:23:52

一. 陕西省 榆林 吴堡县 陕北大红枣

陕北大红枣主要产于黄河沿岸的宜川、延长、延川、清涧、吴堡、佳县、神木、府谷等县,它以个大、核小、皮薄、肉厚、味醇、油性大闻名于世。枣果馅、油枣、滩枣、木枣、狗头枣等佳品,均可在西安的农贸市场、主要百货副食商场选购。

日食三颗枣,定能长寿考。陕北人爱吃枣,很多习俗都用枣儿。腊月初一日孩子胸前挂两串枣牌牌(把干草节、黑豆、红枣,间隔串起来,即为枣牌牌),蹦蹦跳跳,极为好看。按规矩,枣牌牌要挂到腊八这天才能吃。但孩子们嘴馋,早零零碎碎偷吃光了。为什么挂枣牌牌呢?为了辟邪求祥。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之日还要蒸枣山。所谓枣山,就是将白面卷成圈,加上枣新,垒成山状,蒸熟,然后敬献灶神。正月二十三日过后,才可以食用。枣山既是食品,又是艺术品,正月里拜年的人,都要欣赏主妇的绝妙艺术。有的地方,新婚之夜,婆母把大红枣儿扔进洞房,新郎、新娘抢着下炕拣枣。这叫送子枣,双方吃了枣儿,象征早生贵子,回门时新郎家给岳父家要带离母糕,这离母糕的回边和中心也都要镶嵌五颗红枣。新鞋做好了,送给穿鞋者,也不能空空送去赣望面装上几颗红枣,祝福穿鞋之人早生贵子或早发大财。甚至农村妇女给孩子叫魂时,也预先带几颗红枣,归来时让孩子吃,也图个吉祥如意。

二. 陕西省 西安 高陵区 陕北红小豆

陕北红小豆又称赤豆,红豆。是传统出口商品之一,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地。陕北红小豆色泽鲜红,皮薄粒匀,是制作各种甜食和糕点的理想原料。同时,它还具有药用价值,能解毒排脓,利尿消肿,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三. 陕西省 延安 吴起县 陕北鸡

【中心产区】 陕西省延安地区的吴旗、志丹和榆林地区的横山、靖边、定边等县

【主要分布区】 陕西省北部和西部邻省边界沿线各县

大多数体质紧凑,羽毛紧贴,外貌清秀,行动灵活。头较小呈椭圆性,眼大微凸有神,虹彩多黄褐色,单冠居多,也有玫瑰冠与豆冠者。公鸡有较大的肉垂,母鸡肉垂较小。耳垂大小适中,大部红色,喙稍长略弯,多为灰白色及黑褐色。颈部昂扬;体躯稍小,背平欠宽,尾羽高跷。跖稍细,长短适中,大部分灰色。羽毛白色居多,次为芦花色,黄色、黑色与麻色,皮肤大部为白色,少数为黄色。

具有耐寒,耐粗饲,觅食力和抗病力强的特点。但体型不一,毛色杂乱,就巢天数过多的特点。陕北鸡饲养条件差,产蛋潜力大,今后加强本品种选育,提高产蛋量。

四. 辽宁省 葫芦岛 南票区 黄土坎大杏

葫芦岛市南票区黄土坎乡具有得天独厚的适合杏树生长发育的自然小气候条件,大杏生产历史悠久,素有“关外第一早、第一大”之美誉。该乡现有各种果树65万株,其中大杏15万株,常年产量750万公斤左右,品种主要有银白、绥李杏及麻真核。近年来随着果业结构的调整,金太阳、凯特、骆驼黄及麦黄杏等新品种的比例不断增加,现已形成规模。由于黄土坎乡具有适合杏树生长发育的优良的自然条件,并且远离城区,周围没有工厂、企业,这里生产的大杏果色金黄,有红晕,色泽艳丽;果个大,果皮薄,果肉橙黄色,多汁、有香气;果实含糖量高,成熟早,比其他地区可提前3-5天上市,是理想的营养价值较高的无公害果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另外,2001年在该乡又率先进行凯特杏的设施栽培,进行反季节生产,使大杏提前2个月上市,市场批发价达20元/公斤,远销吉林、黑龙江等地。

五. 陕西省 延安 甘泉县 陕北大烩菜

    陕北大烩菜是陕北的最有特色的一道风味,虽然此菜源与内蒙,但是随着在陕北的落地生根加进去了许多陕北独特的风味,其主要有粉条、瘦肉、土豆、蔬菜等组成,味道鲜美,回味无穷。( 延安)

其荤素皆备,包罗万象,营养丰富,经济实惠,是陕北传统的大众化饮食。延安街头,中小饭店均有烹售,有的饭馆甚至于干脆直接以“大烩菜”或“烩菜王”命名。

烩菜,本是当地百姓为解决人多菜少或冬季吃菜难而制作的一种“大锅饭”。菜蔬几乎都可入烩,但口味却千差万别,而烹饪手艺的高低对烩菜质量也至关重要。常见的有白菜烩菜、洋芋烩菜、萝卜烩菜、大豆烩菜等。其主角为肉、粉条、洋芋、肉以小炒肉为佳,也有用红烧肉、丸子、鸡块的。

陕北沟峁纵横,水源奇缺,冬季寒冷。冬春之际难见鲜菜,百姓菜碗中就以白菜、洋芋为主。保存白菜的方法就是腌藏。聪慧的陕北妇女烹制的酸白菜熬洋芋,是民间最普遍的吃法,酸味新颖,口味鲜美,风靡一时。烩三鲜则是延安餐饮业中传统保留项目,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是赶脚人、揽工汉、小商小贩们最喜欢的饭菜。所谓三鲜,其实就是红烧土豆块或豆腐块、烧肉疙瘩、圆粉条子,外加青菜少许,连汤带汁,满满一大碗,即充饥又解馋,耐饱耐渴,稀里呼噜,一顿狼吞虎咽,最适合陕北人的粗喉咙大肚皮,人人觉得值得划算。

烩菜系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猪肉撬板粉。“扯一把黄蒿关上门,吃了你们家的猪肉撬板粉”。用小炒猪肉和洋芋片、粉条同炒,另加木耳,为洋芋、粉条着色。这道菜颜色红褐诱人,配菜协和,猪肉喷香,洋芋酥绵,粉条滑爽,是佐饭的上佳美味,名闻西北,是陕北人引以为豪的创造。

六. 陕西省 榆林 米脂县 陕北炒面

陕北人生活中的炒面,和街头饭馆里卖的炒面不是一回事,这炒面不是那炒面。

陕北的糜谷种类多。在繁多的糜谷中,有一种很特别的糜子叫做笤帚糜——这种糜草可以缚笤帚,这糜子炒的炒面又最好吃。

将笤帚糜晾干扬净后,在大铁锅中好好炒,等到满锅的糜子都炒匀炒黄后,再放到快磨上细细地磨,这磨出来的面粉自然就是炒面了,这炒面叫做黄炒面。

黄炒面是一种好吃食。将炒面舀一些在碗中,倒些开水用筷子将炒面慢慢地搅起来,搅成一种不软不硬的面团状,就可以吃炒面了——咬一口黄炒面在嘴中,又香又咸很有咬头,简直就像吃一种美味。

你当这炒面甚香?原来,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专门有一种小野草,叫做炒面花.这炒面花是一种香味很浓的小野草,平时开在山坡上,人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它清新的香味了。这炒面花是造物主对陕北的一种特殊的恩赐。陕北人在炒炒面时,都要往进去加一些炒面花,于是,这炒面就像被神仙点化过一样变香了!

陕北的炒面还有一点咸,那自然是在拌炒面时,拌了一点盐面儿。其实,拌不拌盐面就完全听凭各人的口味了。

吃炒面就是这么简单和方便。

其实,吃炒面还可以更方便。舀碗炒面来,不用拌,直接将炒面送进嘴中去,这是吃干炒面,陕北人把这种吃法叫0炒面。

炒面除了用糜子做成的黄炒面,还有一种用谷糠做成的糠炒面,糠炒面是把谷糠炒熟加一些枣泥后晒干磨成的,是陕北人度荒时吃的一种极难下咽的灾年饭。一般年景是没有人吃这种炒面的。所以,一般人所说的吃炒面,当然是指吃黄炒面,黄炒面才是陕北炒面中真正的有权威和代表性的好炒面。在通常情况下,庄稼人受了一天苦,晚上从地里回来了,婆姨若是给他吃一碗黄炒面,吃完了再喝两碗黍饭,那么,他睡到半夜里还肯定梦见自己当神仙呢!

七. 陕西省 榆林 榆阳区 陕北凉粉

凉粉是陕北特色风味小吃之一,用绿豆粉面制作的叫“绿豆凉粉”,用扁豆粉面制作的叫“扁豆凉粉”,由洋芋淀粉制作的叫“洋芋凉粉”,由荞麦糁子制作的叫“荞面凉粉”。其中尤以子长县的绿豆凉粉为上乘,色泽嫩绿鲜亮,而且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凉粉有冷热两种吃法,盛夏时节冷食最佳。用多种调料调制后清爽可口,酸辣香味具全。

八. 山西省 长治 潞城 黄土蛋

"黄土蛋"是在继承祖传工艺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精选地方鸡鲜蛋,加中草药,用土陶罐浸煮,真空包装,高温灭菌而成。其特点是蛋壳完整,蛋清呈土黄色,气味芳香,营养指标高于一股普通鸡蛋,且能预防水土不服、调整肠胃。是旅游出差、家居饮食及馈赠亲友的优质产品。

由于产品独具特色,营养丰富,符合消费者对无污染、无公害绿色的渴求愿望,所以投放市场至今一直是供不应求。经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监测中心鉴定该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较高水平,在首届国际食品展览会上获"最受欢迎产品"奖,在中国国际农博会上被评为"山西名牌食品",省食品工业办公室和食品工业协会评为"山西放心食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鉴定为"绿色食品",2001年获得国家专利总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目前已远销北京、广州、深圳、南京等国内十多个大中城市,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随着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食品的污染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等一系列无污染、营养丰富的天然绿色食品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通追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由山西襄垣黄土蛋有限责任公司正在进行年产3000吨黄土蛋扩产改造,改造结束可以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同时可以带动种植和养殖相关产业发展。

九. 陕西省 延安 洛川县 陕北苹果

陕北土层深厚,海拔800~1100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果实积累糖分,是苹果的最佳适生带。所产苹果个大、色艳、细脆、香甜,耐贮运、无污染,品种近70个,其中大部分为富士、新红星、元帅等优良品种。全市种植面积140万亩,年产量约10亿公斤。尤以洛川县的苹果为佳,被国家外贸部、农业部、商业部、全国供销社列为苹果外销基地县,号称“中国苹果之乡”。该县所产苹果,于1974年在全国237个参评样品中质压群芳,四项理化指标和总分均超过美国王牌水果蛇果,荣获全国第一。曾被第11届亚运会指定为专用水果,1999年澳门回归时又被定为庆典礼宾专用苹果,蜚声海内外。现在, 陕北苹果及其果汁、果干等制品已成为远销全国各地的名品和来延旅游观光人士馈赠礼品必购之物。( 延安)
陕北特产必买陕北土疙瘩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