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横县特产 横县特产哪里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8-02 09:02:48

一. 广东省 中山 中山叉烧包

叉烧包是中山人历来喜爱的大众化点心。叉烧包的包皮现在采用酵母发酵法,可使包皮更加松软可口。叉烧包的馅料制作是把叉烧切成丝,再调上糊状的芡,蒸熟,其特点是:包皮松软,馅香有汁。

二. 广东省 中山 小榄菊花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榄菊花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榄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是广东省中山市的重镇。小榄人善作盆菊,技艺精湛。历史上每逢菊花盛开时,各家族将各种菊艺摆设在一起评比高下,曰“菊试”,后发展为菊花会。会期数天至十数天不定,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赏菊、赛菊、吟菊、画菊、尝菊、水上飘色、菊花戏等。小榄菊花会以花为媒,以菊会友,技艺精巧,规模宏大,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民间传统综合性花会。

南宋时期,小榄开始种菊。明代,小榄艺菊之风已盛,菊花栽培过渡到整形盆栽。1782年和1791年,各大姓氏先后联合举办了两次大型的菊花会。清嘉庆甲戌(1814)再次举办大型菊花会,乡绅约定,为纪念先辈南宋咸淳甲戌定居之功,以后每逢甲戌年便要开一次盛会。至1934年,共举行了3次菊花大会。大会之间,每年或数年举办一次小型的菊花会。1994年,为秉承传统,各村联合举办了甲戌菊花大会。

小榄菊花会是中国菊文化最集中的体现,群众参与性极强,文化内涵深厚,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菊花品性高洁,早已深入人心,传承菊文化的小榄菊花会对陶冶性情、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增进对外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 广西 南宁 横县 横县双孢蘑菇

双孢蘑菇俗称蘑菇、白蘑菇,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多、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占食用菌产量的70%左右。我国是蘑菇主要生产国,产量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同时蘑菇产品是我国食用菌类最大的出口项目之一。横县又是广西食用菌类最大的出口项目之一。横县又是广西食用菌第一产业大县,年栽培蘑菇1525万平方米,2013年被国家授予“双孢蘑菇之乡”称号。蘑菇肉质鲜嫩,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物,经常用食用可降低血脂、降低血压,增强消化,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蘑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4—32℃,最适宜生长温度23-26℃。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14--18℃。根据蘑菇生长生态条件和广西气候特点,一般每年自然条件下只可栽培一茬,随着科技发展,蘑菇栽培的方法亦不断改进,由最初的简易“人字棚”模式发展到二次发酵的“大棚蘑菇”模式和“平棚蘑菇”模式,近年又发展到人工温控生态条件下的“工厂化蘑菇”模式,一年可栽培六造蘑菇,实现周年生产,为蘑菇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广西集盛食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在横县云表镇朝南村建设了蘑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单造栽培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每平方米产量30公斤,年产7200吨,年利润可达到3000多万元。蘑菇工厂招聘当地100多名农民就业,农民工人均年工资收入2万元左右,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四. 广东省 中山 三乡小炒

"三乡小炒"是三乡人的饮食特色。凡属逢年过节,红、白筵席者是不可缺少的乡土特色菜馔。吃起来酸酸甜甜,味道极美。不但三乡人喜闻乐道,在外地也早为人知,脍炙人口。如果宴席上没有"三乡小炒",三乡人就会非议,甚至受到指责。三乡人认为无"炒"不成宴。有一次,岐江酒家(现已拆除,原为中山最有名的酒家)接到郑宅喜筵,要到三乡上门办宴,开席时,搬上鸿运乳猪拼盆、雀巢鱼青、椒盐蛇、鸡煲翘、红烧石岐乳鸽、金华玉树鸡……,琳琅满目,色、香、味、形俱全,以为落尽功夫,该受主人及嘉宾赞赏,谁知一位大娘质问:"怎么没有小炒呀?""连一碟小炒也没有,有什么好食?"问得主人目瞪口呆。可见"三乡小妙"在三乡群众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呀!三乡群众办酒宴,事先就把菜肴做好,成缸成钵的摆着,上面用禾草遮盖,来多少客人,开多少围台;一围坐八人,坐满就开筵,随到随开,十分方便。主客欢天喜地,互相道贺一番。人们喜食的是焖冬菇、白切鸡、红烧扣肉、发菜蚝豉、皮胶焖鸭等等,当然,还有千万不能漏掉的"三乡小炒"。"小炒"的用料有:酸菜丝、荷兰豆丝、红萝卜丝、瘦肉丝、鱿鱼丝、鸡肝丝、鸡肾丝。配上蔬菜切成丝,炒成一镬,配好调味料,上碟奉客即成。

五. 广西 南宁 横县 粘粘香

粘粘香

广西横县大粽“粘粘香”牌,连续两届获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金奖,广西最著名的传统风味名小吃。原是民间特制食品,相传起源于端午粽子,横县人经历代加工,至唐宋已广为享用。每逢佳节,家宴酬宾。横州大粽,不仅个头大(大的有三四斤),而且味道好,其外层选用的是横州特有的细糯,内馅有绿豆、板栗、叉烧、腊味、半肥瘦猪肉作馅,外面用横州香棕叶包裹。煮熟后,即使未打开,已是香气扑鼻,令人垂涎。煎过的横州大粽超正!香酥脆可口!粘粘香主要由上等粽米为原料,配以优质绿豆、板栗、红枣和祖传调制料,外表以新鲜粽叶包装,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然后置于盛满清泉的大锅中加柴火高温5至6小时后而成,其色、香、味俱全,富有营养。

六. 广西 南宁 横县 横县永淳鱼生

永淳鱼生最讲究的是“鱼”一定要用永淳泉水鱼,因为永淳鱼是在天然地下涌泉水里养的,是用无公害绿色青饲料喂养,鱼生的刀工要一流,吃鱼生的配料也是十分独特,调味碟是花生油、生抽、古月粉做底,配料主要有蒜、生姜、葱、鱼腥草、紫苏叶、芫荽、柠檬叶、腌野山姜、辣椒、炒花生、洋葱丝、红萝卜丝等十多种。

“永淳”何处也?史料记载:唐代武德年间,置永定县,为淳州治下,西距南宁府130里,南至东粤灵山县130里,北至宾州140里。这个地方水网河塘纵横交错,随便哪个山间小溪、一泓潭水、井间田间,都有各类小鱼跳跃出没。永淳先民有出耕下地随身携网的习惯,寻个水面撒一网,便有鱼虾收获。回家后稍作处理,便可下酒,滋味鲜美,怡然自得——这就是“永淳鱼生”的历史由来。

永淳是个闻名百里的圩埠,水路上至南宁、蒲庙、伶俐,下至灵山沙圩,商贩网来穿梭,“永淳鱼生”之美名因此远播

七. 安徽省 黄山市 祁门 凫绿

【凫绿】传统名茶。“凫绿”是祁门县凫峰乡炒青绿茶的简称,为“屯绿”中的极品。产于祁门县凫峰乡。“凫绿”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结、匀整壮实、色泽绿润、香高持久,带熟板栗香或蕴藏兰花香。滋味鲜浓回味无穷,汤色嫩黄明亮。叶底嫩绿厚实柔软,比一般“屯绿”香高、味浓、耐冲泡、不涩嘴。

八. 广东省 中山 豆捞

沙溪“豆捞”煮熟的汤圆放在豆粉上,爆香的豆粉粘满了整个汤圆就是一粒粒豆捞。咬一口,中间的糖水汹涌而出,有种“爆浆”的感觉,爽的很,接着是满嘴浓郁的豆香……



“豆捞”是现今流行东南亚的一种新的饮食形式。传统的豆捞吃法都是火锅的格调。而我们中山人却打破常规,把传统的火锅“豆捞”做成小吃,“豆捞”起源于珠江三角洲,由广东打边炉演变而来,盛行于港澳。“豆捞”,就是“都捞”的译音。每逢佳节、喜庆之日,人们就会选择吃“豆捞”来映衬节日喜气,洋溢幸福的心情。因为它的含义有:捞人气、捞和气、捞运气、捞财气、捞喜气,捞起无尽的福气;天增岁月人增寿,义满乾坤德满堂!

九. 广东省 中山 杂交三黄鸡

这种鸡脚短、颈短、头园、身肥、羽毛和皮肤、白色均呈鲜黄色,每只重约2至3斤,其鸡肉特别丰满,用以制作白切油鸡或卤水鸡,皮爽脆肉、入口嫩滑,鸡味特浓,深受港澳地区的酒楼食家的欢迎。

十. 广东省 中山 坦洲黑蔗

坦洲黑蔗

黑皮甘蔗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高光效的植物,光饱和点高,二氧化碳补偿点低,光呼吸率低,光合强度大,因此黑皮甘蔗生物产量高,收益大。新植黑皮甘蔗采用栽种甘蔗苗繁殖,栽种后不久即生根,长出许多嫩芽,形成丛状。收割时仅收割黑皮甘蔗茎,将根仍留在土壤内,即宿根,来年,宿根重新分枝生茎;因此,黑皮甘蔗为多年生植物,它的收获多的可达7~8次,在中国一般为3次,即三年后挖去宿根,重新种植。

横县十大特产是什么横县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