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原县赞优土特产店 阳原特产专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5-10 07:39:26

一.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五原县 五原灯笼红香瓜

五原灯笼红香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五原灯笼红香瓜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的。五原胜丰“灯笼红”香瓜种植历史悠久,因其皮薄肉厚、香脆爽甜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五原灯笼红香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五原县位于举世闻名的“八百里河套米粮川”的河套平原,有2400年的悠久历史和积淀深厚的文化,汉武帝时期,因九原郡改为五原郡而得名,1912年正式建县至今。五原古有蒙恬北筑长城、卫青抗击匈奴、诗人李白“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的名句,张敬忠的“五原0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的咏诵。近代史上,被当地老百姓称为“人间河神”的地方绅士王同春修渠治水,垦荒置田,首开河套大规模发展农业的先河,使五原成为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水渠纵横、旱涝保收的“塞外江南”。现代史上,有冯玉祥将军五原誓师、傅作义将军五原抗战,更使五原闻名遐迩。20世纪八十年代,我县就开始种植灯笼红香瓜,但因其果皮较薄,不耐贮运,产量较低,而且当时交通还不太发达,无法长途运输,比较效益较低,所以只是当地农民分散种植,就近供应。但同时也因为我县具有光能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而集中的气候特点,主要耕作土壤是灌淤土,其表土层为壤质灌淤层,耕作性好,含钾量高,对糖和淀粉的积累非常有利,适合灯笼红香瓜的生长。种植生产出的灯笼红香瓜皮薄肉厚、香脆爽甜,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当地人称“藏不住的香瓜”,所以品种也一直流传下来。近年来由于县政府对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视,我县设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灯笼红香瓜种植形式不断优化,由原来的露地种植发展为温室、大中小拱棚、露地相结合的种植方式,种植面积现已达200余公顷,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供应从4月份至11月份货源不断,畅销区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特别是晏安和桥灯笼红香瓜成为远近闻名的知名品牌。随着灯笼红香瓜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种植效益不断提高,大棚种植平均亩收入8000—12000元,最高可达2万元;温室种植平均亩收入3—4万元,最高可达6万元。

2014年,五原县蔬菜办公室申报的“五原灯笼红香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彦淖尔市,南邻黄河,北靠阴山,东西分别与乌拉特前旗和临河区接壤,东经107°35′70″——108°37′50″,北纬40°46′30″——41°16′45″,东西长约62.5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地坡降仅为八千分之一,110国道、京藏高速和包兰铁路全境通过。全县辖9个乡镇,117个行政村,774个社,总人口30.3万人,总户数52978户,其中农业人口21万,有劳动力10万人,总耕地面积230万亩。五原灯笼红香瓜总生产面积200公顷,年总产量4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产品外在感观特征:五原灯笼红香瓜属葫芦科,是我县的地方特色品种,因其外型酷像灯笼,故流传至今誉称为灯笼红香瓜,该品种平均果重400 g左右,果皮灰绿,皮薄肉厚、香脆爽甜,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内在品质特性:五原灯笼红香瓜果实营养丰富,经检测,维生素C含量为22-32mg/100g,含钾量为150-200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14/%,能量为140-200kj/100g。产品有促进消化、抑制多种细菌作用。安全要求:产地环境严格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1)的标准。

二. 河北省 张家口 阳原 阳原鹦哥绿豆

阳原鹦哥绿豆是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的。阳原县鹦哥绿豆以其皮薄肉厚、口感好、营养丰富、颗粒饱满、天然色素提取效果佳深受国际国内市场青睐。

鹦哥绿豆产于阳原一带,因其色泽与鹦鹉羽毛相似,故得名。阳原鹦哥绿豆粒大颗匀,深绿泛光,具有豆味浓香、好煮易烂、含淀粉率高的特点,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之功效。

三.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西米丸子

西米丸子

西米丸子最早是在民间宴席中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采用优质糯米粉加入适量的淀粉制成小面团,酿入红豆沙馅、裹上西米上笼蒸熟。既可凉吃、也可热食,食用时醮上蜂蜜味道更加可口。因它香甜味美,颇得食者好评,现在它登上了大雅之堂和星级酒店,是人人都比较喜欢的风味小吃之一。

四.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镇原酒席

镇原酒席

本县酒席比较盛行,各地基本相似。白事(丧葬事)多用九魁、十出一等单饭酒席;喜事(婚、寿、满月等)多用十全等双饭酒席。十三花席,红白事均用,为上等宴席。县上近代出名厨师有张国俊(外号张五背锅)、段五银及秦有珍等。

通用碟果有十二个,即肉菜碟子四个(排骨、旋肉、鸡蛋、瘦肉或肝子);水菜碟子四个(鹿角、带丝、十香菜、苤蓝丝等);干果碟子四个(白炉、红炉、瓜子、花生)。唯十三花席中,另加一虎头酥或白沙糖碟子、共十三个。摆法是左骨,右旋;左鸡,右肝;左十香,右苤蓝;左鹿角,右带丝;口瓜子,掌花生;左前角和右后角炉食;中间为白沙糖或虎头酥全盘。现就十三花、八挎五、十全席的操作与端法略述如下:

十三花:大菜十三个为主,小菜八个为佐,馒头四回,端菜十七趟。先单上菜,每上一道大菜,接着上一道小菜,各上八次,俗称“风搅雪”。最后总上五道大菜。即:

①红肉(碟装大菜),有三种做法:一为两撇(酥肉、条子肉);二为三溜子(白鸡蛋、烧肉、酥肉各一溜);三为四合头(蛋黄、蛋白、烧肉、酥肉合放)。②

肋脊肉(碗装小菜),切成丝或片炒之。③

鸡肉(碗装大菜),有清炖、黄焖、囫囵等种。④

蹄花(碗装小菜),或腰花、耳脆。⑤

丸子(碗装大菜),有膘丸,糯米丸、酥丸、鸡丸、洋芋丸等。⑥

肚丝(碗装小菜),酸辣加蒜。⑦三仙蜂蜜肉(碗装大菜),蜂蜜调肉回笼几次。⑧夹三肉(碗装小菜)

,鸡饼裹酥肉,油锅炸熟。⑨骨头肉(碗装大菜),将白骨肉块放入蛋清加面糊糊中,挂袍油炸。⑩蜜汁骨肉(碗装小菜),蜜饯挂袍肉。⑾肘子(碟装大菜)。带馍。⑿冰糖肘子(碗装小菜),大肉块加白沙糖等佐料,上笼后撒冰糖。⒀甜盘子(碟装大菜),糯米饭上加桂花、蜂糖、百合等,上笼蒸之。带馍。⒁鸡杂(碗装小菜)。⒂笋煎肉(碟装小菜)。带馍。⒃肋脊或鸡马肉(碗装小菜)。

⒄五围子(总端五菜,有东坡、粉饼、炒粉、苜蓿汤、白米饭)。带馍。

八挎五:八个行菜,五个坐菜,共十三道菜。即:①红肉(碟)。②肋脊肉(碗)。③

鸡肉(碗)。④肚丝(碗)。⑤

丸子(碗)。⑥肘子或蹄子(碟)。带食馍。⑦耳脆(碗)。带馍。⑧甜米饭(碟)。带馍。

五围子(与十三花五道菜同)。带馍。

十全席:十个大菜为主,佐以数道小菜,即:

红肉(碟)。

肋脊肉(碗)。

鸡肉(碗)。④腰花(碗)。⑤

丸子(碗)。⑥肚丝(碗)。⑦耳脆(碗)。⑧蹄子(碟)。带馍。⑨糖煎山药(碗)。⑩笋煎火腿肉,或鱼肉,或三仙蜂蜜肉(碟)。带馍。⑾甜米饭(碗)。⑿凉拌肉(碟),带馍。⒀五围子(五道大菜同十三花),带馍。

宴席斟酒,除按规矩三次外,多少不限。安席后斟酒开始,上大菜斟酒一次,上小菜斟酒一次,上凉菜斟酒一次。

本县黄酒,以三岔、殷家城、方山、马渠等后山地区最好,质纯味美。殷实人家黄白二酒齐上。加十三花,为憨厚宴席。

农村仍沿用旧有的席习。机关单位已改旧习,减少中间繁琐程序,喝酒时酒菜一齐上,吃饭时馍菜一齐上。

五. 宁夏 中卫 海原县 海原马铃薯

海原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海原马铃薯

海原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短,多风少雨,土质以黑垆土为主,富含钾离子,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是适宜马铃薯生长的优质土质。马铃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种呈现多样性,也是抗旱避灾作物。马铃薯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月亮山和南华山两大山系所形成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旱作晚熟区以及北部黄河灌溉早熟区。随着农村经济的战略结构性调整,我县把扬黄灌区的兴隆、李旺、高崖三乡镇确定为菜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北部干旱带的兴仁、徐套、嵩川三乡镇确定为粮菜兼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把中南部12个乡镇冷凉区确定为淀粉型生产基地,在注重马铃薯产量、品质提高的同时,打理培育马铃薯繁育基地,积极组建加工销售企业,以开创我县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建设宁夏第二大马铃薯生产基地,按照“扩大面积,改善品质,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原则,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大力扶持,重点建设两个马铃薯产业带,即南部淀粉型马铃薯产业带,中部淀粉兼菜用型马铃薯产业带。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海原马铃薯薯块整齐,为圆形和椭圆形。色彩多为乳白色,淡青色,也有紫红色的。 2、内在品质指标:海原马铃薯粗淀粉含量14.30-15.26g/100g,;维生素C含量≥14.00mg/100g;优于盛产马铃薯周边毗邻地区而著称。 3、安全要求:海原马铃薯执行《NY5221-2005 马铃薯》标准。

地域范围

海原马铃薯产于海原县境内西安、树台、关庄、红羊、李俊、九彩、曹洼、史店、海城、贾塘、郑旗、三河、七营、甘城、李旺、高崖、关桥十七个乡镇。海原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7′-107°41′,北纬36°06′-39°05′,北临引黄灌区,南连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靠毛乌素沙漠,西接腾格里沙漠和香山荒漠区。海拔高度1830-2955米。总生产面积70000公顷,总产量52.5万吨。

六.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阳噶藏绵羊

阳噶藏绵羊中国具有悠久的养羊史。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多有羊骨或陶羊出土,各地发现的原始古岩画中,羊是刻画最多的一种动物。华夏先民生活中,羊就具有吉祥、和睦、美好、公正等多样化的象征意义。

羊被视为六畜宝中之宝,食用、奶用、皮用、药用,功用多多,人见人爱。因此,时逢羊年,弘扬中国羊文化、发展农村羊产业有着特别的意义。

七. 黑龙江省 佳木斯 汤原县 山核桃工艺品

核桃乃吉祥之物,核字谐音“和(合)”,是合家欢乐、幸福平安、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象征。自古民间就有核桃木避邪之说,早在乾隆年间就作为驱邪呈祥、保佑平安、逢凶化吉之物,贡奉在帝王神龛上。有其制品摆放家中,能神灵镇宅、逢凶化吉、带来吉祥好运。1997年中央政府赠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的纪念品中就有核桃制作的珍品,正所谓“家核万事兴”。

山核桃工艺品充分利用了野生山核桃外壳质地坚硬、内部花纹优美、风格古朴的特点,经科技处理,加之截、磨、抛光、粘接、细雕等十几道工序精制而成。各类工艺品均采用野生山核桃成型,产品外形高贵典雅、色泽古朴。天然镂空花纹与独具匠心的设计,使传统的艺术、自然与人文得到完美的结合与展示。产品在露出它美丽身姿同时,还散发出自然的核桃清香,不仅给你带来赏心悦目、亲进自然之美感,又将给你带来吉祥平安、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仕运亨通的好运,具有很高的收藏及纪念价值。

八. 黑龙江省 佳木斯 汤原县 汤原山葡萄

山葡萄为多年生藤木植物,用其果酿制的山葡萄酒因色味甚佳而名扬四海。山葡萄果近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果皮稍厚,味甜酸,别有风味,秋天成熟,山葡萄适应性较强,在土壤肥沃湿润的疏林中生长优良。山葡萄酒是各种葡萄酒中的精品,倍受消费者的青睐。

九.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镇原杏树

杏树

杏树,属蔷薇科花果植物,起源于我国北方,适宜于山川坡洼、沟岔湾掌生长。它抗旱耐寒,容易种植,挂果早,所谓桃三年杏四年,也就是它四年即可结果。且盛果期长达五六十年,树龄在百年以上。镇原这块黄土地,远在西周时期,先民就将野生杏树移植于庄户院落,繁衍生存,代代进化,唐朝大诗人李白“帝乡三百里,杏在碧云间”及白居易“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春来。”这些优美的诗句充分证明杏树在唐代已成园栽培。唐朝的都城到处都是杏树。宋朝诗人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和范成大的“浩荡风光无畔岸,如何锁得杏园春。”足以说明杏树在我国栽植历史悠久,已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感,赞誉祖国大好河山的重要话题。明代赵时春编修的《平凉府志》记载:“宜杏良十种,其仁有甘苦,有双花。有干叶。”明时镇原为平凉辖地,这就是说,在五百多年前镇原人民就已经对杏子进行良种化研究和选育了。镇原的杏姓人,传说其祖上爱植杏树,被周王室封之为“杏”的。杏谐音“兴”,寓杏为兴,取意兴旺。镇原人祖祖辈辈广栽杏树,也是寄托人丁兴旺、家业发达的愿望。

杏子种类繁多。按杏仁的甜苦,分为甜核杏、苦核杏、麻核杏;按成熟的早晚,有麦黄杏、糜黄杏;按皮核的粘离,有又粘核杏、离核杏。还有少量经过嫁接的接杏,这种杏个大肉鲜,水分丰富,成熟早,是当地最优良的品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过科学栽培试验示范后,先后从外地引进了山西大扁杏、兰州大接杏、金妈妈、张公园、青皮杏、银白杏、华山大接杏、临夏唐王杏,近年引进的有巴丹杏、曹杏、李广杏、龙王冒、金太阳、凯特、一窝蜂等优良品种20多个,并确定全县北部山区、蒲河流域、交口河流域发展仁用杏,中南部原面、洪河流域、茹河流域发展肉用杏为主。同时,进行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目前全县19个乡镇优质良种杏的发展速度加快。在各乡镇都建有杏子基地的基础上,并在临泾乡席沟圈村和城关丰台村,由“新一代”、“新千年”两户食品企业投资90多万元,建成了1100亩优质杏子生产基地。

杏树全身都是宝。杏木质地坚硬细腻,纹路色泽艳丽,是农家作农具、造家具的廉价、优质木料。从古人“饰文杏以为梁”、“杏梁宾未散”的咏叹来看,古代还以杏木作梁栋,实际上也是寓杏为兴的意思。杏果可鲜吃,亦可晒干储存,四季常吃;核仁油质丰富,甜的可随剥随吃,苦的除榨油食用外,可煮熟去苦,配以红萝卜、葱花,配调成红、白、绿、色、香、味俱佳的什香菜,是镇原最独特、最普及的佐酒佳肴,逢年过节,大家小户或自酌或宴客,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绝菜。镇原杏仁以色正、味纯、饱满、质优驰名中外,是全国盛产杏仁的县份之一,杏仁年出口300多吨,居全国第二。杏核壳以前当成燃料,大都作为年节炊酒之用,现在则是制造活性炭的理想原料,供不应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酸杏、黄甜杏,甜核苦核及核壳,酸甜苦涩皮壳都值钱。杏子已经成为镇原农民奔小康、联谊协作的一把金钥匙。

杏子在镇原得到长足发展是解放以后的事。在历年的植树造林运动中,广大群众就地育苗,广植杏树,逐步形成许多杏树山、杏树沟、杏树洼等成片杏林。改革开放以来,镇原县提出“沙棘戴帽,果树缠腰,洋槐填沟,杏树围庄”的口号,杏树在农家庄前屋后、村子周围得到大力发展。现在,全县杏树成林面积已达26.34万亩。已建成杏树万亩乡镇8个,百株户1.8万户,五百亩以上的杏树沟、杏树山100多处。形成了以县内四条流域及中南部乡镇为主,以毛杏改良为主,以退耕还林区广栽杏树为主的杏基地建设格局。仅次于拥有大片野生杏林的新疆沙河县,名列全国第二,年产鲜杏2万多吨,杏干3300多吨,杏核2500多吨。杏树蔚然成林,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了良好的涵养保护作用,出现了“十里烟村一片红”的胜景。

1982年以来,镇原县不断强化系列开发,进行深度加工培植,杏果产业已成为富县富民的支柱产业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全县国营、集体和私营杏产品加工企业110户,从业5400人,杏制品产量达到1.6万吨。现有杏制品企业35户,从业人员1650人。开发系列产品有杏话梅、杏梅、杏酱、甘草杏、八宝杏、果丹皮、杏脯、奶油杏肉、杏软糖、水晶杏、杏仁罐头、速溶杏精、杏仁乳珍、活性炭等三大类20多个产品,年产杏制品总产量8500吨。在祖国大江南北,白山黑水,东海之滨,西南边陲,都有镇原生产的杏制品销售,产品还远销东南亚、独联体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国际国内26项大奖。新一代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先后被评为“99年中国小商品博览会推荐产品”、“第十二届中国西部交易会新技术新产品奖”、“2003年3.15特别推荐产品”、“2001年甘肃省瓜果蔬菜博览会金奖”、“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畅销产品”、“中国庆阳民俗香包节指定产品”、“中国放心食品荣誉品牌”、“第三届甘肃省著名商标”。

阳春三月,微风徐来,鸟雀凋啾,空谷音韵悠扬,田园清新和畅。蒙蒙细雨过后,天蓝蓝、地荧荧,杏树花团锦簇,蜂飞蝶舞,房舍田园迷漫在芬芳温馨的杏花丛中,使人恍入仙境。红杏之乡的镇原人民,正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脚踏实地的精神,进一步系列开发杏资源,突出创新思想,与时俱进,把杏产品市场拓展得更宽广,把自己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十.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五原县 河套苹果梨

苹果梨系北方寒温带地区名贵果品之一,巴彦淖尔盟各地均有种植,种植历史30余年,因其外形又称“丑梨”。

苹果梨品质好,长势旺,平均单果重250克,最大果重850克,果皮呈黄绿色,肉质细嫩清脆,果汁含量多,糖分高。苹果梨营养价值较高,每100克果肉中含蛋白质0.1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2克,硫胺酸0.01毫克,尼克酸0.2毫克,抗坏血栓3毫克,这些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此外还具有燥湿健脾、软化血管、和胃止呕止泻、消炎止咳等保健功效。

苹果梨特耐贮存,在普通菜窖无伤害的果实可放至翌年五、六月份。贮后风味更佳。

苹果梨是巴彦淖尔所产的主要水果品种之一,各地均有种植,盛产于临河区、杭锦后旗、磴口县等地。苹果梨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宜贮存,一般可储存150~200天左右,储后果皮浅黄并略带红色,色泽诱人而且味道更佳,可供客人品尝

原阳特产排行榜前十名阳原县去哪家买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