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产荆芥搜个图片 河南荆芥学名叫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12-31 10:11:44

一. 河南省 安阳市 内黄 河南大枣

灵宝大枣产于河南内黄。河南大枣因品种不一,其所含营养成分及其药用价值也各不相同。灰枣和鸡心枣最著名。鸡心枣因其形似鸡心而得名。该枣核仁相离,摇之有声,风味更好,具有活血养颜,补中益气的功能,是滋补佳品。灰枣个大皮薄,肉肥核小,味如蜜,质地柔软,弹性较强,受压后可复原状;枣肉实在、皱纹浅而细密,皮与核之间无间隙。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钙、磷、铁等人体必须的物质。鲜枣中维生素的含量特别高。被誉为“天然维生素小仓库”。它具有养血、补血、活血、强心、开胃、健脾、舒肝等医疗功能。

二. 河南省 郑州 荥阳 荥阳霜糖

产地:中国河南荥阳

工艺:以柿饼表层的柿霜制成,小圆饼,又称霜糖饼。其制作方法一般是,先将柿霜筛下,经溶解、熬制成稠浆状,入模成型,予以烘烤、晾干而成。

特点:呈棕黄色,片的中心稍凸,呈鏊子面形,无杂质,轻压一下即可碎开。

功效:性凉,味甜,含双糖、甘露醇等成分,

治舌干、喉痛、口烂,为夏季消暑解热、食药两用佳品。

三. 河南省 洛阳 新安 新安烫面角

传统风味小吃新安烫面角,创制于民国三年(1914),已有80多年历史。时有开封人任老大与本县人王金斗,于新安县火车站开设餐馆,出售“老任烫面角”。由于配方科学,制作讲究,所制烫面角软皮紧,晶莹欲滴,状如新月,色如琼玉,鲜香不腻,味美可口,时有“名扬陇海三千里,味压河洛第一家”的美誉。

任老大故世后,王金斗改字号为“老王烫面角”,其子王德法承袭父业,使这一风味小吃得以发展。1980年,王德法曾应邀赴郑州传艺。

至今,洛阳、郑州等地都有专营“新安县烫面角”餐馆。近年,新安“方记烫面角”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有创新,风味更佳,1986年以来,多次被评为“洛阳市名小吃”,并于1993年应邀参加北京迎“亚运”美食节,受到广泛赞誉。

其做法是:精选胛臀处的鲜猪肉,肥瘦适量,剁肉成末,加多种调料与原汁肉汤搅成馅;再用鲜开水把面烫好,擀成皮,包成状如新月的面饺,上笼清蒸10分钟即成。

制作工艺:若把烫面角做到角软皮紧,晶莹欲滴,状如新月,色如琼玉时,那就达到最高境界了!

选用材料:精白粉作皮,大葱、韭黄、白菜心、生姜、佐以白糖、料酒、小磨油、食盐、味精。

特色传说:创制于民国三年(1914),已有80多年历史。时有开封人任老大与本县人王金斗,于新安县火车站开设餐馆,出售“老任烫面角”。有“名扬陇海三千里,味压河洛第一家”的美誉。

四. 河南省 南阳 方城 益姆膏

杨清型益姆膏是方城广阳镇北5公里外的三贤山道教名药,历史悠久,名誉当地。现由华山派第二十四代弟子杨清型及毕业于张仲景国医大学的杨金波先生,经过数十年的潜心研究,运用药食同源的中华本草精华,采用玉竹、山药、龙眼肉、益智仁、阿胶、大枣、黄精等补虚药物,佐以消食的山楂,解表的白芷、利水渗湿的茯苓、收芷的芡实及化湿的砂仁和化痰、平喘的桔梗,经传统熬制和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有机性食疗膏剂。能全方位调理人体阴阳五行,脏腑经修,气血津液,从而达到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充分提高人体脏腑功能和免疫能力。本产品适应高脂血症、高粘血症、高血压、神经性头痛、眩晕症、中风偏瘫后遗症、冠心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痛经、乳腺病、不孕不育、胎前产后、月经前后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久服能消斑去皱、益肾乌发,针对妇科肿瘤有抑制作用。外用可治疮疖。

益姆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数十种中药材科学配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俗称“万应宝丹”,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现拥有国家专利一项。益姆膏及其系列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日本、韩国。

五. 河南省 洛阳 偃师 缑氏葡萄

缑氏葡萄是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缑氏镇的。偃师缑氏葡萄远近闻名,这里的葡萄个大、色艳、糖分高、味道好,被誉为“冰糖葡萄”,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缑氏镇地质肥沃,土壤含钾量大(120ppm),光照时间充足,是全国冬季不覆盖栽培的中心地带,发展优质葡萄有着良好条件。上世纪80年代初,该镇唐僧寺村几位农民率先发展葡萄种植,全镇种植葡萄2万亩,是中原地区较大的鲜食葡萄集散地,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

光卖鲜食葡萄不算,缑氏镇围绕葡萄产业特色优势,通过举办葡萄文化节,发展观光农业。镇里培育龙头企业,庄园葡萄酒公司、唐僧寺葡萄酒堡,以及在建的开心葡萄酒厂,年产2000多吨葡萄酒,可就地消化2000亩葡萄。

六. 河南省 洛阳 洛宁 洛宁竹帽

洛宁竹帽,创于清代,盛行于60、70年代。坞西、陈宋、王协等村为集中产地,年产百余万个,销往陕西、山西、湖北、四川等地。式样有大、中、小盔之分,盔上又分无眼有眼两种。戴上牢稳,骑车迎风不掉,遮阳、通风,经久耐用,且价格便宜。尤其是近年涂上清漆更受消费者青睐。

七. 河南省 洛阳 嵩县 阎庄花生

阎庄花生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阎庄镇的。嵩县阎庄花生粒大饱满、皮色鲜亮、饱果率高、整齐度好。

阎庄镇是豫西花生种植大镇,全乡花生种植面积15000亩,年产花生2226吨,从事花生收购、加工的企事业达100多家,花生畅销省内外,成为知名品牌。

八. 河南省 郑州 新密 密县寒羊

密县寒羊是国内绵羊优质品种之一。其毛在纺织工业史上久负盛誉。据《河南出口商品志》记载:在历史上河南羊毛集散为郑州、淮阳、密县三个地方,所产皮毛驰名国内,远销国外。 密县寒羊具有耐粗饲,易管理,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繁殖力强,肉用性能好等优点,密县寒羊毛细毛率高达97.21%,净毛率为52.52%。密县寒羊因毛细而洁白,质量居全国第一位。民国期间,就有寒羊毛通过上海、天津等港口远销国外。 近几年来,政府非常重视对密县寒羊的改良和推广工作。1985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在《密县推广改良羊》的报道中说:"改良前,全县养羊23318只,年产毛量1.19万公斤,每只平均单产0.51公斤;1983年,全县养羊5.82万只,其中密县改良羊5.57万只,占95.7%,年产毛量31万公斤,每只平均单产5.6公斤,比改良前提高9倍,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羊毛制品出口苏联、日本和英国。

九. 河南省 商丘 民权 民权葡萄


民权葡萄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耐盐碱,无论荒山、沙滩、沟岸、庭院均可栽培,尤昼夜温差大的沙质土壤中生长。

同其它果树相比,葡萄有结果早、产量高、寿命长、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特点。如管理得当,头年栽种,第二年可挂果,第三年能丰产。亩产一般1000~2000公斤,高者达4000公斤以上;结果年限50~100年。

葡萄的浆果营养价值很高,是美味可口的理想水果。除鲜食外,可酿造葡萄酒,加工葡萄干、葡萄酱、葡萄脯、葡萄汁、葡萄罐头等。

葡萄的果肉、根、叶、藤均可入药,具有安胎、利尿、消肿等作用。

民权葡萄品种有30多个,其中法国蓝、白羽、白丰、季米亚特、红玫瑰、巴米特、佳醴酿等优良品种占栽培面积的一半以上。

国际著名葡萄品种赤霞珠、品霞珠、蛇龙珠、贵人香、黑皮诺等也试种成功。民权葡萄面积达8万多亩,约占全国葡萄种植面积的1/12,居县级之首。

年产鲜葡萄2500多万公斤,已被列为全国优质葡萄商品生产基地县。

十. 河南省 南阳 西峡 西峡黄酒

西峡黄酒是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的。西峡县石龙堰黄酒,以其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而闻名于世,又经乔氏宗亲一代一代的传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1994年以前,石龙堰黄酒多是小作坊式生产,主要是家人及亲朋饮用。1995年,石龙堰黄酒传承人乔永峰对老品牌进行研究开发,且进行小批量加工。2008年,在五里桥镇扶持“一村一品”时,经镇、村研究决定,石龙堰黄酒厂又在本镇北堂村上营组租赁河滩荒地9亩建厂,开始进行批量生产销售。

西峡县汇洋饮品有限公司,原名石龙堰乔氏黄酒厂,成立于1995年,位于县城滨河大道北段东侧,占地6003平方米;现有员工5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16人,技术人员9人,业务人员24人,财会人员5人。

公司以当地大米、红小米为原料,研制生产黄酒系列。目前,已研发生产老黄酒、新型黄酒酒娘2个系列、10多个品种,年产量880余吨。2001年8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颁发了“石龙堰” 商标注册证,核定其黄酒、酒(饮料)、酒精饮料、果酒商品使用;2010年9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颁发了了“别公堰”商标注册证,核定其黄酒、米酒、酒(饮料)果酒商品使用。2011年7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颁发了“老君洞”商标注册证,核定其黄酒、米酒、酒(饮料)果酒商品使用。

西峡县石龙堰黄酒,以其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而闻名于世,又经乔氏宗亲一代一代的传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95年,石龙堰黄酒传承人乔永峰(石龙堰黄酒被西峡县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名录,乔永峰被确立为传承人;公司正在继续申报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传承人资格)对老品牌研究开发,且进行小批量加工。2008年,在五里桥镇政府的支持下,石龙堰黄酒厂又租赁河滩荒地9亩建厂,开始进行批量生产销售。2011年7月,在西峡县石龙堰乔氏黄酒厂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西峡县汇洋饮品有限公司。

河南土特产扶沟荆芥河南特产老家味道腌荆芥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