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特产日记400字左右三年级 我的家乡300字四年级日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04 09:15:54

一. 广西 桂林 七星区 桂林三花酒

桂林三花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桂林三宝”之一的三花酒,是中国米香型白酒的代表,被誉为白酒之王,是桂林人的骄傲。桂林三花酒以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品质优良而倍受中外游客的青睐。

三花酒酿造历史可追溯到南宋。

三花酒之所以优质,除了与采用清澈澄碧,无怪味杂质的漓江水、优质大米、精选的酒曲有关外,还因为桂林冬暖夏凉的岩洞所构成的特有的贮存条件,才使酒质愈加醇和芳香。

三花酒无色透明,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洌,回甜,饮后留香。适量饮用,可提神,活血,有益健康。品种有57°、38°、30°等系列。

二. 湖南省 邵阳市 武冈 封坛三红

冬季时令,武冈民间将佐以红米的鱼、肉、小肠腌制好,食时,将红鱼、红肉、红肠蒸熟或煎熟,装盘成形,撒上辣椒粉即可。

三. 浙江省 嘉兴 海宁 海宁三把刀

产品名称:海宁三把刀

产品产地:浙江

产品类别:工艺品

产品特性:刚柔兼备,锋利无比

产品历史:“海宁三把刀”起源于清同治四年(1835),由盐官“周顺兴铁店”创立

产品简介:以药刀、叶刀、厨刀驰名的“海宁三把刀”,尤为“手心牌”药刀最具特色,该刀刚柔兼备,锋利无比。用以切半夏,片薄如轻纱,透明照人;近年来各地药商求购药刀用以切割西洋参片,用斜切操作使小株切成大片,提高产品等级大受欢迎,最近福建一药商专程寻访“周顺兴”的“手心牌”药刀,一口气订购了100把,说是新加坡和台湾用户指定的产品。

据史料记载,其药刀创始人周富亭,幼时为“周顺兴铁店”女店主领养,他原本姓曹。周富亭13岁去诸暨学青刀炉手艺,四年艺成回店。周见当时市场上药刀奇缺,而且价高利厚,便去杭州湖墅药刀作坊观摩,偷学技艺。后经试样仿造,研究改进,终于制成了优质上品的药刀。因其刀口明钢系选用德国“手心牌”旧锉刀钢,因此取名“手心牌”。再加上锻铸时千锤百炼,淬火烧的用淮南块煤、磨刀取镇江丹徒著名的“孩溪荡砖”,使药刀质量过硬,很快打入市场,当时南京、北京乃至云南、贵州、新疆、黑龙江等地纷纷慕名而来;杭州胡庆余堂、北京同仁堂等著名药店,都把它指定为专用产品,生意日益兴隆起来。

“三把刀”中的叶刀,是海宁的传统产品。“周顺兴”在当地菜刀的基础上改进锻铸工艺,制成了既薄匀又锋利,价廉物美的叶刀,达到了切叶如发丝,喂幼蚕正合适,大受蚕农欢迎。但传说到了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闻说海宁有“叶刀”之名,认为与自己的名字“叶那拉氏”犯了讳忌,因此下禁令改成了“桑刀”的叫法。然而这“桑刀”与海宁民间用以稼接桑苗的“桑刀”名同,分不清爽,于是只好各在前面加一个动词,即成了“切桑刀”和“接桑刀”,但还是非常别扭。要晓得民俗这东西一旦形成自己不成文的法规之后,就很难用人们的主观意志去改变它的。因此等慈禧死了,“叶刀”和“桑刀”还是正了自己的本名。

传统的海宁厨刀,主要有两种型号。一是圆头阔刀,前段披精肉,锋利无比,刀至肉成薄片,后段斩骨无痕,削铁如泥,适用菜馆酒家;另一种是家庭用菜刀,刀口略呈弓形,中段微凸,在稍有凹陷的墩板上也能运用自如。据说这种厨刀最早传入京城的媒介是海宁陈家(陈元龙世家),因为盐官陈家大官满京城。他们回故乡把地方厨刀带入了皇宫的御缮房,御缮房厨师们用后感到与其他刀具优之无以伦比,后来成御缮房的专用刀具。关于“海宁三把刀”的传人,另有一种传说这“周顺兴”原是山东腾州打刀世家周铁山的两个儿子,即周顺和周兴兄弟俩。因在明代时周氏专为朝庭打铸兵器而受过皇恩,因此清兵入关后,首要捉拿周氏一家。为了避难,父子三逃来浙江龙泉,开设了华国剑行,以打宝剑出名。当时清政府闻知好事,就命周铁山为清政府打兵器,而周铁山是条硬汉,宁死不从,结果被清兵杀害。两个儿子连夜出逃,一路奔波,辗转来到了海宁,被北门外的一家的铁店收留。周顺、周兴根据当地销路,借鉴了“山东刀”和“龙泉剑”各长处融为一炉,创造了远近闻名的“海宁三把刀”。因此,“周顺兴铁铺”店号,为两兄弟之名而誉满江南,一直流传了如今┅┅

四. 广东省 中山 家乡芦兜粽

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因为中山人比较喜欢改良、研究,特别擅长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时,村民觉得郊野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于粽,别有风味。故此,日久成为家乡特色的芦兜粽。

五. 山东省 威海 荣成市 东山三吉梨

东山三吉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东山三吉梨是山东威海荣成市的。

三吉梨是1920年前后由朝鲜引进的晚熟、高产、耐贮品种。三吉梨个体较大,呈圆形,单梨重250克左右。皮呈黄褐色,果肉白色,细脆多汁,味甘甜爽口,含糖量在8-11%左右。每年10月上旬收摘,常温下一般可贮藏至次年4—5月份。

三吉梨具有润肺止咳、健胃消食之功效,可入药做成梨膏糖、梨糖浆等,对治疗支气管炎、伤风咳嗽等症颇具良效。

六.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慈利 三下锅

相传明嘉靖三十三年(1555),由于朝政-,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不断大肆袭扰,朝廷曾多次派大军抗倭,都惨败告终。尚书张经上奏朝廷,请征湘鄂西土兵平倭,明世宗准奏,派经略使胡宗宪督办。永定卫茅岗土司覃尧之与儿子覃承坤及桑植司向鹤峰、永顺司彭翼南、容美司(今湖北鹤峰)田世爵等奉旨率士兵出征。时值阴历年关,覃尧之深知一去难返,决定与亲人过最后一个年,于是下令:“蒸甑子饭,切砣子肉,斟大碗酒,提前一天过年再出征。”因时间紧,来不及作许多菜,就来个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炖,叫作“合菜”,吃了好上路。这道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士兵上前线后,很快打败倭寇,收复失地,世宗亲赐匾额,-“东南战功第—”。志书记下了这段历史:“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大犒将士,除夕,倭不备,遂大捷。后人沿之,遂成家风。”

七. 陕西省 汉中 佛坪县 佛坪三香

佛坪三香,蒸肉卷、木耳和黄花,佛坪的特色菜。

佛坪三香”的“三香”,想必并非单指猪肉或其它某样食材的“香”味,而是混合了肉、蛋、粉等多种食物味觉的“香”气。传统的佛坪三香,烹饪时需用到的材料主要有:猪里脊肉、鸡蛋、黄花、木耳、玉兰片等。

取猪里脊肉剁成肉泥,加入鸡蛋(最好是土鸡蛋)、原粉、五香粉等调料搅拌,压成约么一指厚的肉饼,铺于碗底;将肉饼上锅,大火蒸30分钟,出锅后放凉,用刀将其切成菱形的块状;保持其切块之前的铺放次序铺于碗底,在肉饼上方铺一层半熟的干豆角、黄花菜、木耳、海带丝等,继续上锅大火蒸20-30分钟;出笼时用另一个碗反扣过来,浇上高汤,最后洒葱花或切碎的蒜苗花即可。

“佛坪三香”这道菜养眼美味、营养健康,也是适合家常烹制的菜肴,在寒冷的冬季,节日聚餐时拿一大海碗盛上桌,颇有感觉。

八. 陕西省 汉中 勉县 勉县“三粮液”酒

勉县“三粮液”酒:三粮液具有酒色清亮透明,窖香浓郁,入口绵甜,回味悠长、香醇味美等特点。现生产“定军山”牌三粮液系列白酒达5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品种达10多个,成为人们佳宴、喜庆必备之佳品。

九. 山西省 忻州 神池 神池三八席

在神池三八席因三八二十四道菜而得名,但最后席面上不仅仅是二十四个盘子。“三八席”整个席面用八命名,象征成双成对,喜事逢双。以四为基数,取“事事如意,四平八稳”之意。食材绝不用“下水”之类,菜名绝不用炒字(与吵同音)。开席前要上八碟干鲜果品,这并不算在正式的“三八席”菜品之内,是为客人未齐或刚到入座预备的。四干果:糖花生、桂圆、瓜子、葡萄干,取早生贵子、多子多孙之意。四鲜果:苹果、橙子、香蕉、哈密瓜,取平平安安、吉祥如意之意。表示岳父家对女婿的热忱和美好祝福。

十. 陕西省 西安 未央区 三皮丝

三皮丝

相传出自唐代中期。当时殿中御史王旭、监察御使李嵩、李全交三人贪脏枉法,作恶多端。长安西市品姓厨师愤怒之下,将猪肉皮、乌鸡皮、海蛰皮切丝当佐酒菜,名曰“剥豹皮”。近年西安饭庄在传统制法的基础上,改进定型成菜。三丝立为三堆,色泽分明,型如盆景,滋味各异,筋韧中带鲜脆,清爽利口。

我家乡的特产四年级上册满分作文家乡的特产作文四年级下册300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