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自家特产有哪些东西 藏族特产都有哪些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4-10 05:08:34

一.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杨家风味牛肉粉

牛肉粉味道特别好,汤鲜,牛肉给得多。哪怕买的是素粉,服务员多少也会给点肉。粉有牛筋、牛肉、牛杂等几个品种,料相当足,厚厚的红油汤又辣又鲜,粉筋道Q软,而且这样的价位还能有空调的环境真是很不错了。难怪每天从开门到关门,都是人山人海的。

原料及调料:新鲜黄牛肉1000克,米粉按人配需要量、泡酸莲白、酸萝卜、酸菜(用青菜制成)、牛油、葱、花椒、八角、山奈、草果、沙仁、香叶、茴香、桂皮、盐、干辣椒、芜荽、味精等适量。

具体制作方法:

1、黄牛肉洗净切成大块下锅煮,锅开后反复打去血沫,用纱布把适量的花椒、八角、山奈、草果、沙仁、香叶、茴香、桂皮、干辣椒(整个)包好还有姜块一起放进锅中和牛肉一起小火炖,炖至牛肉基本上熟了捞出一半切成1厘米见方大小的肉丁,如有牛筋也切成丁一起再放到另一个锅中继续炖,直至炖酥烂为止,另一半待凉透了(4个小时以上)切成3厘米宽5厘米长的肉片备用。牛板油炼成牛油单独用容器盛出。

2、米粉,用清水漂过;糊辣椒面,用干辣椒烤脆微糊打成面(不要太碎);泡酸莲白,食用时从泡菜坛里捞出切成小片用小碟装好当做配菜;酸菜,切成1.5-2厘米长段;芜荽节成8毫米左右的段。

3、食用时按下列顺序操作:米粉(一般一碗牛肉粉约150克-200克)放入开水锅中烫透,捞入汤碗里,在米粉上铺上牛肉片(25克),盖上炖熟的牛肉丁(25克)或牛筋丁,放上适量的酸菜,加上少许牛油,最后浇上滚烫的原汤,洒上芫荽节即可。

风味特色:肉烂酥嫩、粉滑绵韧、汤清味浓,辣烫鲜香。

制作要点:肉片要切得薄,米粉必须要烫透心,为保证汤清,最好不要加酱油和油辣椒,糊辣椒面按各人的口味放,原汤要加上适量的盐,味不够根据口味再加。

二.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柏泉板鸭

柏泉板鸭是选取本地湖养一年以上两年以内麻鸭,经柏泉传统工艺加工而成,为保证质量只生产3个月左右(从霜降至春节前),柏泉板鸭风味独特、蒸吃、煮汤、火锅皆可。

柏泉板鸭选料精良,选取柏泉麻鸭,产量有限。年产仅10余万只。以家庭工厂加工为主。规模不大。

三. 四川省 凉山州 木里藏族自治县 木里天麻

木里县的原始森林中有大量的天麻,天麻是一种特殊的兰科植物,无根、无叶,不能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水分和养料,不能营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整个生育期中,除有性阶段约70天在地表外,常年以块茎潜居于土中,靠蜜环菌供给养料,生长发育。特殊的植物形态,造成了对环境等生长条件特殊要求,具特殊的生活习性。

天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传统治风良药,为我国著名的道地药材。现代研究表明,天麻含有天麻甙、天麻甙元、对羟基苯甲醛、琥珀酸、β-谷甾醇、糖类等化学成分,具有镇痛、抗惊厥作用,对流感病毒引起的脑神经系统疾病有良好的作用;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治疗心血管疾病。天麻蜜环菌片治疗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所致的头晕、头痛、心绞痛等症,有效率达80%以上。天麻能明目,增强记忆力,对人的神经系统有保护和调节作用,能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目前已作为宇航人员专用品和老年人保健食品。天麻的开发潜力很大,正在深度研究开发。

四. 四川省 凉山州 木里藏族自治县 木里皱皮柑

木里皱皮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木里邹皮柑历史悠久,相传由云南土司木懿(“木天王”)占据木里时带入种植,据今400余年。据《木里县志》记载:“传统特色水果-木里邹皮柑,建基地0.22万亩”。木里邹皮柑品质独特,具有特有的藏木香味,当地藏民称之为“藏香果”。因其果大、果皮金黄、药食同缘等特点,又称为“藏柑、黄果”。经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实验中心检测,木里邹皮柑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具有独特的香精油谱,对人体抗氧化、防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作用显著。木里邹皮柑11月~12月成熟上市,正赶上-新年和农历春节,是市民应节馈赠亲友的礼品佳果,深受消费者喜爱。

木里皱皮柑果实为扁圆型,高50~80mm,横径60~95mm; 表面轮皱明显、条状,橙红、淡黄或黄红色,富有光泽;果瓣短肾型,果肉汁多脆鲜,酸甜可口,维生素C含量≥23.7mg/100g,同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类黄酮、类柠檬苦素、类萝卜素、香精油等。它略带酸苦的特性,是所有柑桔类水果中唯一“不上火而清火” 的药食两用品,其独特个性呈现了它特有的价值。而“甜中带酸、酸甜可口、汁多清爽”的适口性让高原山地的人们把它作为解渴的“甘露”待客的“佳品”。

木里皱皮柑产区位于“一江三河”( 雅砻江、木里河、鸭嘴河、冲天河)沿岸亚热带气候区,土地肥沃,气候温热,物产丰富,农业耕作历史悠久,是全国高原特色水果皱皮柑种植最多的地区。近年来,木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木里皱皮柑的发展,明确了以"抓示点、重培训、牵红线、建基地、搞创收、做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完善了以合作社为纽带把各自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走集约化规模生产与经营的组织形式,利用资源优势,申办国家农产品(木里皱皮柑)地理保护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依吉乡、水洛乡、白碉乡、芽租乡、裸波乡共21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0°3′~101°40′,北纬27°40′~29°10′)保护面积1.15万公顷,年产量12万吨。

自2008年来,为创品牌提升知名度,通过打特色牌、做精品果、走礼品路、敲超市门、向内地和海外推销等方式。木里皱皮柑实行统一包装、销售并在木里有线电视台、康巴卫视新闻及相邻地区开展宣传,特别是2011年中国第八届农业食品博览会上受到 四方宾客和省内外专家的亲睐和关注。

所在地域:

四川

申请人:

木里藏族自治县经济作物管理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木里邹皮柑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凉山州木里县境内的依吉乡、水洛乡、宁朗乡、白碉乡、项脚乡、卡拉乡、麦地龙乡、麦日乡、沙湾乡、固争乡、克尔乡、博科乡、西秋乡、后所乡、列瓦乡、李子坪乡、裸波乡、俄桠乡、茶布朗镇、乔瓦镇、瓦厂镇等21个乡(镇)、45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0°3′-101°40′,北纬27°40′-29°10′。保护面积11500公顷,年产量1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品质:木里皱皮柑果形大,扁圆形;果顶微凹,有印圈;果皮橙色,果面疣状突起明显、皱皮,有放射状肋沟8-10条,易剥皮,有藏木香味;果肉深橙色,果瓣肾形,果心中空;肉质细嫩柔软,味酸甜、微苦,多汁,有核。 (2)内在品质指标:木里皱皮柑可溶性固形物≥10%,总糖≥7%。 (3)安全要求:木里皱皮柑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五. 西藏 日喀则 南木林县 藏族吹肝

藏族吹肝

吹肺、吹肝又叫腌猪肺、猪肝,是藏族独特的腌肉制品之一。

制法:

1、吹肺用新鲜猪肺从喉头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猪肺,使之扩张,再将适量的食盐、草果粉、辣椒面和蒜泥用温开水调成乳状,用汤匙从喉头灌入肺内,边灌、边抖、边吹气,边拍打,约需重复5-6次方能灌满。

2、用麻线扎紧喉管,挂在火塘高处干燥,2-3月后即可食用。

3、吹肝将鲜猪肝上的胆管割开口,除留1个大的外,其余的全部用线扎紧,从大胆管口用人工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边灌入佐料。取一部分佐料和酒拌匀,灌入肝内,其余的佐料涂抹在肝上。肝叶之间用竹片或玉米芯撑开,挂阴凉通风处晾干。经1-1个半月左右,腌制即成。

4、吹肝经洗净、煮熟、切成薄片,加上芫荽、芝麻油(或熟菜油)、酱油、醋、葱花和姜末等佐料,常被用作凉拌吃。

特点:味香鲜,食而不腻,凉爽开胃,是极好的凉菜。随食随取,可保存约1年之久。

六. 西藏 阿里 措勤县 藏族吹肺、吹肝

藏族吹肺、吹肝

吹肺、吹肝又叫腌猪肺、猪肝,是藏族独特的腌肉制品之一。

制法:

1、吹肺用新鲜猪肺从喉头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猪肺,使之扩张,再将适量的食盐、草果粉、辣椒面和蒜泥用温开水调成乳状,用汤匙从喉头灌入肺内,边灌、边抖、边吹气,边拍打,约需重复5-6次方能灌满。

2、用麻线扎紧喉管,挂在火塘高处干燥,2-3月后即可食用。

3、吹肝将鲜猪肝上的胆管割开口,除留1个大的外,其余的全部用线扎紧,从大胆管口用人工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边灌入佐料。取一部分佐料和酒拌匀,灌入肝内,其余的佐料涂抹在肝上。肝叶之间用竹片或玉米芯撑开,挂阴凉通风处晾干。经1-1个半月左右,腌制即成。

4、吹肝经洗净、煮熟、切成薄片,加上芫荽、芝麻油(或熟菜油)、酱油、醋、葱花和姜末等佐料,常被用作凉拌吃。

特点:

味香鲜,食而不腻,凉爽开胃,是极好的凉菜。随食随取,可保存约1年之久。

七.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老通城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楼的名字,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这家酒楼创办于1931年,某地原在古汉口城堡大智门外,为城乡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胜利后复业,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该店仿照湖北民间的传统小吃豆皮,锐意改进,配合甜食应市,颇受欢迎「制法是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馅料,用油煎好。特级厨师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鲜肉、鲜蛋、鲜虾仁为主制作馅料,创制出三鲜豆皮,皮包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更加烩炙人口。毛泽东品尝四次,次次赞赏。外地人和外宾到武汉来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为快。( 武汉)

八. 西藏 阿里 措勤县 藏族吐巴

藏族吐巴

可谓藏族的团圆饭,一般在腊月二十九享用,类似于内地的饺子。有些面团吐巴里会包有石子、辣椒、木炭、毛线等。每一样都有特定的含义,石子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心肠硬,毛线表示心肠软,木炭表示心肠黑,辣椒表示嘴如刀。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于是在哄堂大笑中,节日的气氛也就愈热闹起来。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大块肉盛入盘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则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肠中制成血肠。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

九.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九九夜来香鸭脖

九九夜来香的鸭脖子味道很不错,特别是辣味卤得很进,所以就算是微辣的就能让人辣得受不了,要是吃辣的说不定就会辣得跳脚了。这里除了鸭脖子还有不少卤菜的选择,比较喜欢吃这里的鸭舌,如果说鸭脖子是一道下酒的好菜的话,我个人认为鸭舌要比鸭脖子更适合下酒,因为鸭舌更脆更有嚼劲,而且这里的鸭舌肉还比较多,吃起来辣得很够味。这里的鸭肠也不错。这里的卤藕也很好吃,和周黑鸭的有的比,还有卤香干也不错,卤鸭汤的味道全渗进去了,很好吃。在这里的鸭脖子也有真空包装的,不过好像还是精武路的外地人买得比较多,毕竟那里对于外地人来说算是比较出名的。九九夜来香的鸭脖子的价格和精武路的一样,10元三根,不过要送人的话,还是牌子响亮点比较好!

十. 青海省 果洛 久治县 藏族食肉

肉是牧区藏族主要食品之一。藏族食肉以牛、羊肉为主,偶而也食野牲肉。一般不食马、驴等奇蹄类动物的肉,也不食鱼、虾、禽等。吃肉时,将牛羊肉割成大块置于锅内,加水并放入适量食盐,将肉煮成五至六成熟,即肉中尚带血水便捞出,盛在盆里。食用时,用手抓起一块肉,拿出随身携带的藏刀割食。其肉熟而不烂,肥而不腻,鲜嫩可口。这种吃法俗称“手抓肉”。

藏族不喜吃煮烂的肉。缺牙齿的老年人一般也不喜欢把肉煮老,他们主要依靠锋利的刀子割食。牧区藏族,宰杀牛、羊一般不用刀,而用绳捆绑住牲畜的嘴巴,让其窒息而死。他们认为用刀宰杀牲畜放血是残忍之举。牲畜死亡后,在腹腔正中靠近胸叉骨处切开10厘米左右的刀口,将手塞进牛或羊胸腔内,扯断血管,?2º3血液流入胸腔,然后剥皮,剖开胸膛取出心肺和血液,剖开腹腔取出肠、胃。宰杀牛羊后,首先要吃各种灌肠,主要有血肠、肉肠、肝肠等。

藏族十大特产是什么藏族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