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产花椒菇 云南特产新鲜菌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3-07-26 00:30:23

一. 四川省 遂宁 蓬溪 蓬溪青花椒

蓬溪青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蓬溪青花椒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技术成熟。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蓬溪青花椒产业发展,将该产业列为“产业强县、绿色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我县在28个乡镇种植蓬溪青花椒12万亩,已挂果面积达2万亩,年产青花椒1万吨,总产值上亿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蓬溪青花椒 四川省蓬溪县现辖行政区域 《蓬溪县人民政府关于“蓬溪青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报告》,蓬府〔2013〕65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921/T1.1~1.3-2013《蓬溪青花椒》

蓬溪青花椒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地方品种“竹叶青”。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300m至500m,土壤为紫色壤土或沙壤土,透气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1%,pH值6.5至8.5。年均降雨量800至900mm,年均日照时数1400小时至1500小时。

三、栽培技术

1. 种苗繁育:以种子繁殖,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容器育苗移栽。

2. 栽植:春季在2至3月栽植,秋季在9至10月栽植。栽植密度每667㎡(亩)≤110株。

3. 整形:采用“以采代剪”,形成外展内空、杯状树形。

4. 施肥:以施有机肥为主,成龄树每年每株施入腐熟有机肥≥20kg。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及晾晒

1. 采收:商品果采摘时间为每年的7月上旬至8月上旬,当果实色泽碧绿、果皮上的油囊凸起呈半透明状时选择晴朗天气进行采摘。留种的在每年9月中下旬采摘。

2. 晾晒:采用自然晾晒至含水量≤10%。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果实颜色碧绿,果粒圆大均匀,果皮肉厚表面油囊密生,油腔多而密,内果皮光滑,薄革质,多数与果肉分离而卷曲;香气浓郁持久,麻味纯正。自然脱籽率≥85%。

2. 理化指标:

水分(%) ≤ 10.0

总灰分(%) ≤ 4.1

总挥发油含量(ml/100g) ≥ 6.8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 山东省 青岛 崂山区 崂山菇炖鸡

崂山菇炖鸡是青岛代表菜之一。选用本地一年内的小公鸡,用高汤炖制而成。鸡和崂山菇合炖,鲜美是自不必说的。此菜品的特点是:仔鸡入口鲜嫩,崂山菇爽滑,汤浓味鲜。这道菜的重点在于崂山菇。小公鸡是好吃,入了味的崂山菇味道更好。这道菜看似简单,其实功夫就在炖的过程中。崂山菇加早了,容易化掉;放的晚了,不容易入味。吃的时候,大家光想着品汤、吃崂山菇了,真正的主角鸡肉,倒剩下了。

三. 云南省 昆明 西山区 谷律花椒

谷律花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谷律是昆明市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谷律山区是云南花椒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境内自古以来盛产花椒,花椒一直是谷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使用的食物调味品,栽培历史悠久,其栽培和种植情况在《西山区志》第六编林业[经济林]记载:建国前,民间引种花椒经济作物;《谷律彝族白族乡志》和《西山区林业志》(1996版)都有记载。谷律花椒麻中带香,花椒叶饼清香四溢,是昆明人的传统美食,彝族妇女“卖花椒叶”的叫卖声已在昆明街头吆喝百年有余;老百姓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做“祥云辣子弥渡蒜,谷律花椒龙潭酱”。 谷律花椒采摘于高寒山区,无污染、粒大、饱满、含油量高,精练出的花椒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谷律花椒产区花椒种植面积1506公顷,年产量1200吨。谷律花椒产品在连续几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和中华全国总社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展销会上参展,深受顾客好评,主要产品谷律干花椒和谷律花椒油已成为西山区乃至昆明市较有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云南科技报和中华合作时报均有报道。花椒产业将逐步成为西山区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和继烤烟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团结街道谷律地区平均海拔2195米,适于花椒生长,谷律花椒种植有200年历史,具有粒大、麻香味浓、无污染的特点。过去,谷律当地农户种植的花椒规模小、产量低。朵亩社区半天臼村村民杨金莲家就是这种情况,花椒树不多,只供自家食用。2005年,西山区成立了以花椒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谷律花椒专业合作社,之后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彻底解决了村民的销售问题。

如今,谷律花椒种植户已近2000户,种植面积达8000亩,最多的每户种植30余亩,平均每亩纯收入近1000元。仅今年,西山区谷律花椒专业合作社收购的新鲜花椒就达30吨左右,经过深加工的花椒油达15吨,谷律花椒品牌产品礼品盒2000余件,产值增长近4倍。产品除了满足云南市场外,还销往贵州、四川、重庆等地。

由于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西山区团结办事处谷律的农民有种植花椒的传统,再加上这里出产的花椒具有粒大、麻香味浓、无污染的特点,谷律花椒因此而得名,已小有名气。但长期以来由于种植规模小,产量低。自从2005年西山区成立了以花椒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谷律花椒专业合作社以来,采用“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谷律花椒种植户已近2000户,种植面积达8000亩,最多的种植户达30亩,平均每亩纯收入近1000元,今年仅西山区谷律花椒专业合作社收购的新鲜花椒就达近30吨,经过深加工的花椒油达15吨,谷律花椒品牌产品礼品盒就有2000余件,产值翻了近4倍,产品除了满足云南市场外,还远销贵州、四川、重庆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据谷律花椒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平友介绍,为了保护“谷律花椒”这一品牌,西山区已经申请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年计划种植面积将达1506公顷,真正把谷律花椒做成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知名品牌。

地域范围

谷律花椒主产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地处滇中高原中部昆明断陷湖盆盆地西北部。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2°25′28″—102°36′45″,北纬24°59′36″—25°10′24″,东西最大横距2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3千米。谷律花椒生产地域范围包括朵亩、妥排、谷律、律则、乐亩、蔡家、妥吉、大兴、下冲、永靖、雨花、和平、棋台、白眉、龙潭共十五个居委会,种植面积1506公顷,年总产量12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谷律花椒树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树高3米左右,树形开心形为主,树干带刺,叶片小,锯齿明显。谷律花椒具有粒大、色泽艳红、味浓、有光泽,油腺密而突出,肉厚、胫部有“双耳”,清香味浓,有麻味。干果呈紫红色,果粒大小均匀,睁眼,麻香味浓烈、悠长等特点。 (2)内在品质指标:谷律花椒是一种人们生活中必备的香辛料调味品,含丰富营养物质。其中含蛋白质≥ 6.5%,挥发油≥2.0%,酰胺类物质总量≥7.5mg/g。 (3)安全要求:谷律花椒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 香辛料》NY/5323-2006标准。

四. 江西省 赣州 宁都县 中华神菇--茶树菇

茶树菇,产于油茶树根腐植基部,因产量稀少,十分珍贵,俗称中华神菇。其特点是:菇薄柄长,美味在柄,香淳脆嫩。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民测定,内含人体所需的十七种氨基酸,十多种微量元素和抗癌多糖。具有补肾壮阳,益气和胃,宁神降压,防癌抗衰的功能,对肾虚,尿频、水肿、中老年防衰、小儿低热、尿床、高血压有较理想的补助疗效。该菇生产过程中不施肥,不打籽,无任何污染,是集营养、保健于一身的有机绿色食品,其味鲜美,风味独特,是难得的美味珍馐和馈赠佳品。

五. 四川省 凉山 德昌 德昌花椒

花椒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调味原料,也是油料树种。果皮含有芳香,提取精制造处理后,可作熏衣早型香精的原料,花椒含油量20-25%。

花椒是县少数民族地方主要的经济树种之一,在农民收入中占据一定比例,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500米的区域,农民房前屋后也零星分布。花椒具有生长快,结果早,收益大,用途广栽培管理简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能保持水土等特点。

德昌县发展的花椒品种主要是大红袍、小红袍、青椒、大花椒等。花椒平均每株产量可达5-10公斤。每3-4公斤鲜椒可收干皮1公斤和。鲜花椒每公斤价格6-8元。我县花椒有250万株左右。其中100万已投产见效。

六.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甘谷花椒

花椒有川椒、秦椒之别,甘谷花椒属于秦椒。《本草纲目》云:“花椒为秦地所产,故言秦椒。”甘谷是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花椒栽培在甘谷林果业中是仅次于苹果的拳头产品。甘谷花椒具有温中祛寒、健胃止渴、杀虫止痛之功效。花椒在饮食中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有“调料之王”的美誉。特别是用椒油调拌的凉菜或煎炸的食品,风味独特,香气馥郁。

甘谷土壤气候适宜于花椒种植,农村历来有种植花椒的习惯,农民在庭院、房前屋后或田埂垄间随意种植,届时收取,甚至随需随取,十分方便。以前,我县较大的花椒林只有西二十铺一处,改革开放后,农民群众利用沟坡地,抓住国家退耕还林、鼓励林果业发展的一系列好政策,建成许多颇具规模的花椒种植基地。甘谷花椒肉厚饱满,籽粒圆实,质量上乘,是花椒中的上品,有许多优良品种,尤其是“大红袍”,品佳香殊,饮誉四方。甘谷也获得了“花椒之乡”的称号。

甘谷县大像山镇二十铺村837户农民有730户种植花椒,面积达3000余亩,户均4亩以上,花椒种植户户均收入近4000元,全村农民仅此收入270万元,小花椒变成了大产业,变成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林果“银行”。

孟秋时节,瓜果飘香。爬上朱圉岭俯视二十铺村,无论是地处渭河金腰带的川道区,还是拾级而上的半山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遍地翠绿,绿中透红,一望无际的花椒。据村委会负责人介绍,村上的花椒栽植已形成规模,花椒面积达3000亩,进入盛果期的1600亩,全村年产干椒42万公斤。

据悉,甘谷县目前种植的苹果、花椒面积近20万亩,2009年果品产量8.7万吨,产值1.59亿元,花椒已成为甘谷农民发财致富的“绿色银行”。

2009年全国名优果品(西安)展评会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联合国工业组织中国促进处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果蔬种植大县、3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甘谷县选送的蒋老五牌花椒被评为中国名优果品金质奖,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甘谷县“中国花椒之乡”匾牌一面。

七.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常山猴头菇

常山猴头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猴头菇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明、清时皆以“山珍”被列为贡品。1979年,常山县利用金刚刺酿酒残渣培育出猴头菇,而后经紫外线诱变选育出“常山猴头99号”菌株,至此常山猴头菇正式面世。1984年,常山猴头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品尝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等大批领导及知名人士参加,会上严济慈题词:“常山猴头、浙江一宝”。1985年,清宣统帝溥仪之弟溥杰为常山猴头菇题字:“山珍猴头、海味燕窝”。 2006年,常山猴头菇被浙江省农业厅评定为“浙江名菇”。2014年,常山县政府将常山猴头菇提升到“常山三宝”高度,进一步打造金名片。1987年,常山县微生物总厂生产的“常山-”猴头罐头、猴头干品荣获“商业部优质产品”;2006年,常山猴头被评为“浙江名菇”;2015年,常山猴头菇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森力牌”猴头菇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常山猴头菇是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的。常山猴头闻名国内外,朵小型美,质地细嫩、鲜甜爽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常山县地处浙西山区,青山绿水造就了一个十分适宜食用菌生产的“天然培养区”。1978年,常山培养出“常山猴头”,为浙江增添一宝。

猴头菇是四大山珍之一,不但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还有药用价值,对慢性胃炎等多种消化道疾病均有较好疗效。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常山县的猴头菇栽培量曾为世界第一,名声在外。

常山猴头含蛋白质26.3%,有氨基酸19种,其中7种是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每百克总含量32毫克。

地域范围

常山猴头菇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5′~118°45′,北纬28°46′~29°13′之间。包括球川镇、白石镇、青石镇、招贤镇、芳村镇、辉埠镇、何家乡、同弓乡、新昌乡、大桥头乡、东案乡、金川街道、紫港街道、天马街道等14个乡镇(街道)180个行政村。现有生产规模100公顷,栽培量750万袋,年产鲜菇4500吨。保护规模面积200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形态特征 常山猴头菇的鲜菇色泽洁白或淡黄色,外形头状、球形至扁半球形,无柄,直径3~15cm,肉质细嫩,表面密布针形菌刺,菌刺长0.2~1.5cm。鲜品有猴头菇特有清香,口感嫩滑,成熟后味微苦;干品呈淡黄色至黄褐色,香味浓郁,味微苦。 2、品质特色 常山猴头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钾、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并含有猴头菇多糖等活性成份。每100g干品含蛋白质≥12.0克,脂肪≥3.0克,粗多糖≥3.0克。 3、质量安全规定 常山猴头菇生产通过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严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或使用有害有毒投入品,产品质量安全采取严格对猴头菇产品蛋白质、粗多糖等理化指标以及卫生指标检测、监控,卫生指标按照GB 7096《食用菌卫生标准》执行。

八. 江西省 抚州 黎川县 黎川茶树菇

黎川茶树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黎川是食用菌生产基地县,黎川茶树菇为江西黎川县境内的西城乡、东堡乡等高山密林地区茶树蔸部生长的一种野生菌,数量极少,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云南等地。现在经过优化改良的茶树菇,盖嫩柄脆,味纯清香,口感极佳,可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其营养价值超过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属高档食用菌类。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茶树菇菌盖颜色多为茶褐色,具有特有的香味。菌盖初生,后逐平展,中浅褐色,边缘较淡。菌肉白色、肥厚。菌褶与菌柄成直生或不明显隔生,初褐色,后浅褐色。菌柄中实,长4~12厘米,淡黄褐色。菌环白色,膜质,上位着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 2、内在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高达19.55%。所含蛋白质中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蛋氨酸占2.49%,其次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总氨基酸含量为16.86%。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齐全,并且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中医认为,该菇性甘温、无毒,有健脾止泻之功效,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 3、安全要求:黎川茶树菇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茶树菇》(NY5247-2004)标准执行。

地域范围

经黎川县人民政府审核,划定黎川茶树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2′~117°10′,北纬26°59′~27°35′,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68公里,总面积1728.56平方公里。

九. 重庆市 丰都 董家花椒

董家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董家花椒是重庆市丰都县董家镇的。董家花椒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董家镇决定把花椒产业打造成为该镇的一大亮点,其优势明显,一是董家镇花椒种植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二是花椒种植所需要的劳动力少,种植技术含量不高,正适合董家镇青壮劳力不足的特点;三是董家镇区位优势显著,地处县际交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条件。目前该镇花椒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1000余亩。

近年来,丰都以董家镇、树人镇和湛普镇等几个花椒基地乡镇为中心,结合森林工程建设,做大花椒产业,全县花椒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

2013年,丰都县董家镇农业服务中心申报的“董家花椒”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568981。

丰都县董家镇农业服务中心

12568981

花椒(调味品)

十. 山东省 莱芜 钢城区 莱芜花椒

莱芜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莱芜种植花椒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北魏时期就有栽植花椒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大量栽植,之后常种不衰。

主要栽植品种有:香椒子、大红袍、小红袍、青皮椒、大花椒等。特别是大红袍花椒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出皮率高、椒皮厚实、色泽鲜艳、香味浓郁等特点。椒皮中各类挥发性芳香物质含量高达 9% ,不仅是提炼制作高级食用香精的优质原料,而且是上等的食用调味品;花椒种子含油量达 30% ,榨取的花椒油既可作工业用油,也可食用;花椒皮和种子均可入药,具有开胃、健脾、增强体质的功能。

莱芜大红袍花椒在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1971 年,莱芜被列为山东省花椒商品基地县。 1998 年莱城区被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全市花椒栽植面积 15 万亩、 1600 万棵,总产 1 万吨。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或花椒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及杂质。

【性状】青椒 多为2~3个上部离生的小果,集生于小果梗上,呈球形,沿腹缝线开裂,直径3~4mm。外表面灰绿色或暗绿色,散胸数油点及细密的网状隆起皱纹;内表面类白色,光滑。内果皮常由基部与外果皮分离。残存种子呈卵形,长3~4mm,直径2~3mm,表面黑色,有光泽。气香,味微甜而辛。

花椒 小果多单生,直径4~5mm。外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散有多数疣状突起的油点,直径0.5~1mm,对光观察半透明;内表面淡黄色。香气浓,味麻辣而持久。

【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用法与用量】3~6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云南特产滑子蘑菇云南深山特产菇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