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特产藕糖 广西贵港木梓镇特产米花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30 07:09:57

一. 广西 贵港 平南县 白切三黄鸡

广西平南县著名传统佳肴。素以鲜美、软滑、幼嫩、甘香等特色闻名。

制作工序:选用约一点二五千克左右的平南三黄项鸡,宰杀后,取出内脏,再用生盐抹擦鸡身备用;将水烧至微开,将鸡放入煮三分钟后起锅置于盆中,并将煮鸡的开水倒入盆内 盖好,约二十分钟即熟。然后用熟花生油均匀涂抹于鸡皮上,切块上碟。食用时佐以生晒酱油、葱花、芜荽等调料。

二. 广西 贵港 覃塘区 覃塘毛尖茶

覃塘毛尖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覃塘毛尖茶,产于海拨1000多米堪称“人间仙境”的松柏山以及六芦山。山上常年云雾缭绕,雨露滋润,为造化之天然茶园。茶叶选料精细,工艺先进,经高级茶师十道工序精制而成。茶叶白毫显露,汤色碧绿清澈,气味清醇甘美,余香悠长,具有提神醒脑,解暑降温,生津止渴,消食解腻,健身减肥,防癌抗癌,延年益寿之功效。覃塘毛尖在茶系列中别具一格,是中国绿茶之上乘,属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2年获全国名茶评比第二名,及后又多次获绿茶类全国名优茶的各种称号。

覃塘毛尖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的平天山上,这里海拔高达1100米,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漫射光多、昼夜温差明显,溪水潺潺,空气湿润,紫页岩风化土深厚、肥沃、疏松,适宜茶树生长。

覃塘毛尖选取从福建引进的福鼎大白茶嫩梢,春分茶鲜叶在3月上旬开采,到4月下旬结束,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采回的鲜叶经过精心挑选,选择长短、色泽均匀一致的芽叶,剔除紫芽叶、病虫叶等夹杂物。保持芽叶完整和新鲜。

覃塘毛尖炒制技术精湛,全凭掌握高超炒制技艺师傅的双手,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法炒制而成。炒制工艺主要有鲜叶摊放、杀青、清风、揉捻、理条、烘干、筛选、复香等八道工序。其中高温杀青是保证毛尖茶色泽翠绿的技术关键。理条、复香是毛尖茶成形和增香的重要工序。

覃塘毛尖外形条索细直挺秀,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内质汤色黄绿清澈,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匀嫩明亮。

覃塘毛尖创制于1971年,1973年被列为广西省级名茶,1978~1982年连续三次在全区名茶评比中夺魁。1982年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89年在农牧渔业部的名、优产品评比会上,以优异的品质再次跻身于全国名茶之林。

地域范围

覃塘毛尖茶保护范围位于广西东南部的覃塘区,属南亚热带地区。区内地形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山脉集中在西北部、其中西部为镇龙山脉、北部为平天山脉、东南部多为石山丘陵地貌、中部及南部是开阔平原地带。东与港北区接壤,西与宾阳县、横县毗邻,南与港南区隔郁江相望,北与来宾市的武宣县、兴宾区交界。覃塘毛尖茶保护范围包括:覃塘镇、东龙镇、三里镇、黄练镇、石卡镇、五里镇、山北乡、樟木乡、蒙公乡、大岭乡等十个乡镇及所辖的138个行政村7个街道居委会。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8°58′~109°18′,北纬22°48′~23°25′之间,区域生长面积4500公顷,产量17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覃塘毛尖茶绿茶外形条索紧秀,色泽绿润,白毫显露;汤色绿明亮,香气清高持久,带嫩板栗香,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嫩绿明亮,匀整。覃塘毛尖茶绿茶在我区已有五十年的生产历史,品质稳定,在市场享有较高信誉。 (2)内在品质指标:覃塘毛尖茶(绿茶)主要含量指标值有:茶多酚≥18.4%,游离氨基酸≥3.16%,水浸出物≥50.6%,水分≤4.4%、总灰分≤6.6%、粗纤维≤8.0%。 (3)安全要求:覃塘毛尖茶产地选择和种植过程执行《覃塘毛尖茶无公害生产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产品安全指标须符合按照(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卫生安全指标要求。

三. 广西 贵港 平南县 贵港藕粉

贵港藕粉

四. 广西 贵港 桂平 桂平香辣糟

据说清末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在金田、紫荆、江口一带活动时,由于当时的农民生活比较贫困,没有酒肉招待客人,所以当地家家户户都准备了香辣糟,盛情招待义军。这种糟用来送饭送粥,或当作佐料制配宴席佳肴,都很开胃。

小知识:香辣糟的做法,把5公斤上好糯米煮饭凉至28至36度左右,加入10只(约50克)研成粉末的酒饼拌匀,装入盘中用棉布盖紧,温度保持25度以上,3天后发出酒香就可待用。将剪了叶柄的指天椒、牛角椒成只洗净凉干切段共约2公斤,加300克熟盐,然后和糯米酒饭一起拌匀,放入洗净滴干水了的、特制的嘴凸肚大的瓦瓮里,先用平盖盖住,再用倒钟型的盖罩住,在凸咀的边缘加清水封口,以防漏气腐烂。半月后即变成香甜酸辣咸俱佳的食品。还有的将经过加工的豆角、木瓜、萝卜、菜头、黄瓜、蒜、姜、蕹菜杆等做料,制成各色香辣糟。

广西桂平市的香辣糟制作独特,味道极好。现今在该市的城厢,金田、江口、紫荆、南木等乡镇的人家几乎都爱吃香辣糟并会制作。

据说清末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在金田、紫荆、江口一带活动时,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和支持。由于当时的农民生活比较贫困,平时一般都没有好酒好肉招待客人,所以当地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大瓮细瓮的香辣糟,煮好米粥或蕃薯芋头饭,盛情招待义军,让将士们吃得津津有味。

【制作工艺】

这香辣糟的制法是:把5公斤上好糯米煮饭凉至28至36度左右,加入10只(约50克)研成粉末的酒饼拌匀,装入盘中用棉布盖紧,温度保持25度以上,3天后发出酒香就可待用。将剪了叶柄的指天椒、牛角椒成只洗净凉干切段共约2公斤,加300克熟盐,然后和糯米酒饭一起拌匀,放入洗净滴干水了的、特制的嘴凸肚大的瓦瓮里,先用平盖盖住,再用倒钟型的盖罩住,在凸咀的边缘加清水封口,以防漏气腐烂。半月后即变成香甜酸辣咸俱佳的食品。

【食用方式】

可随时享用,取后马上盖紧,并注意在边缘加水密封。一般家庭都制有几瓮,轮流吃。还有的家庭将经过加工的豆角、木瓜、萝卜、菜头、黄瓜、蒜、姜、蕹菜杆等做料,制成各色香辣糟,如密封得好,可保存至对年。此糟用来送饭送粥,或当作佐料制配宴席佳肴,都可令人食欲大开,赞不绝口。

五. 广西 贵港 桂平 桂平西山茶

桂平西山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桂平西山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于广西桂平。

因产桂平西山而得名。桂平西山滨临浔江,著名的乳泉流经茶园旁,泉润雾拢,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 历史:它起源于唐代,到明代已闻名两广和湘、闽等地。据《当州府志》记载:“西山茶,色清绿而味 芬芳,不减龙井。”相传,西山寺僧尼由江南引进茶树种子,使这里出产西山茶。西山茶炒制技 艺精湛者仍为西山庵院尼姑。后来由于管理不善,西山茶濒于灭绝,1949年宽能法师受释巨赞 法师引荐,来到桂平县西山主持佛教事务,同时与新出家的释昌慧法师一起,在棋盘石、洗石庵 等地开荒种茶,使西山茶获得新生。

西山茶从茶树的种植,施肥,采摘的时间,到炒制的温度等,都十分讲究。一般从二月下旬至三月初开始采茶。采茶一直到十一月。西山茶要经过摊青、杀青、炒揉、炒条、烘焙、复烘等六 道工序制成。摊青即将鲜茶叶薄摊于竹匾上,置放阴凉处。炒条则用“小锅定型”;烘焙采用置 有五层焙筛的焙炉。先制成毛茶,再经复烘方成品。叶嫩条细,苗锋显露,色质青黛而呈光泽,汤液碧绿而清澈透亮。

地域范围

桂平西山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地域范围为桂平市辖区内所有行政乡镇,即西山镇、蒙圩镇、石龙镇、厚禄乡、白沙镇、南木镇、金田镇、垌心乡、紫荆镇、江口镇、木乐镇、木圭镇、石咀镇、马皮乡、油麻镇、社坡镇、寻旺乡、罗秀镇、中沙镇、大洋镇、罗播乡、木根镇、麻垌镇、社步镇、下湾镇、大湾镇等26个乡镇,414个行政村、7763个村民小组、1个国有林场。种植总面积1000公顷,年总产量2250吨。 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1′55″至110°22′48″,北纬22°52′02″至23°48′04″。海拔33.3-1313.6米。东邻平南县,南与玉林市的容县、北流市、玉州区、兴业县接壤,西连贵港市港北区,北交来宾市的武宣县、金秀县。边界线总长375公里,东西宽69公里,南北长104公里。

六. 广西 贵港 港南区 港南马蹄

建国前港南湛江镇就有种马蹄的习惯,近年经过改良品种,精心培育,种出的马蹄球茎扁圆肥大,表面平滑,栗色或柔红色.含水份多且糖份高,肉色白嫩松脆,滋味清甜可口。有清热、化痰、消积之功效,是清凉食品,又可作水果吃或佐料炒鸡,也是水果罐头的上乘品种。( 贵港)

七. 广西 贵港 平南县 临川狗肉

狗肉又称地羊,是桂林传统名吃,盛行不衰。狗肉以黄狗为上,白狗次之,黑狗为下。其吃法也多种多样,既可以炖烂吃,亦可以红烧,夏天凉拌,冬季火锅。还有腊狗肉,春夏上市,其于柔韧中又带甘美,为下酒佳肴。狗肉有温补、滋阴作用。其烹制以桂北的灵川县尤为有名。

如何品尝灵川狗肉:

品尝狗肉也有讲究,正宗狗肉就得有正宗的吃法,否则正宗的也弄成不正宗了。如有的人品尝时,狗肉一上席就把煤气火开得很大,使锅中狗肉很快就焦锅,甚至出现一股苦焦气味,尝客急于将开水掺进锅内,左翻右翻,使狗肉味全都去掉了,吃的全是一股焦气淡水肉渣味,吃得恶心。吃狗肉不是挑肥捡瘦,主要是品尝原味,在用餐时用一个小铁锅,一把小铲子,燃烧着细小的煤气火,边吃边翻动,撒少量胡椒,狗肉就在锅中跳动,等到锅内已有油出现时,就把它铲出来用碗装好,千万不能使狗肉炸焦,更不要放水或豆腐酸菜倒入锅中,只有暂停熄火。可不要急于将豆腐酸菜放进去,待狗肉吃了四分之三时,余下的铲到锅一边,然后再将豆腐酸菜倒入锅中,把铲出的油施拌。酸菜事先炒干拌上食盐少许,豆腐中的水要滤干,合拌进锅,待热透后,加上二、三小块腐乳,其味道极佳,狗肉腻气也被解掉,再来吃那残余狗肉,那就更过瘾了,最后放上桂林米粉拌上,三者合搅,成了综合美食味,使您吃了还想吃。

八. 广西 贵港 港南区 东津细米

东津细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津细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素有“东津好细米”之称,米质晶莹,营养丰富,煮熟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口感柔软,丝甜,乃饭米佳品。用东津“细米”做成的米线口感滑腻,用其制成的米浆做出的肠粉,更是香嫩。解放前“东津细米”就远销东南亚和粤港澳等地。解放后该镇继承这个传统,大量种植“东津细米”,深受客户喜爱、享誉粤桂地区。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有一名牌产品就是“细米”,这个“细米”米质晶莹,煮熟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口感柔软,丝甜,乃饭米佳品,深受客户喜爱、享誉粤桂地区。

贵港市港南区自古盛产稻谷,优质谷是其传统产业,历史悠久。旧时代,陆路交通很不发达,东津镇得天独厚拥有一个古阜码头,港南区及兴业县近邻的乡镇大部分都送到东津集镇交易,尤其是优质米在东津交易十分活跃,产品远销粤港澳,东津细米因此成名,因其口感柔软,丝甜,乃饭米佳品,故“东津好细米"的美称逐渐远扬。港南区水稻年播种面积在50万亩以上,其中优质稻面积45万亩以上,年产优质稻谷20万吨,加上吸纳近邻县区优质稻加工,年产优质稻米超过20万吨。

东津细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现辖行政区域

贵港市港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东津细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港南政函〔2012〕43号

贵港市港南区粮食行业协会标准:

GNLSXH01-2012《东津细米质量技术标准》

九. 广西 贵港 港北区 贵港红莲藕粉

贵港红莲藕粉也是土中的一绝,自古来饮誉港澳,与西湖藕粉齐名。滚水新冲的藕粉,色带紫红,晶莹剔透,下口清甜滑嫩。四季可食,老幼咸宜。其药用价值既可消热解暑,又可宁心润肺,止渴生津。古时生产落后,人们制藕粉的工序很复杂,先将藕身洗净,在磨钵中将藕逐条磨成齑粉,然后再将湿粉装入棉布袋,放置大水缸中揉搓拍打,直至淀粉基本浸出为止,待生粉在水中沉淀,将缸内清水泌出,最后才捞粉装盆,摊上簸箕,剔薄晾晒。制粉人当天收多少,即日就得打磨多少,一切工序全以人力是赖。稍有迟滞,藕质即会下降,磨出藕浆既稀少,成粉味道也失鲜。遇上阴湿天气还有遭受霉变之虑,为此常常劳作至深夜不停,真正是艰苦备尝了。自从进入机器时代,制粉作业情况才得到相应的好转。

十. 广西 贵港 桂平 敬慈斋馆素餐

敬慈斋馆素餐

敬慈斋馆在广西桂平市西山风景区洗石庵内。由桂平城区佛教协会营办,可预约承办港澳台胞、华侨和各界人士的素餐,并供应素面、粉饺等风味小吃。在敬慈斋馆进餐,不仅可以领略素食的特殊风味,还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吃在佛教文化中的渊源。

敬慈斋馆制作的素食受广东的影响,有相似之处,又有别于广东佛教界制作的素食。素餐宴席上经常出现的菜色有“绣球玉液”、“彩菇争艳”、“杏林春满”、“百花拼盘”、“千层百叶”、“芙蓉酥酡”、“酥脆香卷”、“如意吉祥”、“不可思议”等。有的菜名诗意盎然,表现了出家人的幽默。如“杏林春满”、“不可思议”等。“杏林春满”用冬菇、杏仁、胡萝卜、丝瓜、竹笋、作料,切粒混合炒制而成。红、绿、黄、白、褐五色相间,清雅素淡,春意盎然。用沙田柚皮泡制的“不可思议”皮酥肉嫩,甘香可口,如无人介绍,吃时不知是何物所制,令人有不可思议之感。“如意吉祥”用荔浦芋制作,形状酷似“五柳鱼”,甜、酸、酥、嫩皆备,闻其味即令人食欲大增。

贵港特产零食好带的广西贵港特产莲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