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菌类竹荪有哪些 哪些野生竹荪能吃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4-01-09 23:55:48

一. 四川省 广元 青川县 青川竹荪

青川竹荪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竹荪是青川县名贵。又名竹菌,又“菌中皇后”、“山珍之王”、“植物鸡”美名驰名中外。唐代《西阳杂俎》中已有记载,最早只有帝王才能享用。含蛋白质高达32.8%。是一种珍贵的营养食品,也是一种优良的神经营养品,对治疗高血庄、高胆固醇及脂肪过多症有较好效果。近年进入国际市场,颇负盛名。常年各市场有大量可供交易货源。

青川竹荪产地范围为四川省青川县姚渡镇、营盘乡、沙州镇、木鱼镇、骑马乡、观音店乡、板桥乡、孔溪乡、大坝乡、黄坪乡、瓦砾乡、茶坝乡、青溪镇、桥楼乡、三锅乡、蒿溪回族乡、乐安寺乡、凉水镇、茅坝乡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名

竹荪(Dictyophoraspp)。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500m至1200m,背风向阳、地形相对平缓、土层厚、腐殖质含量高,土壤pH值5.5至6.5,遮荫度大于70%。

三、栽培管理

1.栽培场所的选择:背风向阳、地形相对平缓、土层角厚、腐殖质含量高,土壤pH值5.5至6.5,遮阴度大于70%,排水畅、不积水、通风向阳,便于清洗消毒,不受工业“三废”、城市垃圾、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的污染,有利于病虫害防治。

2.栽培材料的准备和加工:

(1)栽培材料:采用产地范围内阔叶树枝条木屑、竹枝竹叶以及农作物秸秆的混合料进行栽培,不能用含油脂的(针叶树)材料。

(2)覆土准备和加工:覆土选用透气性良好的腐质土和偏酸性的土壤。土壤选择耕作层以下0.33米,没有受过农事活动影响和污染的鲜土层,不能用沙土、中粘土和高湿度的河泥、塘泥等。

3.栽培方法:搭建遮荫棚→开厢做畦床→土壤处理→第一层铺料→播种→第二层铺料→播种→覆土→加盖遮荫物。

4.生长期管理:

(1)水分管理:土壤湿度保持在60%至65%,菌丝生长阶段空气湿度保持在60%至70%,竹蛋生长阶段空气湿度保持在80%以上。

(2)保温、降温和通风换气:保证棚内或者室内温度在18℃至28℃,棚内或者室内温度超过30℃就要及时进行通风换气或喷水降温。

(3)光照:保持光照强度在整个生育期不高于30%。

四、采收和加工

1.采收:当竹荪菌裙已经完全张开,孢子胶体开始自溶下淌滴前及时采收。

2.干制:竹荪子实体采收清洗干净后应及时在10小时内进行干制加工。采用人工干制法。最高温不能超过55℃,干制后含水量≤13%。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 目 指 标

色 泽 微黄色或米黄色。

气 味 竹荪特有香味,无异味。

形 状 菌裙呈网状,菌柄、菌盖完整。

质地口感 肉质肥厚中空,入沸汤即膨大,久煮不失脆嫩,气息清香而无异味,入口鲜嫩、脆滑。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水分/(g/100g) ≤13.0

粗蛋白(干重计)/(g/100g) ≥17.0

粗纤维(干重计)/(g/100g) ≤10.0

灰分/(g/100g) ≤7.0

菌柄直径/(mm) ≥15

菌柄长度/(mm) ≥120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 浙江省 湖州 安吉 安吉竹荪

产品名称:竹荪

产品产地:湖州安吉

产品季节: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以春秋两季播种效果最好。

产品特性:食味鲜美、鲜嫩爽口、营养丰富。

产品成分: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维生素和多糖物质。

产品功效:在医药上具有减肥、保健及补益功能,具有滋补肝脏、防止高胆固醇、防高血压、防癌等特效。并能防癌治癌。

产品简介:安吉境内多山,平均海拨400余米,森林覆盖率79.9%,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常年云雾缭绕,水质一直保持国家一类标准,土壤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竹荪繁植优势。 竹荪是一种集食用、医用、保健于一体的食用菌,享有“菌中珍品”、“素菜之王”的美称。竹荪中含有24种营养成份,谷氨酸含量高达2.3%。因此,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药兼用型保健食品及我国传统的高当创汇商品。

产品历史:被誉为"真菌之花"、"京果之王"的竹荪菌,古时作为贡品,专供宫延御膳,现为我国国宴等高级宴席上的"山珕"名菜。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已认识并食用竹荪了。最早记载竹荪的是唐初孟诜的《食疗本草》,其记载说:“慈竹林夏月逢雨,滴汁著地,生蓐似鹿角,白色,可食”。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称为“芝”。南宋陈仁玉《菌谱》称:“竹菌,生竹根,味极甘”。王安石有“湿湿岭云生竹菌”的诗句。《群芳谱》载:“以色莹为蕈,节疏者为笛,节须者为仗。”苏轼称此为竹蕈,大热天“净扫清香阁”,说竹荪特香。此外,在《荆溪疏》中叫“竹茹”,《宋史·五行志》中曰“芝草”,《本草纲目》中谓“竹菰”。以上种种,无论竹蓐、竹芝、竹菌、竹菇、竹菰,均指的是竹荪。明确称竹荪的,见于清《素食说略》。清代时,竹荪已列为贡品,用作宫廷御膳。我国人民食用竹荪至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三.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四.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红托竹荪

1972年,-总理在昆明品尝了云南的红托竹荪后,大加赞赏。而师宗红托竹荪则是“99昆明世博会”开园时招待贵宾的第一道佳肴。2001年8月获得中国武汉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本草纲目》载:竹荪,又名竹蓐、竹肉、竹菰、竹覃等。《藏器》曰:“竹肉生苦竹枝上,如鸡子。”李时珍曰:“此即竹荪也。生朽竹根节上,状如木耳,红色。”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江淮有竹肉,大如弹丸,味如白鸡,即此物也。惟苦竹生这有毒耳。”“味甘咸,寒,无毒。主治一切白痢,和姜、酱食之。”

据现代科学分析,竹荪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物元素如铁、磷、钙、钾等,含有18种氨基酸和20%的蛋白质,2.6%的粗脂肪,60.4%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B1、B12、C、D等,对人体十分有益,常食可增强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改善神经功能。对恶性肿瘤、乙肝、糖尿病等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滇南本草》有“竹荪治人体五脏六腑热疾”之说。

有关资料显示,红托竹荪全国有3000亩,师宗就有280亩,并被誉为红托竹荪中的精品。红托竹荪鲜品活体一般重50克左右,亦有重达250克者。

师宗红托竹荪主要产于丹凤镇,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历史上就有野生红托竹荪的记载。1998年实施人工栽培获得成功之后,面积逐渐扩大,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其栽培工艺比较复杂,因而大面积拓展较慢,一般在大棚恒温下,要用野生红托竹荪进行组织培育,生成一级种后转换成二级种,再转换成三级栽培种,这一过程要半年之久。然后,每亩要用7吨干竹子切片、泡水、发酵、高压灭菌后,放置地上,一层竹,一层料,三竹三料后覆盖上1.5公斤厚的细土,再盖上松毛。春种秋采,年采两季,连采三年。亩产120公斤,每公斤售价按不同档次分别在400~800元之间。

目前,师宗红托竹荪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有供销关系,市场前景越来越好!

五.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丹霞竹荪

丹霞竹荪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气灯纱罩。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圆柱状的菌柄,

粉红色的蛋形菌托,

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

色彩鲜艳、稀有珍贵,

被人们称之为“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竹荪是我国高档出口土品,人们比喻用一两黄金换一市斤竹荪。

竹荪长期依赖天然野生,且一年仅限于秋季上午9-12时发现于竹林中,采集人难以相遇,因而成为世界上最为珍贵的食用菌,价值重金。

在仁化县丹霞山上人们常可发现野生的竹荪

据传,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派出亲信遍访天下,好不容易觅得“僧竺蕈”若干。所谓“僧竺蕈”,即长裙竹荪。慈禧太后动用官兵三千人,费时九个月才得长裙竹荪1.5公斤,平均每人才找到0.55克,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长裙竹荪并非只是“物以稀为贵”。它本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含的蛋白质、脂肪极高,还含有十七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不仅能滋补健身。且对多种肿瘤、高血压、肥胖症均有较好食疗效果。长裙竹荪,其味鲜美异常,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声誉极高,曾有“竹荪黄金价”之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日本前首相因中角荣来我国访问时,都曾品尝了“竹荪芙蓉汤”并给以高度评价。

六. 四川省 宜宾市 江安县 竹笋竹荪

长宁、江安、兴文、筠连等县的竹荪、冬笋和以竹笋为原料制民的盐笋、清水笋等是大宗出口产品。

七. 上海市 虹口区 百花竹荪鱼翅卷

百花竹荪鱼翅卷

原料:虾胶300克,竹荪150克,鱼翅25克,鱼籽10克,西兰花150克。

调料:食油,精盐,味精,黄酒,生粉,蛋清,上汤。

制作:竹荪切5厘米长,放入水中,加精盐、味精,煨好,吸干水分。竹荪拍生粉,虾胶铺平,再放鱼翅,卷成圆形。上笼蒸5分钟,再把西兰花烫熟,放在盆中间。蒸熟鱼翅卷围成太阳光芒。用上汤勾芡浇在上面,撒上鱼籽即成。

特点:造型美观、鲜嫩爽口。

八. 陕西省 汉中 镇巴县 镇巴竹荪

镇巴竹荪乃食、药兼用的理想天然保健食品,风味之鲜美,冠于诸菌。这种真菌多寄生在竹林里的腐竹根上,“荪”是香草之意,它与象鼻、驼峰、猴头、燕窝、鹿垫、熊掌、猩唇并列为我国“八大山珍”。竹荪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有类似人参的功效,故名“竹参”,入药具有补肾壮阳、益胃清肠、抗老防衰、消炎止痛、减肥等多种功能。镇巴竹荪属生理碱性食品,能调节人体血酸及脂肪酸,竹荪富含胶质纤维,能刮油,而减少腹壁脂肪的积累,起到减肥作用。

竹荪,又称竹参、竹笙、竹菌、竹萼、竹仙、竹肉、香草、竹鸡蛋、网纱菇、竹姑娘、竹笋菌等。日本人叫它“僧笠蕈”、“虚无僧蕈”。在我国大约有十余种,可供食用的主要是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两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云南、贵州、广东、陕南、江苏、福建、安徽等省区。在陕南的镇巴县,主要产于大巴山海拔200~1500米的地带。以该县的永乐、简池、三溪、伍家、黎坝、任村、赤南、源滩、松树等13个乡较多。竹荪同别的真菌一样,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依靠吸收竹林、木材内的营养而生活。

过去,竹荪长在深山老林,躲入灌木竹丛,多野生在竹类的腐竹根上。除腐竹而外,也能在枫香、光皮桦等多种阔叶林内生长,在杉木上也曾发现。每年夏秋之间偶尔露峥嵘,叫人难觅芳踪,产量极少,价格昂贵,贵如黄金。因此,它们也成了稀世之珍,皇室的贡品,誉为“京果之王”,只有在帝王御宴上才能见到它。新中国成立后,也只有在隆重的国宴上招待贵宾。竹荪食味佳美,香气浓郁,吃起来脆嫩爽口,别具风味。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前国务卿基辛格和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1总理在国宴上曾用“竹荪芙蓉汤”招待他们,食后赞不绝口。1990年,全世界竹荪产量只有2~3吨,国际市场上每吨干竹荪售价6万美元,10公斤干竹荪,可换1两黄金。

竹荪不仅珍稀味美,营养也十分丰富,是一种难得的保健食品。据分析,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纯蛋白13.4%、脂肪2.6%,碳水化合物60.4%,粗纤维8.4%,灰分9.3%。在碳水化合物中,水解还原糖38.9%,戊聚糖1.2%,,甲基戊聚糖0.8%,菌糖4.2%,糖元醇6.2%。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钾、镁、铁等矿物质,富含19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为2%~3%、谷氨酸为1.76%~2.3%),其中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而一般植物性和动物性食品中,必须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大豆为33.5%,鸡肉为39%,所以竹荪堪与鸡肉媲美。因此,竹荪在我国古代享有“竹鸡”,以及在国外享有“植物鸡”之称誉。它与象鼻、驼峰、猴头、燕窝、鹿垫、熊掌、猩唇并列为我国“八大山珍”。

竹荪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有类似人参的功效,故名“竹参”,自古入药,最早见于唐初盂诜的《食疗本萆》。其后的历代医书、药典、本草等古籍中,多有记述。《中国药典》记载,竹荪具有补肾壮阳、益胃清肠、抗老防衰、消炎止痛、减肥等多种功能。竹荪属生理碱性食品,能调节人体血酸及脂肪酸,对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中老年人常见病有显著疗效。竹荪富含胶质纤维,能刮油,而减少腹壁脂肪的积累,起到减肥作用。同时,有通肠防便秘之功,对细菌性肠道炎、老年人结肠病有特殊功效。并含有竹荪多糖,有防癌治癌之效。

竹荪乃食、药兼用的理想天然保健食品,风味之鲜美,冠于诸菌。竹荪入馔,可以烹饪出各种名菜,宜荤宜素,烧、炒、焖、烩、蒸、扒、涮,乃至做汤,无不咸宜。清代薛宝辰在《素食说略》中载:“竹荪,滚水焯过,酌加盐、料酒,以高汤煨之,清脆腴美,得未曾有”。烹制前,鲜竹荪用冷水洗净剪根,放开水中焯过速捞出晾凉;干竹荪因其菌根较洁净,只用冷水洗净沙土,温水浸泡回软即成。浸泡汁水沉淀后,亦可用来烹菜,滋味佳美。如闽莱的“竹荪响螺汤”,川菜的“竹荪烩鸭片”,粤菜的“竹荪扒凤燕”,桂菜的“玻璃鸡片竹荪”,皆别有风味。俗话说:“戏子的腔,厨师的汤”,而汤菜中的清汤,是最见功夫的。被誉为“汤中之魁”的川菜清汤“推纱望月”,是一道有名的功夫菜,其做法就是将竹荪的网状菌裙取下,改刀成长方形的窗帘形状,鸽蛋用圆形模具蒸成月亮形状,待清汤烧好调味后,盛入碗内,就如清泉中倒映着窗前的明月,使竹荪、鸽蛋显得雍容典雅。其汤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风味之美,蜚声中外。

陕南镇巴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山地气候,年均气温13.8℃,年均降水量1250毫米,适宜竹荪生长,有竹林面积50多万亩,野生竹荪资源丰富。为陕西竹荪主要产地。该县科技工作者在80年代人工栽培竹荪就获得成功,并大面积推广。这项成果填补了西北地区的一项空白,获国家“星火计划”银奖。1990年培育的竹荪0现了一个双胞胎,这在世界上乃属首例。该县现年产干竹荪百公斤以上,为贫因山区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别小觑这一朵朵竹荪,这可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拾“黄金”啊!

九. 云南省 楚雄 武定县 竹荪

竹荪云南省特有名贵食用菌,也叫竹参、竹笙或面纱菌等名。它的菌帽呈深绿色,菌柄雪白,有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的顶端围有一圈仿佛透明的洁白网状沙裙,长长的向下铺开,十分美丽,所以它又有“真菌之花”、“蘑菇女皇”之美称,晒干的竹荪为奶白色。在世界上也是著名的珍贵食用真菌。竹荪味道鲜甜脆嫩,清香。可与鸡做成鲜美的汤,也可与肉片、粉丝等做成三鲜竹荪汤。或单独做菜,或与各种荤菜、素菜相搭配。在高温的夏季它还有防馊防腐的功能。竹荪不仅是高级筵席上的美味佳肴,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十.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兴仁县 竹荪银耳汤

原料:干竹荪25克,干银耳20克,冰糖200克。

刀工成型: 用冷水将竹荪、银耳分开泡发,摘蒂去泥洗净;将竹荪切成5厘米的长段,混合银耳用温水漂洗几遍。

烹调方法: 煮。冰糖用水溶化,撇去浮沫放入竹荪、银耳煮熟,装碗即成。

风味特色:汤汁清亮,竹荪松脆,银耳细糯。

技术要领:煮制时不要让竹荪太软。

竹荪哪里特产最好农特产品竹荪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